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父母的控制欲特别强,这对孩子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方法都是不对的,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一个不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家长控制欲特别强的话,那么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都有哪些影响?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孩子的好奇心非常的重,孩子对于任何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家长不要克制孩子对于这个社会的好奇,同时在生活当中也可以逐渐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兴趣,这样孩子在日后的生活当中才会越来越好,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变得更加的优秀。
『贰』 家长控制孩子有哪些坏处
要让孩子成长为坚强、自信、有主见有独立意识的成年人,做家长的就要学会从适当的时间开始示弱、放手。
在孩子幼年和童年期,出于爱的本能、出于为人父母的责任、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几乎每一个父母都会按照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方式抚养、教育孩子。家长规范孩子的行为和习惯,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矫正孩子的偏差、惩罚孩子的过错。
在孩子懵懂的幼年,在亲子关系中,孩子是被动接受的一方,父母则是有主导权决定权的一方。从客观的角度看,这个阶段父母有控制权,自然表现得比较强势。
然而,这种强势一旦成为惯性,得不到控制,特别是在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自我诉求时,“强势地控制”就会导致亲子冲突,父母自以为是“掏心的爱”,在孩子眼中却变成了一种对他们的伤害。人们常说今天的年轻人是没有长大的“巨婴”,其实巨婴的出现就是与父母以爱的名义控制成年子女的生活分不开的。
王猛自己说,父母主要的问题是“过度的关心”而导致的“控制”,从小限制他所有选择的权利,导致他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极弱,自我认知混乱。
王猛列出的具体的实例包括,他从小都是被父母安排穿衣服,自己没有选择权。上小学一次文艺演出班里要求穿齐膝短裤,但他母亲为保暖执意让他穿长裤,结果让他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尴尬出丑。
高中时,王猛曾强烈要求到“大院”以外的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学校上学,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绝。考上北大后,依旧无法逃离父母的“控制”,父母请在北京的大姨多多关照。大姨果然像父母一样“照顾”他: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甚至在他去美国读研究生,父母依旧找到熟人以这种方式“照顾”他。
其实,孩子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在12岁之前基本成形了,之后很难改变。对此我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的孩子具有可塑性,这时家长要担当起塑造者的角色,有责任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在12岁左右,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他们的主观意志强大到理直气壮地和你说不的时候,家长的权威就显得非常有限了,此时再严厉的管教也难以奏效了。
那么,这个时候,为了让孩子自主、自信的意识得到成长,做父母的就要适当地学会妥协和“示弱”了。因为这个时候家长继续强势控制,结果要么是孩子极其叛逆,凡事与家长对着干,要么是失去自我意识,内心虽然不满但凡事任由家长安排摆布。
我自己就有过从虎妈般的强势转变向孩子妥协示弱的经历。
大女儿五岁时随着我来到美国,在她小的时候,我对她的要求很严格,给她定了很多规范,比如不能撒谎,要尊敬长辈,要善待朋友,还有很多生活习惯方面的要求等等。
严格要求,批评的时候自然就多。至今难忘的一次,我忘了是因为什么很严厉地说她,只记得女儿眼里噙着泪对我说:“妈妈,美国小孩的爸爸妈妈从来不批评他们。”我注视着她的眼睛,放缓声音说:“小孩子就像小树,小树的枝杈长歪了,长大就是一棵歪树。如果早早把歪的枝剪掉,长大就是一棵又高又直的大树。妈妈批评你,就是在把长歪的枝剪掉。如果我不这样做,你觉得我是个负责任的妈妈么?”女儿听懂了我的话,后来在我们母女之间“小树”成了一个梗,只要女儿对我的管教有逆反的时候,我就会说:“想长成一棵歪树吗?”
然而,“小树”很快长大了,女儿上了初中之后,开始出现叛逆迹象,家里时不时出现这样的场景,我在那里大声指责女儿的过错,她虽然没有顶撞我,可是全程冷着脸一言不发,我的话音一落,人家转身就走。这样的场景出现几次后,我意识到对她的教育方式必须改变了。
首先,我渐渐改变了说话的口气和方式,命令式被商量式所代替。还记得女儿上高中前我和她讨论9年级选哪些课,她很想选美术,因为她那时突然对画动漫着了迷。我和她分析学校提供的课程,希望她选有挑战性的主课,我逐个分析那些我认为的重要的课程,女儿沉默地听着,过一阵,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妈,你就强调这些课有多重要,可是你没有想过我是不是感兴趣。”这回轮到我沉默了,对于日渐长大的女儿提出的诉求,我不能再用一个简单的“不”字来回应了,我要做出平衡和妥协。我说:“这样吧,你不是想上画画课吗?妈妈送你去我们认识的那个老师家学,每星期去学一次。”女儿高兴地同意了我的提议。
这一年,女儿学画既开心又认真,还得了几个小奖。一年之后,她自己主动提出不再去上课了,因为功课太忙了。不过画画的爱好她一直保持着,现在没事她还喜欢画几笔,学校有什么活动时,比如设计个T shirt 或是杂志封面什么的,她都可以露一手。
再有,我的耳提面命式的叮咛嘱咐被适当的沉默代替。“千叮咛、万嘱咐”,“苦口婆心”常常被用来形容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其实,再好的爱如果重复了千遍万遍,也会透着“苦涩”的味道,很难被孩子欣然接受。“家长说向东,我偏偏要向西”,这是我自己少年时曾有的心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面对女儿我试着管住自己的嘴巴。
早上出门前告诉她:“今天冷,多穿点。”人家回我两个字“没事儿。”我把剩余的话“不多穿点会感冒的快要考试了感冒怎么办再加一件外套”等等都嚼碎了,咽到肚子里。晚上女儿回来打喷嚏流鼻涕,我把热水和感冒药往她面前一放,再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冲到舌头尖上的话又咽了回去。不过,得病之后她自己会学乖,加减衣服再不用提醒了。
还有一些事,比如,买回的裤子,膝盖上露着几条口子,我皱皱眉头,忍了;涂的指甲油,颜色怪怪的,我不喜欢,说一句就不再多说了。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刚上高中的时候,我告诉她:“高中的成绩非常重要,我希望你到申请大学时能交出一张漂漂亮亮的成绩单。”因为女儿从小养成了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对她高中的功课敢于放手,从来不追着去问考试成绩,女儿反而总是主动告诉我。
记得女儿上大学后,一次在中文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座谈会上,有家长问她:“我的孩子高中成绩不理想,我们说他,他就和我们顶撞,你那时和父母在学习上有没有矛盾?”
