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去养自己的父母
养父母首先要有一颗孝心,然后自己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能够买父母换季的衣服,有生病备用金,年龄大了身体自然就差,多花时间陪伴他们,多和她们聊天,带他们出去旅行,多让他们参加一些老年活动,常陪伴就是最好的。
Ⅱ 百善孝为先,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如何孝养父母
孝顺父母,从心做起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一句俗:〔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孝顺是最基本的基础。
孝顺是一个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才把我们安全的抚养长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样高,如海水一样深,这一种恩情,我们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到底该怎样孝顺父母呢?
现在我们还正在努力求学的阶段,还不能养活父母,所以还不能做到这种地步,那是长大的事情,现在你只能做一些孝顺父母的事就是:
第一:努力求学,不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功课、自己的课业、自己的成绩,尽到做学生的本份的话,那就不会让父母亲担心了。
第二: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感染了疾病,这样子,才不会使父母操心你的身体,晚上睡觉时,不要把父母帮你盖的被子踢掉,这样不仅回让自己受凉,还会让父母再起来帮你盖被子,这样会把父母累垮了。
第三:不要学坏,一些坏孩子教你抽烟、喝酒、杀人、放火,你绝对不能跟他们学,自己被警察抓是自己的事,更何况还要拖累自己的父母,让父母没面子,实在是太不孝顺了。
第四:要帮父母做家事,在家里的时候,要帮父母做一些事,分担父母的工作,例如:帮父母洗洗碗、拖拖地、扫扫地、擦一些家具……等,这事情不必等到以后在做,现在小学生时就可以做了,当然不只是这样几项而已,要当个孝顺的孩子不只是做这样的工作而已,还有很多事情你都要自己去做喔!
最后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做个孝顺的好孩子,不让父母操心的好孩子,虽然我自己不是那么的孝顺,但是我想我只要在更孝顺父母,不再跟父母亲顶嘴,那就好了。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
初品的孝顺父母,是甘旨奉养,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没有缺乏。
第二是光宗耀祖,为人清白,事业成功,名利双收,道德令人敬重,让父母祖宗都得到荣耀,这是中品的孝顺。
第三是上品的孝顺,就是引导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后,也能有好去处,这是最上品的孝顺。
所以,如何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第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在生活上,物质所需,精神的关怀,要让父母满足,不虞久缺。
第二,凡有所为,必先禀白--儿女无论要做什么事,要创哪一种事业,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要让父母感觉到你隐瞒他,让他感受到儿女对他有十足的信任。
第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想要做好事,想要有所作为,身为子女的就要顺从父母的意思,不要忤逆。我们一生受之于父母,怎忍心违逆他们呢?所以中国固有的孝道思想中,做到孝比较容易;顺的标准比较难,顺父母的心意难。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我们不要违背父母正当的命令,他要做善事、做好事,不要违背他。
第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假如父母创造了什么好的事业,比方说:父母办养老院、孤儿院,或者办学校,办一些对社会福利的事业机构,我不能让它中断,我要把父母的正业一直继承下去,这才是孝顺。
所以,如何孝顺父母,就是:
第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
第二,凡有所为,必先禀白。
第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第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
Ⅲ 养儿方知父母恩,怎样对待对待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顺
有一首古诗,一直在提醒着天下所有的子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新不待。”时间每一天都过得很快,越是在顺境之中,更是如天空的彩虹划过。
所以,大家想报恩的时间与机会,也都会稍纵即逝。如果说,等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全部都处理好了,再去孝亲父母,可能那时候已经晚了。
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们如何去爱去跟珍惜,是每一个人生命中的必修功课。我们提供以下两点,供大家学习。
人的一生中,很多东西很难改变,做为父母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事事都顺着父母的意思,听从他们的想法和看法,那么这个人一定很孝。
百善孝为先,祝福天下所有子女,都时常有感恩心,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真正的具足福与慧。
Ⅳ 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慧,什么意思
侍奉父母: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婚礼的意义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除了教育好下一代,我们还要尽心尽力侍奉父母,“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思考、来用心,从哪几个角度?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还有养父母的智慧。养父母之身,代表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要时时懂得去关怀。在古书当中记载,差不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就要把他当小孩一样关怀、照顾。老人在晚年比较容易觉得孤寂、孤独,身体也比较虚弱,所以我们要能够常常体恤父母的身体状况,尽这一份孝心,给我们的孩子当好榜样。比如说春秋之际,温度变化特别大,这个时候假如我们没有办法回到家里,就应该打一通电话问问父母有没有御寒的衣服,棉被够不够。这通电话一打,你的孩子在身旁都能感觉到你处处关怀父母的身体,他能感受到你的孝心。
父母的健康要时时能够去关怀,而关怀父母的健康还要有正确的知识才行。我们来思考一下,父母假如生病了怎么办?直觉反应都是看医生。看什么医生?其实中国人最重视的是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所以中国人特别注重的是养生,绝对不要等到生病了才去看医生,那就很辛苦。我们思考一下,有哪一个人高血压送到医院去,然后高血压好了?有没有哪一个糖尿病患者去看西医,然后看到最后糖尿病好了?
