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颓废老年人

颓废老年人

发布时间:2024-10-30 06:36:38

老年人该如何杜绝不良心理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需要注意保持好的心态,要杜绝不良的心理,因为不良心理会影响到老人的健康,那么老年人该如何杜绝不良心理呢?下面,小编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老年人该如何杜绝不良心理方面的知识。
冷落遗弃感
有的老年人退休后,觉得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权力,生活中没有了迎来送往的热闹,觉得不能再在职权的舞台上“操作表演”,心里便会产生萧条冷落之感,这种失落的心理缠缠绕绕,挥之不去,如同被人抛弃后那种难受。
分析与调适:由于自尊心过强,同时受虚荣心的驱使,对自己的“角色转换”想不通,因而产生消极自弃情绪。从健康的角度讲,情绪消极,人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对生活会产生不良影响。其实,“丢权”变老,犹如季节转换,是人生的必然规律。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位退休老人说得好:“草随风动,权随职走,退休离职,天经地义,有什么好懊恼失意的。”记住他们的话,用平常心做好“角色退场”吧。
孤独寂寞感
人到老年,生活变化很大,首先是无所事事闲得慌,其次是缺乏情趣闷得慌。看着别人忙里忙外,自己又帮不上忙,心里就会烦躁,就会产生孤独感。
分析与调适:人老退职,告别了众多的社会活动,从“大家”回到了“小家”,一时还不能接受和适应,另外,子女不孝,与老人长期分居,也会引发孤独之感。其实,老年期还有一大片生活的蓝天任人去翱翔,我们可以参加老年大学,去老年活动中心与新老伙伴去谈心、聊天、倾诉,做一些有益的劳动,也可以做一些感兴趣的事,如收藏、书法、剪报等,让孤独慢慢淡化。
累赘包袱感
有的老年人多疑多心,思想变得愚昧,常常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不能再为家里做事,认为自己是子女的累赘和包袱,是“三饱一倒”的“活害”,觉得生活是一种折磨,是一种煎熬,因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想法。
分析与调适:传统的养老模式,消极的心理是引起老年人“包袱累赘感”的主要原因。老年心理学认为,关门养老,困守斗室的消极养老,自然禁闭的养老方式只会越养越老。老年人是人生的秋天,是成熟与收获的季节,历史上许多创大业的名人都是老年人。如孔子、孟子、恩格斯等。我们有理由甩掉那些不良情绪,进行人生二次创业,开创人生第二个春天。
枯燥无聊感
人到老年,身心都在发生变化,大事干不了,小事不用干,整日在“吃、睡、坐”中轮回周转。这样日复一日,心理上就会产生枯燥无聊的情感,感到生活无趣、无味。
分析与调适:生活缺少情趣,就不能老有所乐,思想观念陈旧,就会缺乏人生追求和进取心。其实,对于工作来说,老年人已画上了句号,但对于整个生活来说,老年期则是一个“逗号”,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生活要有情趣,要有阳光心态,闲遐可迷于书画、痴于养花等,这样,枯燥无聊之感就会荡然无存。
颓废无为感
有的老年人用颓废无为的心态对待夕阳生活,他们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蹦不起来了。生活懒散,啥事不干,生活如坐针毯,度日如年,自己的积极形象也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分析与调适:有一些老年人,生活很低调,心境较灰黯,常常是过去的事情不提,现在的事情不做,将来的事情不想,终日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这无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人到老年生活更需要自信,自信是人的半个生命,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人老精神不老,只有这样,生命的乐章才会奏出强音,生命的火焰才会越燃越旺。
黄昏末日感
有的老年人自认为临近了生命的尽头,就像天快黑了那样的冷寂,从而产生惆怅之感。还有的老年人受宿命论的影响,什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不唱春之歌,反奏黄昏曲,身心陷入一种绝望的境地不能自拔。
分析与调适:心理脆弱,情绪消极,情感沮丧,就会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心理学家认为,把老年期看作是黄昏末日,看作是生命的“悬崖”,是有害健康的。叶剑英老前辈曾经有诗云:“老天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现在,许多老年人都以“夕阳无限好,人间爱晚晴”的美好心态去拥抱晚年生活。你不妨走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力所能及地再为社会发挥余热,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
怀旧回归感
有的老年人多愁善感,留恋过去,常沉缅于对已往的追求,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怀旧情结。有过多坎坷经历的老年人,其思绪会集中于过去艰幸的生活,睹物思人,愁绪满肠;有过戎马生涯的老年人,则对战争的残酷而伤感悲哀,忧心忡忡……
分析与调适:老年人有许多反常的心理,如记不得最近的事,偏记得很久以前的事;记不得快乐开心事,偏记得悲观伤心事。中医认为,“思则气结”,过份的怀旧情绪会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凡事都要往好处想,你可以回忆战争年代生龙活虎的场面,或打了胜仗凯旋时的欢快情景;你可以仔细咀嚼“不幸中的万幸”和“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两句话,这样可以冲淡你的愁绪,感到幸福的存在。
倍领安全网提示: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变化,而且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事项,并且要注意合理进行饮食,增强自身素质,并且要注意护理方法,要注意缓解自身压力,平时也要注意稳定自身情绪,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健康。
如果你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老人心理卫生如何讲究?保持心理卫生的经验?老人怎样注意心理卫生?老人心理卫生有哪几方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倍领安全网老人心理卫生安全常识栏目。

