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的退休工资有多大差别
如果是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的话,两者的退休工资大概能差至少50%甚至更多,毕竟副主任医师要比主治医师在技术职称上高了一级,很多时候一台手术,副主任医师是可以直接指导主治医师的。
一.副主任医师作为医院系统内唯一的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的级别其实已经非常之高了,而我们在挂号时之所以能看到那么多副主任医师乃至主任医师的原因,是因为当医生获得副高级职称之后,是可以申请延长退休或者被医院返聘回来的,在一所医院当中,副主任医师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说主任医师大多会进行医疗研究工作或偶尔指导如主治医师在内的下属医生的话,那么副主任医师就是实操实干的主力。
总的来说,主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的差别,颇有进一步脱胎换骨的感觉,副高级职称在各种待遇上也要远高于中级职称,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任何一个副主任医师可以随便评定,尤其在疫情期间,这些白衣天使们的表现,证明了他们有资格、也有实力享有这些待遇。柠檬精们趁早远点待着。
B. 2020年聊城市中人退休金为什么还不䃼发
退休金为什么还不补发?因为今年一星期间什么事都是推一的,所以说不要着急,慢慢等
C. 2020年退休中人养老金如何补发会受疫情影响吗答案来了!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通知:2020年疫情期间退休人员养老金也可以正常地按时、足额进行领取,这下让不少退休的老人放了心。不过这也提醒了另一群“特殊”的群体,这群人至今都没有领到正式的退休金!
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退休中人。2015年国务院下发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新规定,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国发【2015】2号文件。其中指出从2014年10月起开始实行养老金并轨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以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在之后退休的人就被称为“中人”。
为什么说中人的待遇和普通人不同呢?在十年过渡期内中人的养老金待遇是“保底限高”原则。在当地的养老待遇重算之前,中人领取到的只是按2014年标准预先发放的养老金金额,但是在大部分地区,2019年的养老金标准是比2014年高了不止一点点,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那么中人养老金差额是怎么计算呢?
给大家举个例子:
王师傅在2016年1月退休,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中人,在2014年10月改革之前参加工作,在改革之后退休,他领到的养老金就是预发养老金,并不是实际计算出来的,预发养老金金额是4500元。在2019年12月所在单位当地的养老金重算开始,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待遇是6500元,老待遇是5000元。
首先计算保底限高的比例,2014年到2016年是两年时间,所以比例为20%,王师傅最终的待遇应该是5000+(6500-5000)*20%=5300元,也就是说王师傅从退休到养老金重新核算,每个月少发了800元。补上之前每个月800元的差额,王师傅从此就可以领到每个月5300元的养老金了。
有网友提出他是2017年退休,2019年养老金重新核定只给补发了30%,剩下的70%不给发了是不是算错了,其实没有算错,比例主要是看你退休年份与当地养老金重新核定年份之间的差额,2019年之后你已经开始领到新标准的养老金自然从这之后是没有差额要补发的了。
所以,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中人这么着急想要赶紧重新核定养老金标准了,如果你是在2014年12月或是2015年1月、2月退休的中人,而你当地的养老金核定又非常不幸地被“拖到”2024年,这9、10年间你能领到的养老金只是根据2014年标准沿用的预发养老金。
虽然说即使到2024年也就100%补齐差额了,但是首先这并不是正常的工资,而是养老金,对于不少退休职工,尤其是没有孩子养老的职工来说,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就是生活的根本保障,当身边的人都领上了2020年标准的养老金,但是你只能暂时领到2014年标准的钱,这短短五年间提升的标准不用我说,大家也都很清楚到底差出去多少。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你是在2014年、2015年赶上改革后最早退休的一批人,如果到了2024年可就已经是70岁左右了,即使到时候真的能够领到100%的差额,又有多大的把握能够健康活到那个时候?这几年我们身边不少的退休中人还没有领到差额就早早地去世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容忽视的损失。
