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什么叫保姆式父母

什么叫保姆式父母

发布时间:2025-04-05 23:55:55

1. 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容易有这5种表现!


人的层次有高低,父母也是如此。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为什么有些孩子不优秀呢?

俗话说得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容易有以下这些表现。

1

过度溺爱孩子

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互相抱怨:

“现在养一个孩子好难,不仅要给他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还要包揽他的日常吃喝拉撒睡,甚至还要把他当成小皇帝一样伺候着,舍不得他吃一点苦。”

可是,为人父母可曾反思这种教育方式,“保姆式”的 育儿 方式真的是在爱孩子吗?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过度溺爱,会毁了孩子。

孩子会失去自主独立生活的能力,会变得叛逆,会变得自私,更会使孩子不懂得感恩。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个父母不爱?哪个父母不疼?

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不要过度溺爱孩子,要懂得及时放手,让孩子独立。


2

一味袒护孩子

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往往会一味袒护。

“他还只是个孩子,你们做大人的不要跟小孩子计较。”

“不要管得太严了,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好。”

之所以会出现熊孩子,根源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袒护纵容。

孩子犯错,作为大人,不去教育孩子,反而一味地袒护,如此纵容的行为,不过是断送孩子成长的一把利剑。

家长袒护孩子,纵容孩子的错误,孩子就有可能走向更大的错误深渊。

那时候再想管,就为时已晚了。

人无完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孩子也一样,而且孩子由于生活的经验不足,更容易犯错。

这时候若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将会获得成长。

3

挖苦打击孩子

不少家长总是抱着这样一种想法:

通过“打击式教育”来刺激孩子,以“激将法”来让孩子发挥更大的潜力。

但是,这种做法真的对吗?

其实不然,父母所推崇的打击式教育并不能让孩子变好,反而会起到反面作用。

在知乎上,曾有网友问:父母的打击教育到底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其中最高赞的回答是: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就是打击,打击的目的可能包含了教育,但更多的是对子女的否定。

大多被打击的孩子更容易被打趴。

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不再相信自己,甚至会成为讨好型人格。

这种自我怀疑和打击会深深隐藏在孩子的心中,哪怕成年后也不曾退散。

不可否认,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做法,真的有欠妥当。

作为父母,对锋搭源孩子教育应该因材施教,而不是让孩子按照你的规定成长,他适合什么样的教育,家长或许真该听听孩子的想法。


4

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你看看人家多懂事,你就不能让我省省心吗?”

“你看看人家考的多好,你怎么考的这么差啊?”

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拿孩子和别人比较,用别人家孩子的节奏来规划自己孩子的成长。

但是,拿孩子比来比去,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否定。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且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完全银态相同的两片树叶。

每一个孩子天份不同,发展不同,千万不要拿来比较。

要进步,和自己比。

今天和昨天比,这次和下次比,不要和别人比,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5

自己不以身作则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上行下效”。

意思是下面的人跟着上面的人做同样的事情。

而天下99%的孩子就属于上行下效的人,父母做枝冲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父母的言行举止,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

如果父母自己不爱读书,不爱学习,孩子又怎么爱上读书呢?

如果父母举止粗俗,孩子也会变得不文明。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在上面着什么色 ,孩子就是什么样。

你希望孩子成长,你渴望孩子成功,首先,你就得做好他的榜样。

教育学家有句话说得很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你怎样引导他。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孩子的一生很长,父母肩上的责任重大。

2. 父母是孩子的保姆

在父母眼中,听话乖巧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而调皮捣蛋成绩差的孩子就是坏孩子。不过无论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一样的,受到的疼爱也是一样的。



我们一直以为只有孩子才有等级划分,其实父母也是有等级划分的: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朋友。

三级父母做保姆

中国式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帮孩子操办一切,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理想,尤其是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了你好。这样的保姆式思维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有发展是有很大弊端的。



首先帮孩子操办一切,会让孩子慢慢的失去自主权,没有自理能力;其次给孩子规划人生方向,孩子会变成父母的附属品,而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最后也是最想说的一句话:父母操办的人生,不是为孩子负责,也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害了孩子。

二流父母做教练

教练式的父母相对于保姆式父母多了一些严格,不会过于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会比较专断独行,不过有利于孩子学会各种技能。但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帮孩子做决定,帮孩子规划人生走向,或许不是帮,而是替。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虽然是父母的孩子,带不代表要完成父母的梦想。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学习舞蹈、美术,孩子根本不敢兴趣,问父母为什么帮孩子做孩子不喜欢的决定,他们会说:“我小时候没有条件学,现在有了孩子,就想让他学。”



你没有完成的梦想寄托孩子完成,那孩子的梦想怎么办?

