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父母呢
一、了解父母的成长环境。他们的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是什么样,这样你就会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做了。
二、深刻的、心平气和地和父母谈一谈。不要生气,忍住性子,无论对方说什么都要耐心听完。
三、从侧面来了解父母。也就是从父母和别人的交谈,来了解他们。也许父母嘴硬,不愿在子女说自己过错,但从和他人的对话当中能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
四、当你成为父母,你就会了解他们的心理。养儿方知父母恩。
五、让别人去劝说你的父母,了解他们的真实内心是怎么想的。
六、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样。这样你就会了解他们了。
七、去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同学同事,亲朋好友,一切就明了。
⑵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与家长沟通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
一、尊重家长、理解家长是前提一方面要尊重家长。
心理学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我们做班主任的不可能在跟家长接触的短短时间内让家长喜欢自己,但我们可以注重自己的言谈方式,使家长产生一种愿意跟你沟通的的欲望。
因此再跟家长沟通之前,一般要充分准备好学生的材料,诸如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及老师近段时间的评语等。同时在脑海里预想一下家长可能遇到的问题,力求自己在回应家长的问题时做到准确无误,以增强家长对自己的信任感。
而对于少数文化程度较高或教育孩子经验丰富的家长我们本着虚心求教的态度,跟她们交流和请教管理孩子的方法,这样既便利我们工作,同时也让家长觉得我们比较民主随和、诚实可信,从而更愿意跟班主任联系沟通。另一方面理解家长。
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家长对孩子造成的一些过失或者为了孩子与老师发生的矛盾等问题。事实上,我们从家长那里会得到学生的各种信息,同时老师还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
如果教师与家长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会把孩子引向好的发展。二、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因为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班主任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做到因人制宜、有的放矢。
对于知识型的家长,班主任可以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在充分肯定家长的合理化建议的同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溺爱型的家长,班主任一般在交谈时先肯定孩子的长处,然后用恳切委婉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溺爱所带来的危害,从而使得这类家长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全面地了解孩子,并主动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对于那些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放任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要多强调家长在孩子成长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激发他们对孩子的信心;对因离异而不管孩子的家长,要劝他们不要因个人恩怨而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尽到自己的义务。其实无论与何种类型的家长沟通,最关键的还是要以诚待人,将心比心,相互理解,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建立家校联系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的联系途径是家访。通过家访,班主任能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等基本情况,从而对学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任。
由于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通讯具有的便捷、快速、方便等优点,使得电话或短信沟通成为一种新的方式。班主任通过给家长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既便捷,又宜于与家长的情感维系。
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与家长电话交流时,语气要和蔼,要亲切。对学生的近期表现,要多肯定,多鼓励;对于不足,要委婉表述。
随着现代网络事业的发展,网络平台也日益成为交流的重要方式。班主任可通过Email、网络博客等方式与家长在网上进行交流。
另一方面的联系途径是定期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家校联系中占主导、最重要的交流方式。
家长会的定义是由学校或教师发起的,面向学生、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交流、互动,介绍性的会议或活动。通俗讲,就是“学校同家长联系的一种方式”。
召开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家长与老师互相理解和支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更好的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家长会却存在形式单调、内容雷同、方法陈旧等现象。
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新型的家长会模式。首先,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时应学会换位思考,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体会被尊重、被接纳、被理解的感觉。
