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父母差不多都是以一幅道德绑架的态度强迫子女做任何事
父母认为生下来必须听父母的,顺从父母一切,不管对错,不许顶嘴,你不顺从 父母认为你不孝顺,虐待父母
我父母道德绑架偏心欺软怕硬,我父母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都是为你好
对我妹妹就是另一个态度了
2. 为什么农村父母都喜欢道德绑架
关于道德绑架这个事儿,几乎没什么办法,能够从外部条件入手解决,完全凭借个人的自我意识提高才能有所缓解。当然这道德绑架其实也分多种类型,比如为你好型、你该孝顺型、你该听话型,而在这其中,农村父母道德绑架占比率几乎达到100%,原因如下。
01.父母思想保守
对于农村父母来说,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从出生开始就在农村,所以他们目之所及就全是农村的规矩,脑中所想即使稍微先进一些,也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慢慢,大家的思想就会趋于一致化,道德绑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当然,这自然是因为社会发展的原因,不过这也是造成农村父母为啥总道德房价的直接原因,不管外部原因是怎么样的,总要从根源上寻找。文化程度不高,所以造成见识也不多,思想素质上不去,这也是无可奈何。
3. 为什么父母都愿意道德绑架子女
靠压榨孩子的父母,才是真的可怕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是孩子刚来到世上最开始亲密接触的人,父母的养育之恩成就了孩子的长大成人,而养育孩子一路的艰辛不易,被人们一致认为,孩子长大成人后应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这是人之常情,可是,不能愚孝,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孩子的保护神,有的父母反而成了孩子成长和幸福生活的最大障碍。
张韶涵的故事你一定听说过,其母亲生活糜烂,其父亲嗜赌如命,靠每个月不断的伸手向张韶涵要钱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且还是贪欲越来越强。索要不成,就直接从背后给张韶涵一刀,就是所谓的鱼死网破,搞得张韶涵的娱乐事业从此跌入低谷,毁了她的事业前途。《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其父母也是好不到那里去,家里面供养了一个败家好吃懒做的儿子,却要自己还没有出嫁的女儿拼命挣钱供养儿子一家,老两口对樊胜美动不动就发脾气,动辄要求樊胜美为他们做这做那,丝毫不顾及女儿的心情和大龄未婚的状况。
暂且不说这些娱乐圈的八卦和电视剧的狗血剧情,现实世界里,这种父母其实也是有很多的,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利益,然后才轮到孩子。如果伤害到自己的私欲,哪怕是牺牲孩子的幸福和未来也在所不辞。
我就认识这么几位可怜的在父母的压榨和胁迫下,生活的很不幸福甚至可以说有点悲惨的人,可怜的是,他们竟然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像樊胜美一样,虽然心里痛苦,可是表面上还是对父母愚孝。
赵海,一位切切实实通过自己一路努力,终于从一个贫穷的农村家里考上了城市的大学,毕业后也在城市找了工作结了婚。他的父亲,在他还上学的时候就开始炒股。一个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生活费也拿不出,让孩子通过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要养活自己的农村人,一个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一个整天不下农田的懒庄稼汉,却天天在家里琢磨着炒股实现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自己家没多少钱,都投进去了,就去借亲戚家的钱。因为并不是特别懂股市,钱投进去就没了,亲戚家的钱还不上,亲戚自然就不会再借钱给他了,见了他都躲着走。于是,为了自己那可笑的一夜暴富幻想,去借高利贷炒股,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在那个年代,十块钱还是顶十块钱花,房价还是一千多的时候,他就借了高利贷二十多万。二十多万啊,而那时,他的儿子还穿了破了又补的袜子,他每顿饭只能吃馒头度日来完成自己的学业。
后来,高利贷还不上,债主可不像亲戚那样好说话,找上了门堵住门要钱。他就给还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儿子打电话,要求儿子哪怕是卖血也要帮他还债。于是,赵海一面拼命的在上大学期间打工赚钱,一面毕业后马不停蹄的找工作。经过几年,赵海二十多岁的人,看上去像三四十岁的人,但是,他终于把父亲的债还做明完了。回想这几年,他都不知道青春是什么,大学在他的印象里毫无概念,似乎就是日夜不停的忙累。他的父亲,却是每天悠哉悠哉的躺在床上看股票,没钱投了,总可以看看吧,地里的庄稼都荒废了,也不管。
父亲的债还完了,赵海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父亲张口过来就是要钱,干什么,继续炒股。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不敢借钱炒股了,自己又不干活又没有收入,就理所当然的向儿子要。
赵海年纪也不小了,找了一个媳妇匆匆的结了婚,因为父母怕花钱,心疼自己的炒股钱,就相当简单的办理了儿子的婚事。婚后,二老发现住在自己老家太不方便了,一方面还要自己照顾自己,另一方面要钱也不方便,就索性直接把老家的田地全部租出了,直接跑到儿子家住起来。五十多岁的人,身体正硬棒,却什么也不干,说什么自己老了该享福了。赵海的母亲每天没事就盯着儿媳妇,儿媳妇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儿媳妇买双袜子她都能吵一架,她恨不得儿媳妇整天到晚只干活一分钱也不要花,赵海的父亲,每天除了看股市,啥也不管,吃了饭就翘起二郎腿享受老年人的生活,孙子也不愿意看,还嫌弃孙子吵。
