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退休金什么时候重新核算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资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内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容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⑵ 2021年中人退休金补发新消息 中人退休金每月增加多少
谈起退休大家一定会想到养老金这一方面的话题,比如延迟退休将在十四五期间落地,而退休中人养老金将迎来重新核算,部分地区已经分布相关 方案 。那么,2021退休中人补发多少?中人退休金每月增加多少?
企业:95年前工作,95年以后退休的人员属于中人(比如某企业员工,1980年工作,2020年退休,就属于之人)。
机关事业单位:2014至2024年退休人员属于中人(十年过渡期,现在仅有三年)。
二、“中人”养老金计算方式(以公务员为例)
关于养老金现在有三种计算方式:老人计算方式,新人计算方式,中人计算方式。
1、老人养老金计算方式
老人养老金计算方式比较简单,按照退休前一个月本人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补贴进行发放。
这个比例的确定和工龄挂钩:
工作年限10年以下,比例为50%;工作年限10-20年,比例为70%;工作年限20-30年,比例为80%;工作年限30-35年,比例为85%;工作年限35年以上,比例为90%;
生活补贴(含各种津贴)各地标准不一样,主要根据当地工资水平及本人的职务、职称级别等来进行确。
2、新人养老金计算方式
养老金=个人账户领取+统筹账户领取+补贴。
个人账户领取额度=个人账户总额/139(假设是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
统筹账户领取额度=(个人缴纳基数+社平工资)/2*缴纳年限*1%。
补贴各地不一样,一般就是几百元。
⑶ 陕西2017年退休的‘ 中人’的公务员的过渡退休养老金怎么确定
目前,国家统一对“中人”的养老金实行重新计算,也就是给中人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因为涉及“中人”重新计算养老金的人,一般是50年到70年之间出生的人群,他们中的多很多都没有缴纳过社保,但是退休后开享受比一般缴纳社保的人更加高的退休金。
本次重新计算,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按照比例核算的方法。
中人的养老金采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放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按照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重新计算的办法采取新办法高于老办法的部分,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地区的10%。
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一词类推法,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比如张先生是副处级干部,之前同级别的人员退休金是4500元,在2017年退休后,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为5000元,高于老办法500元,那么就要按照限高来执行养老金发放。
即:2017年退休,是改革的第三年,发放新老办法超出的30%,也就是500的30%,是150元,最终张先生的养老金为4650元。
各地实施办法均明确提出,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不过,对于过渡性养老金的具体计发等问题,一些地区尚未给出具体过渡办法,未来或将另行制定。
事实上,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相关政策也作出了过渡期的安排,对改革中的“中人”,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过渡性养老金。
目前随着“中人”逐渐退休、“新人”越来越多,过渡性的政策安排逐步弱化,新制度逐渐居于主体地位,体现了平稳过渡的改革方针。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认为,过渡期结束后,“中人”养老待遇会因人而异,但是差距不会太大。
因为到时候不仅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有了一定的缴费积累,而且养老金还随着待遇调整机制会不断上调,再加上累积的职业年金,几项相加之后的养老金绝对额可能还会增加。
我国公务员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九条规定:“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退休金以及录用、培训、奖励、辞退等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的退休待遇于公务员的福利保险权。同时,公务员退休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予以保障。
国家在制定财政预算时,应当将公务员的退休待遇所需经费列入其中。机关对于公务员的退休待遇预算资金,应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⑷ 2015年国家机关公务员退休的中人退休金怎么算
机关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资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⑸ 公务员中人退休金新政策
国务院于2014年10月1日实施了一项重要的改革政策,即《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项改革旨在统一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的养老制度,确保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根据《决定》,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工资的20%和8%分别缴纳单位和个人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而个人缴费比例则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缴纳的部分由单位代扣。此外,《决定》还指出,个人缴费工资如果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则超出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若低于平均工资的60%,则以60%作为缴费基数。这一规定被称为“300%封顶、60%托底”,旨在平衡不同收入水平工作人员的负担。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计算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基础养老金月标准将依据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来确定,每满一年发给1%。这标志着公务员退休金制度与企业职工制度实现了并轨。
《决定》还强调,个人账户由本人缴费形成,其储存额专门用于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且免征利息税。若参保人员不幸去世,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通过这一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缴费和发放机制实现了与企业职工的统一,结束了以往完全依赖财政的情况。新的机制要求单位、个人和政府共同承担养老责任,形成多渠道筹资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