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

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

发布时间:2024-06-29 16:15:30

A. 鍖椾含棣栧剁敱鍖荤枟鏈烘瀯杩愯惀鐨勫吇鑰侀┛绔欏紑寮犱簡锛

7鏈4鏃ヤ笂鍗堬紝鐢辨湞闃冲尯娼樺跺洯绗浜岀ぞ鍖哄崼鐢熸湇鍔′腑蹇冪瑰缓鐨勬澗姒嗛噷绀惧尯鍏昏佹湇鍔¢┛绔欐e紡鎶曞叆杩愯惀锛岃繖鏄鍖椾含棣栧剁敱鍖荤枟鏈烘瀯璐熻矗杩愯惀鐨勫吇鑰侀┛绔欍傝繖閲屼笉浠呴泦涓浜嗘枃鍖栧ū涔愩佸吇鐢熶繚鍋ャ佷腑鍖诲悍澶嶃佸尰鍏荤粨鍚堛佹棩闂寸収鏂欍佸姪椁愬姪娴村叚澶у姛鑳斤紝鑰屼笖鑰佷汉鍦ㄨ繖閲岃繕鑳戒韩鍙楁潵鑷绀惧尯鍗鐢熸湇鍔′腑蹇冪殑椹荤珯鍖荤敓鐨勬寜鎽┿佺悊鐤楃瓑鏈嶅姟銆

瀹朵綇鏉炬嗚タ閲岀殑甯镐僵鍗庡ザ濂朵粙缁嶈捣鑷宸辩殑杩欎釜鈥滄柊瀹垛濈О鈥滀笉浠呭寘鍚冮キ锛岃岃繕鑳芥湁涓撻棬鐨勫伐浣滀汉鍛樺府鐫娲楁尽锛岃繕鑳芥场鑴氾紝杩樻湁鍋ヨ韩鎴匡紝鏈変笓闂ㄧ殑鍖荤敓鎸囧煎彲浠ユ瘡澶╅敾鐐奸敾鐐硷紝鏀惰垂姣忔湀鎵嶄笉鍒2000鍧楅挶锛屽叧閿鏄姣忓ぉ閮借兘鐪嬪埌瀹朵汉锛岃繖绉嶆劅瑙夋瘮鍦ㄩ儕鍖哄吇鑰侀櫌姣忓懆绛夌潃瀹朵汉鏉ョ湅鏈涘畬鍏ㄤ笉涓鏍枫傗

涓轰簡璁╂潵鍒拌繖閲岀殑鑰佸勾浜鸿兘澶熻佹湁鎵涔愩佽佹湁鎵鍖汇佽佹湁鎵鍏伙紝鍏昏侀┛绔欒捐′簡寰堝氳创蹇冪殑灏忕粏鑺傦紝濡傛椿鍔ㄥよ捐$殑鎶曠娓告垙锛屽彲浠ヨ╄吙鑴氫笉渚跨殑鑰佷汉鍧愬湪妞呭瓙涓婂弬涓庢垨鑰呭厖褰撹佸垽鐨勮掕壊锛涘畾鏈熷紑灞曠殑鑻辫璇撅紝璇讳功浼氾紝鎵嬪伐鐝锛屾棩甯哥粍缁囩殑楹诲皢銆佽薄妫嬨佽烦妫嬨佹墤鍏嬬瓑妫嬬墝绫绘父鎴忔棦閿荤偧鑰佸勾浜虹殑璁板繂鍔涖侀昏緫鎬濈淮鑳藉姏锛岃繕鍙鎷撳睍鍏剁ぞ浜ゅ湀瀛愶紝缁撲氦鏇村氭湅鍙嬨傚墠鏈熷湪璇曡繍钀ユ湡闂达紝椹跨珯姣忓ぉ骞冲潎鎺ュ緟鑰佷汉绾50浣欎汉娆★紝鍏嶈垂涔夎瘖瓒呰繃40浜烘★紝灏忛キ妗屾棩鍧囨帴寰25浜烘°

