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这种父母怎样
儿女们没有办法选择父母,不管怎么样,他们对你都有养育之恩的,不要去评论他们,如果他们做的太过分了。你要心平气和的跟他们去沟通,你去和他们说明白,不要让他们掺和你们小家的事情。他们如果真的困难你是应该帮助他们的,如果是不困难的话。还是要拿东西,你慢慢的想想是不是你有的地方做错了,他心里不舒服才有意这么做的,我想,每个老人都应该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可能是有想不可的地方,你慢慢的原因,我想是会有办法的。
㈡ 父母教养方式四种类型是什么
第一、权威型
这类型的父母对孩子有所要求,且对孩子的情感也非常接纳。孩子在跟父母相处时虽然会觉得父母有时候比较严厉,但从来不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不管什么时候感觉到的都是可靠和安全。
权威型的父母虽然认为自己在孩子面前应该有身为父母的权威,但同时他对孩子也非常理解和尊重。看到孩子遇到困难了,他不会打压批评孩子,说“你怎么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也不会对孩子的求助视而不见,他会用温柔包容的方式来安抚和帮助孩子。
他们的严厉更多的是体现在奖惩分明上面,会鼓励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孩子做错了事他们也是该批评批评。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教育方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通常独立性和自信心都比较强,他们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便偶尔受挫了也能很快恢复。
如果你的父母是这样,那一般你会具有高自尊和高自律性,在学业和工作上通常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人缘也会很好,大家有时候还会把你当作团队核心,这都是你父母带给你的积极影响。
第二、专制型
跟上面权威型的父母不一样,专制型的父母会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设想和要求去做。他们会对你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如果你完不成或做不好,他们就会失望、发脾气,可能还会对你实施惩罚。
他们对于孩子的情感反馈是拒绝的。比方说如果你因为被同学排挤而成绩下降,他们只会要求你多努力多学习,赶紧把成绩赶上去,但不会过多关心你被同学排挤的事情,你即便跟他们说了,他们也无法真正理解你,可能还会反问“怎么同学不排挤其他人,就排挤你呢,是不是你有问题”。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严格要求,在学校时应该会是个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学生。他们会时常感到焦虑,觉得自己不行,如果遇到挫折了会产生强大的情绪反应,很难快速调整好自己。
第三、放纵型
这类型的父母对孩子非常纵容,几乎不作任何要求,孩子想干嘛就干嘛,只要他开心,对孩子那是予取予求。孩子犯错了,他们不会去引导、教训,甚至还会包庇放纵。
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对的,是好的,而这样环境下养出来的往往是“熊孩子”。如果你的父母对你就是这么溺爱,那你的性格会非常冲动,遇到点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会发脾气,很难与别人合作,你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时候还很叛逆,别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偏不做什么。
与此同时,因为父母把你照顾得太好了,所以你在很多方面都很依赖别人,即便自己能做或者能学会也不会去动手,做事缺乏毅力,经常是三分钟热度。
第四、忽视型
这类型的父母虽然有一个父母的身份,但却根本没尽过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生而不教说的就是他们。他对孩子完全是放养型的养育,不了解孩子的动向,不关心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行为也不做任何要求。
孩子稍微跟他说两句话,他就表现得不耐烦,他可能经常采取给钱的方式来打发你,却很少去参加你的家长会,也不会在休息时陪你参加课外活动。
他对孩子几乎没有关心,就好像孩子不是他的一样。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多数都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跟其他人很难友好相处,而且情绪起伏不定,在认知和行为上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
㈢ 如何形容父母的爱
