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健康教育有哪些行为干预措施
行为干预是健康教育的核心,评价健康教育项目和工作的效果,主要是要看其是否使人们的行为切实发生了改变。人的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能动反应,是人的生物学因素遗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行为的产生可将人的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两种,根据行为的可改变性可分为高可改变行为和低可改变行为两类,根据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又可把行为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要想改变人们的行为,必须找出人们行为产生,维持,消除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贰』 就医老年人健康宣教制度
法律分析:1.成立老年人健康管理组织机构,设立专(兼)职卫生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
2.对管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于农村及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问、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的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7.定期到管辖区行政村或居民小区开展老人宣传保健知识工作,现场血糖、血压测量并指导正确的保健方法等。
法律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第二条 第五款 加强长期照护服务。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失能老年人上门开展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发展。依托护理院(站)、护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能力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鼓励各地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发放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各类医养结合机构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
『叁』 幼儿、青少年、老年人健身锻练可采取哪些内容和手段
1)重视儿童青少年运动心理的研究,将其视为开展项目的理论基础。国外学者认为,运用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指导干预项目的开展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儿童身体活动干预均采用健康教育手段,帮助儿童树立积极参与身体活动的意识,这一手段有助于干预措施取得长远效果。身体活动干预项目对于儿童运动习惯的养成具有长远的意义。(3)将身体活动干预项目与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项目相结合,干预对象以儿童青少年为中心向教师和家长发散,扩大干预对象的覆盖面,将身体活动干预项目与膳食(学生营养餐)推广相结合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性干预,从而增加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干预项目的产出。(4)选用BMI指标作为评价干预效果的指标,具有简单、实用、可比性强的优点。
1)在选择身体活动的种类时,安全性高、依从性强、花费低廉是首要考野指虑因素。太极拳和走路等低强度运动符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特点,值得推广。(2)要在科学指导下(例如将走路分为热身、开始走路以及放松3个阶段)开展身体活动促进项目。健身教练、健康教育员在干预项目中对干预对象的引导作用强大。(3)社区的支持功能在身体活动促进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老年人对在社区中有组织的开展身体活动促进项目的依从性较高,社区项目对于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丛脊闷有明显效果。(4)目前,情绪低落、抑郁等心理问题是老年人中常见的健康问渗弯题。增加运动能够改善老年人不良的心理状态,提升老年人的自我认可度和社会归属感,同时增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耐力以及灵活性,从而延长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
『肆』 老年健康教育知识
随着时代教育的发展,健康心理讲座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社区的关注和参与,并已逐渐成为老人教育工作重点之一。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老年健康教育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家对疾病和自我保健认识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愈来愈多的人需要康复服务。为满足居民生活卫生需求,维护社区人群健康,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XX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势在必行。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里,老年人是社区护理的重点之一。如何使老年人重视自我保健,并通过自我保健增进健康,延缓衰老,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自理能力,获得高质量的长寿,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们对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健康调查
健康调查是掌握本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保健要求,制定健康干预措施的基础。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摸底,从5876人居民中,查出735例病人,患病率为12.5%,其中高血压265例,冠心病94例,脑中67例,高血脂59例,脂肪肝46例,糖尿病45例,慢性支气管炎34例,胃病10例,恶性肿瘤17例。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数为492例,占慢性病总人数的66.7%。此数据告诉我们,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是老年人,而慢性病人当中又以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为最高。
2 分类建档
以健康调查为依据,按老年人患病的种类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中、糖尿病、脂肪肝等及所需保健知识,自护技能分类建立管理卡314份,健康档案509份。并在老年人健康状况,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主要是通过与老年人及家庭成员交谈,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掌握老年人缺乏哪些保健知识、自护技能以及对所患疾病有关的预防、治疗、用药知识的了解程度。着重了解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四个方面:即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和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3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根据调查,在老年人健康状况、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计划应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安排,具体的施教者以及学习方法、形式。
4 教育内容
着重从老年人行为卫生、心理卫生以及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知识,生活起居保健和心理调适修养等方面制定宣教内容。内容尽量具有针对性、指导性、通俗易懂。通过宣传能够增强老年人卫生保健意识,改变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高脂高盐饮食等,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争取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介绍几种老年人常见疾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脑出血、脑梗塞、支气管炎、肺心病、糖尿病、肝炎、恶性肿瘤等,讲明疾病的诊断、治疗,疾病与并发症的预防知识,疾病的`先兆症状和早期信号以及病人如何进行自我救护等技能。把宣传材料编写成多种形式,并配一些趣味盎然的画面增加老年人的兴趣,尽量达到图文并茂。两年来我们编写了《老年人健康必读》手册及有关材料千份以上,如“戒烟科普知识”,“老年人运动指南”,“高盐高脂肥胖对高血压的影响及危害”等。自编健康教育处方40余种,很受老年人的欢迎
5 教育方式
5.1赠送《老年人健康必读》
本社区老年人多为离退休干部,均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尽量达到人手一册,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完善教育内容。
5.2集体讲座
授课前向社区老年人传递授课信息,明确授课内容。然后根据宣传内容进行讲解。其中主要观点及关键内容,利用黑板书写,争取让老年人听的懂、记的住。
5.3家庭教育
针对不同个体,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服务教育,讲解内容要简明扼要,浅而易懂,使老年人从中得到启迪。通过家庭随防、口头指导、操作示范,达到人人参与健康促进共同承担起健康责任的目的。
5.4开展社区保健咨询
社区护士到老年人活动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干部活动中心等,现场接受有关健康问题的咨询,针对性的解答问题,并因势利导,指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
5.5利用传播媒体进行宣教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通过广播开通“健康服务热线”,进行电话咨询,通过电视、报刊开设“健康专栏”,做到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人,报纸上有字,即解答老年人提出的问题,同时也把预防保健知识传入千家万户。
6 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减退,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护士进行宣教时应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及沟通能力。
6.1语言表达力求口语化
宣教时尽量不使用医学术语,当不得不使用时,如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血糖等,应用简单的日常用语给老人解释这些术语的意思。
6.2态度谦和尊重老年人由于老年人易受生理、情感、语言等方面的影响,施教人员应善于同老年人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及时提供心理、精神上的支持、尊重其人格。
6.3教育内容要少而精
为增加老年人的记忆每次教育指导应限于2—3点,并注意不要提供需要以外的内容,增加老年人的负担。
6.4做好归纳综合性教育
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或几种并发症,因此,牵涉健康教育的面比较广,老年人往往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在实施健教中顾此失彼,不易达标,我们可为老年人制定多方兼顾的教育计划,即有生活内容,又有康复锻炼内容及注意事项,并在相应位置标明时间,尽量让老人做到彼此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