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备的形式获得经济来源,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等,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无偿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以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方式。
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
国内机构养老模式
1、“公办民营”模式
政府出资兴办养老机构,然后由社会团体或个人经营,政府只起到监督作用。养老机构可采用“以房养房”的办法,利用入住者手中的房产,与入住者达成协议,由养老机构方一次性买断入住者住房或帮助入住者经营住房,使老年人有经济能力来承担自己的开销,又使养老机构的经营者能够获取一部分利润,对养老机构进行再投入。
2、互助养老模式
其运作模式是政府支持、多方参与、民间操作,在老人家中和社区两个层而建立互助养老点和互助养老中心,形成以老人家庭为基础的家庭式互助养老和以社区养老设施为依托的社区式互助养老;在该模式中,由政府负责为互助养老点购买娱乐设施、补贴水电费等,并加强引导扶持、组织开展活动,条件宽裕的老人家庭提供活动场所,社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闲置场所或提供赞助,有效整合了政府、社会和家庭资源。
3、机构式专业养老模式—老年社区
该模式通过对老年生活社区的整体开发而较全而地解决养老问题,是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完关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该模式中,老人以户为单位入住生活社区,完全是居家的概念;同时,老人置身于社区内,又可获得专业化的照料服务,并参与人际互动,有效地解决了老人的孤独与衰老感。可以说,老年社区代表了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口前上海市第一家老年社区亲和源老年公寓即将投入运营。
4、异地养老模式
实质是移地养老,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互动式异地养老、度假养老、回原籍养老等方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谓“互动式异地养老”,是指各地养老机构通过有效的机制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网络,将老年人的市场需求资源和养老机构闲置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的交换性服务,相互交换客户资源,让老人在没有增加很多费用的情况下,可以享受来自不同养老机构的多样化的服务。
5、社区老年公寓
“社区老年公寓”就是在社区医院附近建立老年公寓,将社区医院和老年公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能够将社区医院和老年公寓的优势互补,而且还具有以家庭为中心的老年护理模式的优势。
6、新型老年公寓
在经营管理上,有两种模式:一是与政府脱离,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二是国家控股,吸纳社会资金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老年公寓分为养老区(健康老人)、康复区(患病老人)、特护区(临终老人)、托老所(短期托管)、休闲养老区(异地养老)等不同区位,满足不同状况的养老需要。公寓内娱乐、健身、阅读、配餐等设施一律对外开放,组建而向社会的老年休闲俱乐部,广泛吸纳会员。
7、护理学院经营老人公寓
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医院式管理、专业技术优势、教育研究优势。医院式管理:以护理为主的医院管理服务,是其特有管理模式。专业技术优势:护理学院的医疗护理知识资源丰富;老年护理专科人才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能够了解老人的需要。教育研究优势:护理学院经营老年公寓,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得到锻炼,又可以为老年公寓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是一种双赢行为。
8、香港的老年照护体系
该体系由五部分组成:(1)医院老年专科:主要收治急性期或病情较重的老年人;(2)老年日间中心:白天开放、晚上休息的医疗机构;(3)老年人服务社区:经过医院老年专科病房治疗或日间中心康复后的老年人可转入社区;(4)安老院:香港的安老院多由私人承办,主要对家人无法照)顷又无自理能力的老人进行日常生活照顾,不进行护理、治疗等活动;(5)宁养中心:提供临终服务。
国外机构养老机构模式
1、瑞典的福利型养老模式
瑞典是北欧福利型模式的创始者。该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人享有福利权利,并以国家税收作为福利基金的来源,社会津贴水平高。其老年福利机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入户服务公寓:入住老年人租住,由市政府社会工作部门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各项入户服务;二是老年公寓:收住生活无法完全自理并需要经常性照料的老年人;三是疗养院:配备护士专门照料患老年痴呆症、晚期重症以及需要经常性医疗护理的老年人;四是类家庭:主要收住存在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为降低支出,提高效率,瑞典引入竞争机制,议会批准了老年护理机构实行商业化经营的建议;一些大城市还建立了“城市医疗保健服务有限公司”,私营老年服务为收入较高的老人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2、美国的产业化养老
在美国,要求养老机构全天必须有具备执业资格的护士值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受过培训并持有证书,但诸如人力不足和员工流失率高等问题仍然存在。美国的太阳城中心是世界闻名的老年人专业社区,它接纳5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标准的老年人乐园。那里不仅有独立的邮局、超市、医疗机构、银行、教堂,还有各种室内外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保龄球场、健身娱乐中心等,成为老年产业的发展基地。
3、日本的多元化养老