家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父母是我们永远的后背,而且父母也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还有祝福,那么赞美父母之爱的句子有哪些呢?1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开始爱着我们,直到永远。2父母的爱,是一种对儿女天生的爱,自然的爱。犹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这能够维护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伟大、最美妙的力量莫过于父母对我们的爱。3父母的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母的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4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5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6父母的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7父母的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8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下父母之爱,其实都在一针一线、一封家书、一件小事之中。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你的身体;父爱是贴身的背心,刻刻包围着你的心。父爱母爱是你身上的两重衣,无时无刻不围绕着你的前后,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父爱母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缠绕。10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一个钢劲,一个柔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看到日月生辉。以上就是关于赞美父母之爱的句子的介绍了,其实感恩赞美父母,拿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就足够了。
㈣ 父母的几种类型
书摘 你是井水型的父母,河流型的父母,还是雨水型的父母? 河流型的父母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何谓河流型的父母亲。他们对子女的爱,就像是河流一样涓涓不息、永不枯竭,中国父母亲绝大多数属于这个类型。这个类型的爱,往往是无怨无悔的给予。孩子在这类父母的心中,永远是个小婴儿,而且是无助的小婴儿。 这类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吃苦,不愿让孩子长大独立,不要他展翅高飞,完全没考虑到这样的爱是否会像泥石流般让他灭顶,仍然源源不断地席卷而来。因此,这一类型的爱,在掌握不良时,往往陷入了“过度宝贝孩子”的窠臼中,让孩子成为依附父母亲一辈子的藤蔓。雨水型的父母雨水型的父母亲,给人的感觉可能是:希望自己是孩子的及时雨,永远是在孩子最困苦的时候拉他一把的那个人。然而,这里所谓的雨水,是比拟父母用自己特殊的型态与方法来爱孩子、教养孩子。想想看,我们一年中雨水的分布情形:有细雨绵绵的梅雨季、有狂风骤雨的台风季节、有午后毫无预警的阵雨、有雷电交加的雨夜、也有望穿秋水没有一滴雨的干旱季节……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像雨水一样型态不定,给予子女的爱,完全依当时的心情而定:高兴时,对孩子像对玩具一样,又搂又抱,好好把玩;不高兴时,不理不睬,撇在一边;生气时,孩子是最方便的出气筒,高声辱骂、拳打脚踢、皮鞭家法侍候等等。孩子天天生活在这样阴晴不定的惶恐、不安中,当他长大成人之后,是成为身心健全、头角峥嵘的青年人,还是会将过往的成长模式同样加诸在他生活圈中的人们身上?或是,因自责心理,而放任自己的人生自生自灭、自暴自弃,从来没有机会认识自己的本质、发挥自己的潜能,抑郁自残地过着扭曲的一生? 这类型的爱,正是第六个错误“没有给你孩子可依循的准则”活生生的写照,也让无辜的孩子,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井水型的父母井水型的父母亲,他们像一口充沛的井,他们的关怀支持,永远是丰盈不匮乏的。可是,他们并不是不断地给予,而是等待孩子有需求时,可以随时来取。
㈤ 父母怎样提高自身修养
几个途径:1.多找学校老师及其他家长沟通 2.通过网络、书本等学习3. 对症下药,认为自己哪些方面不够好,有目的地去提高。
(一)良好的生活环境
家庭是人基本固定的生活场所,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儿童的生存离不开家庭,首先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尽管每个家庭因经济水平、住房条件各有不同,其布置标准不可强求,但居室布置整洁、色彩素雅谐调还是可以做得到的,使孩子能生活在一个环境舒适、宁静、温暖的家庭中。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布置,不讲究清洁卫生,家中家俱陈设杂乱无章,污垢处处可见,给人大有一种无插足之地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还有的家长尽管经济条件很优越,家中布置很有现代气派,家长却忘了给孩子一个游戏的天地。有的家长极讲清洁卫生,各处一尘不染,对孩子限制太多,这也不许玩,那也有许坐,使孩子行动极受限制,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