其次,家长会的内容应具有丰富性。家长会上除了传统上的汇报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包括孩子品德言行的进步、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等。
最后,家长会的形式应多元化,且要具有研讨性。改变教师一言堂式的传统形式,变为研讨交流式,使它成为老师与家长和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讨论会和交流会。
四、要正确地评价学生教师与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可以先请家长谈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而后班主任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
对学生的评价有以下几点:一是进行发展性评价学生,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进步,是否一天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向上发展。以此来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迁移默化中走出分数的怪圈,从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使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三是讲究方式。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注意语言技巧,。
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与父母沟通?要原题
和你的政治书是同步的!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1)进入青春期 ,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P21 3、代沟、逆反心理 (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 (2)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P21 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1)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家长的意见.(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如何与父母更好的沟通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一位母亲发出的与孩子沟通的困惑,表达了母亲的难言与无奈。
中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的校园困惑。 现在,大部分中学生和父母之间不常沟通,甚至从未有过,有的中学生朋友因此自我封闭,成绩直线退步……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
海伦凯勒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何时才能学会我们全部彼此相互关心,我们是整体的一员。你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如何学会沟通呢? 我们小组对此产生了兴趣,决定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来研究。
首先,我们决定调查一下同学们对他们父母的看法。 我们对学校同学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1、你是独生子女吗? 2、你的性格如何? 你现在的性格多半由于什么因素形成的? 3、当你的成绩不理想时,你父母对你怎样 4、你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吗? 5、如果你父母处处为你安排生活程式,你会厌烦吗? 6、你曾主动找你父母谈心吗? 如果你们常谈心过你会彻底说出自已心中最想说出的话吗? 7、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异,你会恨他们吗? 8、对于你的理想,你父母知道吗? 9、有一天和父母上街,遇见一个极可怜的乞讨者,你想施舍却被他们阻拦,你的心情怎样? 10、你父母在意你的感受吗? 通过调查,我们觉得当前现象——中学生和父母之间不常沟通,正如我们之前所预料,它已蔓延在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一个漏洞,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沟通,可喜的是,每个人都想沟通,沟通使人喜悦,心中的落寞将随风而散。
通过查找资料及相互讨论,我们归纳了以下八条中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1、 主动交流 放学回家主动谈谈学校的事情:老师、同学、校园里的新鲜事……时间么,饭前饭后都可以。天气好的话,只要学习不太忙,和老爸老妈散散步,聊会儿天,那是父母最开心的时刻。
高兴的事、烦心的事,和父母说说,听听他们的意见。 2、寻找机会 也许你会说,时间紧任务重,哪儿有心思扯闲天。
但是,你没听说过——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吗?挤时间,和父母多沟通。打球、逛街、看电视……这时候总能说话吧?再不行,每周和父母一起共同做一件事,这总可以吧!机会总是有的,你要主动寻找! 3、认真倾听 “父母说的什么呀!”这话我听少年朋友说得多了!你也说过吧?满心的不服气,眼睛里是厌倦的目光,对不对?这可不行。
父母批评你,甚至责骂你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反驳,试着听听父母的说法,说不定你会很快体会父母的苦心。 4、学会道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也在增强,你会认为自己是个大人了,也开始顾及自己的面子了。
这没有错。但是如果明知是自己错了,就是不肯“服软”,这会让父母很恼火的。
很多时候家庭“战争”就“烽火连天”了。如果你错了,就不要逃避,更不能对父母“沉默是金”。
只要主动道歉,你很快就会得到父母的谅解,一家人和和美美,那有多好! 5、控制情绪 父母发脾气,自己躲着点;自己情绪不好,找点高兴的事做……学会控制情绪,避免顶嘴、发脾气的最好方法是:多做几个深呼吸、离开一会儿、甚至用冷水洗洗脸……要知道在发怒的情况下,任何事情都无法圆满解决,我们不要这样的结果,不是吗? 6、善于体谅 老爸老妈一定有错怪你的时候,就像你有时也会误解他们一样。可能错不在你,你特别委屈,可争辩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也许父母劳累过度,也许父母有他们无法承受的压力,或许他们遇到了很大麻烦……多多体谅为上。换个时间、选择好的方法,再与父母沟通,别忘了要给他们一些安慰。
