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住养老院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待
如何看待老人去养老院?是子女不孝顺吗?近些年来,许多女子在外打工,或者子女在外工作,平时不在家里,或者很少在家里,老人们难免会寂寞,甚至有的老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年轻人也愿意孝敬老人,可是,现实是很残酷的,不能丢下工作去照顾父母吧,因为自己还有养家糊口,自己还有孩子去养育呢。
随着我国老龄化越来越多,养老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国家一个重要问题,一个社会急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许多家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怎样可以让自己年迈的双亲能够拥有一个比较幸福的晚年生活呢,如何的规划自己今后的晚年生活的呢,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会关系着每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幸福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切实的去面对。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以往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出现了许多弊端,然而,在是不是可以送老人去养老院养老这一十分敏感的问题上,许多子女都会咬紧牙关自己硬扛。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让更多的人了解,让老人去养老院养老,子女存在的障碍是什么,如何可以为子女减负,为这个家庭分忧呢。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逐步加快,那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岁数大了,而“421”模式的家庭也会越来越多,这些独生子女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会越来越大,自己还要照顾孩子,可是,许多子女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一些养老机构的出现就成了许多人的选择。但是,据目前的调查,老人自己本身也比较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然而,好多的子女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自己心里是很不情愿。那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观念难以更新。过去,人们认为,如果自己有子女,子女的经济也负担得起的话,谁也不愿意让父母去养老院,只有那些没有子女的老人,或者子女不孝顺的人才会让自己的父母去养老院。子女一般是不愿意违背这样的舆论压力。
举例:有的父母有病了,自己不去养老院,就得让孩子去伺候,孩子不能正常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并且在长时间的伺候父母的过程中,体力不支,透支了身体,给子女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也会影响到子女家庭的幸福,甚至,为此子女还有的会闹离婚。老人的一意孤行会影响孩子们的家庭生活。
其次,一些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往往会受质疑。说起养老院人们总是担心老人在那里不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对那里的服务质量部放心。
其实,如今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让老人去养老院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敬,那里饭菜做的比较好,而且照料的也是比较好的。老人在那里可以真正的开心幸福的生活,所以,子女为什么不把老人送养老院去养老呢
❷ 2013年感动中国的姓名及事迹是什么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颁奖词】誓言无声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二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
【颁奖词】崇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三位: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陈俊贵
【颁奖词】心比金坚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事迹】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四位:带领村民致富、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
【颁奖词】一秉至公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事迹】段爱平,女,57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8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
1999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
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
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五位:“油菜花父子”35年的追梦路——沈克泉 沈昌健
【颁奖词】梦想天开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事迹】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年,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
2011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2、819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300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200元;300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35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150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
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六位: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格桑德吉
【颁奖词】格桑花开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事迹】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
❸ 老人精神抑郁不吃饭怎么办
老人精神抑郁不吃饭怎么办?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我有一个同事的老婆在10年前就精神抑郁了,快60岁的人整天不爱说话,也不正经吃饭。去过精神病院,也没有治疗去根。
我同事挺着急的,和我说起了这件事情,我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同事的老婆信点什么。后来他老婆信了天主教,到礼拜天就去教堂,心可诚了。
同事老婆一个月有1000元钱退休工资,每个月都捐款200元钱。同事不高兴了,和我说起此事,我问他“你老婆现在精神方面如何,还有没有抑郁?”