家庭要形成比较固定的生活作息时间,包括休息、吃饭、娱乐、工作、学习等,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觉遵守,长此以往会促使时间观念的形成,为今后走进幼儿园、学校、社会,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维护社会秩序,讲究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行形成打下基础。有的家庭虽为孩子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家长却把自己作为局外人,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搓麻将、喝洒划着拳,有的看录像电视成瘾忘了正常作息,有的沉醉在舞厅的乐曲声中乐而忘返等,这样都很难制约孩子的。
家庭中每一成员还应注意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的洗手,定时换洗衣物、不随地吐痰、扔脏物、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按时打扫房间。
(三)和睦的心理气氛
家长还应为儿童在家庭中创造一个和睦的心理气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平等待人,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体谅,即使发生矛盾也能顺利解决。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使其置身于家中感到温暖幸福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到被爱被尊重,也学习到如何爱他人,如何尊敬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而灰心沮丧时,可以从家庭的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夫妻间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儿童的首要条件。”有的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打架,十分有害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一个少年犯曾这样说:“我的童年是在父母吵架、打架声中瑟瑟发抖的日子里度过的。”离异家庭的儿童一般有以下特点:
(1 )爱哭;
(2 )放荡不羁,到处乱跑;
(3 )过分胆小和焦虑;
(4)冷漠,无动于衷、
(5)情绪低落,快乐起来;
(6)悲观,觉得低人一等;
(7)孤独,经常发呆;
(8)易烦躁发怒;
(9〕惧怕某些动物、情景和人;
(10)固执、自夸,并具有不爱交际、孤僻、冷漠、紧张、防备、喜欢撒谎欺骗甚至敌视他人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和心理障碍。
以上这些调查都说明和睦的家庭对于孩子健康的成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家长要为儿童的一生负责,对家庭应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在民主和睦的气氛中成长,家长要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不要把成人意见强加于孩子身上,对孩子正当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不良的行为要讲明道理予以制止,而不能简单粗暴。这样孩子将家长视为大朋友,从而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更能奏效。
以下给家长提出四点,也就是四句话。
一是清醒自律。即自我约束,自我体察。
二是情感储蓄。家庭教育是要看情感参与的。但,情感应该储蓄一点,不要那么原始直露。
三是相待如友。家长是孩子的家长、教师,与此同时,还应是孩子的朋友,相待如友。
四是善于教育。做一个懂教育、特别是懂家庭教育的人。
对这四句话的解释如下:
一、清醒自律
有一位家长对自己刚上中学的孩子说:“我从来没有做过中学生母亲,现在我开始做了,我会有错误,会有做得不到的地方,请你及时告诉我。即使你说得不对,我起码知道你在想什么。”咱们教育上不是有一句话叫“倾听孩子诉说吗?”家庭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不能总是老师讲、家长讲,没完没了地讲。这不好,应该让孩子有诉说的机会。听听他怎么想,怎么说,再进行教育,就有针对性了。
有一篇文章叫《给孩子三分钟申辩权》,但有的家里不允许孩子申辩。要是让他能申辩一下,“爸爸妈妈您说的不是那样,我不是那么想的。”听听他讲,是有好处的。当然,他狡辩不行,他要是确有道理呢?
清醒自律,首先,家长要在观念上自律。我们都是在一种观念、一种思想认识的支配下搞自己的家庭教育的。大约是祖辈父母怎么样教育我们,我们是从那儿学来的。但,这科学吗?需要自律一下。有没有封建父子观,专制教育观,片面成才观,有没有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都要自律一番。
封建父子观,是说在长幼尊卑中,家长是长者、尊者,子女则是幼者、卑者,家长至高无上。孩子如同家长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支配、发落。专制教育观,是家长进行严酷的管教,无情的斥责和体罚。在有专制教育色彩的现场,看到的多是我说、你听,我打、你服,我要求、你接受。给孩子带来的既有皮肉之苦,又有精神的损伤。片面成才观,是家长只关心、要求孩子学习好,将来成名成家。而不管孩子的思想、身体、心理怎么样。一位家长说:“我女儿生下来,我便为她设计了一幅成凤图。一岁听音乐,二岁背唐诗,三岁练书法,四岁学绘画,五岁上小学,然后初中、高中、大学一律都上重点校、名牌校。最后冲出中国,留学海外,即使不做吴键雄第二,也得是硕士、博,名扬四方。”