7、学会负责 要想让父母知道自己长大了,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负责任。大事可能还做不好,小事总可以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着洗碗、擦窗、打扫卫生。
要是和父母一起做这些事,沟通就在共同劳动之中实现了。还有,学习不用父母担心,尽量体谅父母的难处……你若能作到哲学,你和父母的关系还能不好吗? 8、讨论问题 遇事多和父母探讨,共同讨论、达成协议,会让许多事情变得简单起来。
比如家里买了电脑,父母担心你玩物丧志,影响学习,你却要坚持每天上网。对这样的问题如能加以讨论,问题会很好解决。
其实,所有的所有都源于沟通,除外,沟通的前提,你要主动、乐意、适当和你父母说说你自己的想法、看法,你必须随时随地打心底地去体谅父母的苦衷;多坦白,多想着他们。
关于如何提高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技巧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
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首先“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
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教育,在家接受家长的教育。
我们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
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教师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就以为自己才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对如何教育学生具有发言权,从而觉得高人一等,与家长谈话的时候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尤其是不能在孩子出了差错时,轻率地对家长采取训斥的态度,把孩子的错都怪罪到家长的头上。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孩子没完成家庭作业,有些教师会把家长请到学校大批一通,家长只能一味地赔不是,然后,灰溜溜地逃出学校。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就算家长勉强承认自己没管好孩子,面对这样的指责,心里也会觉得别扭,从此对老师敬而远之,尽量不与教师发生联系。
这样,反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不应该有的隔阂甚至对立,于学生的教育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其次,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教育的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对学习基础比较差、表现不够好的学生的家长,这一点更加显得重要。有的学生家长,由于经常听到对自己孩子在学校表现的负面的评价,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甚至无可救药,从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教师在学校所进行的教育,其效果即使不算是完全失败了,也必然大打折扣。
所以,教师必须避免告状式的家校联系,不能在家长面前一味地数落孩子的不是。如果确实因为孩子犯了差错需要与家长联系,也应该与家长坐下来,共同分析孩子之所以会犯错误的根源,积极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互相配合,研究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家长,更要体谅他们的难处。孩子学习越差,家长与教师一样对他的教育付出的就越多,孩子显得不争气,做家长的比谁都痛苦。
对于这些家长,教师更应该对家长给予安慰,并尽可能肯定孩子的优点,哪怕这优点只是一刹那的极不明显的闪光,以重新激发起他们对教育孩子的信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
再次.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又无教育学方面的修养,或者由于工作繁忙,从而对老师表示对教育孩子感到无能为力,个别家长甚至认为只有打骂才是让孩子屈服的唯一办法。
此时,要帮助学生家长改进不良的教育方法。真诚地帮助学生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而不能对家长违反学生心理特点的的教育方法熟视无睹,无论家长是溺爱孩子、打骂孩子、还是放任孩子或对孩子要求不一致等,都必须加以帮助,促其纠正,使家长的教育学修养水平得到提高。
只要学生家长真正地认识到老师对他们的孩子发自内心真诚的关爱,他们自然也会想方设法对孩子多加督促与关心,把孩子教育好。 1、“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催化剂。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
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
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
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2、“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家访。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
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其实无法与家长沟通是现在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与中国人的含蓄是密不可分的。
许多时候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短路都是由于有些难以启齿的话无法和家长一起分享。我们完全可以打开自己的心扉,和家长进行坦诚的交流,而不是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如同木乃伊一般。
但和家长交流很需要技巧,不能动辙硬碰硬,因为家长都是很需要面子的,你不能随意践踏。在与家长沟通时你应该心平气和,努力说服他们理解你的想法,在惹家长生气又不好意思道歉的时候,可以选择间接道歉的方式,这样既避免了你在面子上挂不住的为难,又能使你的父母感到一种舒心。
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磕磕碰碰,这种要求我们把人生演绎成一段艺术了,爬在尖端,你会活得很轻松。
跟父母沟通的技巧
你有这份关爱、体贴爸爸妈妈的孝心很难得。