但是好消息就是我国各地区已经逐渐开始了养老金的重算,或是将重算工作提上日程。2019年下半年已经有福建省的网友领到了补发的养老金差额,2020年四川省和辽宁省等地已经开始落实中人的养老金核算。已经到了改革的第五年,相信其他还没有落实的省份也会加快核算的步伐。至于是否会受到疫情的影响,根据钟南山院士推测的疫情将会在4月份有大幅度的好转,对于养老金核算影响应该不会很大。
你是否是退休中人呢?已经领到补发的差额了吗?欢迎在评论中进行留言。
综编自:家加社保、查社保、阿潘淘保。
D. 老年人应该如何规划养老保险
随着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养老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前沿课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将完全解放人力资本,老年人的价值将被重新认识、定位和发掘,而不是停留在社会资源的消耗者这个刻板的定位上。
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仍然可以给社会进步带来积极的贡献。一些老医生、老教授,在多年的学习积累之后,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指导。正是那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最为出名的是84岁的钟南山教授,还奋斗在消灭新冠肺炎的道路上,为中国今天得来不易的抗疫成果立下汗马功劳。
老年人可以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但是老年人的身体毕竟不如年轻人,身体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且在应急反应上也会慢半拍,因此也是需要有保险的保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老年人比较关心的养老保险规划和养老年金的问题。
E. 有人建议,实行无差别养老金,你怎么看
根据社会发展和消抄费构成,对于现代我国人口及生产生活的变化,实行无差别退休制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社会分工,人们不同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劳动过程的表现,这点已经在劳动分配过程中充分得到了体现,多劳多得。对社会贡献大的人们充分被社会分配所承认,得到应有的待遇。对此,人们认可,也是受到尊重的。
退休了,意味着社会分工自然取消,人们之间都进入养老,没有多层次化,这对社会养老金的使用和积累是个很大的突破!是一种根本意义的改革!
退休养老金的差距过大应该说是社会传统观念遣留的敞端,应该废除!从工令不同差别和对社会特殊贡献看,存在差距不同可以理解,也不可一刀切!这是对一些人对社会贡献甚至一生的肯定,如科学创造,社会英材,普通人是比不了的,退休待遇高些顺理成章,没有人反对。但从社会普通管理层退下来(如省市区)那就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退休金的节约,会极大地减轻社会压力,同时化解了不必要的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发展保证养老金逐年同步增长,必然刺激扩大消费…当然,对人们生命新生活的渴望追求更会产生新的意义。取消退休金的差别无疑是持久的良策,是人们觉悟的升华,心灵的一种解脱!
F. 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挺拔走路健步如飞,是如何做到的
我老丈人明年100岁了,只见他思维敏捷,红光满面,能吃能喝能睡能拉各方面正常,前几年老人免费体验结果是全部打勾(全部合格)这两年也不去体验了,按他自己说到了这个年龄如查出个什么毛病心里还有负担,不如混着过还好些。他这情况据多方评估再话5年没有一点问题,看来那个超高龄百岁补贴500元他拿定了。要问是什么原因这样长寿呢?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他生活很简单,没有像专家学者说的那样复杂,那么多条条框框,什么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他从来就不信这一套。他的具体做法是:一日三餐定时定点定数量,一辈子没有宵过夜,中午睡个午觉一小时雷打不动,早上北京时间六点起床,洗漱加活动关节共半小时,喝杯白开水约十分钟,6点45分准时进早餐,他就是这样坚持了近百年。还有一点就是只喝白酒,有颜色的酒如红酒,啤酒等一概不喝,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一表序了。看来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又加上基因好那不长寿才怪呢!
我们住的小区,有个李娘89岁,走路健步如飞,独居。
我母亲85岁,坐轮椅,身体不能自理,在养老院住了三年。
她们两个有很多相同之处,丧偶,独居,有退休养老金,有四个儿女,却没有跟着子女生活。
两个人相同的经历,截然不同的身体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呢?
