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拿退休金时,职工社保缴费基数是看最后一年的还是所有年度综合起来看
摘要 缴费指数,实际上是等于缴费当年所有缴费当月缴费基数之和÷缴费当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最后一年,老王按照17,284元缴费基数缴费三个月,缴费基数之和只有51852元。2020年的养老保险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是69136元,这样相当于缴费指数只有0.75。 老王还有19年零9个月按照100%基数缴费的缴费记录,实际上缴费指数是19.75。最终平均缴费指数是(19.75+0.75)÷20,平均只有1.025。 按照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领取20.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计发基数)。由于养老金计发基数是6573元,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1348元。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处于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最后三个月按照17284元缴纳社保,个人账户里的余额每月能够增加1383元,三个月会增加4149元。老王退休时个人账户里的余额是5.6万元,60岁退休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每月领取大约4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这两部分养老金相加,每月只能领取1748元。 退休后青岛市实际上还有开放城市补贴35元,水价补贴、物价补贴、电费补贴、房屋补贴24元。各种待遇相加起来是1800元左右。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1-12 缴费基数是按当年退休还是按上一年度缴费基数计算 缴费指数,实际上是等于缴费当年所有缴费当月缴费基数之和÷缴费当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最后一年,老王按照17,284元缴费基数缴费三个月,缴费基数之和只有51852元。2020年的养老保险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是69136元,这样相当于缴费指数只有0.75。老王还有19年零9个月按照100%基数缴费的缴费记录,实际上缴费指数是19.75。最终平均缴费指数是(19.75+0.75)÷20,平均只有1.025。按照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领取20.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计发基数)。由于养老金计发基数是6573元,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1348元。(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处于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最后三个月按照17284元缴纳社保,个人账户里的余额每月能够增加1383元,三个月会增加4149元。老王退休时个人账户里的余额是5.6万元,60岁退休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每月领取大约4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两部分养老金相加,每月只能领取1748元。退休后青岛市实际上还有开放城市补贴35元,水价补贴、物价补贴、电费补贴、房屋补贴24元。各种待遇相加起来是1800元左右。 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贰』 社保基数越高退休金越高吗
法律分析:
关于社保问题缴纳基数与退休金的回答为退休金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有关,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领取的就越多。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数,并发布最新的最低基数和最高基数。一般而言,企业帮员工缴纳的都是最低基数的社保,当然也有些公司会根据上一年度岗位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社保缴纳基数决定了退休金的多少。退休金需要根据账户储存额来计算,而账户储存额受到缴纳基数的影响。参保人缴费基数:即社保缴费基数,不等同于工资,取决于企业的社保缴存政策。
退休金计算公式:企业职工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本人平均工资指数=参保人缴费基数/上年平均工资
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每年统计局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
需要说明的是,规定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并不是说缴满15年就可以不缴费。对职工来说,缴费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只要在用人单位就业,就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费。同时,个人享受基本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年限直接相关,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大,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养老保险基数和退休金是有关系的,养老保险基数的高低直接影响退休金的高低。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与退休工资的关系是正比例的关系,通常是只要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越高,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就会越长,从而相关用户的退休金的领取就会越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