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人肺癌的症状有哪些
88%的肺癌病人的临床表现,都是随着原发灶的发展过程及肿瘤所在部位,肿瘤大小,对支气管的影响,邻近气管是否受侵犯或压迫,远隔脏器是否有转移,是否有异位内分泌特性等因素的不同,而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1.症状
(1)咳嗽:主要是由于肿瘤或它的分泌物刺激支气管黏膜所引起,通常为肺癌的首发症状,中心型肺癌更为突出。肿瘤在支气管管壁呈浸润性生长时即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亦称为干咳、无痰或存有少量白色泡沫样黏痰。发生混合感染后痰液可呈脓性,痰量也可增加。若肿瘤位于细小支气管黏膜上,常无咳嗽或咳嗽不明显,所以周围型肺癌以咳嗽为首发症者较中央型肺癌为少。
(2)咯血和血痰:咯血为肺癌首发症状之一,患者中以咯血为首发症状者占35.9%,其特征为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往往血多于痰,色泽鲜红。偶见大咯血。持续时间不一,一般较短,仅数日,但也有达数月者。在中央型肺癌的发病过程中,由于肿瘤生长在支气管黏膜上,其表面血管丰富,当剧咳后血管溃破,所以咯血常在中央型肺癌发病早期出现。周围型肺癌在瘤体较小时,少见咯血,当瘤体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肿瘤中心缺血发生坏死而伴有出血。
(3)发热:肺癌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占21.2%,发热分为2种,一种是由于支气管阻塞或管腔受压后引起的炎性发热。中央型肺癌常因较大的支气管被肿瘤阻塞或狭窄致远侧的支气管内分泌物滞留而引起感染发热;有些肺癌病人,发热原因很难用上述理由解释,即使消炎治疗,发热不退,此即所谓癌性发热。临床上经常见到肺癌病人以发热或所谓的感染而起病,经X线透视后以“肺内感染”的诊断进行治疗,并可获得暂时的效果。但X线复查时,肺内阴影不会完全消失。此外,若遇病人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时,应高度怀疑支气管肺癌的可能。
(4)胸痛:肺癌早期,通常可有不定时的胸闷、压迫感或钝痛,这可能是由于肿瘤侵袭所在组织所致。支气管阻塞发生肺不张,造成壁层胸膜牵引,可能引起反射性胸痛。周围型肺癌病人以胸痛、背痛、肩痛、上肢痛、肋间神经痛等为首发症状就诊者占24%。因而切不可轻易地按“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神经性胸痛”等进行治疗,一定要警惕是否有肺内病变。
(5)胸闷、气急:肿瘤在叶支气管或主支气管口时,大支气管突然被阻,病虽未属晚期但出现胸闷、气急等症状。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支气管播散性腺癌也常出现气急,以前者为甚,因肺泡上皮已变为癌细胞,通气/血流比例严重失常和弥散功能障碍。
(6)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声音嘶哑:同侧或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意味着纵隔内淋巴结存在着广泛转移,无疑属晚期。患侧声带麻痹和声音嘶哑则由于肺癌纵隔淋巴转移或癌瘤直接侵袭喉返神经所致。以往认为这类病人属于肺癌Ⅲ期,不宜手术,现今学者很多主张仍可手术。
(7)上腔静脉综合征:当肿瘤直接侵犯上腔静脉,或转移性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和奇静脉时,静脉回流受阻,可产生头晕、眼花、胸闷、头颈部水肿等症状。查体可见头面部和颈部肿胀,眼结膜充血、水肿,唇部发绀,颈部及胸壁静脉怒张。
(8)颈交感神经丛和臂丛神经受侵:多见于肺尖癌,当肿瘤侵及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外侧近脊柱旁的交感神经节时,可引起Horner氏症,表现为患侧眼球凹陷、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睑裂狭小。同时也可产生臂丛神经的压迫症状,该侧上肢有火灼样剧痛,自腋部内侧开始向远端放射,局部皮肤感觉异常。
(9)胸膜转移:多见于未分化癌及腺癌,鳞癌较少,为肺癌直接侵犯或种植的结果,诊断措施为穿刺抽液细胞学检查。临床上常表现为胸液增长极快,抽后不出2~3天,又复增多。血性胸液中常能找到癌细胞。非血性胸液亦不能除外癌症,可能由于胸膜癌灶少之故。
(10)血行性转移:血行性转移常见部位是骨、肝、脑,其次为肾、肾上腺、皮下组织等。
①骨转移:受累骨常见者为肋骨、椎骨、颅骨、髂骨、骶骨等,其中以肋骨转移最多。局部疼痛最早出现,常在骨质破坏1~2个月之前,转为局部剧烈顽固性疼痛。脊柱转移可压迫或侵犯脊髓造成截瘫。
②肝转移: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消瘦、肝区痛,有时可出现黄疸。诊断的主要特点为肝脏在短期内进行性增大,正常轮廓消失,柔韧度不一致,触之有结节。转移灶大于2cm时,超声波、CT可查出。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呈进行性增高,常超过20个金阿单位,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可能阳性。谷丙转氨酶及其他肝功能改变不明显。患者多在短期内死亡。
