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关养老产业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不立即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无法集中高效使用有限的社会优质劳动力资源,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的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赡养者疲惫不堪;加上“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正规的养老机构,其日常管理均要严格。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但不能满足众多其他需求的老年人群需要。 以北京为例,北京目前共有养老机构340家左右,其中民办的养老机构约有100家。这些养老机构可以分为三类:国家创办的国营养老机构,乡镇、社区、村、街道办的集体所有养老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所创办的民办养老机构。在这些机构中,进入公立养老院的难度也是人所共知,北京市第一、第四、第五养老院的入住率常年为100%,目前有1600多人在排队等候入住,城八区的公立养老院入住率也都在98%左右。而民办养老院的床位已有近12000张,但平均入住率只有2/3。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多老人趋向于公立养老院,是出于对“国字头”的传统信任感,但在其他城市,状况有所不同,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
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所以,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Ⅱ 机构养老产业化的范畴
养老机构是社会养老专有名词,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
养老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但某些养老机构(如农村敬老院)也接收辖区内的孤残儿童或残疾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占比早已突破7%,并逐年呈快速增长之势。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是“银发经济”大繁荣。
Ⅲ 想投资养老产业,不知道国内哪家咨询机构或者养老产业研究机构比较专业可信
您好
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将超2亿,老年产业可谓是朝阳产业。国内各类型养老服务机构很多举步维艰,从如何调研、立项、规划设计、到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都呈现断链,让很多养老服务机构艰难经营,缺乏专业的养老行业咨询管理公司进行专业指导,让大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多走了很多弯路,并再次投入大量资金等等问题。
可以看看:优老网具有很强的实战经验。希望可以帮到你。
——好投顾竭诚为您服务——
Ⅳ 中国养老行业的现状
2009-2012年中国养老机构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中商情报网 http;//www.askci.com 【大 中 小】 核心提示:2008-2009年中国养老机构产业发展环境分析,2008-2009年中国养老机构产业运行形势分析,2008-2009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2008-2009年中国老年社会福利院产业经营模式分析,2008-2009年中国知名养老院运行情况分析,2008-2009年中国老年公寓产业发展动态分析,2008-2009年中国托老所建设项目分析,2009-2012年中国养老机构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09-2012年中国养老机构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影响及企业应对策略分析【报告名称】:2009-2012年中国养老机构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关 键 字】: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产业运行形势 老年社会福利院产业 经营模式 养老机构产业前景预测 发展策略 投资咨询报告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报告页码】:110页 【报告格式】:PDF电子版或纸介版 【交付方式】:Email发送或EMS快递 【中文价格】:印刷版6800元 电子版7000元 印刷版+电子版7500元 【英文价格】:印刷版14000元 电子版14500元 印刷版+电子版15000元 【报告编码】:HJ【报告描述】: 目前,中国养老机构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老龄化的需要,机构养老服务的总体供求之间呈现严重失衡的状态,严重地制约了机构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7%。2006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1.5亿,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万人。200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11.6%。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989亿人,占总人口的12%。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74亿,2020年进一步增至2.48亿。 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目前中国每9人中就有1位老人,到2050年,每3―4人中就将有1位老人,养老机构与设施严重匮乏。截至2005年底,各地建有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近39546家,床位149.7万张,收养老人1102895名。仅就床位数来讲,刚刚超过老年人总数的1%,较之于国际社会通行的5%―7%的比率相差甚远。 随著老龄化社会脚步加快的压力,巨大的养老需求日益凸显,政府公办的养老机构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随著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人入住老年公寓已渐成一种时尚,这也为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部分地区民办开放式住户型老年公寓,由于护理员招聘难度大、资金无法周转等问题,面临著举步维艰的尴尬。低档标准养老院占养老院总数的80%左右。中档占10%左右。这个档次的养老院,目前最受欢迎。高档和豪华的养老院占10%左右。 尽管这几年我们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场所,兴办了7898所社区服务中心,“星光计划”也建起了近3万个“星光老年之家”,又增加几万张社区的养老床位,但与巨大的老年人院舍服务需求比起来,还属杯水车薪。许多贫困、边远地区及靠民间力量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囿于经费短缺、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限制,服务内容不丰富,显得相对单调、贫乏,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也有较大的差距。
Ⅳ 养老产业的现有养老模式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养老模式也在不断涌现出新的方式。更有一些“新瓶装旧酒”式的创新。因此,数清楚养老模式究竟有多少种类,无疑很难。
益养老平台,简单总结了一些典型的养老模式如下:
机构养老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传统的生活习惯,选择与家人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养老机构或养老社区内,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
社区式居家养老:老年人在家庭居住与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确保老人、子女、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各取所需,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乡村养老:由于乡村新鲜的空气、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较低的生活成本等,吸引了很多城市老人在退休后,回乡下或搬到乡村居住养老的一种模式。