Ⅱ 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征

老年人容易产生老朽感、黄昏感、孤独感、被遗弃感、忧郁感等各种负性情感,并认为这就是老年情绪的一般特征。那么,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征你都了解吗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让你对老年人兴趣爱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老年人的情绪特征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主观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情绪与情感、情操构成人类整个情感体系。与人的生物性需要相联系的叫基本情绪,比如愉快、悲伤、惧怕、厌恶、愤怒、惊奇等等。基本情绪是其他各种复杂情绪产生、发展的基础。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叫社会性情绪,是情感、情操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形式,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的。比如母亲见到自己孩子所产生的愉悦,是母爱这一情感的情绪表现,便是一种社会性情绪。
老年人由于各自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个性特征和行为需求存在差异,因而他们所处的情绪状态也会不一样。又因为人进入老年期后,随着年岁的增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下降,社会交往圈子的缩小,空闲时间的增多,会出现一系列消极情绪体验。具体讲,老年人有以下情绪特点:
1、自尊感与自卑感共存
所谓自尊感是指他人的言行满足尊重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凡是自我评价积极、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的人,其自尊感比较强。老年人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尊感。这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可以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作用。老年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就会在有损自尊的行为面前有所约束,以维护自己的荣誉和尊严;自尊感还有利于老年人延长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当自尊感的需要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时,老年人往往会以愤懑的情绪表现出来,或者走向事物的反面枣产生自卑感。
所谓自卑感,是指个体过低地评价自己或自尊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对于老年人而言,更多的是因自尊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自卑感。部分老年人离退休后,失去了原先的工作关系,就认为权力缩小、权威性和影响力降低或消失,别人不再尊重自己而开始自卑起来;有些老人发现自己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的步伐,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日渐丧失,也容易产生自卑感。自卑感是一种消极情绪,它可以抑制老年人的自信心,使老年人自我封闭、自我孤立、自我退缩,减少社会交往。严重的自卑感甚至诱发老年人自我否定,走上轻生道路。
2、空虚感与孤独感共生
所谓空虚感是指个体在空闲状态对时间高估,不知如何打发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一个人对时间的估计受“对空时高估对实时低估”的心理规律所支配。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不会有空虚感,有事业追求和精神寄托也不会有空虚感。老年人离退休以后,可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多了,如没有新的内容来充实,缺乏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就会感到百无聊赖,时辰难熬。空虚感是一种消极情绪,容易引起老年人失眠、不宁、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甚至对人生意义悲观失望。