家长的封建父子观、专制教育观、片面成才观,都需要转变的。因为,时代即将进入21时代,只有把陈腐的观念,转变为现代观念,具有了现代父子观,现代教育观,现代人才观,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澳大利亚未来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利亚德指出:“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而家长旧观念支配下的教育,既是德才兼备的,又是层次不同的。即不只有知识、本领,还要有各行各业忠于职守胜任工作的一般人员。显然,家长如果不转变片面成才观,也是难以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的。
家长要找一找自己观念上的差距在哪里,具体表现是什么。做些省察,改变一些不适当做法。像有的家长开始把德育放在主导位置,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遵守纪律的教育,有的不再轻意处罚孩子,而是多从正面引导;有的想到自己过去对孩子“太生硬”,挫伤了孩子,向孩子表示歉意,并给自己提出了五少五多的要求:
少一点急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爱抚;少一点埋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猜疑,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
这些,都是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中有意义的实际行动,值得提倡。
研究人员提出,现在家庭教育要慢慢走过六个误区。您有没有这方面问题,也请自律一下。
六个误区指的是:
1.重视特长,忽视基础。如,老让孩子发展这特长,那特长。绘画、音乐、计算机、书法、武术……但是基本功课却没有学好。
2.重视个别教育,忽视集体教育。如请家教,发展个别辅导,不提倡孩子融于集体中等。实际上,孩子需要智力群体的刺激,42个同学的共同活动不可少。集体精神的发扬,集体利益的维护,热爱集体,种种集体性的东西,对孩子不能少。忽视了,就是进入了误区。
3.重视多读多看,忽视动手动脑。孩子看的东西不少,但动手能力差。而孩子的智慧却在手指尖上。多让他动手,干点什么。有的人左撇子,左手用得很灵活,但是有的家长给左撇子限制,不让使左手,必须用右手。其实不必,您让他左手也用,右手也跟上来,左右逢源。左手的发达调动右脑,右手的发达调动左脑,有什么不好呢?
4.重视现代化,忽视传统性。我们要追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迎接21世纪,现代化不可少。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性。我们民族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有物质的、有文化的。拿教育来说,学习讲背诵就是一个好传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况且,背过的东西,被自己储存了起来,使用时,往往能够得心应手。
现在的许多孩子学语文有文无语,只管看,学外语只管写。那怎么行呢?幼儿园还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了小学反而弱了,中学就更弱。一读就说是死记硬背。小孩子有点儿死记硬背也难免。但不能完全死记硬背,也要有点理解。读多了,背过了,适应就归自己所有了。
5.重视智力投资,忽视精神化。现在孩子学点知识,家长是肯于投资的。学外语每学期350元,花;学手风琴,一期200元钱,也花,智力投资嘛。而精神优化呢?孩子在增加知识的同时,他的头脑里什么爱国思想,什么集体精神,什么肯于助人,什么奉献爱心,什么孝敬父母,什么遵规守纪,这些教育在一些家长的头脑里却不占位置。有的父母工作忙,把孩子委托给别人管理,孩子的精神优化更是无从谈起。
家长在自律这方面,首先应该看看您是否已经踏入某一个误区了,或者是可能有要进入某一个误区的倾向,这时,您就要有所留意了。
其次,家庭要在方行上自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规范化,在孩子面前都要起榜样作用。如果一位家长在打电话的问题上能自律,他就好教育孩子。星期二下午,孩子没课在家,爸爸这一天也在家办公。孩子写完作业以后给同学打电话,该聊的也聊,不该聊的也聊,用的时间很长。爸爸跟孩子说:“以后不能这样打电话,要说有用的,这么罗里罗嗦,不应该。”孩子说:“是,我以后注意。”
过了几周的又一个星期二,爸爸在单位办公,从单位往家里挂了一个电话,跟孩子主动聊天,聊学习,聊家里的事,聊的时间很长。孩子说:“爸爸,您不是说打电话时间不要太长吗?您怎么说这么多?”“对,对,就说到这儿吧。”爸爸放下电话想,我让孩子打电话时说话扼要,我却这么罗嗦,今后真应该注意了。爸爸还想到了一点;我这样打电话,是不是让孩子觉得家里电话得节省,公家电话就可以浪费。这不是用占公家便宜、不使自家吃亏的坏思想影响孩子吗!以后不能这样了。这位爸爸在出现这么一个缺点时,表现出可贵的自律精神。
一位妈妈,当家里发生这么一件事时她自律了。妈妈在里屋,女儿在外屋。妈妈从里屋出来,看见孩子正在给自己的手缠纱布。妈妈惊讶地问:“哟,孩子你怎么了?”只见纱布上渗出的血,往地板上滴了两滴。妈妈紧张地问:“哎呀,手是怎么弄破的?”孩子说:“我没注意,手让刀给削了一下。”“疼不呀?”“疼”。“那你怎么没哭呀?”“我以为您没在家哩!”