B. 我国医养结合的模式有哪些

我国医养结合的模式有医疗机构拓展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模式、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医疗机构与社区家庭合作模式。

1、医疗机构拓展养老服务模式

医疗机构拓展养老服务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规模较小、医疗水平相对较低而空床率相对较高的医疗机构,通过拓展养老服务功能实现医养结合,逐步向康复医院或护理医院转变。这类方式解决了相当一部分慢性病老年人拖占床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型综合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一般由政府和企业联合组建,委托专业团队进行管理,设有健康门诊、药房、康复室、心彩超等,并配备大型综合性医院专家出诊,免费为社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指导。一些社区还通过推行家庭医生制度,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C. 鍖诲吇缁撳悎鍏昏佹満鏋勬湇鍔″舰寮忔湁鍝浜涳紵

涓銆佹満鏋勫尰鍏绘ā寮
璇ユā寮忔秹鍙婂吇鑰佷笌鍖荤枟鏈嶅姟鐨勭粨鍚堬紝鍏蜂綋鍒嗕负浠ヤ笅涓夌嶇被鍨嬶細
1. "鍏讳腑鏈夊尰"鍨嬶細鍏昏佹満鏋勫唴缃鍖荤枟鏈烘瀯锛屼緥濡傜孩鑺卞矖涓閼鑰佸勾鍏绘姢闄㈠拰璧ゆ按姝e悍鑰佸勾鎶ょ悊闄銆
2. "鍖讳腑鏈夊吇"鍨嬶細鍖荤枟鏈烘瀯鎻愪緵鍏昏佹湇鍔★紝渚嬪傞伒涔夊悍澶嶅尰闄㈠拰璧ゆ按甯傜瑧鍨嬬珫鍚屼粊鍏绘姢涓蹇冦
3. "鍖诲吇铻嶅悎"鍨嬶細鍖荤枟鏈烘瀯涓庡吇鑰佹満鏋勫悎浣滐紝鍏卞悓鎻愪緵鏈嶅姟锛屼緥濡傛眹宸濆尯鏉挎ˉ闀囧崼鐢熼櫌鍜屾眹宸濆尯涓婃捣瀹忓ぉ鍏昏佹湇鍔′腑蹇冦
浜屻佺ぞ鍖哄尰鍏绘ā寮
姝ゆā寮忛氳繃鏅烘収鍏昏佹湇鍔″钩鍙板拰绀惧尯鍗鐢熸湇鍔′腑蹇冪殑閰嶅悎锛屼负鑰佸勾浜烘彁渚涚患鍚堢殑鍖诲吇鎶ゆ湇鍔°傜ぞ鍖哄崼鐢熸湇鍔′腑蹇冩彁渚涚殑涓鍖昏嵂鍏荤敓淇濆仴鍜屽悍澶嶅尰鐤楁湇鍔′笌鍏昏佺揣瀵嗙粨鍚堛備緥濡傦紝涓婃捣璺绀惧尯鍗鐢熸湇鍔″拰绾㈣姳宀椾腑灞辩ぞ鍖哄崼鐢熸湇鍔′腑蹇冪瓑鏈烘瀯锛岄氳繃涓庣ぞ鍖虹殑绱у瘑鍚堜綔锛屽姞寮哄跺涵鍖荤敓绛剧害鏈嶅姟锛屽苟鎺㈢储鏅烘収鍏昏佹湇鍔°
涓夈佸晢涓氬尰鍏绘ā寮
璇ユā寮忓埄鐢ㄥ綋鍦扮殑浜ら氫紭鍔裤侀傚疁鐨勬皵鍊欍佷赴瀵岀殑鏃呮父璧勬簮銆佷紭鑹鐨勭敓鎬佺幆澧冨拰瀹屽杽鐨勫尰鐤楀崼鐢熼厤濂楄炬柦锛岀粨鍚堟梾娓搁伩鏆戝拰鍏荤敓涓氬姟銆備緥濡傦紝璧ゆ按甯傚ぉ楣呭牎搴峰吇涓蹇冦佹眹宸濇俯娉夊悍鍏诲煄鍜屽姏甯嗗▌灞辨爾璋峰吇韬搴﹀亣鍖虹瓑锛屽惛寮曚簡鏉ヨ嚜閲嶅簡銆佹垚閮界瓑鍦扮殑鑰佸勾鏈嬪弸鍓嶆潵浼戦棽鍏荤敓銆

