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致命缺点 一、重男轻女 有人说这是传统,也有人说这是糟糠。至少在现代家庭环境中,有这样的思想,的确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对于父母来说,都是含辛茹苦生下来的孩子,是男是女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男孩就疼爱有加,对于女孩就各种嫌弃。遇到这样的父母,作为子女千万要小心谨慎。因为父母近日能够如此对待你,明日就能如此对待你的孩子,遇到这样的父母,做子女的心里一定要有杆秤。不能让父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面子为大 很多成年人都好面子,但好面子,是以牺牲子女的代价来完成,那就得不偿失。应该很多子女都有体验,父母总是喜欢拿自己与其他家的孩子做对比,别人家孩子怎么样,自己的孩子也怎么样。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这样的子女通常都会培养出讨好型人格,或者是叛逆型人格。无论哪一种,其实核心都是父母太过争强好胜,爱面子大过天。所以做子女的`,一定要分清父母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面子,那就要学会拒绝。 三、享受权力 很多父母都有很强的专制力,总觉得自己为孩子准备的是最好的。事实上孩子并不喜欢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并不是真正多在意孩子,而是享受控制孩子的权力。这种专制的感觉在外面,是体会不到的,毕竟对外,父母只是普通人,是受命于老板和上司。但在家里,无处发泄的精力和欲望,就会强加给孩子。这样的父母,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疾病,一定要警惕。 四、以小博大 从怀孕到生子再到教育,培养一个孩子的过程,是极度漫长以及耗费时光的。聪明的父母不懂这一方面的知识,但为了孩子,一定会努力学习,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有部分的父母,却喜欢以小博大。小时候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敷衍,常常用溺爱或者干脆撒手不管的方法,将孩子养大。等到孩子成人了,发现社会如此负责之后,再像孩子索要巨额的赡养费,或者要求买这买那。这种自私的父母,很难令人察觉他们是错的,而作为他们的子女,往往也是吃了大亏之后,才明白是非对错。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2 情景再现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 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宽容。 二、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四、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你看,你可以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 结果: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充信信心。 五、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 错误做法:当众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咋教你的,没出息。” 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损伤,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确做法:给孩子台阶下:“我孩子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时也挺有礼貌的。”举个有礼貌的例子。 结果:孩子知道错了,心想:“这次没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让父母失望啊。” 六、孩子的袜子脏了。 错误做法:家长:“把袜子脱下来,我给你洗。” 结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里认为父母就是为自己服务的,正常,反正他们也不累。 正确做法: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袜子洗了,好吗?妈妈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妈妈的袜子也洗了啊?谢谢孩子啊。” 结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袜子去了,心里想:“我以后要多关心一下爸爸妈妈啊,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啊,他们越来越老了。” 七、孩子问了个问题,大人不会。 错误做法:不高兴:“别瞎问了,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点啥。” 结果:孩子心里想:“哎,没劲,总说学习学习,烦死了,不问就不问。”从此,遇到难题一概略过,不求甚解。 正确做法:高兴:“孩子,你能问这么难的问题,证明你动脑筋了,不错。可是我不会,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吗?” 结果:孩子心里很高兴,以后遇到问题一定锲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八、孩子早上不起床。 错误做法:发火:“你怎么还不起?要迟到了!”顺手打两巴掌,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结果:下次依旧。 正确做法:平静地说:“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会迟到,会挨批,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处理好。”孩子没及时起床,没吃早饭,还迟到了。 结果:下次一叫就起床。 九、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不写作业。 错误做法: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 结果: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说你是暴君。 正确做法: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 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 十、孩子正在写作业。 错误做法: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结果: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确做法: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家里学习气氛浓厚。 结果: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十一、大人做错事了。 错误做法:强词夺理或视而不见。 结果:孩子心里想:“凭啥你犯错误就不承认呢?嗯,当大人好,有错也不挨批。” 正确做法: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 结果:孩子以后做错事了,主动道歉,觉得理所应当。 十二、家长会老师告状,家长挨老师批评了。 错误做法:一回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又打又骂。 结果:孩子没任何自信,要么学会暴力,要么胆小,一句话不敢说,学会撒谎,不敢和父母说真话,怕挨打。 正确做法:先把孩子的优点讲讲,然后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十三、孩子的日常生活。 错误做法:家长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当当,一切都是大人的意见,孩子遵守就行了。 结果:孩子成了木偶,不用动脑,被动执行。胆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没自信,能力差,不会做家务。心离父母越来越远,自闭。 正确做法: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还鼓励孩子做家务。家里有事和孩子商量解决,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 结果:培养了孩子家庭责任感,知道心疼父母,喜欢和父母交流,性格开朗,有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意。
② 怎样才算是合格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以后人生的影响最关键。人类行为与家庭环境研究中表明,家庭环境决定孩子性格,社会环境影响对性格的影响次于家庭环境。
父母的素质极大的影响孩子的人生,因此做合格的父母极为重要,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首先,建立一个公平自由的家庭环境,与孩子成为朋友。在家庭里要做到人人平等,父母不要试图掌控孩子,要尊重孩子,多听取孩子的意见。事关家庭的重要事情也要听取孩子的意见,孩子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决定,家长可以提意见,这样可以增加家庭成员的互动,从小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家庭凝聚力。
其次,说好话,做好事,做孩子的道德典范。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孩子最初的学习对象一定是他们的父母。比如到了一定年龄喜欢偷偷穿妈妈高跟鞋的小女孩,比如小时候偷针大了偷金的孩子。有一句话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终身。因此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跟在后面说,而是走在前面。父母善良孩子就会善良。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品格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父母首先要做好孩子的典范。
大学时曾经学到,家庭教育方式分三种。一种是父母专制型教育,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性格唯唯诺诺,对家庭过分依赖,不能自己做决定。一种是民主型教育,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独立自主,活泼大方。一种是放任式,一般对孩子过分溺爱,那些少年失足的孩子大多出身于这种教育方式。
因此,优秀善良的人背后一定有优秀善良的父母,一定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③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那么父母的表现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父母的不良表现很可能给孩子带来非常坏的影响,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来看看吧!
