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跟我选的专业不一样怎么办。我想自己选。
商量还是一定要商量的,一方面,他们也是为了你好(虽然可能和你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另一方面,将来你上大学还要他们掏学费吧?如果你没沟通好自己决定去考某个专业和他们闹翻了就不好,或者你说不过他们,学他们选的你不喜欢的专业,将来4年都很郁闷的。
关于选专业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2个方面考虑:
1、兴趣和能力:首先你得对这个专业有兴趣,另外你还得确定自己有学这个专业的能力,比如一个数学不好的人非要去学保险精算,那就不合适了。
2、就业前景:这个就业前景不是“现在某专业好找工作”,因为4年以后怎么样谁也说不清,04年上大学学金融的人,肯定也是当时的优秀人才,谁能想到他们一毕业就赶上金融危机呢?
所以这个就业前景应该是你选择这个专业能找什么样的工作,这个工作是否适合你的性格和人生规划。比如说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面对亲戚都不好意思说话,那你要去学新闻,想着将来做记者岂不是自找苦吃?
综上,现在家长选专业其实也并不够理性,这造成很多人大学专业选择不合适,大量应届生毕业之后荒废本专业,跨专业求职。
我觉得如果你能理性地、有条理地给你父母分析清楚,他们看清楚社会现实,不会逼着你去学不合适的专业,最后搞到毕业即失业。
首先你要分析自己的特长,分析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有一个大致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你要确定:我将来想做什么。
然后你到求职网站去找你向往的那个职业的相关职位,看看他们的要求是什么,看得多了你大概就明白每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相关素质要求是什么:除了你的专业知识,你的个性和综合素质也很重要。做行政的人不需要创新,主要是要细致,有服务意识,能和别人沟通;搞设计的人也需要和人沟通,但是更偏重创意。看过这些之后,你能更清楚自己的性格和爱好,还有能力倾向(一般把人的能力划分为八种,比如数理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到底什么适合你。
因为知识是可以在大学甚至工作中学习的,但是个性和爱好很难改变,所以你要顺应你心中的想法。
其实关于专业,就像上面08级金融应届生那样的情况,热门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市场会怎么变,关键是你有没有兴趣、能力、决心要去做好一个什么职业,你有这个决心,有这个能力倾向,愿意去努力,那做什么都能做好,所谓365行,行行出状元,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