D. 对于医疗机构增设养老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与综合性医院、老年病医院合作设立医务室、门诊部,提供日常医疗服务

E. 内部设立有养老机构的医疗机构能否做到医养分区,要实现医养分区要创造哪些条

1、定期巡诊。

(1)应当根据老年人健康需求,安排医师定期到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巡诊并做好记录。

(2)医师在巡诊过程中应当记录老年人血压、心率等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老年人的病情变化。

(3)在巡诊过程中,可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2、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

(1)在诊疗前要详细询问老年人的病史,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在诊疗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体检和辅助检查。

(2)应当评估老年人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3)给药前应当核对处方和药品,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协助老年人用药,以免误服、漏服。

(4)有条件的机构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以辅助诊断与治疗。

(5)参考已发布的临床路径和有关诊疗指南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

3、急诊救护服务。

(1)有条件的机构应当安排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提供急诊救护服务。

(2)针对无能力处理的急危重症疾病,遵循就近转诊原则,立即呼叫120或电话通知上级医院派救护车接老年人到医院抢救,并通知其家属。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现场医护人员可根据老年人病情进行必要的处理措施,如心肺复苏、清理呼吸道和面罩给氧等。

4、危重症转诊服务。

(1)医养结合机构可与周边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建立签约合作关系,开设转诊绿色通道,明确服务流程,确保实现及时有效转诊。

(2)医养结合机构若在诊疗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或患者的病情超出了医养结合机构的专业范围或医疗水平,应当征求家属同意后,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转诊服务。

(3)可安排专门的医护人员或熟悉患者情况的服务人员跟随转诊或与转诊医院对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