同事说老婆现在可忙了,每天都出去做宣传,现在一个月捐款一千多,是天主教堂的小头头。她儿子和女儿都在新加坡,挺有钱的,说不差这点钱,只要是妈妈高兴就好。
如果是精神抑郁,就不是不吃饭,而是病情导致老人没精神,啥都不想,看见饭心里就烦,吃了胃里也不舒服。
如果确实是精神抑郁造成的,除了药物配合治疗之外,应该带老人出去走走,运动运动,让老人跟外界试着接触。
有个朋友四十多一点,因为生父逼着要钱,婆婆又在家里总找事,老公是个大孝子,当时并不知道老婆被自己母亲讨厌,没事找事,所以,每次母亲说老婆的不是,他都会训斥老婆,或者逼着老婆给自己的母亲道歉,久而久之,他老婆患上了精神抑郁症。
他母亲之所以看不起他老婆,是因为他老婆从小被送到农村,在养父母家长大。生父也想在她老婆身上得到好处,然后给自己的儿子。平时要小钱无所谓,生父过生日,开口就对他老婆要三千。那时,他老婆精神就已经出现的一点毛病,他没注意到,三千元导致他老婆直接抑郁。虽然他给了岳父三千元,但是老婆病了他要照顾。
不久,他从堂姐处听到了关于他母亲和他老婆以往的一些矛盾起因,他才明白以前冤枉了自己的老婆。醒悟了,但是已经晚了。这些年,他老婆的抑郁症几乎每年冬天都犯,病情严重的时候别说不吃饭,有时甚至想自杀。
因此,你家老人如果真的是精神抑郁不吃饭,最后让老人离开你们的环境生活,如果没条件,就多陪老人,带老人出去 旅游 。
总之,不能让老人孤独的待得太久。
老年抑郁症是指见于老年期,我国通常是指60岁以上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在老年期首次发作的,同时也包括了年轻时发病持续到老年或在老年期复发的抑郁症,还包括老年期继发于其他疾病而产生的抑郁障碍。
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疾病引发:老年人病多,心脏病,高血压,肾病,肿瘤等,持续时间长,老年人对这些病深感无能为力,心情会沮丧,最终会抑郁。
2.药物引发,老年人需要服多种药物,有的药物如心律安,利血平,激素等易引起或加重老年人抑郁。
还有身体不适,丧偶,性格孤僻,独身,缺乏爱好,收入低等原因引发。
抑郁症能引起老年人食欲不振,首先要找出老年人抑郁的原因,对症下药。仅仅劝老人吃饭是不行的。
平时子女一要生活上照顾,同时精神上要关心,要多带老人外出走动,广交老友,消除孤独感,还可鼓励老年人发展兴趣爱好,让他干喜欢的事:种花,钓鱼,书法,下棋等。另外,已确诊抑郁症的老人要督促坚持服药,至少1年,有复发的要遵医嘱服更长时间。
最后,一定要根据病情变化带老人到正规心理卫生专科医院看医生,与医院配合,积极治疗老年人的抑郁症。
不吃饭,对身体伤害很大,开始也可以喝点稀饭牛奶,由于抗抑郁药起效较慢,等抗抑郁药起效,老人有食欲了,再逐步加强老人饮食营养。
老人精神抑郁不吃饭怎么办?
截止目前,我家老人还没有得此病的人。所以没有体会,谢谢!
如果是老人有抑郁情绪,可以先解决老人的情绪问题,老人开心了,胃口自然就好了。
老人精神抑郁,首先先查出老人精神抑郁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做:
一:看一看老人是不是缺少陪伴?如果是,就想法解决这个问题,没有陪伴,老人容易孤独。
二:其次,多和老人唠唠嗑,让老人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
三:多带老人去户外活动,如:带老人到公园转转啊,到广场溜达溜达啊,过程当中在路边帮老人买个喜欢吃的小吃啊什么的,其实,老人要求不多,特别容易满足的。
四:子女不能在老人身边的时候,一定要见缝插针的多给老人打电话,哪怕说上一句两句呢,老人也会很高兴。
五:每天睡觉前,去到老人房间坐坐,和老人聊一会儿,也许你只顾一天忙碌,有一些地方没有照顾到老人,老人怕打扰到你,或没有很方便的时间给你说,睡觉前去和老人坐一会儿,说说话儿,就避免了老人有什么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六:生活当中在饮食上要注意照顾到老人的爱好和口味,如果吃不到一起,可以给老人另做。
七:换季时,及时给老人准备一两件新衣,哪怕老人有衣服,不让买,做儿女的也一定要买,这代表你对老人的用心。
八:老人不开心时,做儿女的要学会哄,哄到老人露出笑脸为止,必要时也可用“”苦肉计”,没有哪个老人不心疼孩子的。
九:老人身体只要有一点儿不舒服,就要把这事儿当成最重要的事儿去做,去正规医院检查,及时治疗。
十:老人给你讲述已经讲过八百遍的儿时趣事时,你要象第一次听到一样保持倾听的兴趣和热情,对老人而言,这大概是最幸福的事儿了。
最后要重点强调一下:经常给老人钱!经常给老人钱!经常给老人钱!无论老人是否需要,这是我一直都坚持在做的。
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我明知道母亲身上有钱,还是不定期的会给母亲钱,母亲说她用不着,我就说”用不着你先放着吧”,母亲就开心的收起来了,其实,母亲一般也真的用不上,因为,每次她需要用钱的时候,我还会再给她,母亲会说以前给的钱,还没用完,我总是告诉她:”你先放着吧”,我知道,母亲有时候会偷偷地把我给她的钱去接济妹妹,我装不知道,好让老人去尽一个母亲对家贫女儿的心意。
只要母亲开心,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先确诊是什么疾病及严重程度,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治疗。想要知道是否有抑郁症,一是可以去医院做心里检查确诊,二是可以自查,自查的方法如下:
可以做一个《SCL-90症状自评量表》,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有抑郁症,量表是有信度和效度的,测量的结果是可信的,量表网上有下载的。也可以对照一下抑郁症的症状,如果有下面的症状,同时有三个月以上,才可能是有抑郁症。
抑郁症的症状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 情感 低落:常表现为愁眉不展,心烦意乱,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对前途悲观失望,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情感 低落有昼重夜轻的特点。
