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时计算社平工资是以退休时的社平工资还是以养老保险缴费截止日的社平工资为准
按停止交费的前一年计算。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内数,用容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
职工个人一般则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一般来说,职工缴费工资如果高于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工资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2. 社会平均工资对退休金影响很大吗
社会 平均工资对退休金的影响是很大的。
一是对当年退休的人是直接举尺仿影响。
1、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视同缴费基数*视同缴费年限*1.3%(或1.4%)。
从以上公式来看,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是以 社会 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的,这个基数越大,所获得的退休金越多。
其实个人账户养老金,在未退休前,是和 社会 平均工资密切相关的, 社会 平均工资越高,你所缴的钱也越多。(这里指缴费基数相同,分别为0.6 1 3)
二对己退休的人来说也有一定影响。
每年退休工资增长幅度和全国 社会 平均工资增幅和物价上涨指数(通货膨胀率)有很大关系。 社会 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大,退休工资也会相应调增。
社会 平均工资,一年一次,由所在的省或市官方统计并公布。
每一个省(市)的年 社会 平均工资数据,都是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省(市)之间的年 社会 平均工资数据略有差距。
退休人员在当地办理退休手续时,以上年度的 社会 平均工资,作为一项计算养老金的其中依据之一,但不是占养老金组成的主要部分。
工作的工令,缴纳养老保险的年数,缴纳养老保险的定位档次及高低金额。是直接决定退休养老金的高低。是影响较大的关键。
社会 平均工资对退休养老金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退休后,养老金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基础养老金,另一个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有一些因 历史 原因,养老金还有一个组成:过渡性养老金。
其中, 社会 平均工资是决定基础养老金的重要项目。退休上一年的 社会 平均工资将决定退休者的养老金水平。
当然, 社会 平均工资是逐年上涨的,虽然每年的涨幅未必相同,但总的趋势是每年都有涨。
2020年是疫情之年,疫情确实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幅度。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幅度是负数,到了第二季度这个负数转成正数,在疫情基本控制住之后,经济增幅很快由负转正,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好,以及复工复业的不断向好,正因为此,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经济大概率会进入加速阶段。
在这样的情况下,2020年的 社会 平均工资水平人将会继续有上涨,但涨幅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2021年退休的人员肯定会吃点小亏,也仅仅是小亏而已。
对于我们企业退休人员个人来说,不仅 社会 平场工资,没有丝毫影响,就是任何人的收入,也不会影响一个已经退休老人的收入。唯一影响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企退老人期望的每年退休金的增长,二是 社会 物价的变化,只有这两件事,才会影响到企退老人,具体到每个人收入多少,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当然,应该庆幸总比下岗职工和农民,强了许多。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就是最大欢乐。
社平工资越高,计算的养老金越多。
社会 平均工资通常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社会 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
我们先来看一看城镇职工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正纤费工资)÷2ⅹ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困袜。
3. 社会平均工资对退休金影响很大吗
社会平均工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养老金就是由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决定的。
首先,从养老金的来源来说,需要使用社会平均工资。饮水思源,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最起码要搞懂养老金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现收现付制的养老机制,退休人员过去缴纳的养老保险早已经用于支付已经退休的老人养老金了。已经花完了,现在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主要源自于在职年轻人缴纳的养老保险。
有人说,为什么我交的钱要给别人养老?因为,这是一种法律确定的养老长效机制,等到现在在职的年轻人退休时,会由未来在职的年轻人缴纳养老保险费供养。养老保险缴费有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按照该省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确定的。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参保人员缴费基数是按照60%最低基数缴纳的。由于社会平均工资不断上涨,最低缴费基数都在提升,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也在水涨船高。所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跟社会平均工资有很大关系。