女儿回答说:“从小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为我打了很好的基础。上高中的时候我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所以我和爸爸妈妈之间没有这样的问题。”女儿的回答让我这个曾经强势、而今弱势的妈妈感到很欣慰。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的过度关注呵护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会逆反逃避,甚至对父母关上心门。而家长适当的疏离,会让孩子感到更舒服些。
我管住自己的嘴之后,女儿的嘴反而变得滔滔不绝。我最欣慰的是女儿把自己的心向我敞开:她对未来的设想、她的dream school(梦想大学)、她对各种考试和暑期活动的计划按排,她对各种时事新闻的评论、对人际关系的感悟等等。
当她和我说这些时,我时时记得管住自己的嘴,我不去刨根问底,不去简单地下结论,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也要装出兴致勃勃地样子去听。即使认为是不妥的,也不会马上教训,而是之后再寻机会点拨她,这样她也更能接受。我知道我的角色不再是控制者,我倾听着,应和着,把自己的意见揉碎,一点点再传递给她,就这样,在我貌似粗放的态度下,女儿不知不觉地把我当成了聊得来的朋友。
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质,家长要因材施教。不过相信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从青春期开始他们需要自我成长的空间。希望王猛的痛苦经历给所有做父母的一个警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父母的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放弃强势的控制,在示弱、妥协和放手中,与孩子建立起有爱又有效的沟通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与我们渐行渐远,甚至反目成仇。
『叁』 父母控制欲太强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父母对孩子控制欲过强的话,会直接导致孩子迷失方向,不知道要干嘛?长期处在父母控制的家庭环境中,孩子看起来就会有点墨守成规,不能自由快乐地成长;长久下去,还会让孩子的自我调动性变得越来越弱。
1.容易让孩子迷失,没有主见
我觉得父母对孩子控制欲过强的最大影响就是会让孩子迷失。毕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正向引导孩子成长。当父母过度控制孩子时,孩子就会依照父母的想法做事。长此以往,孩子的行事风格都会被父母的掌控欲支配。当孩子独自遇到事情时,就会有点晕头转向,没有任何想法,不知道怎么选择,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孩子总被父母控制,就会变得没有主见啊。
我认为父母对孩子控制过强的话,会让孩子整个人变得没主心骨,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己的一个主观判断。可能更多的想法都是来源于父母施加的想法,父母说什么,孩子做什么,缺乏一定的思考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当孩子发觉自己被父母控制了,就会想要逃离,甚至会做一些违反父母的事情。
『肆』 为什么父母会对孩子产生“控制欲”长期受“控制”的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还记得北大高材生王猛吗?留美硕士12年从未回家过年,拉黑父母联系方式,发万字长文控诉自己的父母。
王猛从小就是人中龙凤,四川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小孩,却给父母写了一封一万多字的长信,控诉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
而这个过程中,你要给予孩子的,只是引导与尊重。在孩子困惑时引导孩子,在孩子受挫时开解孩子,在孩子试着自立时尊重孩子。
『伍』 父母严格的要求和过度控制,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
父母严格的要求和过度控制,会给孩子带来几方面的伤害:
1.父母的过度控制会让缺丛祥乏自信心,不敢表达自己意愿。
2.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无法承担责任。
3.父母的做法会影响孩子一生,导致孩子无法和其他人建立良好健康关系。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孩子有出格的行为,只要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就会打击孩子,认为孩子只有听话才会有好结果,虽然父母对孩子都是好心,但是过度的控制和严格的要求,势必会让孩子感到窒息,失去对自己的自主权,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很深的影响,很多孩子长大后经验告诉他们控制会产生安全感,他们会按照父母的做法控制自己的爱人,导致双方关系紧张,无法获得良好的亲密关系。
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控制虽然是为了孩子,却让孩子从小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获得成长空咐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