2、思维缓慢:思维迟缓、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对刺激反应迟钝,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
3、言语动作减少与迟缓:言语少、声音低,经常独坐一处不与他人交往,爱好和生活乐趣丧失,精力减退、疲乏,走路时行动缓慢,严重时可达到不吃不喝、不言不动的抑郁性木僵的程度。
4、此外,抑郁发作时还可出现恶心、心悸、胸闷、出汗等躯体症状,男性患者可出现阳痿,女性患者则出现性感缺失或闭经。同时,还可有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降低、体重明显减轻等症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国即将步入老年化 社会 ,尊老爱幼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中老人如果因精神抑郁而不吃饭,作为子女要高度重视这件事,并采取权宜之策。
一、首先要摸清老人精神抑郁的病根在哪。老人家原来好好的,可突然间精神有了异常,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自身的因素。身体患病,心理上有了压力,容易想不开,导致茶饭不思;或者是空巢老人,平时一个人孤单寂寞,由于自身活动不便,与其他老人少有交往,时间久了,人的精神也会枯萎抑郁;更严重的是有的老人因年龄大而不能完全承受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导致手术后大脑神经受损,继而产生失忆、抑郁甚至痴呆。其二:外部的因素。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养老事业的长足进步,老人养老金有了保障,但养老模式还有待健全与完善。老人突然失去老伴,一下子进入单身模式,对老人的精神和生活都是巨大的冲击,如果子女又不在身边,那么此时缺少双重关照的老人极易患上精神抑郁症。更悲催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会让老人瞬间跌入深渊,不吃不喝,无力自拔。
二、搞清楚了老人精神抑郁的原因后,就要对症下药。对于有子女的老人来说,子女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赡养老人、照顾老人、帮助老人的责任与义务。有时钱是不能完全解决一切的,老人需要的是陪伴,并且需要的是真心希望老人 健康 长寿的有爱心、有细心、有耐心还有医心的陪伴和关爱。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作为子女,坚守孝道,既是为了自己的父母,也是为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对于没有子女的老人来说,国家和地方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要想方设法建立起更多的养老院,公办也好,民办也罢,要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真正落到实处,对孤寡老人特别是患精神抑郁症的老人予以重点看护与救治,给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年精神抑郁不吃饭怎么办?
一般老年人抑郁都和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儿女不孝,不省心,好逸恶劳,无所事事,惹事生非,老人无可奈何,久而久之,产生压力,不能自拔,积怨加深,导致抑郁。
家遇不幸,精神受到极大打击,压抑不能解脱,困扰缠身,出现抑郁。
生活困难,不能自足,看不到希望,清途渺茫,没有回旋余地!长期受精神折磨,出现抑郁......。
老年人抑郁了不吃饭,说明他心理没有食欲,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不想吃饭,怎么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老人换换环境,带着老人出去走走,减减压,释放出来心理积怨, 旅游 观光能够帮助,排解心中的恩怨,与此同时,多多的疏导,选择性的带老人到他喜欢去的地方,喜欢吃的食物,慢慢的进行,不要操之过急,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个问题!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谢谢!
1、要积极的治疗,需要采用抗抑郁的药物治疗。也是可以配合中药的治疗。醉主要的是找到引起抑郁症的心理症结,有针对性的解决 。
2、需要输入营养物质,以免造成身体严重的营养缺乏 。
心理心态
抑郁症是指一种不寻常、持续的严重抑郁情绪,
在抑郁情绪支配下,老人往往自我贬低、自我谴责,认为自己什么都没做好。
身体情况
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会突然变得难以入眠,勉强入睡但醒得过早
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会变得难以排便,严重可闭结一周,同时还会伴以种种消化障碍,如食欲大减甚至完全不思饮食,有的还出现腹胀、口臭等症状。
内心情绪
据统计,在55岁以上老年抑郁症的比例可高达10%-15%,其中有的病人症状十分严重,甚至走向轻生,因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竟可高至30%。与年轻抑郁症患者一样,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即出现原因不明且持续二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和沮丧。
其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是万念俱灰,并对生活、工作和以前的业余爱好均失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