① 社保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出台
2025年1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渐进式法定退休年龄的新规定。以下是最新规定的概述:
1、退休年龄调整
(1)男性
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将逐步延迟到63岁。
(2)女性
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部分女性为55岁),将逐步延迟到55岁和58岁。
2、弹性退休原则
(1)新规定引入了自愿和弹性的原则,允许个人选择提前退休或延迟退休。
(2)提前退休需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且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需满足最低要求。
(3)延迟退休需与工作单位协商一致,且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
3、最低缴费年限调整
(1)目前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
(2)从2030年1月1日起,最低缴费年限将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个月,直至2039年达到20年的最低缴费年限。
4、养老金领取条件
(1)养老金计发办法将按照《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2)养老金发放标准与缴费年限和缴费水平相关,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原则。
5、政策影响群体
(1)1965年以后出生的男性和1970年、1975年以后出生的女性将受到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
(2)不同群体的原法定退休年龄将分类采取不同的改革节奏。
6、新规定旨在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并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新规定也考虑到了个人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弹性选择的空间。
延迟退休政策对养老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老金领取条件的改变
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除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外,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也将逐步提高。
2、养老金待遇的增加
延迟退休政策还涉及到养老金待遇的计算方式。根据现行的计发办法,每缴费延长1年,养老金待遇计发可增加1%,导致待遇显著提高。
3、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的增加
延迟退休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积累时间更长,账户内的资金总额会增加。将来计发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4、弹性退休的选择
延迟退休政策还引入了弹性退休的概念,允许个人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提前或延迟退休。这种弹性机制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职业规划等因素来决定退休时间。
5、养老金计算公式的变化
随着退休年龄的延迟,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的计发月数也会发生变化。
2024年11月之前关于社保退休年龄的规定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04号)和《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以下是一些重点:
1、正常退休年龄
(1)男年满60周岁。
(2)女工人年满50周岁。
(3)女干部年满55周岁。
2、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从事特殊工种岗位满规定年限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3、因病提前退休
因病非因工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4、因病退职
因病非因工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十五年,可申请办理因病退职,不受年龄限制。
5、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年满55周岁办理退休。
6、退休年龄的认定
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材料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② 延迟退休年龄从什么时间正式实行 延迟退休年龄是什么时候正式实行
导语:目前,我国31省市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意见征求已经结束,正在制定延迟退休试行办法。那么,延迟退休年龄从什么时间正式实行?延迟退休年龄是什么时候正式实行?一起来看看。
延迟退休年龄从什么时间正式实行
从2022年正式实行,有些省市已经开始实行了,要根据不同的省市来确定实行时间。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落实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江苏省、山东省已经在开始试点了。
1、江苏省延迟退休最新消息
2022年1月30日,江苏人社厅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本方案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
2、山东省江苏省延迟退休最新消息
2022年1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延迟退休政策。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延迟退休年龄如何计算?
按“迟退休一年增加3个月”的例子,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推算出延迟退休后的退休年龄计算公式:
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出生年份-2021)/12
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出生年份-2021)/12
男性退休年龄=60+3×(60+出生年份-2021)/12
以同为1980年出生的女职工、女干部和男性来计算,则结果为:
1980年出生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1980-2021)/12=50+3×9/12=52.25岁
1980年出生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1980-2021)/12=55+3×14/12=58.5岁
1980年出生男性退休年龄=60+3×(60+1980-2021)/12=60+3×19/12=64.75岁
注:当(目前退休年龄+出生年份-2021)等于或大于最终确定的延迟退休最大增加年数(例如方案最终法定男性最多延迟到65岁退休,则最大增加年数为5年)时,结果均为最大退休年龄。以此类推,直到达到新的退休年龄为止。(仅供参考)
总的来说,延迟退休将“小步徐趋、渐进到位”,每年只延长几个月的退休时间,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过渡,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会一刀切。
延迟退休后,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养老金?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也就是说,目前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是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将逐步提高养老金缴费最低年限,所以未来有可能缴满15年社保,依然不能领取养老金。
延迟退休后,养老金能领多少钱?