③脑转移:预后极差,一般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较为多见,常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或内耳性眩晕症。转移到小脑后,可有共济失调,指鼻、眼试验,膝腱试验阳性。有时有偏瘫、谵妄、眼球震颤、复视等症状出现,甚至有少数病例可出现幻觉、妄想、性格改变等症状。有时第一症状即出现抽搐和突然昏厥。CT、MRI有助于明确诊断。
④肾、肾上腺及皮下转移:当肾上腺转移时可出现阿狄森综合征,皮下转移时可出现皮下结节等。
2.肺外症状现已发现肺癌分泌的异位激素和类似物质,主要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抗利尿激素(ADH),促性腺激素(GTH),降钙素(CT),血清素(γ-HT),胰岛素类似物,肾素样物质等,均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1)类癌综合征:是血清素(5-羟色胺)引起的皮肤潮红、腹泻、水肿、喘息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症状。还有黑色棘皮症及皮肌炎、掌趾皮肤过度角化症、硬皮症,以及栓塞性静脉炎、非细菌性栓塞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毛细血管病性渗血性贫血等肺外表现。
(2)库欣综合征:是由于未分化细胞癌分泌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结果。临床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紫纹,多血质,骨质疏松等,各种表现充分者为数很少,因癌细胞分化的大分子量ACTH的活性仅是脑垂体性ACTH的1/10。为了鉴别,必须注意其他代谢方面的异常表现,如低血钾伴有低氯性碱中毒,血糖值升高及糖尿病等。
(3)未分化细胞癌:尤其是燕麦细胞癌尚可分泌抗利尿激素(ADH),引起不适当的“抗利尿激素分泌综合征”。此综合征表现为低渗透压性低钠血症,临床表现水过多和水中毒症状,严重者有脑水肿表现,尿中持续性排钠,不伴有肾、肾上腺功能衰竭,治疗上仅投给钠不足,必须限制水摄入量,并辅以强利尿剂才能收效。
(4)某些肺癌产生异位前列腺素,可有高钙血症表现。常见于鳞癌,病人表现为嗜睡、厌食、恶心、呕吐和体重减轻及精神变化。
(5)异位促性腺激素综合征:主要表现是男性乳房发育及性早熟,女性月经失调,多发性卵巢囊肿等,血浆中黄体生成激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增高。
(6)异位生长激素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肺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四肢关节肿胀,疼痛,骨膜增生,杵状指(趾)及肢端肥大症等,血浆生长激素高达20mg/ml,正常为5~9
B. 新生儿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有些高。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称晚发型肺炎,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少数是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呼吸窘迫、甚至窒息,严重者会因为缺氧引起大脑损伤,留下永久的后遗症(如癫痫)。一旦确证,大夫会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病毒的药物,并及时辅助氧疗和气道处理,纠正缺氧和电解质紊乱,避免其他并发症。
C. 呼吸系统病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主要病理特征是粘液腺增生肥大、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化生。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咯痰,每年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 肺气肿:系指肺脏过度充气,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永久性膨胀并伴有破坏性改变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管扩张症:是指肺内支气管因管壁平滑肌和弹性支持组织破坏而导致管腔持久性扩张的一种慢性气道性疾病。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性呼吸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类型,多种肺内外原因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呼吸极度窘迫,低氧血症及非左心衰竭性弥漫性肺水肿为特征的综合征。 透明膜: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极富蛋白的水肿液和坏死的上皮细胞残留物分布在扩张的肺泡管及肺泡表面,形成膜样结构,它严重影响肺泡的换气功能。 小叶性肺炎:是指细支气管及其邻近的肺泡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大叶性肺炎:是肺组织的急性渗出性炎症。