致命缺点
一、重男轻女
有人说这是传统,也有人说这是糟糠。至少在现代家庭环境中,有这样的思想,的确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对于父母来说,都是含辛茹苦生下来的孩子,是男是女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男孩就疼爱有加,对于女孩就各种嫌弃。遇到这样的父母,作为子女千万要小心谨慎。因为父母近日能够如此对待你,明日就能如此对待你的孩子,遇到这样的父母,做子女的心里一定要有杆秤。不能让父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面子为大
很多成年人都好面子,但好面子,是以牺牲子女的代价来完成,那就得不偿失。应该很多子女都有体验,父母总是喜欢拿自己与其他家的孩子做对比,别人家孩子怎么样,自己的孩子也怎么样。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这样的子女通常都会培养出讨好型人格,或者是叛逆型人格。无论哪一种,其实核心都是父母太过争强好胜,爱面子大过天。所以做子女的`,一定要分清父母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面子,那就要学会拒绝。
三、享受权力
很多父母都有很强的专制力,总觉得自己为孩子准备的是最好的。事实上孩子并不喜欢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并不是真正多在意孩子,而是享受控制孩子的权力。这种专制的感觉在外面,是体会不到的,毕竟对外,父母只是普通人,是受命于老板和上司。但在家里,无处发泄的精力和欲望,就会强加给孩子。这样的父母,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疾病,一定要警惕。
四、以小博大
从怀孕到生子再到教育,培养一个孩子的过程,是极度漫长以及耗费时光的。聪明的父母不懂这一方面的知识,但为了孩子,一定会努力学习,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有部分的父母,却喜欢以小博大。小时候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敷衍,常常用溺爱或者干脆撒手不管的方法,将孩子养大。等到孩子成人了,发现社会如此负责之后,再像孩子索要巨额的赡养费,或者要求买这买那。这种自私的父母,很难令人察觉他们是错的,而作为他们的子女,往往也是吃了大亏之后,才明白是非对错。
情景再现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
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宽容。
二、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四、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你看,你可以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
结果: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充信信心。
五、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
错误做法:当众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咋教你的,没出息。”
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损伤,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确做法:给孩子台阶下:“我孩子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时也挺有礼貌的。”举个有礼貌的例子。
结果:孩子知道错了,心想:“这次没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让父母失望啊。”
六、孩子的袜子脏了。
错误做法:家长:“把袜子脱下来,我给你洗。”
结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里认为父母就是为自己服务的,正常,反正他们也不累。
正确做法: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袜子洗了,好吗?妈妈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妈妈的袜子也洗了啊?谢谢孩子啊。”
结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袜子去了,心里想:“我以后要多关心一下爸爸妈妈啊,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啊,他们越来越老了。”
七、孩子问了个问题,大人不会。
错误做法:不高兴:“别瞎问了,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点啥。”
结果:孩子心里想:“哎,没劲,总说学习学习,烦死了,不问就不问。”从此,遇到难题一概略过,不求甚解。
正确做法:高兴:“孩子,你能问这么难的问题,证明你动脑筋了,不错。可是我不会,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吗?”
结果:孩子心里很高兴,以后遇到问题一定锲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八、孩子早上不起床。
错误做法:发火:“你怎么还不起?要迟到了!”顺手打两巴掌,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结果:下次依旧。
正确做法:平静地说:“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会迟到,会挨批,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处理好。”孩子没及时起床,没吃早饭,还迟到了。
结果:下次一叫就起床。
九、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不写作业。
错误做法: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
结果: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说你是暴君。
正确做法: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
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
十、孩子正在写作业。
错误做法: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结果: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确做法: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家里学习气氛浓厚。
结果: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十一、大人做错事了。
错误做法:强词夺理或视而不见。
结果:孩子心里想:“凭啥你犯错误就不承认呢?嗯,当大人好,有错也不挨批。”
正确做法: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
结果:孩子以后做错事了,主动道歉,觉得理所应当。
十二、家长会老师告状,家长挨老师批评了。
错误做法:一回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又打又骂。
结果:孩子没任何自信,要么学会暴力,要么胆小,一句话不敢说,学会撒谎,不敢和父母说真话,怕挨打。
正确做法:先把孩子的优点讲讲,然后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十三、孩子的日常生活。
错误做法:家长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当当,一切都是大人的意见,孩子遵守就行了。
结果:孩子成了木偶,不用动脑,被动执行。胆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没自信,能力差,不会做家务。心离父母越来越远,自闭。
正确做法: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还鼓励孩子做家务。家里有事和孩子商量解决,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
结果:培养了孩子家庭责任感,知道心疼父母,喜欢和父母交流,性格开朗,有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