怎样让他们开心呢?就是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想着令父母欢喜。比方说,耐心高兴地听母亲聊天,陪她说话,你妈妈一定会开心。
回家后帮母亲分担点家务,哪怕干得毛毛糙糙也没关系,你母亲看到你这么懂事,会很欣慰。平时把自己照顾好,把自己的学业情况中好的一面告知父母,让父母放心。
父母遇到烦恼了,你也可以尝试分担,多宽慰父母找好处,不抱怨、不生气。一个有孝心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成一棵大树,父母就是我们的树根,我们的学业、工作、家庭、财富等等一切就是我们的枝叶,要想枝叶繁茂,一定得根好。这个根就是我们对父母和长辈的孝敬心。
所以真正孝顺的人,上天一定会护佑他的。你就努力去真正做吧,通过行动去落实你的真诚心和孝心。
你真正去做了,你以后自然会明白,对父母的爱与沟通不在语言的修饰与华美,不在任何表面,而在实际行动,一颗真诚而恭敬的心最重要。
如何与父母沟通?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父母是爱自己的儿女的。
大多数父母对儿女的期望值很高,可能他们有些事情做得让人不舒服,只要我们用心地去发现,就一定可以从父母啰嗦、严格、不近人情的表面发现他们爱我们的内心。 1、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不同意见——如果你认为父母确实做得不对。
可以试着将你的想法表达出来,千万不要压抑心中的不满。比如当父母偷看你的日记或在旁听你的电话时,如果你对父母大吵:“为什么不尊重我?”反而会使父母觉得你将他们看成外人,会很伤心,你可以用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表达“我的不满是有道理的”。
如果父母偷看你的日记,你可以先装作不知,在他们下次听电话时凑过去装着听的样子,或者装着想看父母日记的样子,当他责备你的时候,你便可以将自己的感受讲出来,这样他们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又比如,当你们发生冲突或误会之后,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时送上一张小卡片,在为他们祝福的时候同时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为他们点一首歌,并附带讲出自己的心里话,那么大部分家长都可以接受。
2、多向父母了解他们的过去。多问问父母:“你以前是怎样的?”了解他们的趣事,有利于双方沟通。
虽然年代不同,但仍有许多感受是相同的,比如贪玩、顽皮、恶作剧、叛逆等等。父母有时会忘了他们以前这些感受,而用一些他们自认为很对的方式要求我们,这样一谈,会使他们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感受:“原来我们当时不也是这样的吗?”很多时候,当父母讲起“想当年,我。
。”时,不少同学都会感到厌烦甚至反感,其实,我们并没有努力从中找出与父母相类似的感受,而是一下子就树立了对抗情绪,阻碍了继续更好地沟通,如果我们注意倾听的话,我们与父母一定会产生共鸣,把心拉得更近的。
3、赞美父母并虚心请父母提意见。父母也是人,也喜欢赞美。
并且人都有一点逆反心理,多些赞扬父母反而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样多些请父母对自己提出批评,并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也会使他们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使双方更为了解。
⑶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孝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起码规范,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懂得孝顺很有必要。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懂得孝顺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懂得孝顺的方法
1.让孩子知道父母为孩子和家庭付出的辛苦
让孩子了解父母通过劳动给自己的一切是用心血汗水换来的,要百倍珍惜,并要有感激之情。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所提出的问题,决定让他们了解家庭经济问题到什么程度。家境困难的,使孩子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懂得生活应该俭朴,与父母共同克服困难;家庭富裕的要让孩子知道富裕更是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要在学习、品德上努力上进,珍惜父母的劳动所得。
2.父母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孩子。父母怎样对待长辈,孩子将来就会怎样对待父母。当孩子明白他有为家人的欢乐、幸福出一份力,并能自觉地为维护家庭利益而努力,甚至限制自己的一些需要和愿望时,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家庭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感情,它要求个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对社会、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并自觉抵制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要把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扩大为社会责任感,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榜样。比如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关心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妹、表兄妹等亲属,当知道他们当中有人生病了,带上孩子去探望,当他们求助时,尽自己所能给以帮助。然后引导孩子尊敬老师、关爱同学、邻居,进而关心帮助社会上不相识的人。
3.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教育孩子尽早学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可以使孩子从中体验父母的辛苦,减轻父母的负担。
4.教会孩子同情、体谅和怜悯别人
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眼中有人,学会理解父母,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权欢乐、幸福,孩子不仅应知道自己有需要和愿望,还应想到父母和亲人的需要和愿望。