有没有哪一个癌症病患去看西医后来说癌症好了?西医都是把你的症状解除掉。比方说高血压,高血压因为血管塞住了很不舒服,所以药一吃下去,血管马上扩张,血流就稍微畅通了。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心脏病患者一发病都怎么样?赶快拿药来。药吃下去是症状解除了,但是血管一天一天松弛。假如你四五十岁就开始吃西药,药要吃多久?要吃一辈子。所以很多老人家出去旅游的时候,包里面会放什么?东一包、西一包都是西药。当我们的父母晚年都是伴随着这些药物在生活,日子好不好过?不好过。所以我们应该去研究更多正确的养生之道,让父母的身体不需要依靠这些西药,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平常要多叮咛父母不可以吃太咸,不可以吃太油,然后让他了解要多吃蔬菜水果,健康的身体是弱碱性的状态,而肉类食物都是酸性的,摄入过多,久而久之体质就酸化。有一句话叫“酸性体质是万病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引导父母正确的养生之道,让身体慢慢趋于弱碱性,身体状况才会好。不然,所有的内脏都泡在酸的液体里面会怎么样?很快就会退化掉。所以父母这些养身的正确观念,也要通过我们点点滴滴的引导,他们才懂得如何养身。在看医生方面,我个人比较赞成看中医,中医是治本,不只有治标。但现在这个时代人都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去看一个中医,他把你的脉把完之后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告诉你要调养半年才能够把身体调好。很多人一听半年,怎么样?我哪有这么多的时间来调养!结果西医告诉他一针打下去马上舒服,他很高兴,但是往后他就必须依靠针、依靠药来过日子,而且副作用特别大。所以我们自己要有正确的知识才能够让自己健康,也才能够让父母身体健康。
再来,养父母之心。就是你时时能够关注到父母的心情,比方说妈妈打一通电话给你,然后东聊西聊,你也听出来母亲是在想念我们,这个时候不等母亲开口,应该主动回家去看看。有一些老人家不只是想念自己的孩子而已,还想念小孙子,这个时候我们要能够体恤到父母的这一份心。
我们有一个老师,听了中国文化的课程,她非常欢喜,我每一次看她在上课的时候都是非常专注,只要讲到一些圣贤的故事,她马上奋笔疾书把它记下来。三个月之后,有一天她走向前来,跟我请教了一个问题。我就问她:“您听课三个月了,怎么从来没跟我谈过话?”她说:“蔡老师,我看您太忙、太辛苦了,我不想打扰您。”我一听很感动,她的心时时能体恤别人。她说她听了三个月,自己还有家庭很受益,她觉得不能只有她家里的人受益,还希望能够回到故乡去教一些失学的孩子,也让他们有学习圣贤智慧的机会。
我们一听很高兴,也很随喜她的这份发心,所以我马上拿了很多教材,像德育课本七百多个故事赶快送给她,然后很多老师了解到她这种存心,也把他们很宝贵的教学经验告诉她,所以她很快就教得很顺畅,教到目前为止也已经八个月了。有一次她的父亲打电话给她说:“女儿,你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很高兴,你的行为父亲觉得很光荣。”一个父亲讲出这样的话,代表父亲对她回馈乡里的这个行为很认同,而且我相信她的父亲也有这个志向想要利益社会,女儿做出来之后他觉得很欢喜也很欣慰。这也是我们继父母的志向去回馈社会。
有一次,这位老师教孩子《弟子规》中的一句:“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这位老师非常用心,她先买了一大袋的荔枝带回去。教完这一句教诲,她引导孩子说,我们学完“入则孝”,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侍奉父母;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也有付出,所以任何一个人的父母也都值得我们尊敬、孝敬。讲完之后,这位老师就说,我们学完之后就要马上去做到,所以就让小孩拿着荔枝到乡里去送给一些长者。一群孩子在乡里跑得不亦乐乎,每个长辈接到这些孩子送的水果,内心都非常欢喜,所以那一天整个乡里面这种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一个顶点。隔天她父亲又打了一通电话给这个老师,告诉她乡里面很多的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这些长辈讲了一句话,说我们乡里面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这么样关心自己的家乡。她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地高兴、欢喜;女儿听到父亲这么讲,心里也很欣慰。
诸位朋友,她父亲这个欢喜跟买一件新衣服给他一不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快乐一下,女儿的行为让他觉得光荣,可以欢喜、欣慰一辈子。《孝经》里面说“立身行道”,用自己的德行去帮助这个社会,让所有人感受到某某人的父母养育出这么好的孩子,这个孩子才这么有成就,为社会付出,所以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当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受到光荣的时候,那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所以只要你做到大孝,能够因你自己的成就来让社会肯定父母对你的教诲,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
