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父母虐待儿童会被怎么判
一般情况下,对于虐待儿童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虐待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关于虐待罪的规定是: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通坦孙过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虐待罪容易同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混淆。敏历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某一行为是构成虐待罪还是故意杀人罪时,一般从主观故意上区分二者的界限,虐待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
至于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主要从主观故意上区别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出于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残和折磨的故意,在实施虐待行为过程中,造成被害人轻伤或者重伤的,其行为构成虐待罪,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并且在客观上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则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不构成虐待罪。
(1)受父母虐待的儿童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认定方法
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由血缘关系而引起的家庭成员,这是由于血亲关系而产生的家庭成员,包括两类:其一,由直系血亲关系而联系起来的父母、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以及祖父母、曾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他们之间不因成家立业,及经济上的分开而解除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其二,由旁系血亲而联系起来的兄、弟、姐、妹、叔、伯姑、姨、舅等家庭成员,但是,他们之间随着成家立业且与原家庭经济上的分开,而丧失原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桥信搜这里例外的是,原由旁系血亲抚养的,如原由兄姐抚养之弟妹,不因结婚而丧失原家庭成员的资格。
在我国,儿童一般是指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中就包括了男童和女童。一般在对儿童实施虐待行为的时候,达到了一定的情节,那么就会被认定为虐待罪,需要注意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规定虐待儿童罪,所以在对虐待儿童行为进行处理的时候,往往都是认定为虐待罪的。
『贰』 父母或家庭成员虐待儿童怎么定罪
父母或家庭成员对儿童实施虐待,这种行为被法律界定为虐待罪。
虐待罪的成立条件是家庭成员对儿童进行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折磨、歧视或忽视,导致儿童身心健康受损。虐待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殴打、电击、性侵犯、长期剥夺食物和水、忽视医疗需要、性骚扰、言语虐待、情感忽视等。
针对虐待罪的量刑,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方式和刑期。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处罚范围从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到二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虐待行为导致儿童重伤或死亡,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对于犯有虐待罪的家庭成员,法律将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犯罪手段、频率、对儿童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采取过改正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确定最终的刑罚。此外,法律还规定了禁止虐待儿童者再次接触受害儿童的措施,以保障儿童的安全和权益。
虐待儿童不仅是道德上的罪行,也是法律不容许的行为。家庭成员如果涉嫌虐待儿童,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社会和法律体系应加强对此类案件的调查和处理,为受害儿童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