所谓孤独感,是指个体由于社会交往需求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往往给人带来寂寞、冷落、甚至被遗弃的体验。个体进入老年期以后,社会环境变化比较明显,因离退休,社会交往频率降低,交往圈子缩小,容易产生离群后的空寂感;因突然遭受丧偶、故友亲朋生离死别的强烈刺激而陷入缄默寡言,长期独处,与世隔绝;因搬迁、子女分居而造成没有谈话对象的无奈。孤独感是老年期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严重的孤独感易导致老年人人格变态,有碍健康,甚至影响寿命。
3、焦虑感与抑郁感相伴
所谓焦虑感是指个体在面临现实存在的或预计会出现的对自身会产生某种威胁的客观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心理体验。老年期是角色转变最频繁的时期,有些老年人或因不适应新角色或因没有及时退出旧角色而引起角色冲突,手足无措,产生焦虑感;有些老年人或因退休后收入减少,经济窘迫或因担心自尊心受到损害而产生焦虑感。从积极方面看,焦虑感起到增强老年人改变现状紧迫性的作用;在更多的情况下焦虑感给老年人带来消极作用。
所谓抑郁感是指个体因目标追求受挫折而悲观失望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老年人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种种坎坷,他们为社会上的某些不尽人意的现象而忧心忡忡,为自己身体的某些不适迟迟不能排除而担忧疑惑,为得不到子女和周围人的理解和体谅而郁闷伤感。轻度的抑郁,使得老年人对周围的一切不予关注,缺乏兴趣,或常有莫名的烦恼和不快,但这些现象只要不再受新的刺激会自行消失。严重的抑郁症应及时求医治疗。
4、衰老感和怀旧感同现
所谓衰老感是指个体面临正常生理衰老现象或退休、丧偶等生活事件而产生的“老不中用了”的心理体验。衰老感使老年人受消极自我暗示的影响,加剧大脑功能的衰老甚至病变,从而产生短期记忆明显下降,临时遗忘显著;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变得固执、怪僻,过度关注自身的生理变化,自我封闭;严重的衰老感甚至会引发濒死感。
所谓怀旧感是指个体面对老年期的处境而产生的对年轻时代或故人、故物怀念留念的一种心理体验。大多数老年人都有这种心理状态。有些老人将其作为同衰老抗衡的心理自慰方法;有些老人喜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就不容易从现实困惑中解脱出来;还有些老人过分怀旧,尤其是个别丧偶老人,沉浸在对已故亲人的极度思念之中,难免心绪忧伤,悲观失望。这种怀旧心理无疑会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
二、老年人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指某人区别于他人的、鲜明的个性特点,是个体在其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性格可以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品质意志、情绪反应、以及理智特征等诸方面。人在两、三岁时,具备性格的雏形;到学龄时,逐渐构成性格特征;青春期随着生理上的变化,性格也有较大的发展;到成年期性格趋于稳定;到老年期性格又趋于变化。美国老年心理学家皮克曾根据社会心理特征来分析人们自30岁以后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性格状态:尊重智慧胜过尊重体力枣社会的人际关系胜过两性的人际关系枣情绪的淡漠胜过情绪的丰富性枣心理上的刻板性胜过心理上的随和性枣关心自己胜过关心工作枣关心身体健康胜过关心心理健康枣以自我超脱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感。在个体之间性格的差异比较大,按照老年期的适应程度的差别,可将老年人的性格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成熟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热爱生活,顺应社会进步;具有自觉、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淡泊宁静,经常处于愉快开朗的情绪状态;有独立见解,善于分析问题,富有创造力。
2、安乐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安于现实,能够较好地顺应退休后的角色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生活;依赖性比较重,期待得到组织和家人的照顾,自己对社会活动缺乏兴趣;心境平和,情绪稳定,知足常乐;但是懒于思考。
3、自卫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不愿正视衰老这一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不服老,常常调动心理防御机制来抑制自己对衰老的恐惧,来抗衡老年期自尊的丧失;他们独立性强,有自制力;经常处于紧张、戒备的情绪状况;凡事力求稳妥、保险、追求完美。
