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如何劝慰父母离异的孩子

如何劝慰父母离异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4-12-12 07:15:53

A. 如何科学的教育单亲家庭的学生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以下是我个人见解,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单亲家庭的定义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孩子只跟随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随其祖父(或祖母和其他亲属)生活,称为单亲。然而,我们这里所指的单亲,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即子女父母双方均健在,也未离异,却因父或母或双方外出打工或经商,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只由一方或其它亲属照管孩子,也把它归入单亲家庭之列。这是因为从教育孩子角度而言,仍属“单亲”范畴。所以,我们所提“单亲家庭”可以称之为“广义单亲家庭”。 二、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现状单亲家庭的学生,有相当比例的身心发展不够健康,存在某些问题,比如性格急躁或内向,还会影响学业成绩。这些学生在集体中容易与他人比较,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形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如果再有个别同学说些歧视的话,这种压力会加剧,于是给学生带来性格和学业上的问题。父母离异给子女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必须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听之任之,任其发展,无论现在或将来都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因缺乏应有的温暖、幸福而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多数单亲家庭学生由于自卑,感到抬不起头,喜欢独处,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少言寡语,胆小怕事,整天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在集体活动中,他们的行为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爱说谎话,对集体漠不关心。在与同学交往时,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争吵。在跟长辈接触时,逆反心理严重,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缺乏集体荣誉感。在心理上,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灵深处常感到孤单。 第二,因缺乏必需的激励教育而导致学业荒废。从古到今,学习是很艰苦的,爱玩又是这些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少不了家长不断的督促和激励。而单亲家庭的子女却缺乏必要的激励,所以往往贪玩,对学习不感兴趣。由于父母离婚前后,都有一段时间的闹矛盾和难过伤心的过程,这些父母自己心绪不宁,便无意去过问孩子的学习,辅导就更谈不上了。而孩子也会因为惶惶不可终日而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功课。还有一些单亲子女的生活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饮食不太正常,衣物没人清洗,生病时没人照顾,就更谈不上好好学习了。 第三,因缺乏必要的管束而变得放任、散慢。因为不少的离婚父母不关心对子女的教育或相互推卸责任,认为孩子跟谁生活,就应由谁教育管理;还有的灌输给孩子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或者是撒手不管;或将孩子交由祖父祖母隔代抚养,放弃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由于缺少管教,有相当单亲子女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打游戏机,泡网吧,看武侠小说,忘记自己的作业,甚至逃学。还有的从小养成骄横的习气,事事处理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老师、同学,法纪观念淡薄。个别的由于择友不良,沾染不良习气,容易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第四,因缺乏应有的母爱、父爱而喜欢交异性朋友。他们在生活中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尤其是母爱,就觉得精神上很空虚、无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旦得到异性同学的关心,就觉得很温暖、很幸福,所以在课余就常常在一起玩。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早恋现象,尤其是女生。 第五,因隔代教育过于溺爱而贪图安逸享乐。有些单亲家庭的子女或孤儿被寄养在祖父祖母家或外祖父外祖母家里,老人们往往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在思想、学习上缺乏严格的要求,这样孩子们往往自己娇惯自己,怕吃苦,贪图安逸,学校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人的教诲成了“耳旁风”,不良习惯便越来越多。 三、单亲家庭子女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怎样理解,关心和教育单亲子女学生呢?如何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呢?通过我们的实践探索,有以下几点体会: 1、调查分析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和现状,“对症下药”,寻找这类学生的需求点。 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变故,对孩子的刺激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心理障碍,正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源,因此,教育单亲子女,就要分析解决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这是关键。我们首先从了解情况入手,根据不同变故,分析孩子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使他们具有健全的心态,正确面对现实。 由于家庭变故,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往往在教育过程中,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过于严厉,或过于溺爱,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鉴于此,我对这类孩子的品行进行长期观察,及时引导,端正不良行为习惯,加强与家庭的联系,说服家长对子女多关心,不放任,少粗暴,教育他们不与社会上品行不端的人交往,避免外在的“感染”。 人都有需求,这是人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点。所以抓住了需求点也就抓住了孩子心灵上的关节点。单亲家庭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的需求点无外乎有:需求家庭的温暖,需求成功的喜悦,需求别人的理解同情等。教育者要适时抓住孩子的需求点,在班级和家庭中创设亲情氛围,用亲情和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 2、唤醒自尊,点亮学生心中的“灯”,抓住闪光点。 