妈妈听了孩子“我以为您不在家”的话思索了,原来孩子是可以忍受点儿痛苦的,是可以经受挫折的,都是因为我平时娇惯她,她才爱哭,才依赖。不行,今后得严格要求她,让她吃点儿苦。于是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磨练。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孩子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懂事得多了,坚强得多了。
我们今天在家庭教育中强调家长要自律,与古代儒家在讲人的完善时所要求的要“反省”、“体察”,要“一日三省吾身”,是有相似之处的。一个人如能自觉、自律、自学、自知,这个人就会进步得快,修养得好。没能上“父范学堂”、“母范学堂”也不要紧,因为他成功地进行“补课”了,他的家庭教育水平将随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情绪含蓄
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对子女的爱抚、关怀、照顾之嘲行的,是一种自然的亲情交流。在交流中,就家长方面说,一是表现出对子女真挚的爱,一是表现出对子女恨铁不成钢的“恨”,这本来都是做父母的可贵的情感的反映,但由于它们失之于随意直露,过度的情感发泄较多,即缺少情感含蓄,而成为情感的误区。
先谈家长对孩子的爱。爱原本有三种类型,一是自然的,亲子之爱;二是盲目的,感情重于理智的爱;三是感情与理智相结合,而理智又高于感情的爱。走入误区的家长,对子女多是盲目的溺爱。他们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全部,是眼前的“花儿”,是心中的“尖儿”。有的家长说:“孩子爱吃什么我不吃,孩子不爱吃什么都填到我的肚子里。”家长宁肯牺牲自己的一切,也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再谈家长对孩子的“恨”。这种“恨”虽然带有恨铁不成钢的性质,但由于它使用了打骂、嘲讽、体罚等手段,伤害了孩子的身心,所以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有的家长当孩子闯了祸,不争气,惹怒了自己时,张口就骂、举手就打、甚至动用封建家法让孩子长时间跪搓板;一位家长动怒时对孩子又打又踹,孩子喊肚子疼,经诊治才知把孩子的脾打坏了,不得不施行摘除。据外科医生报告,有的孩子耳膜震破,有的孩子牙齿被打掉,有的孩子被掰断了手指,都是家长所为。
溺爱和打骂孩子都是放任的、原始的情感因素,与家庭教育的原则是相悖的。家庭教育要讲正面引导,循循善诱,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爱孩子和处罚孩子时,不能没有尺度,不能失去理智,不能不讲原则。
尤其是,孩子属于未成年,《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18条规定:父母“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不辱骂,不体罚。”世界其他国家也很强调禁止父母打骂孩子。德国的《禁止虐待法》指出:“必须发出一个信号,体罚不是教育手段。”并在具体条文中规定:“禁止打耳光”,“禁止以讽刺的方式贬低儿童”,“禁止为任何一点小事批评孩子”。
情感含蓄重要的一点是,先要学会爱的含蓄。例如,有的家长在向孩子表示爱的情感时,不是“宝贝”、“乖儿子”地称颂不已,也不是热烈地亲昵没完,而是在孩子睡熟了才去亲吻孩子,这就是爱的含蓄。再如,有的家长的爱子之情体现在关心孩子健康成长上。不只在听到孩子取得成绩时高兴,当别人提供孩子有什么缺点时也表示欢迎,并帮助孩子改正。这都是爱的含蓄。爱的含蓄也是爱的深沉的反映。
其次,要学会对“怒”的含蓄,即学会控制。有的家长说:“我就是这么个火暴脾气。一见孩子犯错误了,气不打一处来,收不住,就猛打猛踹,没办法,就这性子。”这种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绪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情绪的强度,持续性,人的意识是可以控制的。只要增强意识调节,就能控制住情绪。当然,也要使用一些缓解情绪的方法,如事先告诫自己不要冲动,转移尖锐问题的注意中心,耐心地作静态观察,有意地拖时间、冷处理等。此外,还可以选定有关的名言佳句,如“处世不惊,泰然自若”、“制怒”等,都能帮助控制情绪。孩子犯错误了,当然不能放过,跟他说,“你的错误真够严重的,你要好好想一想,错误严重在哪儿?我明天晚上跟你谈。”到了明天晚上,再跟孩子变时,您的怒气一定会消解很多,处理问题也一定会冷静得多。