病理特点表现为肺泡内弥漫性的纤维蛋白渗出为主同时伴有多量中性粒细胞的炎症。 充血水肿期:是大叶性肺炎早期,病变肺叶肿大,重量增加,可呈暗红色,挤压之可见肺组织内流出淡红色泡沫状液体。镜检:病变肺叶弥漫性的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有多少不等的水肿液,少数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 红色肝样变期:是大叶性肺炎在发病后第3~4天进入此期。镜检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除原有水肿液外,已有大量红细胞充塞其中,同时夹杂多量中性粒细胞、少量纤维蛋白和巨噬细胞。相邻肺泡间的纤维蛋白通过肺泡间孔连接成网。眼观:肺叶肿大,呈暗红色,受累肺叶质实,切面灰红,粗糙颗粒状,似肝,故有“红色肝样变”之称。 灰色肝样变期:是大叶性肺炎在发病后第5~6天进入此期。镜检: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充血逐渐减轻,肺泡腔内继续有中性粒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红细胞可见,但数量甚少。纤维蛋白经肺泡间孔相互连接的网状结构更为明显。眼观:肺叶仍肿大,质实,由于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充血程度减轻,实质区颜色由暗红逐渐变为灰白,切面干燥,颗粒状,故称“灰色肝样变” 肺肉质样变:在大叶性肺炎中,某些患者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出的蛋白酶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蛋白等渗出物。久之则可发生机化,眼观局部肺组织呈质地坚韧的褐色肉样纤维组织。 间质性肺炎:一组病变主要局限于肺间质的肺部炎症。病理特点为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于间质中,同时伴有间质血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充血,也称为非典型性肺炎。 肺硅沉着症:是因长期吸入大事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沉着于肺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职业病。 硅结节:硅结节境界清楚,直径2~5mm,呈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质硬,触之有砂样感。硅结节初始阶段是由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聚集组成,继而成纤维细胞增生,使之发生纤维化。结节内增生的纤维组织常呈同心圆式排列。当胶原沉积较多时,则变为同心圆状或漩涡状排列的玻璃样变的结节。 肺原性心脏病:是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疾病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引起的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的的心脏病。 鼻咽癌:是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大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癌。 燕麦细胞癌:是肺癌组织学类型中的一种,镜下特点为癌细胞小而呈短梭形,犹如小淋巴细胞,染色质深染,胞质少而形似裸核。典型时癌细胞常一端稍尖,形如燕麦穗粒,故称之为燕麦细胞癌。癌细胞常密集成群,亦可呈编织状排列,有时围绕小血管呈管状结构和假菊形结构,这种组织学特点提示它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源性,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上皮内的嗜银细胞,归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电镜证实此类细胞大多含有分泌性颗粒,能产生5-HT、ACTH等激素,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本型肿瘤以男性多见,年龄常偏轻,且与吸烟关系密切。治疗中以对放疗和化疗为敏感。由于生长迅速,早期即沿淋巴道或血道转移,预后较差。据统计,5年生存率不到1%。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有哪些? 答: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有:1.腺体增生肥大、分泌亢进,表现为大气道腺体肥大、增生,浆液腺上皮发生粘液腺化生。2.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首先受到损害的是纤毛柱状上皮。纤毛上皮发生程度不等的变性、坏死、脱落,纤毛变短而参差不齐,稀疏倒伏,互相粘连,严重时可以局部完全脱失;粘膜损伤严重时,上皮发生坏死和崩解,甚至形成溃疡。3.支气管壁的病变,支气管壁充血、水肿、粘膜肿胀,各级支气管壁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和一定的巨噬细胞浸润,支气管周围支撑组织的破坏,间质内弹力纤维与平滑肌束断裂、破坏,纤维组织增生,还会导致管壁软骨片萎缩、纤维化、钙盐沉着,甚至骨化形成。 