医养结合将是未来养老服务政策的主流,重点解决老年人的医疗和康复护理的服务难题,毕竟家庭成员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和知识。
旅居式养老:以天气气候条件和身体状况为前提,在外地短期租住旅游。
抱团式养老:几个文化水平相仿、性格相投、志同道合的老年人在一起共同租住、生活、娱乐,相互帮助、照顾、交流、学习,每个人承担一定的家务。该方式凸显了老年人对集体互助养老方式的期望和对精神慰藉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
Ⅵ 有没有国家政策支持的养老行业机构
有,国家政策是比较多的:
随着“老龄化社会”渐趋成形,国内养老服务业已经明显滞后,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境外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
未来几年,养老服务业所涉及的医疗、地产、服务甚至金融支持等政策将陆续出台,养老产业尤其是“以房养老”等业务有望开启新的成长窗口。
根据《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全国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40张。
此外,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全国机构养老、居家社区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提供100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Ⅶ 哪里可以查询到跟养老产业有关的数据,比如产值,养老机构数量等等
到各级民政部门的网站上去试试,是他们主管的。
Ⅷ 如何推进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达到满足养老需求的最终目的。余斌指出,当前,我国养老市场正发生着变化。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有2.2亿,65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1.4亿。可以说,我国老龄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未富先老的特征非常明显,这也为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余斌认为,基于我国国情,简单地从养老人口数量来推出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是欠准确的。因此,我国要想发展养老产业,除了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的模式之外,还须深入研究中国养老市场的特点。只有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市场研究,才有可能给出准确的定位、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
第二,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即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余斌指出,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产业仍停留在低质量环节,传统的、低端的无效供给居多,新型的、中高端的有效供给有所欠缺。我国养老产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与大量的、低端的无效供给相比,新型的、中高端的、能满足需求的有效养老供给明显不足。
余斌分析,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规模很大,只需占据其中1%或2%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做出规模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余斌表示,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而言,企业或许应该瞄准高端的、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群。从整个养老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则可能还需要多研究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有足够支付能力和愿望的老年人群对养老产业的需求。
第三,实现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即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余斌认为,供给不平衡的原因,在于供给侧存在大量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束缚了供给侧的活力,让供给难以对市场中已出现的变化作出反应。
而所谓深化改革,就是要消除供给侧所存在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让供给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并能及时适应需求侧的变化。
不过,余斌也指出,养老产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其投资规模大、回收期漫长,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养老产业更需要整个社会、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来解决养老产业本身发展所面临的一些体制和机制障碍。
Ⅸ 从事养老行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有哪些
慧佳金龄学堂
Ⅹ 谈谈老年人福利与养老产业的关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发展,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老年福利事业的重点。养老服务机制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尽管近年来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有了发展,但是有效供给依然不足,难以满足老年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养老机构床位数与老年人数之比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居家养老服务也表现出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的问题。公办服务机构服务半径较小,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无法辐射城市街道、社区,难以满足社区老人寄养、日托所需。而民办养老机构受城市地价高、社区用房稀缺等因素制约了发展空间。对于需要护理的老人来说,居家养老服务难以提供专业的照料、康复、护理服务,老年居民无法最大限度地就近方便享受到专业服务。
第二: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镇,养老服务面不够宽,养老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都需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在城镇,部分社区为老服务功能还不健全,现有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还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如一些社区的高龄、空巢、多病和白天无人照顾的老人存在就餐困难。另外,服务项目分配不够合理,目前已有的社区为老服务主要偏重于家政服务,在生活照料、保健服务等方面相对缺乏。
第三:在机构养老方面,资源配置不合理。有些地方养老院一床难求,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公办机构床位闲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高档次的床位价格相对较高,入住条件严格,普通收入水平的老人很难进入;二是部分床位价格较低的养老服务机构又因为居住和配套条件较差,除了社会供养老人及少数困难老人入住外,一般老人又不愿入住。同时,护理型养老机构和床位偏少是一个突出问题。
第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与现行体制机制不完善有密切关系。尽管政府出台了养老服务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总体规划,导致政策之间衔接不到位,部分优惠政策无法落实到位。为此,必须要完善改进社会养老服务体制,创新服务供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