一流父母做朋友

相信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个朋友一般的父母,在孩子遇到选择的时候,不是替孩子做选择,而是给孩子很真诚的意见,帮孩子分析利弊,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孩子想要玩的时候,陪孩子一起玩;孩子有心事的时候,开解孩子,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是以父母的身份,命令孩子,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沟通,站在孩子一边。



其实这三类父母,一流父母做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用大人的思维,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看到孩子最真实的内心,才能因材施教,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3. 父母也分级:一流做榜样,二流当教练,三流是保姆,末流呢

都说人一上百,形形色色,当父母也是如此,不同的家庭中也有不同的父母。有的父母严厉,有的父母宽松,有的父母冷淡,有的父母热情。但不管怎么说,所有的父母都应该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孩子的爱。之所以父母们的表现不同,也许是因为他妈爱孩子的方式不同吧。

有人就调侃说,父母也是有级别的, “一流父母做榜样,二流父母当教练,三流父母是保姆”。 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1、一流父母做榜样

这种父母可能是最棒的父母了,他们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知道教育孩子的关键还是以身作则。希望孩子能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在平时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看书,而不会在旁边玩手机。知道孩子比较内向,就会刻意带着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让孩子的性格更加阳光。

这样的父母能够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他们能够用自身正面的形象去影响孩子,这样的父母当然是一流的了。 例如去年中国古诗词大会的冠军武亦姝,她的父母在下班之后就会手机关机专门陪伴她,无怪乎她那么优秀了。

2、二流父母当教练

教练型的父母毫无疑问是非常严格的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当初没有实现的理想出人头地,他们对孩子的管理就像是教练对学员,严格有余和亲和不足。这样的父母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害怕,退避三舍。但是他们的孩子在他们的严格要求下也许会取得很大的成功。只是成年后的父母和孩子中间可能会存在很大的隔阂,也许一生都难以弥补。

而这一种父母的典型代表可能就非董卿和她的爸爸莫属了,董卿的父亲对她要求严格,一直对她进行打击教育,因此童年甚至青少年时期她的境遇都是灰暗的。 但是现在的董卿在舞台上光彩夺目,也应该得益于父亲的严加要求吧。

3、三流父母是保姆

保姆式的父母当然就是非常溺爱孩子的父母了,他们对孩子的照顾是面面俱到,他们的孩子在童年的时候也非常幸福。但是这样的父母最终养成的可能是妈宝型的孩子,他们在离开父母之后可能会因为自立能力很差在 社会 上无法立足,也可能会难以和周围的环境融合,最终被 社会 淘汰。

这样的父母还有可能会养出无法无天的孩子, 例如李双江和梦鸽的儿子李天一。这个天之骄子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也是非常可惜了。

也许你认为三流的父母就是最差的父母了, 然而远远不是,因为这三种父母最起码还是爱孩子的。而在这世上还有一种父母比三流的父母还差,他们有可能生养孩子是处于自己自私的目的,这样的父母就是最末流的了。

那么末流的父母都是啥样的呢?他们会怎么对待孩子呢?作为他们的孩子成年后会如何呢?我们明天继续聊这个话题。

4. 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会有三种。

第一种是“保姆式”:这种亲子关系下,父母事事管时时管,给孩子把一切事都安排的很妥当,在父母的过度包办中长大的孩子,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

第二种是“散养式”:放任自流,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极度缺乏关爱,长大后内心的创伤会很难抹平,很容易走极端。



培养孩子的亲子关系上,最怕的就是什么都不做和什么都做父母,好的父母一定要掌握好界限,恰当的亲子关系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也是能够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关系。

5. “保姆式”陪读是当代父母的执念,这对孩子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不幸的。因为父母是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的,如果现在父母一直陪伴孩子的话,那孩子自理能力会非常弱,在孩子长大了以后孩子也会越恨父母。

阅读全文

与什么叫保姆式父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延迟干部退休年龄的意见建议 浏览:374
给后妈的养老金 浏览:8
父母过世子女都在异地如何卖房 浏览:215
我国历次退休金计算方法政策 浏览:318
女性怎样可以50岁退休金 浏览:541
50岁还长痘 浏览:549
连续交25年社保退休能领多少钱 浏览:190
最长寿的手游 浏览:411
爹妈和孝顺是最厉害的 浏览:303
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如何转 浏览:293
幼儿讲重阳节 浏览:569
互联网与老年人是哪个社区 浏览:970
单位社保办理退休手续流程 浏览:385
养老保险单位销户 浏览:782
溧阳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浏览:266
郑州退休金年检 浏览:519
江西老师退休工资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106
为什么公务员体检必须空腹 浏览:870
河北明年60岁养老金每月领多少钱 浏览:297
我国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浏览: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