和欧洲国家一样,日本也支持“属地养老”的原则,即生理或心理有障碍的老人,在自己家中接受照料,或者尽可能地在靠近他们自己社区的、类似老年之家的机构中接受照顾LJ。日本的养老机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元化服务:老年公寓、康复保健机构、特别养护之家、疗养院(包括老年医院、老年病房等)、痴呆老人生活小组、静养关怀、日间托管服务等。其中,痴呆老人生活小组一般由数名痴呆老人组成,每人都有家庭角色。
4、澳大利亚的分层机构养老
澳大利亚对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有两类:一类是院所照料,另一类是社区照料。院所照料由机构提供服务,主要分为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提供较低水平的照料,对象是需要一定医疗保健、生活照料服务的,但有一定自理能力,不需要24h监护的老年人口,其开支纳入政府预算,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并根据服务强度和照料等级拨款;老年护理院提供住所的高水平照料,如医院手术的照料、临终关怀等,对象大都是一些失去自理能力,有特殊医疗、生理和心理保健需要的脆弱老年群体,护理院要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护理院的开支昂贵,消耗了大部分的联邦和政府预算。
参考文献
孙建萍;周雪;杨支兰;申华平.《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现状》.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07期
⑵ 养老院如何盈利
个人觉得养老院特别是公立的养老学院肯定不是盈利的,基本上需要国家补贴。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民营养老医院,它们可以在市场上生存。利润主要靠护理费、住宿费、伙食费、基本医疗储备费等。老人留得越多,利润越高。
1.纯粹福利性质的养老医院。这样一种纯福利的商业模式,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依靠政府或企业提供的支持来建设和运营。这种商业模式主要是为经济收入低的孤寡老人设立的。由于缺乏收入,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生活条件,缺乏娱乐设施和低医疗条件,这家纯粹的福利养老医院不能满足大多数退休老人。
2.混合养老医院。这是养老医院在国内比较常见的商业模式,既有福利又有盈利,通常有政府或慈善机构背景。运营方面,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除了最基本的养老服务,通常还会提供一些娱乐设施和服务,以及一些人性化的服务。其盈利能力主要表现在收费服务上,主要是根据入住环境和服务水平设定收费标准;费用包括入住时的一次性费用和每月费用,以及一些护理和医疗费用。
3.专业公司管理。这种类型比较费钱,利润大但是初期投入高。通常是个人或企业自己建造管理的老年住宅。这种模式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优美的环境、各种设施完善的居住场所和完善的服务。这套旧公寓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租赁,收费水平远高于前两种商业模式。
总结:
总的来说养老学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不以赚钱为目的主要以满足社会利益为目的。特别是公立的养老院基本上需要国家补贴,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民营养老医院可以在市场上生存。
⑶ 养老院运作模式有哪些
养老院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连锁化经营模式
养老院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实现规模化运营。这种模式下的养老院以统一的管理标准、服务理念和品牌推广,实现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连锁化经营可以利用集团采购、资源共享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同时,这种模式下的养老院能够迅速扩张,占领市场份额。
二、医养结合模式
医养结合模式是指养老院与医疗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除了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还提供医疗护理、康复服务等,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需求。这种模式实现了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三 "三位一体"模式
这种养老院运作模式将养老服务、护理服务和康复服务融为一体。它主要针对那些需要长期照护的老年人,如失能、半失能老人或有特殊需求的老人。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和心理疏导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四、社区嵌入式模式
社区嵌入式养老院依托于社区,将养老服务融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温馨的养老环境。这种模式下的养老院与社区紧密合作,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嵌入式养老院可以减轻家庭照顾老年人的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种模式下的养老院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以上几种模式是目前养老院的主要运作方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和市场需求。养老院在选择运作模式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⑷ 有了“公共、公建民营”模式,中国养老院终于开始赚钱,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了“公共、公建民营”模式,中国养老院终于开始赚钱,这当然是件好事。
养老护理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好的,现在有很多政府也会给这些从业的年轻人很多的福利待遇,这也是很多年轻人选择投身到这个事业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