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孩子出现抑郁心理父母该如何应对
儿童抑郁症是很常见的一种儿童心理疾病,很多儿童都会患有抑郁症,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儿童抑郁症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及时治疗才能缓解。下面是我分享的家长如何应对孩子抑郁,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父母都觉得,保证孩子的幸福是自己的责任。所以当孩子出现抑郁症状的时候,家长也许会觉得内疚、焦躁、和沮丧。当孩子已经抑郁了,纠结于原因或者自责内疚,都不如镇静的接受现实从而积极配合孩子的治疗来的紧要。
1. 如果孩子不得不吃药,家长要确保孩子按时吃药,还要帮助孩子进行健康饮食。
2. 努力使孩子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研究表明,运动和体育活动可以减轻抑郁症状。可以尽量把骑自行车或者散步作为家庭日常规范。
3. 给孩子尽可能多的爱和支持。不断的提醒孩子,家长永远都在陪着他们并且希望听到他们的声音,即使他们要说的是不愉快的事情。或许年幼的孩子无法理解或者相信家长所说的这些,但是坚持对他们传递这样的消息非常重要。
4. 家长要接受现实,不要和孩子说“振作一点”之类鼓励的话。其实孩子都想振作,但是他们自身已没有这个能力。家长要提醒自己,孩子不愿意起床,无法完成家务或者作业,不是因为他们懒散故意拖延。孩子只是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做好那些事。家长要坚持表扬和赞赏孩子做的任何一点进步。
5. 密切注意孩子的各种言行信号。比如自残的倾向或者行为。如果孩子对家长、朋友、或者任何人谈论自杀,开始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或者经常提及死亡等,那么家长需要立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患者的症状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表现:
无由发愁
就是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退学。
不病似病
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不良暗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或工作单位,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不满环境
可能在学校或单位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工作,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或工作单位。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会另有理由和借口,还是认为环境不尽如人意,反复要求改变。
反抗父母
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有自杀的倾向
最后一种行为是该中心专家最为担心的,那就是自杀。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在当前医学界,儿童抑郁症的诱因有以下几种认定:
1.失去父母的关爱。一些大的家庭动荡会给孩子纤弱的心灵蒙上阴影。
2.受蔑视和抛弃,心理长期自卑,抑郁成疾。
3.家族中有抑郁症病人,遗传因素导致发病。
家庭环境是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
张桂华等对山东农村社区人群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徐氏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抑郁倾向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有关,其中儿童家庭矛盾性是影响儿童抑郁倾向发生的共同因素。对于男性儿童来说,只有家庭矛盾性与儿童抑郁倾向有关, 而对于女性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和家庭矛盾性都与儿童抑郁倾向有关,这反映了男女儿童在性别上的差异。研究提示:提高家庭和亲密性、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及减少家庭的矛盾性可以降低男女性儿童抑郁倾向的发生。
我国一直以来对于教育认识上的误区也加重了儿童抑郁症的蔓延。
著名心理学家崔广柱分析说,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以为要成才,智力是最重要的。其实不然,孩子成才,除了躯体健康、智力开发以外,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防御方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要。 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曾经用40年的时间做过一个实验,发现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应该是他的人格,这个观点提出后迅速得到全世界大部分心理学家的认可。所以国外权威机构对“天才儿童”的定义第一点是“智力正常”,而不是“智力超常”,因为真正成才是智力水平、创造性、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克服困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智力只是其中一部分。智商高,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很多大学生自杀案例也说明了这一点。
Ⅱ 患了抑郁症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得了抑郁症的话,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交流,并且及时的去疏导,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并且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游玩,或者是旅游放松心情,也要让他合理的饮食,并且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因为孩子患有抑郁症的话会造成一些不良的症状,所以说家长应该及时的去疏导他们的心理,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心理压力,也不要刺激他,及时的治疗。1、孩子会有抑郁症的话,千万不要再去刺激他,也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2、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多与孩子交流。
如果孩子的抑郁症已经很严重了,建议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精神科就诊,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1.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有多种药物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仑等。在治疗期间,家长应遵医嘱用药,一定不要自行给孩子停药或减少用量,以免加重病情。
2.心理治疗:常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专业的精神科医师可以与患儿较好的交流,了解其不良情绪产生的过程,有效帮助孩子摆脱抑郁,帮助家长在家庭中与孩子更好地相处。
3.物理治疗:电抽搐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也能够改善症状,电抽搐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及有严重自杀倾向者。
除了遵医嘱接受规范治疗外,家长还应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需求,耐心多和孩子交流,并且及时对孩子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多带孩子出去游玩放松心情,也要让孩子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陪同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多接触大自然,如带孩子去公园散步、放风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