请问有哪些因素可引起肺动脉高压? 答:1.原发性的肺疾病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以及日久后形成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是本病的最常见原因。此外,还有矽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及肺广泛的纤维化等。这些疾病常因低氧血症、肺血管数目减少、肺小动脉痉挛,而致肺动脉压力增高,导致右心肥大。 2.原发性肺血管疾病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扭曲或闭塞、结节性肺动脉炎、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等,是肺动脉高压更直接的原因,从而引起右心肥大。 3.影响胸廓的疾病 这类疾病有胸廓畸形、脊柱后侧弯、胸膜纤维化等,它们可使呼吸活动受限制,肺泡通气不足,引起缺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而致肺动脉高压。 大叶性肺炎各期病变有何特点? 1、充血水肿期:是大叶性肺炎早期,病变肺叶肿大,重量增加,可呈暗红色,挤压之可见肺组织内流出淡红色泡沫状液体。镜检:病变肺叶弥漫性的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有多少不等的水肿液,少数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 2、红色肝样变期:是大叶性肺炎在发病后第3~4天进入此期。镜检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除原有水肿液外,已有大量红细胞充塞其中,同时夹杂多量中性粒细胞、少量纤维蛋白和巨噬细胞。相邻肺泡间的纤维蛋白通过肺泡间孔连接成网。眼观:肺叶肿大,呈暗红色,受累肺叶质实,切面灰红,粗糙颗粒状,似肝,故有“红色肝样变”之称。 3、灰色肝样变期:是大叶性肺炎在发病后第5~6天进入此期。镜检: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充血逐渐减轻,肺泡腔内继续有中性粒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红细胞可见,但数量甚少。纤维蛋白经肺泡间孔相互连接的网状结构更为明显。眼观:肺叶仍肿大,质实,由于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充血程度减轻,实质区颜色由暗红逐渐变为灰白,切面干燥,颗粒状,故称“灰色肝样变”。 4、溶解消散期:病后1周左右,病原菌被吞噬消灭,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溶解酶,使渗出的纤维蛋白被溶解。溶解物可以由气道咳出,也可以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经淋巴管逐步排出或吸收,最终肺组织可完全恢复正常。 试述硅肺的基本病变及分期。 答:硅肺的基本病变是硅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肺纤维化。 Ⅰ期硅肺:硅结节主要局限在肺的淋巴系统,肺组织中硅结节数量较少,直径在1-3mm,主要有分布在两肺中、下叶近肺门处。 Ⅱ期硅肺:硅结节数量增多、体积增大,伴有较明显的肺纤维化。结节病变可散布于全肺,但仍密积人在中、下肺叶近肺门区为特征,总的病变范围不超过钱肺的1/3。 Ⅲ期硅肺:硅结节密集与肺纤维化融合成块。结节之间的肺组织常有明显的灶周肺气肿或肺不张。切开时有沙砾感。 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哪些? 1、眼观类型:①中央型:肿块位于肺门处,发生于主、叶或段支气管。②周围型:主要指发生于段及段以下的支气管。③弥漫型:罕见,肿瘤呈现弥漫性浸润生长,也可沿肺泡生长,呈弥漫性小结节状。 2、组织学类型:(1) 鳞状细胞癌,高分化型的癌组织中可见到细胞间桥、角化细胞,典型者可有角化珠形成;低分化型的癌细胞无或偶见角化,细胞大而呈多边形呈梭形;核常异型;未分化型癌细胞则多弥漫分布,无明显癌巢。(2)小细胞癌,镜下特点为癌细胞小而呈短梭形,犹如小淋巴细胞,染色质深染,胞质少而形似裸核。(3)腺癌,分化高者可有明显腺腔结构,腺上皮可分泌粘液,也可增生呈乳头状结构、分化差者癌细胞排列成实心的细胞索,无明显腺腔,也可呈现不规则腺体结构,或呈筛网状结构。(4)大细胞未分化癌,主要特点是肿瘤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细胞异型明显,常呈多边形,核深染,有时呈现奇异核和多核;也可见多量瘤巨细胞。
D. 咽喉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咽喉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癌症,癌症现在也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了,所以预防癌症也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总在提的一个话题,咽喉癌也与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所以也是可以预防的。那么,咽喉癌早期症状有哪些?咽喉癌早期有什么预兆吗?