01
十年前,她们住的老街道,房子被拆迁,安置新房需要添三万元左右。
我母亲的三万元,是我们兄妹几个拿出来的,新房产证写的是我母亲名字。
李娘的三万元房款,是她闺女一个人拿出来的,房产证名字写她闺女儿子的名字。
她闺女儿子在国外上大学,暂时不回国,房子就让她母亲住。
为这事,母亲一直说人家闺女孝顺,买房子让母亲住。
话里透露出,我们不如人家闺女孝顺。
八十岁以前,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聊天,一起出去买菜锻炼身体。
改变身体状况差异的,是从八十岁以后开始的。
02
80岁的李娘在新房里住了三年,她闺女的儿子从国外回来了。
男大当婚,儿子26岁从国外回来,她闺女首先要把当初买的房子装修一下,好让儿子当婚房。
就在另外一个小区为李娘租了一间屋子。
李娘住了一辈子自己的房子,到了老年出去租房,心里可能也不好受,逢人就说,自己花钱买的房子让闺女霸占了。
这话传到她闺女耳中,她闺女就回来和李娘讲理,吵架。
别人家的家务事,邻居们也不能去判断真伪,只能听听而已。
李娘和闺女吵完架,照样租住在一间屋子里,该吃吃,该喝喝,就像没有发生事一样,李娘的好心态救了自己的命。
她闺女就没有这豁达的胸怀,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她闺女回去以后,一直生气,可能她认为,母亲一个人不需要住那么大一套房。
她出钱买房,让母亲住了三年,儿子回来住也是应该的。
给母亲从新租房子,又不是不管她了,至于见人就说自己的坏话吗?
她闺女不光跟李娘吵架,凡是听李娘说家务事的也跑去质问人家,说人家翻闲话,指使李娘给闺女吵架。
人一旦陷入怨恨里面,不知道原谅别人,受伤害的往往是自己。
最后,她闺女得了乳腺癌,不治之症,终年62岁去世。
李娘闺女去世,也没有受过多打击,可能是两个人仇恨太深或者李娘天生的乐观豁达。
其它三个子女看李娘89岁,一个人生活也能自理,就让她保持不变的生活方式。
03
我母亲80岁以后,想让孩子们照顾她的生活,她这想法不明说,而是借着邻居的口说:“邻居们都说我一个人在家住,不安全,万一出事孩子们不知道”。
母亲想让孩子们照顾她,照顾老人,也是孩子们天经地义的事。
于是,我们兄妹四个就开始轮流照顾老人。
八十岁的老人,跟着孩子们生活,孩子们不可能让她买菜做饭,干家务。
原来这些活她一个人在家做,做成啥样没人干预她。
现在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孩子们不让她做家务,怕累着她。
做好饭,第一碗饭先让母亲吃。
如果做饭不合母亲胃口,或者吃饭时间不一致,还要专门给她另做饭,让母亲满意。
孩子们轮流照顾,对母亲体贴入微,用母亲的话说:“现在真是享福,不买菜,不用做饭,吃现成饭”。
老人一旦接受孩子们全方位的照顾,衰老的很快 。
以前她一个人在家做饭,吃过饭感觉累就休息一会。
现在孩子们忙着做饭、做家务,她没事就躺床上休息,或者迷迷糊糊睡觉。
等到饭做好,全家吃过饭,洗涮完毕,孩子们需要休息的时候。
母亲的精神头上来了,要么她看电视,要么让人陪着说话,要么拿着拐杖在屋里走动,发出很大声音。
八十岁以后的母亲,在床上躺着的时间越来越长,性格也改变了很多。
母亲见子女家人多嫌烦,不让子女出去接送孙子,买菜不让孩子出门,她说一个人在家害怕。
最后经得母亲同意去养老院养老。
母亲83岁拄着拐杖进入养老院,一年后彻底做轮椅。
子女,全方位用心照顾老人,看着是孝顺。
其实,是给老人传递一个衰老的信号,加速老人衰老的速度。
04
通过两位老人的生活方式对比,让我们知道,老人身体挺拔,健步如飞,有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1
人生就是一种自我挑战,不认为自己老,不接受年老的意念,年龄就是一个数字。
老年人凡事自己动手,能激起自身生命能量。
2
胸怀豁达,不斤斤计较,坦然接受儿女安排,不怨天尤人。
3
生命在于运动,贵在坚持,纵然年老,站立也是锻炼。
4
不做温室的花朵,就像苍松翠柏一样,不畏严寒,依然挺立。