父母要教会孩子对人有同情心,告诉孩子为了实现父母和亲人的愿望,可以适当地限制或放弃自己的部分需要和愿望,比如父母应坚持让孩子把好吃的先让给长辈;与孩子一同上街购物,要求孩子帮助拎些东西;父母下班回家,应主动让父母安静休息,当家里条件不许可时,限制自己的某些需要与愿望等等。
5.具体要求和训练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有具体内容的训练。如教孩子学会根据性别年龄称呼“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等;听父母说话时要认真,眼睛不东张西望,不插嘴;父母批评时不顶嘴,不任性;在家要当父母的小帮手;要知道父母的生日,主动为父母祝贺生日;有好吃的,先让父母尝等等。孩子从小事做起,天天训练,就可以形成习惯。
教育孩子懂得孝顺的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孝顺的品质
第一、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了,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二、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愁,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第三,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因此,我们不得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二、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三、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四、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五、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六、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七、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八、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九、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十、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
猜你喜欢:
1. 如何教育孩子善良感恩
2.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知恩图报
3. 如何教育孩子有感恩的心
4. 如何教育孩子成才心得体会有哪些
5. 家庭教育孩子十大方法
⑷ 我们该如何教导孩子们生命的意义与感恩
虽然家长给予了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但是许多家长却无法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经常用书香世家形容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随着时间的流逝,书香门第和书香世家多出现在古装电视剧中。
不过家长应该形成良好的教育方法,从而保证孩子拥有更好的选择空间和人生观。生命的意义与感恩相辅相成,只有让孩子明白生命的意义和感恩的含义,孩子才能形成更好的品行。第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明白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使孩子更加珍惜生活和生命。第二种方法就是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从而形成感恩的心理状态。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世界,我们更应该保证孩子人格和三观的形成。除此之外,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孩子面对世界不迷惑。或许有些家长认为感恩和生命的意义是老师的责任,老师应该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明白生命的意义和感恩。事实并非如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家长也应该寻求更好的方法。
⑸ 父母与孩子和平相处的妙招
亲子之间的沟通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好的沟通方法能够更加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不好的沟通方法会阻碍孩子的发展,也会使得孩子变得不知道如何跟家长相处。
父母与孩子和平相处的妙招
1、父母学会示弱
父母多向孩子求助,这也是一种示弱,让孩子感受到被人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学会如何关心和爱护别人。
孩子会明白原来父母也会疲惫,也有不会的东西,也会有担心的事情,会慢慢明白生活的不易,会更懂得感恩。
父母向孩子示弱,并不是不管孩子,也不是为了偷懒,更不是显示自己的无能和软弱,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教育艺术。
2、不要把坏情绪带给孩子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创伤经历,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童年阴影就像往杯子里加了一勺盐,时间可以把它冲淡,但始终不会变甜。
所以为了孩子,父母有个好情绪非常重要。
我们用平和的情绪,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相信孩子自己有一天终会萌出新芽,开出一树温暖的繁花。
3、多给孩子鼓励
鼓励是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孩子会从鼓励中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
家长鼓励的越多,孩子就越能感到一种激励,越有挖掘自我能力的意愿。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勇于挑战自己,有信心解决面对的困难!
在亲子沟通方面,只要爸爸妈妈肯花时间,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感受,知道他们真正的需求,耐心的去做,孩子就会乐意和父母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也愿意接受父母所给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