1、咳嗽
由于肿瘤分泌物刺激所致,咽喉癌患者多有咳嗽症状,咳嗽时候痰中咳带着有血丝,间断脓血臭痰,或者刺激性的干咳。
2、局部疼痛
因感染或者肿瘤增大所累积侵患周围组织及软骨从而引起局部疼痛,甚至可向同侧的耳部呈放射疼痛,喉节处或痛或胀。但咽喉癌合并溃疡、炎症或者喉软骨骨膜炎时,可引起神经的反射性疼痛,表现为同侧头痛、耳痛。
3、声音嘶哑
因为肿瘤可以累及声带或者因为局部感染而导致声带发生水肿病变,导致声音嘶哑或者间歇性声哑。
4、咽喉部有异物感
有着肿瘤的出现,患者在咽喉部可有异物感、紧迫感或者吞咽困难。声门上型咽喉癌的早期,由于下咽肿瘤的持续长大会阻碍食物的正常通过,故而会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而始发与声带的肿瘤一般发展至中后期也会产生咽喉异物或者吞咽疼痛的症状。
5、呼吸困难
当肿瘤在原发部位严重恶化病体积增大,会直接阻塞气管,影响呼吸或者使气管分泌物排出不畅而导致出现呼吸困难。
6、颈部肿块
咽喉癌患者常常可以在上颈部、下颌角后方扪及包块。
7、痰中带血
由于肿瘤带有大量的非正常新生血管,当表面溃疡出血时,患者在咳嗽后常常会发现粘液或者痰里带有血丝。这类症状主要见于声门上型、声门下型肿瘤患者和中晚期的声带肿瘤患者,而早期的声带肿瘤一般没有出血现象。
8、肺部感染
由于肿瘤影响,患者的喉头反向功能逐渐减退,容易将食物误吸入气管或者坏死的肿瘤组织流入气管,从而可以引起吸入性肺炎等肺部感染性疾病。
9、喉癌是怎么引起的
1、发声劳累
超过半数的喉癌是原发于声带部分,发声时声带是振动摩擦最剧烈的部位,亦为肿痛、声带息肉的好发部位。声带过度振动摩擦会使粘膜水肿出血,上皮增生、变厚成为致成喉癌的基础。
2、吸烟
吸烟与呼吸道肿瘤关系非常密切。当烟草燃烧时可产生焦油,其中的笨丙芘有致癌作用,可致黏膜水肿、充血、上皮增生及鳞状化生,使纤毛运动停止,从而致癌。
3、饮酒
一般认为饮酒和喉癌有关,长期饮酒刺激粘膜可使其变性而导致喉癌发生。吸烟和饮酒在致癌方面有协同作用。
4、放射性物质
长期接触放射性核素,如镭、铀、氡等接触可引起恶性肿瘤。
5、性激素
喉是第二性征器管,认为是性激素的靶器管。喉癌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临床研究发现喉癌患者睾酮水平高于正常人,雌激素降低;切除肿瘤后睾酮水平明显下降。
6、空气污染
在工业生产中,工场内空气如被砷、烟草、铬等的尘灰行染,长期大量吸入,有致癌的可能。因此,应该重视工业中的防护。此外,对于汽油燃烧所产生的废气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7、病毒感染
关于病毒和癌肿发生的关系,近年已受到重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引起喉乳头状瘤,目前认为是喉癌的癌前病变。
8、微量元素缺乏
某些微量元素是体内一些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可能会导致酶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细胞分裂生长,发生基因突变。
9、癌前期病变
喉部角化症和喉部良性肿瘤,如喉乳头状瘤反复发作是引起喉癌的原因。
E. 咽喉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咽部疾病 主要有以下几种。
非特异性感染 由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一般性炎症,如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
咽间隙是咽部筋膜形成的间隙。此处感染多来源于咽、扁桃体、牙齿、腮腺及颈椎等。