人老腿先老,这是事实,人过七十软骨素分泌减少,这七十岁还很准确,大部分人不多不少正好这年龄就来此毛病,这病的症状就是腿脚酸软,严重些腰也直不起。这有二个方法来解决,一个就是补充钙和软骨素,这含钙的食品很多,如大白菜及豆制品和蹄筋等,也可服用软骨素等保健品。但老年人有个毛病就是既缺钙和软骨素,但吃了也不容易吸收,就带来各种结石的毛病,这也许比缺钙还难办,弄得不好还要动手术,那怎么办!有二个办法,一是烫脚,烫脚的作用就是打通经络,把营养送到全身。二是常吃“软坚”食品,这食品有紫菜、海带等,此类食品能把人脏器中的结石软化分解有利于排出体外。在人的食物中含钙食品比较多,所以烫脚比较重要 ,在食品中既要吃含钙及软骨素食品也要吃抗结石的食品。老年人比不上年青人,所以常用”风中残烛”来形容他们也是有道理的。
看到了9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抗击疫情表彰大会的钟老,他健步如飞走向舞台中央,甚至在下台阶的时候,还跳跃着走下,尽显活力。无论是从身体还是精神状态上,一点都看不出这是一位84岁的老人。
钟老是如何做到能让身体和精神保持这样活力状态的呢?他在曾经的采访中提到过,主要有三点。
⒉ 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但要身体 健康 更要心理 健康 。 这是钟老一贯保持的宗旨。钟老博览群书,心胸开阔。遇事能够看开想开,身心都保持 健康 !始终拥有一个好心情,和夫人感情也非常的好!
⒊ 要合理饮食,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钟老说,早饭是一定要吃的,要吃好吃饱。午饭也要吃饱。晚饭要少吃,只吃七八分饱就可以。晚饭吃的少,消化率高。对消化系统负荷也小。所以,晚饭要少吃,不要增加肠胃负担。
这就是钟老的 养生 秘诀,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他始终拥有乐观的心态,他保持着良好的饮食习惯。祝愿钟老永葆活力, 健康 快乐!
非常高兴,看到大家对“衰老“以及”‘抗衰”这个问题的关注。
要聊抗衰,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衰老。
衰老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指生物 个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衰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皮肤产生周文,头发会变花白,行动和反应能力变的迟缓,记忆功能减退,还有内在的脏器和人体关节发生功能退化。这是一个比较缓慢,并且必然的生物学过程,没有人能够避免衰老。而对我们来说,不能够停止衰老,但是我们能够延缓衰老的脚步。题主说到的钟南山爷爷就应该是是科学抗衰的领衔人,大家都知道,钟院士不仅仅是一位老人,他的头衔更是一位医学院士,自然会比我们普通人更懂得使用医学手段来延缓衰老。
那在目前医学界比较认同的科学科学抗衰方式有哪些呢?
简单地讲,抗衰老的目标是少得病、晚得病,延长 健康 寿命(重点哦,我们不追求病恹恹躺在病床上的那种长寿)。医学界抗衰老的手段主要包括:
大钟院士是国之栋梁,又是走在医学技术顶端的人,自然可以获得这一些医学抗衰手段。那我换一个角度,用简单点的话说,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出发: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在中年时,人 体已经逐渐出现了一些与衰老相关的较明显变化,已积累了一定的损伤。因此,抗衰老从中年开始,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中国衰老与抗衰老专家共识(2019 年)
我看到这应该是指钟院士了。看到钟院士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健步如飞,神气十足的样子,这不是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吗?真为他感到高兴。他为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愿钟院士活到150岁!