实际上,2005年国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就已经明确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调整幅度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
综上所述,确实社会平均工资跟我们的养老金制度是非常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说,直接决定了养老金的。
4. 社会平均工资对退休金影响很大吗
社会 平均工资对退休金的影响是很大的。
一是对当年退休的人是直接影响。
1、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视同缴费基数*视同缴费年限*1.3%(或1.4%)。
从以上公式来看,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是以 社会 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的,这个基数越大,所获得的退休金越多。
其实个人账户养老金,在未退休前,是和 社会 平均工资粗哗密切相关的, 社会 平均工资越高,你所缴的钱也越多。(这里指缴费基数相同,分别为0.6 1 3)
二对己退休的人来说也有一定影响。
每年退休工资增长幅度和全国 社会 平均工资增幅和物价上涨指数(通货膨胀率)有很大关系。 社会 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大,退休工资也会相应调增。
社会 平均工资,一年一次,由所在的省或市官方统计并公布。
每一个省(市)的年 社会 平均工资数据,都是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省(市)之间的年 社会 平均工资数据略有差距。
退休人员在当地办理退休手续时,以上年度的 社会 平均工资,作为一项计算养老金的其中依据之一,但不是占养老金组成的主要部分。
工作的工令,缴纳养老保险的年数,缴纳养老保险的定位档次及高低金额。是直接决定退休养老金的高低。是影响较大的关键。
社会 平均工资对退休养老金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退休后,养老金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基础养老金,另一个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有一些因 历史 原因,养老金还有一个组成:过渡性养老金。
其中, 社会 平均工资是决定基础养老金的重要项目。退休上一年的 社会 平均工资将决定退休者的养老金水平。
当然, 社会 平均工资是逐年上涨的,虽然每年的涨幅未必相同,但总的趋势是每年都有涨。
2020年是疫情之年,疫情确实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幅度。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幅度是负数,到了第二季度这个负数转成正数,在疫情基本控制住之后,经济增幅很快由负转正,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好,以及复工复业的不断向好,正因为此,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经济大概率会进入加速阶段。
在这样的情况下,2020年的 社会 平均工资水平人将会继续有上涨,但涨幅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2021年退休的人员肯定会吃点小亏,也仅仅是小亏而已。
对于我们企业退休人员个人来说,不仅 社会 平场工资,没有丝毫影响,就是任何人的收入,也不会影响一个已经退休老人的收入。唯一影响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企退老人期望的每年退休金的增长,二是 社会 物价的变化御凳颂,只有这两件事,才会影响到企退老人,具体到每个人收入多少,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当然,应该庆幸总比下岗职工和农民,强了许多。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就是最大欢乐。
社平工资越高,计算的养老金越多。
社会 平均工资通常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社会 发展镇郑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
我们先来看一看城镇职工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ⅹ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从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清楚地了解,退休地上年度社平工资是计算基础养老金金的一个主要因素。通俗地说, 社会 平均工资的水平,直接决定到基础养老金的水平。平日里大家都了解,在缴费年限丶退休年龄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和浙江丶广东丶江苏等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却要比经济欠发达地区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高出许多,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 社会 平均工资要比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许多,所以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水平也高许多。
下面举两个例子:
张师傅是某经济发达地区的一名职工,2019年7月退休,缴费年限40年丶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6100元丶指数化缴费工资也是6100元。他的基础养老金为::(6100+6100)÷2ⅹ40x1%=2440元。
李师傅是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名职工,2019年7月退休,缴费年限也是40年丶退休时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5200元丶指数化缴费工资也是5200元,他的基础养老金为:(5200+5200)÷2x40ⅹ1%=2080元。
通过计算,张师傅和李师傅在缴费年限退休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退休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造成的 社会 平均工资不同,结果退休时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一项每个月就相差360元。可见 社会 平均工资对退休金的影响有多大。