咽后脓肿发生于咽后隙,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急性为多见,多发生于3岁以内的婴儿;慢性者较少见,多见于成年人,常为结核性脓肿。急性者起病急,有畏寒高烧、咳嗽、咽痛、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如鸭鸣,并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结核性脓肿发病慢,常伴低烧、盗汗、咳嗽等结核症状。若脓肿破裂,脓液流入气管可产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肺脓肿等;脓肿可向外扩展到咽旁间隙发展为咽旁脓肿,脓肿向下可致纵隔障炎;侵蚀大动脉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强迫检查可导致脓肿破裂引起窒息,故检查时应取头低脚高位,准备好吸引器,以备脓肿破裂时吸引脓液。颈部 X射线摄片检查可见咽后壁软组织增厚。结核性者常有颈椎破坏,确诊后,应立即排脓,先穿刺抽脓减压,再用尖刀划开,吸尽脓液,并每日扩展切口引流脓液,直到无脓为止。全身应用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结核性脓肿则以穿刺吸引为主,并进行抗结核治疗,脓腔内可注入抗结核药。
咽旁脓肿系咽旁隙感染所致,主要症状为高热、咽痛、患侧颈部痛、颈强直;影响翼内肌时可出现张口困难,上述症状因脓肿所在部位不同而异。茎突前的咽旁间隙前部化脓时扁桃体及咽侧壁被推向咽腔,有张口困难、腮腺部位明显肿胀,并延及颌下区;茎突后的咽旁间隙后部感染时无张口困难,但水肿向下蔓延可致喉水肿,导致呼吸困难,腮腺区肿胀较轻,炎症可侵犯颈动脉,发生大出血。脓肿引流可经咽内和颈侧两个途径;脓肿向咽侧突出明显、无血管搏动者可经口在咽侧壁最隆起处作垂直切口,扩张排脓;若颌下及颈部肿胀明显或怀凝血管糜烂出血者,则以颈侧切开为宜。 扁桃体周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化脓性感染,多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后发生,表现为一侧扁桃体突出,周围组织肿胀,脓肿成熟后有波动,可在波动最明显处切开,每日扩张切口排脓,也可切除扁桃体。
特异性感染 急性特异性感染有霉菌性咽炎、樊尚氏咽峡炎、咽白喉等。急性特异性咽炎要与血液引起的咽炎及急性传染病引起的咽炎相鉴别。一些血液病早期就可能有急性咽炎的症状,所以咽部感染的病人应作血液检查。
慢性特异性感染常见的有咽结核、咽梅毒、咽麻风等。
咽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或通过血运感染而来。有高热、咽痛、咽下困难,病变可在咽后壁、软颚等处,呈小溃疡,边溃疡、边修复为其特点。
咽麻风由麻风杆菌感染所致,初期似一般慢性咽炎,以后粘膜充血水肿,继之干燥,发生结节性浸润或硬结,最后瘢痕化。悬雍垂可因瘢痕收缩而消失,软颚瘢痕收缩可致鼻咽部关闭不全,产生开放性鼻音,侵及鼻咽部可使咽鼓管狭窄,导致中耳并发症。
咽梅毒为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梅素均可有咽部表现,一期咽梅毒表现为咽部溃疡及伪膜形成,颈部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为粘膜斑;三期为梅毒瘤,咽部可形成硬结、溃烂,并可使硬颚穿孔。
继发于血液病的咽炎 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性咽峡炎。②粒性细胞缺乏性咽峡炎。粒性细胞减少或缺乏可能因骨髓造血系统受抑制引起,也可能因粒细胞破坏加速所致,后者常与药物变态反应有关。一般发病急,进展快。患者高烧、畏寒、咽痛、头疼,咽部病变是因粒细胞缺乏,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所致,表现为口腔及咽部粘膜糜烂,扁桃体肿大、溃疡,上有渗出物,组织坏死而有臭味。若导致粒细胞缺乏的原因不能除去,患者常因继发感染而死亡,因药物变态反应引起的一般预后较好。③白血病性咽峡炎。白血病可有咽部表现,初期咽粘膜苍白水肿,继发感染后则有溃疡坏死。牙龈肿胀呈蕈状,易出血,口臭。
