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父母的APP和子女的有什么不同

父母的APP和子女的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24-11-27 09:41:57

① 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玩手机的孩子对比有哪

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玩手机的孩子对比有哪
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玩手机的孩子,十年后区别比你想象的大太多

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

6月24日下午,山西太原万柏林某中学的学生刘某,在课堂上玩手机。

班主任老师发现后,将其手机没收。

因当时已是下班时间,班主任老师没做任何处理,更没有打骂,只是如往常一样,离校回家。到家后,老师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但电话并未接通。

之后,父亲和班主任联系了解情况后,便和儿子通了一个电话。

却不料当晚,孩子在家跳楼了。

在后续采访视频中,该位同学的父亲提到:班主任说孩子又拿过来手机(把手机带到学校),孩子的手机被没收了三四次。

又是一起由手机引发的悲剧。

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走进千家万户,上到75岁的老爷爷,下到5岁的小娃娃,都能拥有智能手机。

虽然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是未成年人到底能不能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有多大?孩子又是为什么执着的痴迷于手机?家长可以怎样正确引导?

手机是如何毁掉孩子的呢?

1.智能手机影响儿童健康

智能手机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颈椎,导致孩子颈椎变形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伤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见为实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无形的伤害。孩子临睡前玩手机,手机画面过于明亮,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导致睡眠障碍。

另外,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

这是因为智能手机能够快速便捷地让孩子得到满足感,缩短注意力持续时间,让人越来越感到厌倦,所以过度使用手机会让人容易抑郁。

手机损伤脑神经

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手机耽误孩子学习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知识学习感到鼓噪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手机可以方便快捷地寻找习题答案,很多学生面对难题不再查找书本,深入思考,完全依靠手机搜索答案,导致了孩子产生思维惰性。

考试没有答案可查,一个不喜欢思考的学生是不会有好成绩的。

每个孩子的时间都是一样多的,精力也是如此,整天沉迷于手机世界里,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必然下滑。

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终将成为他们这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光靠堵是无法阻挡它们终将进入孩子生活的步伐,也是不明智的。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防止孩子过度沉迷手机?

我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1-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主要原因有二:

1.幼儿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2.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电视)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正确做法:

1.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2.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3.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如果孩子已经对手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比如不给玩手机就会大哭大闹,玩起手机就完全沉浸其中,

正确的做法:

1.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2.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绘本的颜色和故事性,对孩子吸引力也比较大,只要孩子爱上阅读,基本不会想着要玩手机了。)3.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4.可根据孩子的兴趣,报名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7-12岁: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即儿童叛逆期。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得固执又脾气暴躁,有时讲起来道理来,怼得爸妈都无语。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强压(我说了不许玩就是不许玩/再玩就没饭吃了/再玩就揍你);二是用亲子关系威胁(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欢你了)。

这两种方法,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正确做法:

1.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为责罚手段。2.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2.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我看着你玩儿完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业,可以吗?”3.家长自己的情绪、态度和行为都要保持稳定。如,多次提醒后,孩子不停,依然无法手机游戏,不要吼骂发火,而是平静地提醒孩子“如果违反约定,那么妈妈只好收走你的手机了。”4.在孩子停止玩手机后,可以简单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如“妈妈理解你想玩手机的心情,但我们约定时间已到。这次你能够停止玩手机,妈妈看到了你的进步,你做得真棒。” 如果孩子平时脾气就不太好,家长最好在小朋友旁边(防止孩子因为情绪波动做出伤害自己的过激行为,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

12-18岁: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

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根的做法。

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正确做法: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机,是因为对性的好奇,父母可试探询问并委婉教育。如通过微信、扣扣或邮件的方式,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识等。2.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3.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4.日常生活中,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与进步,适时表达对孩子的欣赏、鼓励,给予孩子存在感和成就感。5.多与学校老师沟通交流,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和关注,纠正减缓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孩子玩手机危害多多,但是这种习惯却是屡禁不止,归根到底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养成的。

家长需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多多陪伴孩子做些体育活动,免得孩子去手机里寻找被爱的感觉。

