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般企业职工有30年工龄,可不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企业职工如果有30年的工龄,待到工龄满的时候,是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在企业有特殊的工种,是可以提前退休的
Ⅱ 工龄35年退休延迟吗
工龄35年退休是否延迟视情况而定。
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但是如果职工工龄满35年,也可以提前退休。因此,如果工龄已经满足35年,可以提前退休,无需延迟退休;
2、如果希望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也可以延迟退休。根据中国的政策规定,职工延迟退休时,可以继续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同时享受相应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办理退休需要的材料具体如下:
1、退休申请书(A4白纸手写,并在名字处按手印);
2、申报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如属代办还需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申报人户口复印件一份(原件验讫);(包括户主页面和本人信息页);
4、申报人在当地国有银行开立的个人存折(不受理银行卡)的原件及复印件;
5、一张近期一寸免冠证件照片(用于办理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证);
6、养老保险手册(如属一次性在本中心补缴完养老保险的可不用);
7、养老保险需交至申报退休的当月;
8、流动人员人事关系(档案)管理手册;
9、申报人填写《职工退休核准(审批)表》;
10、有副高级其以上职称的退休人员,需提供职称证书及批文的原件及复印件。
办理退休的流程具体如下:
1、申报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申报退休的相关材料;
2、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申报,企业存在的去企业、失业人员去辖区就业局申报;
3、企业、就业局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
4、合格后、档案转入当地社保局、社保局负责核定待遇;
5、等待社保局通知。社保局会通知办卡,按手印。手续都办好以后,次月领取待遇。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退休时有法律规定的,符合退休条件的就要依法办理退休手续。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Ⅲ 2021年35年工龄提前退休政策
2021年35年工龄提前退休政策如下:
1、特殊工种可以提前退休;
2、公务员可以提前退休;
3、工作满20年可提前退休;
4、病退或退辞可以提前退休;
5、内退人可以提前退休。
工人退休、退职后,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或多子女上山下乡、子女就业少的,原则上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招收的子女,可以是按政策规定留城的知识青年,可以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也可以是城镇应届中学毕业生。
工人退休、退职造成的自然减员的缺额,原则上应当是那个单位缺的,补充给那个单位,也可以由企业主管部门或当地劳动部门在单位之间进行适当调剂。但招收退休、退职工人的子女,应当由当地劳动部门统一安排。
法律依据
《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第三条 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工人,如果本人自愿,也可以退休。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并享受原单位矽肺病人在离职休养期间的待遇。
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干部,也可以按照本条的办法执行。
Ⅳ 上海工龄满35年,提前退休养老金打折吗
参加社保人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由四部分组成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性养老金。
为方便解答和计算,假设缴费年限43年,缴费指数100%,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作4252元,退休时年龄60岁。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和参保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根据你的描述,可以设定你的本人指数化平均工资为1,及100%,累计缴费年限(包含1993年之前的工龄)为43年,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252元,则可计算出你的
基础养老金=(4252+4252)÷2×43×0.01=1828.36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月发放标准根据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如果你60岁退休,计发月份数为139。你个人账户的准确余额,可以在参保地社保网站上查询。这里假设你的个人账户余额为41700元,则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41700÷139=300元
3.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视同缴费年限×1.4%
过渡性养老金仅对1996年前参保人员有效。视同缴费年限是你参加工作至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期间的年限,包括知青下乡的时段视同工龄。需要提供本人的档案才报社保局审核认定。
这里设定你档案健全,资料完整,从1993年3月开始实际缴纳养老保险,则你的视同缴费年限为20.5年。所以,你的过渡性养老金调节性养老金=(4252+4252)÷2×20.5×0.014=1220.32元
4.增发养老金部分
提供完整的独生子女光荣证,街道计生办证明等手续,可以在月基本养老金基础上增发3%;所以你退休后的养老金总额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1.03%=【1828.36元+300元+1220.32元】×1.03%=3348.68×1.03%=3449.14元
特别提醒,这只是参考的计算结果。你可以登陆当地的社会保障公众信息网,按照提示录入身份证号码,初始密码,(初始密码可以咨询12333社保服务电话)可以查询到你历年的缴费记录和个人账户存款余额等准确数据,就可以算出你退休后的养老金。
Ⅳ 事业单位35年工龄二级主办提前退休工资是多少
根据国家规定,事业单位35年工龄二级主办提前退休的工资计算方式为:月工资×35%×提前退休年限。这里,月工资是指员工最后一次的工资基数,提前退休年限则指员工提前退休的年限。如果一位员工最后一次的工资为8000元,并且提前退休年限为5年,那么其提前退休的工资计算如下:8000元×35%×5年=14000元。这意味着,事业单位35年工龄二级主办提前退休的工资最少为14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计算提前退休工资时,还需考虑员工的其他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工龄和职务等因素。因此,具体的提前退休工资需要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计算。
举例来说,如果某员工的最后一次工资为9000元,提前退休年限为4年,那么其提前退休工资计算如下:9000元×35%×4年=12600元。这显示了工资基数和提前退休年限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此外,不同职务的员工,其提前退休工资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通常,职务级别越高,提前退休工资的比例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具体增加的比例和计算方式,需要参照相关文件或咨询相关部门。
总之,事业单位35年工龄二级主办提前退休的最低工资为14000元,但这只是一个基础计算结果。实际计算时还需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Ⅵ 超过35年工龄,2024年10月之后退休与提前退休有何区别
法律分析:1.对于能够选择正常办理退休或是提前办理退休的只有两类人群。
2.一类是是党政机关公务员,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工龄达到30年的可以申请提前办理退休,或是工龄满二十年,距离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人员,经过本人申请,组织批准的可以提前办理退休;
3.第二类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副县处级以上,事业单位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女性人员,60岁办理退休,也可以申请在55岁办理退休。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