异物 有鱼刺、麦芒、假牙、碎骨片、食团等,多因进食不慎或老年人吞咽功能不良所致。鼻咽部水蛭寄生多因在孳生水蛭的河水中游泳或饮用含水蛭的河水所致,可造成长时间流鼻血而找不到原因。尖锐的异物如鱼刺、麦芒常刺入扁桃体或舌根,引起疼痛;刺激性较少的异物,如玻璃,有时可在鼻咽部存留较长时间。
外伤 常见于交通事故、战伤、自杀等。咽喉部伤残约占全部战伤的 1%。儿童口含竹筷摔倒常刺伤咽后壁或扁桃体前弓。咽外伤的处理原则是防止呼吸道梗阻和感染,外伤严重的应鼻饲,以保证营养。
肿瘤 咽部良性肿瘤有上皮瘤(乳头状瘤、腺瘤)、血管瘤、纤维瘤、神经鞘膜瘤、脑膜瘤、畸胎瘤、脊索瘤等。咽间隙肿瘤以咽旁隙肿瘤较多,绝大多数是腮腺深叶肿瘤直接侵占此隙。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多发生于青年,男性较多,肿瘤常发生于蝶骨体及枕骨基部,由大量纤维组织及血管构成,因肿瘤接近颅底、咽鼓管,故除鼻堵、鼻出血外,耳部症状及颅神经压迫症状也常见。反复大量出血是此病的一个特征。
咽部恶性肿瘤以鼻咽癌和扁桃体癌为多见,特别是鼻咽癌,中国为高发地区。中国在鼻咽癌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扁桃体癌表现为一侧扁桃体肿大、增生、溃疡。这两类病的确诊都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缺铁性咽下困难综合征 又称普卢默-文孙二氏综合征。主要表现咽下困难、口角炎、舌和咽粘膜萎缩、牙齿脱落、牙龈肿、脱发、胃酸缺乏。属于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后症状消失。
咽神经官能症 又名咽异感症、癔球等。症状为咽部阻塞感,位置固定或移动,在吞咽唾液时堵塞感加重,进食时无碍,也无其他不适,检查不能发现异常,患者常有焦虑、恐癌等心理状态,有人认为是环咽肌痉挛所致,治疗以精神安慰、解除思想顾虑为主。
F. 得了咽喉癌,身体会有哪几种症状出现
得了咽喉癌,身体会有哪几种症状出现?
早期咽喉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85%,但是咽喉癌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 所以希望大家重视声音嘶哑的及时诊治,如果年龄超过40岁,而且声嘶的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了,这时就要注意,尽早去往医院排查咽喉癌。另外,出现 咽喉部疼痛、咽部异物感、 痰中带血等情况,也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因为近年来喉癌疾病发病率逐渐的提高,我们只要了解了症状表现才可以帮助患者在患有疾病的时候早发现早治疗。
声音嘶哑、喉部异物感、吞咽不适、咽喉肿痛、痰中带血丝、呼吸困难等表现,都可能提示喉癌的发生,但可能与大家印象里的“上火”、“咽炎”混淆,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所以,有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史、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男性,一旦频繁出现声音嘶哑、咽喉肿痛等情况,经常规的治疗效果不好,最好能做电子喉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喉癌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