最后说一点,今年由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给我国的经济 社会 带来发展带来阶段性影响。由于国家一手抓防控丶一手抓全面的复工复产,并推出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重大举措,加上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使全国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出现了一至二GDP由下降6.8%到上涨3.2%的骄人成绩,令世人瞩目。但由于全世界疫情的持续蔓延,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太多,据经济学家徐高预计,今年我国GDP最多只能达到2%左右的水平,比上年要下降4%左右。由于经济水平的下降, 社会 平均工资也肯定下降,这样一来,2021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自然会受影响。所以明年退休的人员要有为国分忧的思想准备,千万不要纠结。
社会 平均工资对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的影响大吗?现区分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社平工资水平对退休后基本养老金享受水平的影响作用分析:
我认为,社平工资对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的依法核算及其待遇水平有直接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某一统筹省份,这个社平工资水平,它是本省总体工资收入高低的标志物与基准线,是计算与给付有关待遇水平唯一的政策依据使然。
在客观社平工资作为参照系的条件下,无论是一个具体单位或某一位参保人员,他们实际的工资水平有高于此平均数的,也有低于这个平均基准线的,这些都很正常。但是,在核算给付退休与相关待遇时,都需坦然以此社平工资作为核算基础,这自然会以本人缴费指数的计算结果反映与体现出来。
在这里,全省平均工资水平是以指数1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具体参保人员的缴费指数,有大于1的,也必然有小于1的。但归根结底,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核定水平,是绝对受缴费指数所制约与影响的。
二.参保人员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对退休后基本养老金享受水平的影响作用分析:
上述分析与解读,说明在一统筹省份之内,全省实际的社平工资水平,反映和体现经济 社会 的发展程度,以及在职和退休人员的民生福祉水平。但是,打开窗口说亮话,真正决定与影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享受水平的排它性因素, 是参保人员缴费工资水平的高低,以及缴费年限的长短。
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与视角,需要人们冷静面对与明晰思路:即对于广大在职与即将步入退休行列的人们来说,决定其基本养老金享受水平的关健因素,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本省的平均工资水平作为参照系与标志物,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真正具有决定意义与关健作用的,还是本人排它性的那两条主体参数,这就是本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
哪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与缴费年限,究竟是如何影响其基本养老金水平的呢?计发办法的设计与退休待遇核算的实践告诉我们:缴费基数是个人缴费水平的集中体现,缴费基数越高,平均缴费指数就越高,那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水平也就越高越多,这对于提高退休后初始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缴费年限是参保人员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展现与浓缩,缴费年限越长,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和基础养老金的核算结果就会越高越多。
影响很大, 社会 平均工资每年都在涨,当年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就是依据前年 社会 平均工资,地区差别大,若晚退休一年多几百块。
社会 平均工资对退休工资的影响有:
第一,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变动。
目前,我们的社保缴费基数一般都是按照上年度的 社会 平均工资来确定。当平均工资高缴费的基数就高,平均工资低缴费基数就低。
第二,领取养老金会受影响。
我们的领取的月应领取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由省里每年统一公布,下称“月岗平工资”)+本人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如果我们按照较低缴费基数缴费,我们的个人账户累计余额就会降低,相应的养老金也会减少。还有基础养老金有一项上一年度的 社会 平均工资,所以平均工资的减少领取养老金也会减少。
综上所述, 社会 平均工资对退休工资还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我认为影响不会太大。国家制定政策只会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会影响很大的,在就是为什么每年办理退休好多省份特殊工种和普通工种尽量在六月份办理退休或者算退休金的,六月份后各个省的社平工资就陆续发布了,核算退休金就可以一次到位。如果六月份以前办理,只能按前一年的社平工资算。到本年度社平工资发布后还得再次核算补齐以前的少的步分。
退休金的多少由缴费年限、缴费比例、 社会 平均工资、人均余命年几部分组成,主要是由缴费年限、缴费比例决定,即缴的年限越长、缴费越多,退休金越高。与社平工资有关系,但不是主要构成部分。
5. 本人已缴养老保险15年,预计2030年退休,是否按2029年社平工资计发退休金谢谢!
是的。退休金根据本省上年度平均工资,个人账户余额,缴费指数,年限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例如:
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你的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你自己都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