最后我们提到的是养父母的智慧。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纵使有钱也不见得快乐。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老人家很有钱,但是每天在那边想有一千万、想要两千万,有了一千万看看别人一千二百万,他自己又很不舒服,常常都活在患得患失的烦恼当中。孔夫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戒,有三件事情要特别谨慎。第一件事是少者(年轻人)最忌讳的,“戒之在色”。《弟子规》说“非圣书,屏勿视”,结果现在很多的媒体都是暴力跟色情,孩子受污染之后心性就很难清澈。父母要懂得替孩子抵挡这些污染,电视节目也要替孩子选择,不能让他接触太多暴力色情的东西。“壮者戒之在斗”,年轻力壮,很容易跟人家竞争起冲突,所以这个时候切忌跟人在工作上,甚至在肢体上产生一种敌对状况。当然我们假如从小告诉孩子懂得处处替人着想,懂得扩宽自己的心量,他就不容易犯这些过失。
最后一条是“老者戒之在得”,人老了最忌讳的就是常常患得患失,其实说白一点,就是贪,贪心,贪这个、贪那个,别人的孙子又怎么样,我们又没有,常常就在这种情绪当中,很难快乐,很难知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机会,趁父母心情比较好,引导他这一些执着要懂得放下来。告诉父母,钱够花就好,家财万贯每天吃多少?还不就吃三餐。纵使你有很多间房子,躺下去之后睡多少?还不就躺六尺而已。
所以人生要知足常乐,让父母一些贪念能够慢慢放下来。更重要的,引导父母接受圣贤教诲,让他们的心能够安住在圣人的引导下,晚年就会愈走愈清净,愈走愈自在。当父母的晚年能如此的话,我们的孝道就做得更圆满。
在中国几千年的孝道中,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你真正想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子路很孝顺,常常走到百里之外把米扛回来让他的父母吃。后来他当了大官,每天吃得非常丰盛,都很多道菜,结果子路反而吃不下。人家就问他这么样的山珍海味,你为什么吃不下?子路说,这一些饭菜比不上我去帮父母扛了一百里的白米香,而且我的父母现在也没有机会吃这么丰盛的菜肴。他能够替父母分忧,能够奉养父母,这种日子他觉得非常踏实、非常欢喜。所以行孝一定要实时去做,人生在报恩、在行孝当中,你会走得很踏实。
Ⅳ 80后该如何养父母
我是80后,这篇报道实在让人感慨良多。但我要说的是,这份调查并不客观,不能反映全国的实际情况,明显存在夸大其词的嫌疑,80后真的就那么惨吗?不可否认,现在很多的80后都被父辈宠坏了,反正有钱没钱都想充大爷,吃西餐、穿名牌、玩高雅,什么时尚来什么,没有一点攒钱观念,哪怕就是每月有几千块钱的收入,到最后也会花销的净光光。
照看自己的钱尚且不够花,何谈赡养父母呢?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80后的父母大都是50后,他们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不需80后赡养,这些父母如果看到80后子女生活困难,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尤其是在经济上,更会大方的资助80后。这样一来,虽缓解了80后的生活压力,却无形中助长了80后闲散慵懒的生活状态,反正有父母罩着,过一天算一天吧,他们很容易产生这种思想。
再说80后的父母还没有到老的不能动的年龄,大多数的父母正处在退休和要退休阶段,孩子已大,事业也基本稳定,完全有心有能力有钱来帮80后。更何况这些80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所以,我认为80后的父母目前不需他们赡养,80后如能更加珍惜和父母的这份感情,多份孝心,平时多看看父母,在心理上给予父母慰籍就可以了,我相信父母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尤其是经济上的付出和回报。
我觉的这份调查应该更多的指向农村80后,面对生活压力的确很不容易,尤其是父母并不像城市中的80后一样,他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本来生活就过的紧巴巴的,当逐渐老去丧失劳动力时,如何赡养就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农村80后往往早早的就参加了工作,在城市的夹缝中拼命奋斗,以求生活的稍好改善。在一个中等城市,结婚买房子起码需要五六十万元,这对于农村80后来讲无异于天文数字,但他们甘愿做房奴,目的就是为了能在城市中稳定下来,在更多时候,有家的感觉就是像结束了漂泊。而生养孩子更成了很多农村80后家庭不敢奢望的事情,除了每月还房贷,如果再加上孩子开销,就会明显的感觉力不从心了,赡养父母一说又何从谈起呢?
有一种现象是最悲哀的,那就是农村80后在城市里赚不了钱,养活不了自己,回到农村又不会干农活,别说赡养老人,父母还有时常照顾他呢!农村像这样吃闲饭整日无所事事无精打采的年轻人大有人在。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啃老”一族。
农村80后就是这么尴尬,赡养老人成了无法承担之痛,除去生活压力大的原因外,长期在外工作“分身乏术”也是不争的事实,父母其实更多的是在乎“孝”,而不是“养”。绍兴英才网
Ⅵ 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孝养父母
孝顺就是让父母对自己满意,心满意足。小孝要奉养父母之身,照顾好父母的身体健康,就象你现在做的。大孝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慧。比如实现父母未了的心愿,引导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有高尚的人生追求,对于学佛人最好能让父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脱离生死轮回。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