F. 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有些医养结合的大型机构在做好“机构养老”的同时向“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提供延伸服务。
济南大学朱孔来教授做了一份“关于山东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有的十八种模式”的精彩观点。这十八种模式分为三类:“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模式“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模式“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模式,虽然是以山东省为例,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医养结合、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也有助于帮助我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模式。
一、 “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模式
1、“大养老+小医疗”型
该模式是在养老机构的基础上新建小型医疗机构、新增医疗服务,以养老为主、医疗为辅。
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采取这种模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该模式存在明显缺点:内设医疗机构只能开展门诊业务,不能解决在养老机构直接住院问题;同时医疗机构运营成本高,仅医务人员的工资就给养老机构带来很大负担,养老机构难以长期支撑。
调研发现:许多已经申请办理了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试运行一段时间内坚持不下去而“人走楼空”。
2、“医疗、养老并重”型
这种模式多为新建的医养结合机构或医院转型为养老机构或护理院,强调医和养并重发展。新建的大型养老机构,同步配套建设综合医院或护理院,实现医疗、养老并重发展;一些资源闲置的医疗机构将富余资源转型为养老服务,以开设老年专护病房或者直接转型为护理院、康复中心等方式提供医养结合型的医护服务。
调研发现:该模式将医疗与养老资源融为一体,形成以医促养、以养助医的运营态势,能基本实现非危急重病老年人在机构内医养共享。
3、“大医疗+小养老”型
这种模式多数是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新建小型养老机构,通过配备相关设施、增加护理人员等举措,在医疗机构内部又新建了一个医院下属的专业养老机构。
调研发现:此模式是利用高端医疗资源兴办养老机构,优点是养老环境条件好、医疗保障好,比较高端,但也存在明显缺点:一方面对现有医院资源的利用不经济甚至浪费,另一方面是养老费用较高,经济条件中下等的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4、“大医疗+小康复”型
这种模式多数是规模较大医疗机构新建小型康复机构,如老年科室或康复科、康复中心,以医疗为主、康复为辅,多数是在原有的医疗机构新增康复、养护功能,构建医疗、照护、康复等相互衔接的服务体系。
调研发现:该模式多数发展较好,但在“医、康、养一体化”体系中“养”的比重较小。
5、“两院一体”型
该模式多数是将地方政府建设的敬老院由当地乡镇卫生院托管运营,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实现“一体化”,或者由乡镇卫生院直接新建养老机构以实现医养结合。乡镇卫生院利用敬老院的资源除照顾好“五保老人”外,还接纳一部分社会养老人员。此模式是对既有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激活医养资源供给引力,就近服务农村老年人群,帮助他们实现就地养老。
调研发现:与“公建民营”养老服务相比,该模式容易保持原有敬老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医养结合模式。
6、“医康养一体”型
在医院的基础上,新建护理院和养老院,实施医、康、养一体化运营。此模式优点是康复患者住院一段时间后,身体状况大为好转,许多患者由卧床不起到独立行走,社会效益极佳;康复患者在住院期间既得到康复治疗服务,同时又得到养老服务,康复出院后可能还会有一批人在养老机构长期住下,机构的经济效益将大为提高,是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医养结合模式。
7、“个体诊所+小型养老”型
此模式一般由个体诊所举办,前面门厅为诊所,后面为家庭式小型养老,诊所的医生、护士提供为老人医疗服务,另聘1-2位护理人员照顾老人。
调研发现:这个模式的优点是收费低、离家近、比较方便,资源利用充分、效果好;但缺点是医疗和护理设施相对简单,护理不规范,同时还存在规模不经济问题。
8、“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整体外包”型
这种模式是指不具备设置医疗机构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就近的有住院功能的医疗机构(多为医疗机构(多为一级综合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将养老机构所需的医疗服务整体外包给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为医疗机构提供场所和必要条件,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置分院等分支机构,医疗机构派医护人员到养老机构为其提供医疗整体外包服务,或称“整体托管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医养双方责、权、利明确,双方均利用市场机制开展合作。
调研发现:这是医养开展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形式,特别适用于100-300人的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采用这一模式,医疗机构可能会“赔本”造成服务不可持续,需要养老机构对医疗机构给予一定补贴)。
9、“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型
这种模式是指养老机构与邻近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患者就医提供“绿色通道”,优先提供住院、远程会诊、预约挂号等服务,这是我省目前开展医养结合最多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缺点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基础是来自双方的信任和利益驱动,双方的合作缺乏有效约束和利益协调机制,一旦协议影响到了某一方利益,就很容易出现终止协议的情形,很难保证合作的有效性、持续性。
调研发现:这种模式难以实现医养一体化,基本属于“搞形式”,医养之间很难开展实质性合作,基本上是各干各的(如养老机构有患者需要住院,虽协议要求优先到合作的医疗机构住院,但患者家属并不一定同意,可能会到规模较大、更放心的医院),久而久之,难以长期合作。
10、“大养老+小医疗+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型
这种模式是养老机构自身先建设一个小医疗机构,如卫生室或诊所,同时又另与其他较大规模的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并由其为养老机构患者就医提供“绿色通道”。对一般的医疗问题,养老机构自行解决,当有较重患者立即转入合作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上述十种“机构养老”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前七种为“一体化”模式,第八、第九种为“嵌入式”,第十种为“混合式”。前八种医与养结合得比较紧密,第九种为松散型的医养结合,第十种为半松半紧。
目前相关部门介绍成绩时所说的医养结合覆盖率达到多少多少时,往往以签订协议类的松散型模式居多。
调研发现:我们认为松散型模式基本属于“搞形式”,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难以实质性合作,更难市场化运作;医养结合必须运用“一体化”发展模式。
