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助行器种类
医学上把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称为助行器。使用助行器的人群大多是偏瘫、截瘫、截肢后或老年人下肢肌力减弱不能支承体重的患者。那么老年人助行器种类有哪些呢?
1.固定型
常用来减轻一侧下肢的负荷,如下肢损伤或骨折不允许负重时,此时双手提起两侧扶手同时向前放于地面代替一足,然后健腿迈上。
2.交互型
体积较小,无轮脚,可调高度。使用时先向前移动一侧,然后再移动余下的一侧向前,如此来回交替移动前进。适用于立位平衡差,下肢肌力差的患者或老年人,其优点是上厕所也很方便。
3.前方有轮型
用于上肢肌力差,单侧或整个提起步行器有困难者,此时前轮着地,提起步行器后脚向前推即可行走。
4.腋窝支持型步行器
由两腋窝支持体重而步行,有四个脚轮,体积最大,用于上肢肌力差者。
关于老年人助行器种类的知识小编就为您介绍到这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老年人助行器的知识,来倍领安全网来查询搜索相关栏目吧。
Ⅱ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助行器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助行器是一种辅助行走的器具,主要用于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它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病人和残疾人来说非常有用。
使用助行器时,首先需要调节其高度。通常,高度应设置为尺骨茎突到脚后跟的距离再加上2.5厘米,或者调节到患者持助行器站立时,肘部轻屈30度左右。
正确扶助行器的方法也很重要。放松肩膀,正确摆放助行器,紧握两侧扶手,保持正立姿势,双手握紧助行器站稳。患侧腿先迈出,足跟落在助行器后腿位置,另一侧腿跟上。
在步行过程中,将两脚掌放在助行器入口连线的中央,先向前移动20厘米,患侧肢体向前迈出一步,双手支撑助行器,患肢不负重的情况下,迈出健肢。交替行走,保持身体挺直。
坐下和起身时,也需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坐下时,慢慢后移,直至双脚接触椅边,按着椅边扶稳慢慢坐下。起身时,将助行器放于正前方,健侧手放在助行器上,患侧手按在床面,臀部向前移,双膝微屈,重心倾向前然后起立。
使用助行器时,还有几个注意事项。首先,不要将助行器放得太前,保持走进助行器里面,而不是走在它的后面,行走时保持身体挺直。其次,不要将助行器调得过高,这样行走起来不舒适,也更容易摔倒。最后,选择助行器时要注意类型,两轮助行器适合需要支撑重量的情况,四轮助行器则适合走得更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