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尿不出来,插了疏尿管,后来拔掉了管,尿中带血,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尿不出来,插了疏尿管,后来拔掉了管,尿中带血,这可能是因为感染导致的。导尿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尿流情况,检查导尿管与储尿袋衔接部位是否紧密,有无曲折、压迫、闭塞、脱出。同时,注意导尿管插入部位及其周围有无溢尿。尿袋中尿液的性状、尿量、尿袋的位置等也需要观察。
预防尿道感染的措施包括:更换导尿管必须按无菌操作进行;保持外阴清洁,尿道口易受粪便以及分泌物的污染,应每天清洗外阴;尽可能减少导尿管与储尿袋接口的安装次数,防止尿液潴留、逆流,并及早发现导尿管扭曲阻塞等异常情况,保持尿流畅通。为防止尿液逆流,放置储尿袋时应低于膀胱。每次放尿后应用酒精棉球消毒储尿袋放尿口,然后拧紧。
预防尿道损伤、尿道皮肤瘘、尿道狭窄的方法包括:导尿管选择不当,患者烦躁、活动过大,易造成尿道损伤,尿道球部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形成尿道皮肤瘘,瘘愈合后形成的瘢痕可造成尿道狭窄。预防的重点是:导尿管难以插入时不要勉强,及时与医师联系;若有溢尿不要盲目更换粗导尿管;导尿管固定囊注液不要超过20ml,并注意导尿管固定囊的位置。
预防膀胱萎缩的措施是:尽早拔管,或及早进行膀胱肌恢复性训练。长期留置导尿管可使膀胱壁收缩机能下降,引发膀胱功能性萎缩及容量减少。
心理护理方面,要做好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注意保持室内安静、舒适,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对患者亲切和蔼,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同时采用灵活的协调技巧,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让患者多与亲人见面,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抑郁、孤独感,以最佳心理状态渡过留置尿管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