② 有必要给孩子用手机上的APP吗

对于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我并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付费购买这些所谓的APP,让我觉得有一种明显得交智商税的感觉,毕竟,绝大多数免费的APP已经能够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在一些特别的情况下,我也是愿意付费购买一些APP软件的。
首先就是在工作上,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从事销售的工作,我需要经常的通过手机收集一些数据对我所从事的行业做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断,因此对于那些能够真正提高工作效率,能够让我得到更加全面,准确和客观数据的APP软件,我还是愿意花钱去购买的,毕竟这些APP软件不仅仅能够提升我的工作效率,而且也能够让我的工作业绩得到很好的提升,能够让我获得比较高的工资和奖金回报。
其次就是一些对于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能够起到帮助的APP软件,我也愿意花钱去购买,毕竟能够真正的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条件,让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够提升,是每个父母都发自内心所期待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孩子的学习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等电子产品,了,所以说对于那些能够让自己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有所提升,能够提高自己孩子学习效率,找到正确学习方法的app软件,我愿意为此花钱的,当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孩子接触这类数码产品,毕竟会对孩子的视力发育造成一定的损害。

③ 女儿没对象急坏家长母亲手机上为何全是婚恋APP

“看微信、看大家亲、看网爱天下,每天都要打开无数次。”家住重庆洋河一村的方昭端午假期也没闲着。她告诉记者,当律师的女儿杨洋已经30岁了,对象还没着落,于是她下载了目前最常用的几款手机应用,除了浏览资讯,在女儿的婚恋问题上倾注了绝大部分的心思。

父母还在相亲角彷徨,孩子已撩遍全网

当下,相亲角遍布全国各地:重庆的洪崖洞、成都的人民公园、南京的玄武湖、杭州的万松岭、南通的桂花公园、济南的泉城广场等。无论是传统的婚介所,还是各种婚恋网站,在效率方面都远胜相亲角。

当前,市面上普遍流行的社交类APP,其主要针对年轻化、有恋爱需求的年轻一代,这一类人群普遍没有“追求稳定”的结婚态度;而传统老牌知名网站,也因更迭速度等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弊端,并不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

记者从某平台发布的《2017年应用行业趋势报告》中看到,年轻网友们对陌生人社交并不拒绝,只是比起直白的相亲方式,他们更乐意在网上交朋友。而且在通过传统的图文、语音等传统的社交方式之外,他们甚至还会通过游戏、视频等方式去认识新的人。数据显示,在2017年上半年,游戏社交下载用户增长倍数较2016年同期猛增37.4倍;而在新上线的社交应用方面,游戏社交和视频社交的占比则分别高达18%和24%。可以说,游戏和视频已经成为了年轻人认可的社交方式。

年轻人社交方式的转变,自然为婚恋市场带来改变。平台温馨提醒操心的父母们,与其处处对孩子逼婚,还不如顺其自然。因为,你的孩子可能已经从传统社交APP到新的社交方式、从游戏到娱乐社区,他已经撩遍全网了。

因此,当下的婚恋市场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年轻一代有正式婚恋的需求,但社交类APP相对娱乐化;而老牌专业婚恋APP在很多功能上并不能满足年轻一代的多元化需求。这就造成了婚恋APP市场看似饱和,但仍未出现一款真正结合现代化娱乐性与专业服务性的婚恋APP。

这一现象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时机,如果企业能将APP社交、互动、专业性和娱乐化全面结合,开发一款专业的优质婚恋APP进驻市场,必将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与追捧。

阅读全文

与父母的APP和子女的有什么不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金交30年退休后月工资 浏览:773
老年人肝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浏览:255
体检主要健康问题是什么问题 浏览:382
在北京三环内养老是什么体验 浏览:356
江西养老保险金是怎么计算 浏览:665
通辽退休金什么时候发 浏览:975
敬老院老汉 浏览:802
个人养老金与单位比例 浏览:972
长寿花怎么一直开花一直不开花 浏览:659
父母每月为我花费的钱占工资多少 浏览:323
北京市延庆县天开瑞祥养生养老院 浏览:795
上海老年人旅游she 浏览:558
江西高安农村养老发放标准 浏览:322
长寿花树干上白色粘稠物是什么 浏览:240
退休后领企业年金 浏览:313
父母的APP和子女的有什么不同 浏览:252
如何怼没用的父母 浏览:701
买断工龄退休年龄 浏览:580
养生馆精油都什么成分 浏览:1000
如何投诉敬老院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