以江苏省为例:
江苏省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不含折算缴费年限)×1%。
江苏省基础养老金计发公式中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即为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江苏省2021年月平均工资为8635元,按照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5000元;
以缴费29年计算,每月基础养老金是1977元左右;
以缴费30年计算的话,每月基础养老金是元;
月差距在136元,一年就多拿1632元。
总的来说,实施延迟退休是必然趋势,此外,大家不必过于担忧,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关系到全体公民利益,会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实施。
③ 1977出生赶上延迟退休了吗
根据目前实施的退休法律,1977年出生的女性工龄满10年,且年龄为50周岁,即在2027年可以退休。2032年退休。现行退休年龄是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也就是说1977年生的女性2032年退休。但是因为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所以到那个时候因为延迟退休的规定,退休年龄会延长,也就是延迟退休。
77年会赶上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来延迟退休的制度。
从全国来看,延迟退休可以使中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延迟退休可以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压力。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关系到全体公民利益,要小步慢走,稳妥推进,避免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一是针对不同行业、工种实施差别化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考虑实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即设定一个退休年龄区间段,当员工到达退休年龄的最低限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个年龄之后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办理退休手续,到达退休年龄的最高限时,则必须办理退休手续。实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一方面可以给予职工更大的自主权,体现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使一些有精力、有能力的人员可以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三是领取养老金可早减晚增。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法律依据: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
一、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一)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用、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二)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集体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三)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四)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包括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离退休人员其他统筹外费用。企业重组涉及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117号)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五)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④ 养老保险新政策退休年龄是什么
养老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劳动者提供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财务压力的增加,许多国家纷纷调整和改革养老保险政策,其中包括退休年龄的变化。本文将围绕“养老保险新政策退休年龄”展开探讨,介绍退休年龄的变化、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以及养老保险断交的影响等方面。
一、养老保险新政策退休年龄是什么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有所不同。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财务压力,相继推出了延迟退休政策,即将退休年龄逐步延长。
例如,在中国,自2019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养老保险法》规定,从2021年开始,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长。具体来说,男性法定退休年龄由60岁逐年增加到2022年的62岁,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由55岁逐年增加到2027年的60岁。
这一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并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是什么
10%左右。
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单位和个人是参保人员的主要缴费方。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规定有所不同。
以中国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养老保险法》,养老保险的缴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而个人则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缴纳一定比例的个人养老保险费。
具体比例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常来说,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在10%左右,其中单位缴费比例较高,个人缴费比例较低。
这种缴费机制的目的是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来构建一个充分资金储备的养老保险基金。
三、养老保险断交有什么影响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养老保险断交时间过长或频繁断交可能导致个人无法满足领取养老金的要求。例如,在中国,根据相关规定,参保人员需要满足一定的缴费年限才能享受养老金待遇。如果个人断交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缴费年限不足,从而无法享受养老金。
此外,养老保险断交还可能对养老金待遇产生影响。例如,在中国,养老金的计算是基于个人缴费工资的平均数,断交期间没有缴费,会导致个人缴费工资的减少,从而影响养老金的数额。
养老保险断交还可能影响个人的养老保险待遇起始时间。一些国家规定,个人必须满足一定的连续缴费年限才能正式享受养老金待遇。如果发生断交,可能会延迟个人享受养老金的起始时间。
因此,为了确保个人能够获得养老保险的全面保障和合理待遇,建议参保人员遵守缴费规定,尽量避免养老保险的断交情况。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停缴养老保险费,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并咨询具体操作步骤,以免影响个人的养老金待遇。
养老保险新政策退休年龄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而定的,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单位和个人在养老保险中共同承担缴费责任,缴费比例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养老保险断交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养老金待遇和起始时间,因此参保人员应尽量遵守缴费规定,避免断交情况的发生。
⑤ 关于社保延迟退休的新政策
法律主观: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偏低,将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退休延迟方案于2017年正式推出,再过至少5年后开始正式实施。
对于延迟退休提出的方案包括:
第一、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第二、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新的退休规定包括:
1、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定:10年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元(随国民经济增长)。
2、工龄工资(含工龄):每年30元,随着工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事工人工作,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3、工作工资: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月份和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奖指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
5、特优津贴: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优秀工人,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像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劳动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工人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6、工人的退休金:按工龄,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类推工龄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参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参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龄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级工,中级工,还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务员也要不分职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样。三年以内执行完成。
7、养老保险:一般要交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人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时候国家会把你个人账户上存的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
法律客观:《劳动法》规定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