自尊、信心和勇气是学生努力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动力,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因而,应从尊重和爱护学生出发,教育这类学生,更应是帮助,帮助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发现进步之处,不用“笨”、“坏”、“什么东西”等字眼再次刺伤他们,多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自我观念的形成,唤醒孩子们的自尊,鼓励振作起来,自强不息。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抓住人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创造性见解时,家长和教师则要格外夸奖和给予肯定。对单亲家庭孩子应该多鼓励,少指责;多温情,少冷漠。 3、创设环境,倾注爱心,发现兴趣点。①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解决单亲学生的经济困难,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鼓励学生多与他们交往,谈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形成关心和爱护他们的风气。②加强行为养成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在班级管理中,我曾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德育积分加减分准则,细化到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要求人人做到,克服懒散的习惯,讲究生活的秩序和规则。让所有同学都生活在一个井然有序的集体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良好的班风实现“环境育人”。兴趣是做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单亲家庭孩子恰恰在展示自己兴趣特长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发展,就会失去教育转化使其成才的机会。孩子的自信心,紧张度,特别是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都会影响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4、作好计划,持之以恒。 学校可建立“一日生活制度”,帮助学生计划好每一天的生活,让学生从早到晚,活动有规律,学习有节奏,生活充实,情绪稳定、愉快。这样,他们就会感到每天都有收获,经常处于成功之中。在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过程中,学生们步学会认识自已、战胜自已,做生活的强者。要引导学生经常观察和解剖自己,使自己拭目以待言行始终在自己的支配之下,每日每时接受自己的检查。学校要建立学生写周记、日记和观察笔记的制度,引导学生经常观察社会,观察别人,观察自己,养成严于要求自己,严格解剖自己,善于吸收他人长处,勇于自我批评的习惯。 5、不断克服挫折点,时时反省自已。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没有挫折。对挫折如果处理得好,就可能成为孩子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处理得不好,则会变为思想上的下滑点、倒退点。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挫折点很多,不仅表现在父母的离异上,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有挫折。为此,教师和家长必须抓住这一思想转变的关节点,及时地进行劝慰、 反思 治病须除根。根据相关教师对单亲子女、进行了深入了解和认真分析,寻找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观察、调查、家访、交谈等方式,我们发现了造成单亲学生不守纪律、畸形发展的主要原因: 1.家庭破裂导致学生情感孤寂,痛恨父母或社会。一些父母离异的家庭,孩子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情感上也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往往对父亲或母亲怀有敌意,对于来自婚姻破裂后父母的“关爱”持拒绝心理和逆反心态,因此无论父母的教育引导正确与否,孩子都不愿接受,甚至有的孩子有抱负父母的心理,还有的推广到报复社会,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上的人抱有怀疑或仇视心理。他们忧郁、倔强、多疑、反抗,不讲文明、上进心较差,缺乏集体荣誉感,道德品行较差,不愿接受任何批评教育。 2.爷爷奶奶这一辈人的监管和教育失利。这一辈人往往对孙儿、孙女格外溺爱。如果孩子是单亲或失去双亲,作为这些隔辈的长辈们就更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因此在生活上格外“体贴”和迁就,而忽视了对孩子恰当的人格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这便养成了孩子娇惯任性的品性,也无意中形成孩子唯我独大的不良意识。这些孩子大多性格孤僻,一切以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合作能力低。 3.补偿式的父母之爱,造成学生身心发展失衡。离异家庭和外出打工家庭的父母,大多数认为自己欠孩子的太多,于是他们往往在孩子的生活费及零花钱等物质上尽全力满足,甚至“多多益善”,但对于学习情况和心理思想基本不过问。物质上的“富有”和精神上的“空虚”,造成孩子身心畸形发展,极易出现问题。 4.脱离父母监管,孩子养成随心所欲习惯和目空一切品性。由于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无人过问,造成监督引导不及时,长时间使孩子形成了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坏习惯,他们懒于学习、吃喝请客、愿意打架……甚至愿意与品行不良的人员在一起,有的甚至做出违法犯做的事情来。 对策现在,这些特殊群体学生越来越多,对他们的教育成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通过教育实践,总结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 学校重视,形成由上至下的逐层教育监管模式。 1、学校成立“特殊群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的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特别落实了特殊群体学生教育责任制度,将教育实施、教育效果与领导、教师评价挂钩,与切身利益挂钩;落实相关教育、帮扶措施;形成教职工全员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良好教育氛围。 2、校内形成“摸查——建档——包保——教育——反思——提高”的一整套工作模式。各班主任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充分了解到特殊群体学生的详细情况,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名册、档案,落实包保教师责任,制定具体的教育、帮扶措施,长期教育帮扶,观察效果,反思总结,调整提高。 3、创造有利条件,恰当举办活动,促成学生“猛醒”。学校要适当时机举办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良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会上全体学生泪流满面,对自己做过的对待父母、老师的不良行为悔恨不已,那些“特殊孩子”更是主动找到老师诉说内心的悔悟,让人颇为感动。借此机会,帮扶教师抓住其闪光之处因势利导,取得极佳的教育效果。现在他工作热心、积极上进,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 4、讲方法,引导孩子走出迷失的泥潭。帮助孩子改掉恶习,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回乐趣。教育时要做到:给予真爱,晓之以理;拒绝训斥,力行宽容;发现闪光,成功教育;持之以恒,不怕反复。 特殊群体学生的转变告诉我们:孩子的心理成长同父母密切相关,缺少父母的爱,缺少他人的关心和重视势必会对孩子带来创伤。然而他们的变化是令人欣喜的,对于单亲、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努力,共同关注,给予他们关心,给予他们真爱,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他们同样会回归正轨,成为学校大家庭中合格的一员。
望采纳,十分感谢。

