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长和孩子交流了哪些读书内容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一生中相互陪伴的良师益友。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无止境,在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以满足不同阶段孩子的需求,共同进步和成长。与孩子一起读书不仅能够增进感情,还能陶冶情操,是极具意义且温馨的活动。以下是一些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优秀中外读物推荐:
1. 《培根随笔》
这本书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2. 《飞鸟集》
这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杰出的诗集,其语言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3. 《爱的教育》
本书中贯穿着“爱”这一主题,每个章节都动人心弦,感人至深,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
4. 《老人与海》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渔夫的故事,给人以真实而凄凉的感觉。
5. 《简爱》
小说成功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独立自主、勇于斗争、追求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非常值得一读。
6. 《朝花夕拾》
这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创作的10篇散文、1篇小引和1篇后记,这些散文很真实,反映出现实生活的多个层面。
7. 《边城》
这部中篇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佳作,通过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心灵的纯净。
8. 《我与地坛》
作者在逆境中创作的这部作品,情感细腻,表达了对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深刻感悟。
9. 《上下五千年》
该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通过许多生动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从上古到鸦片战争前五千年的历史。
10. 《红楼梦》
该书的景物和人物描写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值得反复品味的优秀作品。
② 没人天生就是好爸妈,4本必读育儿书推荐
没人天生就是好爸妈,4本必读育儿书推荐 孩子放假有书单,大人也有。四本献给爸爸妈妈的阅读书单,每天看一点,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靠近与完整。每一位大人在升格为父母的这段路上,可能都有些慌忙。一边要适应父母这个「新角色」,一边还得应对孩子成长时的各种状况,多少会因此感到挫折与无助。
育儿过程中,你想扮演什么样的父母呢?有人说:「教养孩子之前,父母要先教育自己。」孩子可以借由书,从书里长大,成长为大人;大人也可以借由书,从书里长大,成长为父母。
以下推荐四本书,献给还在学习当父母的你,期盼爸妈们能透过书中作者与孩子间的相处过程,以及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与教养观中,学会尊重、平等地看待孩子。
(作者/汪培珽、出版社/爱孩子爱自己)
「对孩子说好听的话,我会刻意避免『将孩子的成就与我的爱意』作因果的连结。很多孩子都以为:父母爱的是有成就的自己。我当然也希望孩子有成就,但是,那不是我爱他们的理由。」
汪培珽作为母亲的角色,像是爱人。
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男孩对妈妈绝望地说:「你爱我吗?」而妈妈表以难过、惊讶与愤怒的复杂神情,没有说话;美剧《Casual》中,男子在面对女主角的无助时,说:「孩子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在等爸妈说『对不起』,而爸妈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在等孩子说『谢谢你』。」这样亲子间的极端样貌,在现实中真正发生著。为什么男孩看不明白妈妈的爱?为什么爸妈以为自己的爱会被感谢,孩子等的却是「对不起」?大家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孩子知道,你爱他吗?」
身为爱人,汪培珽在书中列举了许多例子,有现代家长的迷惘、教养孩子常有的迷思,也分享了许多自己在与孩子互动时,爱的方法。她想,世界上每一位家长都是本能性地在爱自己的孩子,但爱一个人有很多方式,当爱意无法传达、当爱意因为错误的观念而被扭曲,就成了尖锐而伤人的锋,刀刀逼人。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得先明白「爱」,才能用爱教养孩子。
购书请至此--> 博客来
(作者/林良、出版社/国语日报)
「樱樱:
朋友能增长你的知识,扩充你的生活经验,所以朋友真像是一本一本好书。你多认识朋友,就等于多读好书。你多认识新朋友,等于你多看新书。这个比喻,你一定很容易了解。我知道你已经在这样做。我写这封信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很喜欢你这样做。」
林良作为父亲的角色,像是分享者。
对任何人而言,青春都确实是一本仓促的书,岁月的稍纵即逝,让童年回忆都还清晰在昨天,而孩子该会有的好奇或迷惘,爸爸都知道,爸爸同你分享。林良写给女儿的16封信,每一封都是哲理,是爸爸的经验、想法,「献给会思想的你」。
这本书从过去到现在,常是学校或父母献给孩子阅读的优良读物,然而林良在信中,盼望孩子从错误、失落、得意与不得意的日常中反思与学习,这其中所显现的亲子沟通和教养型态,也同样献给每一位父母,重新看待自己想如何与孩子「分享」生活。
购书请至此--> 博客来
「山峦、苔原、砾石滩开始取代了沼地、泥塘。不过,我走过太多苔原,知道眼前看到的可能只是假象,尤其是你从飞机上看下去。在遇到土壤是干的土地之前,我们可能会寸步难行个好几天。科克拉高机头准备让飞机下降,这时我感觉艾丹的手伸了过来。这已经成为我俩的默契。我握着它捏了三次,告诉她『我-爱-你』。」
詹姆士作为父亲的角色,像是旅伴。
这是一本旅行书,记载着詹姆士带着女儿艾丹前往阿拉斯加的探险故事,也是献给女儿的成年礼。从书中可以看见的,是他在有限的亲子时光里,带着孩子一同面对荒野生活的种种困境,克服内心恐惧,完成这趟探险旅程。
在书的开头,詹姆士引用了哈丁‧卡特的一段话:「有两件遗产,是我们可以永远留给子女的:一是根源,二是翅膀。」他期盼自己给予的陪伴,能让艾丹自由地展开翅膀,带着充分的勇气、想像力与开阔的心,成长、飞翔。而艾丹那双飞舞的翅膀,会永远留在她的背后。
购书请至此-->博客来
(作者/小庄、出版社/大辣)
「那天,我的人生正式跨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我既害怕又充满了希望。记得那是个阳光轻抚的早晨,我安顿好医院的琐事快步走回家拿DV的时候,瞥见天空一道彩虹…」
小庄作为父亲的角色,像是陪伴者。
说这是一本漫画书,不如说是小庄写给儿子Max的情书。温柔而细腻的画风与文字,切实地刻画著育儿生活,新手爸爸都会有的那些徬徨、懊恼,小庄也有。
「父亲」这个角色很陌生,但小庄努力克服身为「菜鸟」的紧绷,尽心地陪伴着Max长大。他说:「人生就是不断地练习。」从孩子开始学会爬、走,到第一次开口说话,这段时间,小庄同时也在成长,从最初的懵懂、无助,到开始成为熟练的「老爸」。还记得小时候父亲陪你长大的过程吗?在书中,小庄以自己与Max的对话与互动叙述著育儿日常,即使很普通,却能在这一笔一画里,深切地感受到小庄期许孩子能健康、平安长大的心意。
几年过去,当Max无意间说起自己的孩提时期,或许转瞬也已经是爸爸了。或许他也懵懂、无助,而这些,每一个老爸都曾经有过。
购书请至此--> 博客来
这四本书中最大的共通点,是亲子间有「爱」的互动、有「爱」的陪伴,但互动与陪伴这样日常的事,我们往往会忽略它的重要性,或是用错「爱」的方式,无形中带来不良的教养。
父母不一定要是权威的,而可以是孩子的旅伴、孩子选择分享的对象,甚至是孩子的爱人。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角色与方式,带给孩子在这个成长阶段里,最需要的关爱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