在“制怒”的方法上,除了林则徐曾经使用的在床头上方挂“制怒”的条幅,以提示自己以外,还有人总结了“制怒六招”。一是刚要生气时,赶快想,我为什么要生气?我有必要生气吗?二是用“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格言,开导和宽慰自己的心灵;三是对自己不以为然的事暂不理睬,不必非生气不可;四是当自己内心深处躁动、不快、愤怒时,找适当地人吐露,交换意见;五是多一点幽默感,多一点灵活,少一点冲动;六是到室外去深呼吸、去散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此外,还可以讲一点气象心理学。就是说,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你要表示气恼、甚至愤怒。你可以噘着嘴,很严肃,不吭声地沉默几分钟,但不要太长了,几分钟就可以了,这就相当于气象中的坏天气,像满天乌云密布,像寒风刺骨。但是要转,天气预报中不是有阴转晴吗?几分钟之后,你深呼吸几次,唉声不止,表示难过。自己孩子没教育好,犯这么严重的错误,能不为他伤心吗?孩子心里也会沉重起来。
接着,要和孩子深入地交谈了,大约用12分钟时间。家长要耐心地诱导孩子开口说。不妨这样问:“孩子,你为什么犯这样的错误呢?把事情原原本本跟爸爸妈妈说一说。”然后,帮着他做具体分析。这就是多云天气慢慢要变得露出晴空了。做了认真分析,可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这之后,要用更长的时间,约24分钟向孩子表明,我们仍然是爱你的。你虽然犯了错误,有那么严重的缺点,但还有那么多的优点嘛。不能灰心丧气,爸爸妈妈帮助你。爸爸妈妈认为你能改好。让孩子看到晴空万里,旭日升起,使孩子满怀信心地克服缺点。缺点认识了,认识得深;光明的前景看到了,看得远。这比那扇耳光踹两脚的做法相差有多远哪!
所以,讲点儿气象心理学,也是讲情感的节制含蓄。从一开始就掌握着自己的情绪,就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生气也好,有信心也好,启发、引导自己的孩子民好,都是摆脱了情感的原始状态,都是跨越了情感的低级状态,这些都是每位家长应该孜孜以求的。
有的家长在努力培养含蓄的情感方面,取得了经验,总结成四句话。一为孩子有了成绩不神气;二为孩子有了错误不生气;三为孩子顶撞家长不赌气;四为孩子老病重犯不泄气。
这不神气、不生气、不赌气、不泄气是颇有道理的。孩子正在学习,处于受教育阶段,应该不断进步,取得成绩。所以,孩子有成绩是自然的,家长不该神气。孩子尚不成熟,是学步时期,即使上中学了,但仍然有幼稚的地方。出现差错、失误是难免的。所以,当孩子有错误时,家长不该生气。孩子顶撞家长当然不对,要教育要说理,家长要采取冷静的、帮助的态度,岂能赌气。对于孩子老病重犯的问题,要具体分析,是进步了,但原来的老毛病还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还是在继续下滑?要区别情况耐心地、有信心地教育孩子。愿这“四个不气”成为家长修养自己情感,使之含蓄的座名铭。
三、相待如友
这就是说我们跟孩子的关系要像朋友一样。中国的造字很讲究,朋友的朋字两个月字一般高,十分平等。为了体现两代人的平等关系,国外有的家庭,在孩子小、个儿头矮的时候,家长跟他谈话前先把他扶到桌子上,爸爸妈妈坐在椅子上讲话。这样就可以互相平视,平等对待。不错,孩子小,没成年,是我们的晚辈,我们是孩子的长辈,他应该尊重家长,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能让孩子从小就觉得,家长虽然行为不怎么好,也要高高在上,孩子一看家长就得觉得家长的形象似乎特别高大。这是不公正的,这是误区。
但是,与孩子建立平等友好关系,也不能走向极端。有一个家庭,为了让孩子跟家长平等,不让孩子叫“爸爸”叫“妈妈”,直接叫名字。一个晚上,这个家庭来了一位客人,一听孩子的呼唤声,都吃了一惊。孩子的爸爸叫×××。这孩子就喊:“×××,把那水杯递给我。”他妈妈叫××。孩子喊:“××,我的毛巾在哪儿呢?”这个家的孩子这么称呼家长,显得太没大没小了,也不好。所以,咱们既要让孩子尊重家长,又要关系是平等的,是朋友一样,才是我们需要的。
然而,现实中的突出问题在于家长不能做孩子的朋友。甚至当孩子问妈妈“我能和您做朋友吗?”妈妈都不知如何回答。孩子对受到不公平待遇是有不满和怨言的。他们说:“在我的家庭里父母和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爸爸妈妈不容易交谈,我害怕他们”,“大人不应该以大压人”,“父母正确听父母的,父母不正确,也该听听我们的。”“大人不该以长辈自居,不能包揽属于我们的权力。”