B. 父母不和我该怎么办

这样的苦恼我们非常理解,孩子都喜欢和睦的家庭。他们希望父母之间互相谦让,就是谁做错了事也不相互责怪;他们希望自己在场,父母绝不争吵,更不要彼此讥讽、挖苦和轻蔑。孩子,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心情呢?我猜一定是的。那么,这样去做吧!把自己的希望和苦恼都讲给父母听。你一定懂得怎样讲话最能打动父母的心;你也一定知道,劝慰父母的话要分别和他们讲。
留意父母经常吵架的原因。假如,妈妈常埋怨爸爸不讲卫生,或许嫌他多少有点儿懒,你能不能提醒爸爸呢?假如,是爸爸责怪妈妈为一点点小事就唠叨个没完,你能不能悄悄制止妈妈呢?家里没盐了,不等妈妈说话,你快跑几步买回来;屋里又乱了,爸爸偏偏不想动,你就勤快点很快整理好了••••••假如是这样,你父母的争吵就会少得多了。知道吗?懂事的孩子,聪明的孩子,恰恰能在父母之间起到“润滑油”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你,家庭这部“机器”才能运转正常。我相信,你会努力的。
也许,你真的做到了这些,父母的“征战”依然不休。我想,如果是这样,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能因你而化解了。再遇他们争吵,你不如立即回避。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感情世界,他们的是是非非,你还远不能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出去散散心,透透气,或者找上个对心思的同学谈谈心。跳跳跑跑,说说笑笑,尽可能忘却心中的烦恼。说不定,当你犹犹豫豫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己经安安静静,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当然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孩子,万一你的父母的争吵不断“升级”,万一会发生你不愿接受的后果,要记住:你是个坚强的孩子,要学会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且要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阅读全文

与如何劝慰父母离异的孩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养老金可一次性补交吗 浏览:137
交农村养老保险填不填表 浏览:704
留学体检哪里可以做 浏览:751
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舞蹈班 浏览:349
常州养老要多少钱 浏览:674
老人摔跤与老年痴呆 浏览:743
父母和子女不同的房产如何分配 浏览:441
一六年退休教师补不补发工资啊 浏览:199
社保退休升工资 浏览:572
老年人胡话多 浏览:559
农村养老补贴政策 浏览:818
养老金还有8年一次补交多少 浏览:217
老人做肝移植能活多久 浏览:886
50岁求职简历 浏览:445
老年人夜间血压高 浏览:727
60岁办养老保险 浏览:534
济南养老院对老人有什么优惠 浏览:447
邯郸长寿山有多高 浏览:205
重阳节如何祝福 浏览:904
株洲三甲医院体检有哪些 浏览: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