这样的光景这样的生活,换成一个正常人,都受不了。于是,矛盾就越积越深,战争终于爆发了。儿媳妇终于和公婆吵了一架拍胡扒,结果却被自己的老公打了一顿。什么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吵架成了家常便饭,打架也不是稀罕事。赵海一直维护着自己袭昌的父母,哪怕父母再错在他眼里也是对的是不容反驳的,媳妇不懂事不懂得孝顺父母惹父母生气,是最不能容忍的事。这老两口看着自己的儿子护着自己,就更不把儿媳妇放在眼里了,一家人吃饭,儿媳妇一个人吃,他们和自己的儿子孙子一块吃,一个家活生生成了这样。
我问赵海,你现在这样的家庭情况,你准备怎么办?他说,我准备随时和她离婚。一个整天惹老人不高兴的媳妇,要她何用。我心里想,你娶媳妇原来是为了让她去取悦你的父母,而不是把她当做你的伴侣,真是可怕。更可怕的是,父母却在加剧着他们的儿子的不幸的婚姻生活加速着这种小家庭的破裂。在这样的父母眼里,孩子只是自己的附属物,只要把他养大,想怎么利用就怎么利用。
邹华,和赵海的情形差不多,但是他比赵海要惨一点。邹华的父母在邹华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候,硬是不让他上学让他出去打工挣钱,原因是上学太花钱了,而打工可以挣钱。邹华辍学之后,就去城市里打工了,每月按时把钱打给父母。后来娶了媳妇,媳妇没有工作,邹华的父母看儿媳妇也没有出去挣钱的打算,在儿媳妇生完孩子后就直接撵人,让邹华直接离婚,免得邹华辛苦挣钱还要多养活一个外人。于是,孙女从小就没有了妈妈,邹华还没有迷糊过来媳妇就已经是前妻了。邹华现在一年四季全国奔走打工做苦力挣钱,都快四十的人了,还是单身,挣的钱都给了家里的父母。
后来问他,后不后悔当初听父母的和自己孩子的妈妈离婚,一个整天干粗活的满手是茧的大老粗男人,突然间就流泪了。后悔,他说,但是我的听我父母的话。他的父母一生都操控着他的生活,剥削了他的每一滴汗水,却丝毫不考虑一个大男人的情感和生活需求,而他,却还是对父母毫无怨言。可怕的父母养育的可怜的孩子。
那些能压榨孩子操控孩子生活的父母,大多数都是强势的父母,当然也只是对自己的孩子强势,对旁人未必如此,估计还是个懦弱无能的人。这些父母在榨干着孩子的血,抽掉了孩子的灵魂,破坏了孩子的家庭,毁掉了孩子的生活,却还洋洋得意,看,这就是我的孩子,他什么都听我的,我把他养大,他就得养我满足我。真是可怕!
4. 你受到过来自亲人的道德绑架吗你是怎么应对的
勇敢一点,对道德绑架说不,不要碍于情面,该断就断,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恶心,他以为拿捏你了,其实不然,他叫任他叫,做好自己,追求本心更重要。
5. 父母为什么总会用孝顺来道德绑架子女
孝敬父母本身没问题,甚至是优良美德,但同时孝顺确实被很多人拿来当做道德绑架的武器。中国的父母很多没有边界意识,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无视儿女拥有独立人格的事实,肆意干涉儿女私人生活空间,强加自己的意愿。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一旦遭到反对,反对者就会被冠以不孝顺的罪名大加鞭笞。所以,孝顺这个词没有罪,真正毁了孝道的,是滥用孝顺要求别人,指责别人的人。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对于“道德绑架”的理解,社会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分别代表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所谓的“道德绑架”,可能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补充内容:其实不是圣人的标准,圣人也不一定掏钱救助所有有困难的人,应该说用是超乎人类和说话人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如果做不到,就算是他眼中不道德的行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个军人舍身救人,否则就要谴责,这就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富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要求一个人代表团体去随机抽奖,如果抽不到就是损害了团体利益就要受谴责,这同样是道德绑架。“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除去人的精神结构不谈,根源就是道德判断的逻辑混乱。
观点一(保守主义):但是,如果一个人连道德底线都没达到,连道德义务都没尽到,用道德底线的标准、尽道德义务的要求对他进行道德判断就不仅不是道德绑架,相反是在捍卫作为一种“公共善”的道德。
观点二(自由主义):“道德”一词的存在,目的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宽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于并高于法律,没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
且不论社会对“道德底线”和“道德临界点”的所在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线” 一词本身概念极其模糊,哪怕一个人跨越了“道德底线”,但凡他的行为还在法律范畴允许之内,其行为就可以被接纳和理解。仅有对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社会才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其行为为“错误”。
但在一般情况下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定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线论”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对“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进行批判),从根本上即是“道德绑架”。所以,正因为“道德”本身并不存在“义务”属性,“道德义务”一词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本身不应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