有的孩子还这样形容,“我在家里像空中的风筝想尽情地翱翔,而父母像那根线,紧紧地拴住我,不让我高飞。”实际上孩子不成熟,还需要有一根线控制,既要让他飞,又不能任意地乱飞。这些都是孩子的心里话,是正当的要求。如果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朋友似的关系了,那么孩子的许多问题,将会较好地得到解决。
现在,孩子与家长之间有芥蒂、有疙瘩,或者叫代沟的问题不是个别的。有个1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收回来962份答卷。问题与回答是:“你心里有话向谁说?”孩子的回答有:“自己解决”、“独自品尝”,“谁都不说,谁都不找”的占70%;“请老师帮助”的16%;“告诉父母”的14%。以告诉父母的数量最少。孩子的心里话不向父母说,有事不想找父母,与父母关系疏远。这说明我们提出希望家长跟孩子相待如友,是符合实际的,是有必要的。
有一所学校搞初中生演讲比赛,题目自拟。其中一个孩子演讲的题目《不要向家长说悄悄话》。一听题目,大家就鼓掌,认为这个话题很精彩。孩子演讲说:“为什么不要向父母说悄悄话呢?第一,他们已经40岁了,我们才十几岁,他们距离我们远了,不理解我们了。没有必要向他们说悄悄话。第二,我们向他们说了悄悄话,他们反而斥责我们。第三,家长还去告诉老师,打小报告,对我们很不利。所以我们有了悄悄话,一定不能跟父母说……”话音未落,又博得全场一片热烈的掌声。
孩子不向父母说悄悄话有什么弊端?不久前在全国各地风行起有心理话向陌生人说。即通过报社或者什么别的关系,找同龄人。把一封封信发往全国各地。也怪,这种有心里话向陌生人说的信,若是男孩子发的信,一般是女孩子接到,女孩子发的信,一般是男孩子接到。彼此不认识,又各在天南地北,如此交往能正常吗?
这就是说,我们跟孩子的关系不亲密,有人就要插进来了。这插进来的人面貌是什么样子,只能画个问号了。孩子从说悄悄话开始会不会一步步被带到歪路上去,恐怕是有可能的。
为了家长与子女建立相待如友的关系,家长要作出实际的努力。
首先,家长要摆正与子女的关系。不把子女当成宠物、工具,也不要把子女丢在一边,中断接触和交流,更不能对子女随便发号施令,凌驾于子女之上。而是看到子女是有独立人格、正在成长、很有希望的人。不但爱他疼他,还接近他、关心他同他促膝谈心、交心知心。;家里有事注意同他商量,让他帮助拿拿主意。家长有心地采用各种方式与子女相融,一定会形成家长与子女相待如友的局面。
其次,家长要舍得拿出些时间走到孩子中间去。大文豪鲁迅,生前很重视家庭教育。无论写作多么忙,每天必定有两个小时和独生子海婴在一起,平等地讨论生活、学习和人生道路。美国一位企业家意识到和孩子交流的重要。当圣诞节到来时,送给孩子一个新奇的礼物,是一张纸片。上写“儿子,我从今以后,每天空出一小时给你,星期天两小时,你高兴怎样,我就怎样。”孩子看了这些话,欢呼雀跃不止。似乎得到了比什么都贵重的礼物。
再有,家长要注意吸取有关与子女相通的经验。一位家长说:“孩子人长大了,心也长大了,叫我感到陌生了。过去我们之间说不完的话。现在话不多了。我为孩子和自己的距离日渐拉大而苦恼。这样发展下去怎么行?我和孩子做了几次交心式的谈话。听了孩子的意见,我讲了自己的失落感。我们之间又亲近了,聊天的次数更多了。我支持孩子学习、锻炼、做社会工作,孩子也关心家里的事,常把他身边发生的事讲给我听,我们成为朋友了。”
有的家长与孩子一同做些什么,如一起饲养小动物、养花、种草;有的家长利用双休日全家骑着自行车出外旅行或在家里举办小小音乐会;有的家长与孩子一同做游戏,蹦蹦跳跳或演出小话剧等,都使家庭亲情融融,值得我们借鉴。
四、善于教育
我们家庭教育是讲科学的,应该是科学型的。不能是随意型的,不能想放任就放任,不能想溺爱就溺爱,孩子总在甜水里泡不能教育好。也不能是生活型的,只把吃穿供给好,零用钱无度。还不能是严管型的,严上加压,有时也把事情弄糟。
那些放任型的家庭,家长有钱时,孩子一张口要钱,就从兜里掏出一大把给孩子。“花去吧!”孩子拿到了钱以后容易乱花。如不该玩的游戏机玩了,不该进的舞厅进去了,不该下的馆子,也敢排场一番。少女有了钱则进美容院,做个双眼皮或纹纹眉。人家问她,“现在你做了双眼皮,将来时兴单眼皮怎么办呢?”“我不管那个,反正现在我觉得双眼皮好看。”放任是不行的,溺爱型、生活型、严管型的也是不对的,这样做都将使孩子出毛病,生事端,甚至走到斜路上去。所以说,教育必须讲科学,讲善于教育。
我们每一位家长应该是教育的觉醒者,这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个口号。对于教育的觉醒者,要求做到:
第一、鼓励孩子不懂就问,遇到难题不回避。
第二、回答孩子的问题时,态度耐心、诚恳、温和。
第三、主动帮助孩子锻炼身体,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第四、教育孩子与人友好相处,学会社会交往。
