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奶奶大年初二突然去世,怀疑是急性心肌梗塞引发的猝死,我想知道,我当时做什么才能挽救奶奶的生命
你好:首先对您亲人的离开表示同情,心肌梗塞是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威胁,下面简述其病因,先兆,症状,抢救及预放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或中断,使心肌缺血或坏死导致的严重症状。猝死发病率最高是算心源性猝死。而导致心肌梗死,从而易引起猝死的“罪魁祸首”,就是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及其所造成的心肌不同程度的缺血状态。
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位置、形态、数量,尤其是稳定性都有所不同。有些斑块表面包膜极薄,斑块内脂质又多,在血流冲击或血管痉挛时很容易破裂;有的很厚,从不破裂。
体积较大的斑块使血管狭窄超过70%以上可引起心肌缺血,但这需要数以年计,或几十年计的缓慢过程;体积小的斑块,虽然不容易引起心肌缺血,但是一旦破裂,只要数分钟数小时,即可由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严重或全部堵塞,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斑块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但临床上常见的30秒内的瞬间死亡则是由于心电紊乱造成的心室纤颤(占90%)或心脏停搏(占10%)所造成,其原因是突然的精神心理或体力运动负担造成心肌的严重缺血诱发心电紊乱、心律失常 所致。
一、发病先兆
1.发病1周前常有心绞痛频繁发作,持续时间长。90%以上是由冠状动脉硬化所致,外伤、狭窄、畸形等都可发病。
2.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疲困等。
3.血压突然下降。据统计,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心肌梗塞高发季节。
二、症状
1.疼痛:常在胸骨后或心前区突然持续性压榨性剧痛,并向上肢、颈部、上腹部放射。弊气、胸闷多持续30分钟,长则1~2天。
2.神态:口服硝酸甘油片无效者很可能是心肌梗塞。病人烦躁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
3.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4.休克:面白,肢冷,脉细而快,血压下降,尿少,意识模糊;恶心、呕吐、发热等;甚者昏迷,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心电图改变等。
5.心律紊乱:心跳过慢、过快或节律不齐。常因受冷、劳累、恐怖、紧张和情绪不稳定而使上述症状加剧。
三、急救
1.安静:发病4小时内,发生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应就地平卧,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2.镇痛:舌下含砂酸甘油片,或将亚硝酸异戊酯1支,用手巾挤研讨会捂鼻吸入。有条件时,可用硫酸吗啡2~5mg缓缓静脉注射,每隔15分钟重复1次,直到疼痛缓解;或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必要时在4小时后重复给药。
3.吸氧:有条件时应立即吸氧。
4.复苏:经上述急救见效不明显时,应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见第三章生命复苏技术)。
5.求救:很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四、预防
1.本病的病死率由过去的30%~40%降至目前的10%~15%,其中在发病1周死亡者占70%左右。并发休克、猝死、重型心室颤动致死者多见。心肌梗塞不发生疼痛称无痛性心肌梗塞,约占1/5,多见于老年人。最好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院。
2.有心绞痛者应积极治疗,随身携带急救药盒。
3.注意诱因的出现。
4.美国1981年心肌梗塞发病总数约为150万人,死亡65万人,占总发病数43%。其中院外猝死占60%,即39人。18岁以上需复苏者为97/10万/年,儿童为12.7/10万/年。
救治心梗的关键是做好现场急救,尽可能使更多人掌握现场急救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急救医学是群众性紧急救护。美国一1985年已有4000万人受到急救训练,香港地区已有1/10人口受过急救训练,我国江苏先后训练有20万人。
② 人猝死有哪些原因
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发疾病有好几种。其中冠心病是老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文献显示,我国因冠心病猝死平均发生率为28.7/10万,占冠心病总死亡率的45.1%。些死亡者生前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常堵塞严重,平常重视不够或受医疗条件限制,不少人几乎没做过心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而未被确诊,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在某些诱因下发生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容易导致猝死。此外,其他心脏病,如心肌缺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狭窄、恶性心律不齐等,也是导致猝死的原因。
由于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结合死者尸检表明,近年来,肺栓塞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老年猝死的病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老年人大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相当一部分患者有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或血栓形成。有的因病卧床时间长,活动少,也容易发生肺栓塞。一旦发生肺动脉较大分支的堵塞,即可出现致命性的后果,抢救成功率也低。
而对于脑血管疾病
,主要是脑出血。脑出血病患者绝大多数有血管病的基础,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是常见病因。在情绪激动、烟酒等不良刺激下,常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以致血管破裂。出血量较少急送医院救治,可保全生命。但许多患者由于出血量大,形成脑疝,压迫生命中枢,很快将死亡。所以,当患者一旦出现头痛、恶心等先兆时,一定要加以重视。
消化道疾病其中以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导致猝死较多,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同样可发生猝死。消化道出血患者常有潜在的食道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大量服药或应激史。夜间突发出血引起休克或呕吐物阻塞咽喉引起窒息等,常常是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因严重低血糖导致猝死的也较多见。其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不正规,或接受降糖药治疗后未及时进餐;有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较大,夜间常发生低血糖。除了以上基础疾病,诱因也相当重要,精神因素、疼痛刺激、冷热刺激、过度饮食都可以成为猝死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