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退休工资是多少
1. 上海的退休工资标准依据个人在职期间的平均工资和缴费年限来确定。
2. 目前,上海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为每月1838元。
3. 根据《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个人和企业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分别为8%和12%。
4. 缴费满15年后,参保人员有资格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
5. 参保人员若选择缴纳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后的收益将会增加。
6. 若退休工资低于生活水平,参保人员可以申请社会救济或提前领取养老金。
7. 社会救济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8. 提前领取养老金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来申请和处理。
9. 上海的退休工资标准由在职期间的平均工资和缴费年限决定,目前基本养老金标准为每月1838元。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缴费满十五年的个人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不足十五年的可以选择继续缴费或转入其他养老保险制度。
❷ 上海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上海退休工资是按照月养老金人养老保险帐户储存额÷120来计算的。
根据《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
第二十七条 凡本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其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为:月养老金人养老保险帐户储存额÷120
第二十八条 凡本办法实施前参加工作、1995年底前退休和退职的人员,先按原办法计算月养老金,再按个人累计缴费额的一定比例增发月养老金。增发比例按以下规定确定:
(一)企业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加上本办法实施前的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15年的,增发11%;在此基础上每增加5年相应增加1个百分点,但增发比例最高不超过16%。
(二)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加上本办法实施前的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15年的,增发2%;在此基础上每增加5年相应增加1个百分点,但增发比例最高不超过7%。
(三)企业退职人员增发10%;机关和事业单位退职人员增发1%。
前款所述人员不论在哪个月份到达退休年龄,退休当年按12个月缴费,并按前款规定增发养老金。离休干部、劳动模范、高级专家以及按国家规定可以享受提前退休待遇的人员等所享受的优惠待遇,仍按原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
第二十七条 凡本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其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为:月养老金人养老保险帐户储存额÷120
第二十八条 凡本办法实施前参加工作、1995年底前退休和退职的人员,先按原办法计算月养老金,再按个人累计缴费额的一定比例增发月养老金。增发比例按以下规定确定:
(一)企业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加上本办法实施前的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15年的,增发11%;在此基础上每增加5年相应增加1个百分点,但增发比例最高不超过16%。
(二)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加上本办法实施前的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15年的,增发2%;在此基础上每增加5年相应增加1个百分点,但增发比例最高不超过7%。
(三)企业退职人员增发10%;机关和事业单位退职人员增发1%。
前款所述人员不论在哪个月份到达退休年龄,退休当年按12个月缴费,并按前款规定增发养老金。离休干部、劳动模范、高级专家以及按国家规定可以享受提前退休待遇的人员等所享受的优惠待遇,仍按原规定执行。
❸ 2024年上海市退休金是怎么计算的
上海市退休金的计算方式主要基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计算方法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员、不同地区的政策会影响最终的退休金标准。
1.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缴费年限 × 1%。
2.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
3. 过渡性养老金:对于以前个人账户积累较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还会发放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办法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制定的办法执行。
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为: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干部年满55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特殊工种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每月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无法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退休工资的组成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两部分共同构成退休人员的月基本退休工资。
❹ 2024上海退休金的标准是多少
上海市没有统一规定退休金标准,在上海,参保人员的具体情况不同,退休金标准就不会是一样的,但退休金的计算公式都是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计算起来也非常复杂,要根据上海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等因素计算。一、上海退休金的标准是多少?
上海退休金标准不是法定的,退休金的计算公式是:
退休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二、满足什么条件可以领退休金?
1、退休之前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
2、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
三、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怎么确定?
每年1月开始,参保单位应当到办理参保登记的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或区社会保险所(以下统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下一结算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参保单位申报的缴费基数,须经参保职工本人签名或采用公示的方法确认。
缴费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按其上一年月缴费基数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
缴费基数是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计算依据。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后,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职工缴费基数越高,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医疗费用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而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瞒报、漏报、少报缴费基数,将直接降低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水平
社会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事实上,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应该清楚,在参加养老保险的时候,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不是固定的,有些人可能每个月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高了上千元,而本人每个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只有几百元,所以,退休后,消费高的参保人员领到的退休金相对也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