第五、启发、引导孩子自己做计划,自己决定事情。
第六、找些有价值、有争议的问题、文章、电视节目记孩子去分析、思考。
第七、舍得让孩子买健康、有益的书刊,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第八、把孩子的兴趣、爱好看成是好事,并乐于为他提供方便,创造条件。
第九、常常带孩子到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历史名胜、风景点去参观游览。
第十、帮助孩子归纳、总结自己的经验体会。而后,又引导他应用到新的实践中去,还要注意总
㈥ 父母的爱是怎么样的
1、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开始爱着我们,直到永远。
2、父母的爱,是一种对儿女天生的爱,自然的爱。犹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
这能够维护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伟大、最美妙的力量莫过于父母对我们的爱。3、父母的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母的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4、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5、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
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6、父母的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7、父母的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8、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天下父母之爱,其实都在一针一线、一封家书、一件小事之中。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你的身体;父爱是贴身的背心,刻刻包围着你的心。
父爱母爱是你身上的两重衣,无时无刻不围绕着你的前后,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父爱母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缠绕。10、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一个钢劲,一个柔和。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看到日月生辉。
㈦ 父母是反面教材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一次期末考试没考好,整个假期吃早餐的时候不是说我垃圾就是猪,弄得你独自咽泪水,还喜欢和妈妈吵架
㈧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你是哪种类型的父母
类型一:控制型父母
这类父母很公平,遇事坚定又不缺友爱。孩子犯错误时,他们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专注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做得更好,而不是通过惩罚孩子,避免孩子就范。他们了解孩子成长各个阶段的行为,会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做到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孩子,并愿意花时间去训练孩子了解行为因果关系和各项生活技能。
对孩子的影响:
每次犯错都给孩子学习解决问题,孩子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长期坚定和善的态度,使他们具有很好的耐心、同情心、会尊重自己和他人,这些品质能让他们又很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父母不会批评惩罚,有益于鼓励他们做得更好,让他们足够自信、正直、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