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案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眼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常因结膜或鼻腔内的炎症蔓延导致鼻泪管阻塞,使泪液不能正常流入鼻腔,滞留在泪囊内,引发化脓性炎症。此病通常表现为眼睛长期流泪,但不红不痛,结膜充血,局部皮肤可能伴有湿疹。
诊断时,医生会通过按压泪囊部位观察是否有脓性分泌物排出,若积液较多,泪囊区可能会肿起。患者还可能伴随睑缘炎或慢性结膜炎的症状。治疗方面,如果鼻泪管未完全堵塞,可以使用0.5%氯霉素液冲洗泪囊,部分患者可能因此痊愈。如效果不佳,则需考虑手术治疗,如泪囊鼻腔吻合术,以恢复泪道功能。
预防与保健方面,一旦发现泪溢症状,应及时治疗,避免泪道长期不通畅引发慢性泪囊炎。治疗时,可以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并在滴眼前提前按压泪囊处,使脓液尽量排出。对于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生理盐水或抗生素眼药水冲洗泪道。然而,目前慢性泪囊炎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前需进行泪囊冲洗。
在药物治疗和泪道反复冲洗后,若分泌物消失,可进行泪道探通术,以打通堵塞的泪道。术后为保持通畅,可在泪道中置入丝线、肠线、马尾等线,或放置硅胶管等,甚至在阻塞处手术切开后置入直径1.5~3mm的金、银、铂合金、硅胶等材料的义管,以解决泪液排泄的问题。对于泪囊很小或有严重萎缩性鼻炎的患者,可考虑将发炎的泪囊摘除,但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手术,一般适合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年轻人则不太合适。
还有一种手术方法,是从大眼角的鼻根部切口,把鼻骨打一个小洞,将泪囊壁和鼻腔粘膜吻合在一起,使泪液不再通过鼻泪管,而是从新开的小洞处直接进入鼻腔。这种手术称为泪囊鼻腔吻合术,类似于河流改道,既解除了泪道长期积脓的问题,又恢复了排泪的功能。现在也可以用YAG激光从鼻腔内做泪囊鼻腔造口术,通过导光纤维通过泪小管进入泪囊照明,从鼻腔中观察确定泪囊部位,用YAG氩激光切除鼻粘膜、骨壁和泪囊内侧壁,形成直径5~7mm的孔道,使泪液进入鼻腔,消除炎症,恢复排泪的功能。
慢性泪囊炎是泪囊和泪管的炎症,属于中医学的“漏睛”。预防上,注意眼部卫生,以防毒邪深入或病变反复,定期检查眼睛。对于椒疮重病、流泪症状及将要进行眼部手术的患者,应注意检查是否患有此病,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避免过食辛辣炙煿等刺激性食物,特别是已有眼疾者,更需注意,以免脾胃蕴积湿热,引发眼病。
B. 老年人得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急用
眼科专家团队: (1)冲洗泪道及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是常用方法,但只是暂时减轻症状,彻底治疗必须依靠手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首选的术式。其目的是将泪囊和中鼻道的黏膜,通过打通的一个人造骨孔吻合起来,使泪液经吻合孔顺利流入中鼻道(正常情况下应该流入下鼻道),阻塞解除后,炎症、流泪自然解除。 (2)对于年老体弱不能忍受泪囊鼻腔吻合术者,将泪囊摘除,可消除病灶,但泪溢现象仍然存在。我院专家提示—— 慢性泪囊炎多为鼻腔慢性炎症存在或沙眼蔓延至泪道所引起的疾病。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内含有大量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此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细菌,以肺炎双球菌为最多见,且最严重。一旦角膜受轻微外伤。如角膜异物等,就会引起严重角膜溃疡。对于患慢性泪囊炎病人行内眼手术时,如白内障摘除或抗青光眼手术,会引起化脓性眼内炎或全眼球炎,而致失明的可能。因此必须先行泪囊手术之后才能进行内眼手术。 患慢性泪囊炎病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一般要作泪囊鼻腔吻合术,才能恢复正常排出泪液功能,绝大多数能治愈。
C. 泪囊炎如何治疗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之一: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各种抗生素眼药水滴患眼,次数可以频繁一些,每天4~6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滴眼药水之前,必须将分泌物挤压干净后再滴。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之二:泪道冲洗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者抗生素、激素或酶抑剂冲洗,冲洗后注入少量0.25%氯霉素液l加0.5%可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同时应治疗鼻腔疾病。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之三:泪道扩探术
如果是鼻泪管部分狭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泪道冲洗后,分泌物基本上消失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扩探时,需要小心,以防止形成假道,使感染扩散,导致病情的加重。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之四:手术治疗
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法,方法主要有泪囊鼻腔吻合术和泪囊摘除术。如单纯的粘液囊肿者,应以鼻泪管吻合术为原则。如泪囊过分狭小,或病人年老体弱,或伤后合并有严重瘢痕、泪囊周围组织炎症或筛窦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角膜炎症,内眼炎,眼外伤等者,可行泪囊摘除术。下泪小管阻塞实行鼻泪管吻合术效果差。另外还有穿线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