4、愤怒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对社会的一切变化和新生事物都看不惯,将个人所经历的不顺利均归咎于他人;容易对他人发脾气,暴躁,人际关系比较紧张;自制力差,常抱有对立情绪,对人对事难以宽容大度;以自我为中心,兴趣比较狭窄。
5、颓废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一生坎坷或疾病缠身,境遇不尽人意,将所有的不幸归咎于自身,怀有负罪感和自责感;遇事顾虑重重,胆小怕事,踌躇不决;情绪上则常常长吁短叹,抑郁寡欢,萎靡不振,陷于沮丧、悲观之中。
三、调适情绪,优化性格
根据情绪认知理论,个体情绪的产生受环境刺激、生理变化和过去经验、需求、期望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会产生什么性质、什么程度的情绪,与个体的认知评价有密切关系。因此只要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消极情绪是完全有可能得到控制和改善的。
有些人未老先衰,并不一定是身体或疾病的原因,而是缺乏生活热情、待人冷漠、自我禁锢等不良性格特征使然。老年人可对自己性格特征进行评价,对某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加以矫正。
调适情绪、优化性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道德修养。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的东西。老年人虽说早在二、三十岁时已基本形成人生观,但因为年老退休意味着“第三人生”的开始,仍有必要重审人生观,是否乐观向上,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老人守则”反映了老年人积极的人生观:
(1)活到老,学到老,力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不要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2)得之于社会的还要还之于社会,把自己的学识尽可能交给下一代,为自己从事的事业培养好接班人,不要使学识财富殉葬。
(3)确保晚节,天下固然没有无暇白璧,但一生做事总可以及世自清,不留遗憾,力求在永息之刻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4)天天锻炼,力保健康,争取长寿
(5)为儿孙做个好榜样,不要为其物质享受多费心计,要培养其依靠自己力量克服逆境的能力。
2、调整期望值,保持良好的心境。
情绪指数是期望实现值与内心期望值之商。降低心理期望值,是调节情绪的一个有效方法。老年人对物质生活、名誉地位不抱奢望;对日常事物采取“大事清醒,小事糊涂”态度;对子女家人不过于依赖也不过于干涉,知足而常乐。心境是一种微弱但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和渲染性,对人的活动施予很大的影响。保持愉快的心境可以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也可以改造忧郁、冷漠、沮丧等不良特征。
3、培养广泛兴趣,体验生活幸福感。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客观事物、某项活动的倾向和选择。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把一天应做的和爱做的事妥贴安排好,老年人不仅能生活得充实、愉快,还可以形成乐观进取、耐心持久、观察精细、平易和蔼等等性格特征。同时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使老年人处于激动、欢跃的情绪状态,体验晚年生活的乐趣,增加幸福感。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您一定了解了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征的知识,老年人情绪问题不容忽视,它会影响到家庭和谐和老人的健康安全。如果想要了解老年人情绪如何疏导以及相关的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那么裕祥安全网是最好的选择。

阅读全文

与颓废老年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孝敬公婆好儿女事迹 浏览:494
阳光新孝顺保 浏览:908
老年人社保如何在网上缴费 浏览:775
退休人员网上贷款去哪里贷 浏览:887
江苏兴化退休人员调资政策 浏览:980
重庆老年大学有教曳步舞吗 浏览:477
中原油田干部退休年龄 浏览:435
乌发者长寿 浏览:188
养生堂冬天怎么保暖 浏览:137
别说一起流浪就看你如何孝顺父母 浏览:66
年迈父母反对中年儿子创业怎么办 浏览:898
长寿花海伦 浏览:49
对老人孝顺的人有好处 浏览:529
泰康养老社区颐园在哪个省 浏览:399
六安常规体检有哪些项目 浏览:994
长寿花羊粪 浏览:860
日本中国养老院食物对比 浏览:63
老年人胰腺炎如何能减少夜尿多 浏览:59
厦门社保退休每个月能领多少钱 浏览:532
如何说服父母抑郁症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