二、 “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模式
1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型
日间照料中心的设施可以在养老、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多方面得以共享使用,资源配置效率高;一般送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人,多数是“一体多病”,这些人更多需要医务人员提供服务,因而这一模式能更多满足老年人医疗需求;同时,只有医务人员承担相应服务,老年人子女才能更放心、才能更多地把老年人送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调研发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实体性机构,由其运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符合“能负责、能问责”的要求,且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既解决了由社区居委会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运营带来的体制不顺、权属不清问题,又解决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资产闲置问题,还化解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紧张的矛盾,实现资源共享;既能收获“更好保障老年人保健、老年人子女更安心”等的社会效益,又能通过更多服务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推进养老产业化,真正实现多方共赢,是社区层面实现医养结合的理想方式。
12、“社区医养设施共建共享”型
将养老服务设施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如农村幸福院与卫生室同步建设、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步建设。通过同步建设,一步到位实现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
13、“专业养老运营机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型
由大型专业化养老机构托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调研发现,此模式由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规模较小(一般只有10张床位),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同时,有些专业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跟不上,很难做实做优医养结合,一旦政府补贴减少或取消,很难维持下去。
14、“社区综合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型
这种模式往往是社区建设了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为了开展医养结合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但所开展的服务主要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相对较少。
15、“村卫生室+农村幸福院”型
由村卫生室托管运营农村幸福院,实现农村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但目前典型案例不多。
三、 “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模式
16、“互联网+可穿戴设备+实体性服务机构”型
这种模式需要为居家老人配备穿戴式设备,对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进行远程监测,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和出行情况的相关数据及时传递给实体性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或实体性社区机构(如护理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老年人子女;实体性服务机构根据对老年人身体监测数据作出服务方案,同时根据老年人及其子女的需求,及时为居家老人提供饮食起居、医疗医护、消防安保、休闲娱乐、报警呼救等的相关服务。
调研发现:目前看,许多企业热衷开发此模式,有的设计规模较大,但目前成功案例不多。
17、“居家养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型
这种模式是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推广家庭医生服务,与有需求的老年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契约式服务,签约对象可以获得家庭医生提供的医疗保健咨询服务、优质诊疗服务、精准预约转诊服务、保健指导、疾病干预、家庭病床、健康管理等服务,让老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调研发现:这一模式主要解决居家老人的医疗服务问题,但社会化的生活服务得不到有效解决,我们认为此模式不是实质性的医养结合,仍属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
18、“居家养老+长护险中的‘家护’服务”型
这种模式是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失能老人平时在家中由自家人提供生活照料,由长护险的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以康复为重点的“家护”服务,相关费用主要由医保资金提供。这一居家养老模式目前主要针对享受长护险的城镇职工,虽受居民欢迎,但社会成本很高,且医务人员往返医疗机构和居民家中时间成本也很高,与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院护”相比资源配置效益不佳。
调研发现:另外,调研还发现,有些医养结合的大型机构在做好“机构养老”的同时向“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提供延伸服务,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个层面同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形成了“机构、社区、居家三个层面融合发展的智慧型”医养结合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好。
阅读全文

与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初领驾照多久要体检 浏览:656
12周体检一般检查哪些项目 浏览:867
湖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浏览:821
舟山医养结合养老院有哪些 浏览:414
长寿尊爵1香烟 浏览:157
瘫痪老人养老院怎么选 浏览:872
重阳节是感恩节嘛 浏览:803
80岁肺癌咳嗽几个月 浏览:953
老人什么钙片好 浏览:335
合同工教师多少岁退休金吗 浏览:946
光买五险可以拿退休金吗 浏览:438
驾驶证年审身体检不过怎么办 浏览:94
大方恒大养老院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659
企业退休的一般工资是多少 浏览:13
婆婆80岁生日祝福 浏览:308
2016年退休金调整最新信息 浏览:163
90岁老太太脸肿怎么回事 浏览:103
农村养老补充保险怎么交 浏览:188
天师撞邪电影国语版1983年 浏览:673
为什么老人喜欢低调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