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挺拔健步如飞的人毕竟占少数。应该从几方面思考,一方面是遗传因素,家族寿命长。无癌症基因。二方面是身体因素,家族免疫功能强,生病少,我们村就有八十多岁的人连感冒就没得过。三方面是个性温和不性急的人.寿命长,身体好。四是有疾病会保养会生活饮食搭配合理适度锻炼的人。五是医生世家懂得长寿之道,不指食保健品的人。
当然,随着医学的发达,人类寿命将继续延长。
今天在抖音上刷到钟南山院士回到广州医科大学,给学生们讲他对此次表彰大会上的一些所见所闻和感受时说道自己为什么走那么快,他说:“我要让他们觉得我还没老,还可以干点事。”一个84岁的老人尚觉得自己还老有可为,让我们这些年轻看了都觉得汗颜。
之所以钟老八十几岁了身体还那么硬朗,精神头还那么好,这得益于他平时的不间断的锻炼。了解钟老的人都知道在成为医生之前钟老还是一名专业的田径运动员,后来从医以后他也依然坚持加强身体锻炼,到现在他已经坚持跑步70年,撸铁,举铁,跑步,游泳,打篮球,样样在行。
所以坚持锻炼是保持身体 健康 年轻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在农村许多七老八十的老人也是一样,因为经常做事,所以到老了身体还很硬朗。我奶奶也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奶奶一生都是在农村干活,在80岁的时候被一百斤的东西不在话下。那时候家里种水稻玉米,奶奶都要和爸爸妈妈一起下地干活,收成的时候背玉米、背水稻一点不输给年轻人。平时还要带山上去砍材背回家,砍竹子拖回见编背篓这些都是她一个人完成。记得有一次奶奶到城里小叔家待了一阵子,爸爸去接她回家的时候远远的我就看见两个人在路上还自走得非常快,走进了我才看清前面的是我奶奶,走起路来一点都不像八十几岁的老人。
还有一点我奶奶虽然经常干活,但是那学农活干多了并不一定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所以奶奶还有自己的一套健身操,每天早上起来她都会在屋后的坝子做两遍才去干活。
现实中我们看到那些经常锻炼的人确实是比一天到晚坐着躺着的懒人身体要好,就连精神都要好一些。所以锻炼是最好的良药,当然一个还的身体还得要有一个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心态共同作用才能事半功倍。
我七十九岁,还没到八十多,但我每天跑步跑步十公里,虽跑步不如飞,也能跑全马。我的健身法是八个学
按摩,跑步,减食,乐观
天天伴着我,保护我,四大天神爱着每个人,只要你请他帮忙,会终生守护你。
按摩为自我按摩,每天六小时,治好了多种疾病,肾积水,高血压,皮肤病。
跑步,减食,乐观都是治病的好助手。
伴着我,天天快乐,幸福无比。
我父亲93岁时,做了一次实验,快走了一里半地,50岁的保姆怎么也跟不上。
95岁时,我91岁的妈病了,老爹不愿麻烦我们(二儿子二女儿),用自家三轮车(可不是电动的),把我妈拉到二里多远的医院就医,又拉了回来。
老干部体检时,医生夸他身体好,问了三个问题:锻练不?从不锻练。抽烟不?70年。 健康 的原因?儿女孝顺,心情舒畅。
人常说长寿基因重要,但我的爷爷,我父亲都末见到过,父亲出生,爷爷去世六个月。我奶奶在父亲16岁时,也去世了。
在他握有巨大财权审批权时,从不动心,他常教导我们:要让自己晚上睡得安稳。可见心态是多么重要!
有研究表明:心态是 健康 最重要因素。相信健步的老人,都有最好的心态。
有命的因素在,天天锻炼健身未必长寿,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游手好闲未必短寿,天天冬虫夏草也不一定活的长,每天粥粉面也不一定活的短,写文章宣传如何保健的别人没事,自己却患重病,其实要长寿最重要还是好心态好心灵,当官不要整人 ,不要想着捞钱,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普通百姓不要想着害人, 沾点小便宜,多干点好事,这叫积德,心中无邪念,吃饭香,睡觉香,面色好,寿命长,无论你信什么教,都是让你多做好事,要有爱心,要有善心,这恐怕就是长命的要求,不信可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