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人肺炎是怎么回事
建议: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性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常见类型:(1)吸入性肺炎
。(2)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3)支原体肺炎
。(4)终末期肺炎。(5)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肺炎是指在住院期间由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或原虫等引起的肺部炎症。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发病率达0.5%~15%,占医院内各种感染的第1-3倍。主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多见,占68%-80%,其中又以肺炎杆菌、绿脓杆菌、肠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常见。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4%,霉菌约占5%。
临床症状:(1)多无发热、咯痰等典型症状。(2)首发症为呼吸加速及呼吸困难者,或有意识障碍、嗜睡、脱水、食欲减退等。(3)体征:可出现脉速、呼吸快,胸部听诊可闻及湿性罗音,或伴有呼吸音减弱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2、动脉血气分析。3、胸部X线片。4、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治疗:1.抗生素的选择。
(1)致病菌确定之前:主要考虑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
(2)致病菌确定后:应根据病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❷ 50岁以上中老年人肺炎病死率高达28.6%
甲流的阴霾还未散尽,流感可能引起的肺炎也开始走进公众视线。研究表明,流感极易引起继发性肺炎,而肺炎也是流感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而老年人是肺炎的高危人群,在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肺炎病死率高达28.6%。
老年人是肺炎的高危人群
老年人的免疫力比较低下,得了肺炎对老年人,还会同时引起各个器官系统的连锁反应。比如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血液细菌感染、脑膜炎等,这些连锁反应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因此,肺炎在老年人当中的死亡率很高。
美国2004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有20%的老年肺炎患者有全身血液细菌感染,也即是败血症,病死率高达51%;当肺炎球菌经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发脑膜炎,导致多达80%的老年患者死亡,即使抢救成功,也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甲流早期病例中大多是青壮年,危重病人也不多,因而一些人误以为此次甲流情况并不严重,高危人群也主要是青壮年,从而使很多老年人对此掉以轻心。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表示,国内患者患病不重,那是因为高危人群还没有接触到甲流,像老年人、慢性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果受到甲流感染进而引起继发性肺炎,必然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因此专家呼吁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必须提高对甲流及继发性肺炎的重视,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因此,专家提醒,甲型H1N1流感对有上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哮喘、慢阻肺病人的威胁更大。因而在今年秋季流感大规模袭击前,这些高危人群要引起特别注意,并提早进行免疫预防。
慢性病老人更需及早预防
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肺炎对于他们的危险系数远远高于其他普通人。专家表示,老年人尤其是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老年人,一旦患上甲流更易感染肺炎并导致严重并发症,将大大增加住院率和病死率。
这些老年患者由于长期患呼吸系统疾病,损害了呼吸道的自净功能,使引起肺炎的细菌容易存留在呼吸道里,当身体的免疫力稍有下降,这些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加上天冷,老年人的抵抗力差,会使肺部炎症的严重程度大大增加,反复发作,使原先的哮喘、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加重,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的换气功能。
而对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天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加,使大脑、心脏等主要器官的血流减慢,减少,血栓容易形成,增加脑梗塞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这些老年人的抵抗力都低,一旦得了肺炎,就会使肺的换气功能减弱,使心肌缺氧,诱发冠心病,加重原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情。
谨防甲流之后肺炎乘虚而入
流感会引发多种继发性疾病,这些往往成为老年人等高危人群的连环杀手。患者罹患流感之后,会持续高烧,这将导致人的免疫力和心肺功能的下降,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这时通常寄生在健康人鼻咽部的一种细菌“肺炎球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肺部感染,进而造成肺炎。
流感病毒与病原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局限于流感大流行的情况下,在季节性流感中同样如此。美国的相关统计表明,在流感流行季节中,约50%的死亡病例死于肺炎,其中绝大部分是肺炎球菌造成的。
研究显示,此次甲型H1N1流感爆发同样会加大感染肺炎的情况出现。日前,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与季节性流感病毒主要停留在鼻腔不同,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从上呼吸道散布至肺,更可能引发继发性肺炎。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呼吸系统能力强于季节性流感病毒。
抵抗肺炎预防为主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治疗肺炎球菌疾病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使用抗生素。但由于我国抗生素使用极为普遍,使得耐药的肺炎球菌更容易生存。近年来,由于肺炎球菌对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有的药品甚至达到100%,给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预防肺炎变得十分重要,而现在国际公认最好的预防肺炎的方法就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专家解释,肺炎疫苗接种后,可诱发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对抗肺炎球菌的抗体,而抗体能帮助白细胞有效防御肺炎球菌的侵袭。接种肺炎疫苗后,有效保护率可达到85%以上,保护期为5年。
专家提示,老年人必须加强流感后继发性肺炎的预防,在今年秋季流感大规模袭击前,这些高危人群要提早进行免疫预防,及早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立秋后老人可接种肺炎疫苗
立秋后天气将逐渐转凉,流感与肺炎高发期也将随之到来。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海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协办的免费为老年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活动昨日在本市正式启动。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250万人患肺炎球菌性肺炎,12.5万人死亡,其中老人是肺炎的高危人群。50岁以上中老年人病死率高达28.6%。
由于继发性肺炎的高发人群一般在5岁以内的幼儿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中,因此专家建议5岁以内的幼儿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我国著名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院士也表示,甲型H1N1流感对有上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哮喘、慢阻肺病人的威胁更大。因而在今年秋季流感大规模袭击前,这些高危人群要引起特别注意,并提早进行免疫预防。
专家指出,预防肺炎的方法就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接种肺炎疫苗后,有效保护率可达到85%以上,保护期为5年。但是专家提醒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正在接受化疗的病人、过敏体质的人不适合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此外,病人应该向医生说明自己的既往病史、过敏史、家族史,以及以往接种疫苗的反应;而空腹或过度疲劳时不宜接种,以防引起“晕针”。在接种后,病人多喝些开水、注意保暖、适当休息,不要洗澡,不吃刺激性食物。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肺炎病死率高达28.6%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❸ 我是老年人,妇检发现感染了HPV病毒,这是是什么病菌,...
1.
性接触传播
这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丈夫阴茎HPV的存在可使妻子宫颈受染的危险增加9倍,相同的HPV亚型可以在性伴侣中检出,与此相反,处女通常是检测不到HPV感染。
2.
非性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病变部位及病人分泌物感染;
病毒携带者及亚临床患者也能传播此病。
3.
间接物体传播
少数可通过日常生活用品如内裤、浴盆、浴巾传染。这一传播途径是极其少的,只有和患有尖锐湿疣的患者共同生活,共用浴具时才可发生。
hpv会传染给家人吗?答案是显然会得。预防hpv方法:
1、要勤洗病变局部,保持局部干净、干燥。生活用品要单独使用,尖锐湿疣患者的生活用品,特别是内衣裤、毛巾、盆等应单独使用,并做好消毒处理,以防传染。
2、防止接触传染,不使用别人地内衣、泳装及浴盆;在公共浴池不洗盆塘,提倡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