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将老人反锁家中算不算非法拘禁,现在他老年痴呆,出去怕走丢
一、这是特殊情形下的限制人身自由,不宜认定为非法拘禁。
二、老年痴患者是敬老院不愿收养、医院治不了、家庭难护理的一类特殊人群,不只是棘手的家庭问题,更是一大社会问题。对于此类无奈之举,法律一般不干涉。
㈡ 老年痴呆怎样防丢失
1.当老人老年痴呆后,往往丧失自主意识,一不留神他们就可能到处乱走,另一方面,也不能天天把老人限制在家里不出去活动和走动,那样对健康也不利,因此,如果家里有空闲的人手,最好安排人轮流陪护老人,陪着老人走动,防止走失。
2.如果家人没空照顾看护老人,经济条件也可以,则可以考虑请专职保姆来看护老人,一方面照顾老人生活起居,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老人走丢。
3.有的家庭无法容纳保姆在家全天候看护老人,自己又无法亲自照看老人,如果经济条许可,就把老人送养老院或是福利院吧,这样也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的老人乱跑走丢。
4.如果没有经济条件雇请保姆,也没有经济能力送养老院,家人也无法时常照看老人,为了防止老人走失,当老人单独在家的时候,最好把房门或是院门锁上,防止老人单独外出走丢。这样做虽然看上去残忍了点,但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了。
5.如果无法看护老人,又不能杜绝其单独外出,那就给老人制作一些防走失胸牌、胸卡、提示牌等标志物,标识牌上写上老年人的住址、亲属联系电话、烦请好心人帮忙等话语,平时给老人带在脖子或是胸前,当发生走丢的时候,遇上好心人就能帮忙联系家人了。
6.有些老人爱面子,或是老年痴呆后无意识乱丢东西,因此,他们可能弄丢防走失胸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可以选择防走失衣服,把老人家人的联系方式绣在衣服上,或是用染料写在衣服上。
7.一些地区公安局等部门提供防走失服务,推出防走失手环,可以到公安部门登记申领。老人戴上防走失手环后,当发生走失时,只要有民警或是好心人把老人送往公安局或是派出所,就能快速确定老人身份并联系家人。
8.市场上也推出了一些防走失定位手环,这种手环一方面提供求助标识,当走丢时,遇上好心人可以请他们联系老人家人,如果没人帮忙,手环也会向家人发送老人的位置坐标信息,随时掌控老人位置信息,帮助家人快速寻找老人。
9.给老人配置一个手机,选择便宜的功能机,不要给老人配昂贵的智能机,虽然智能机有导航定位功能,但要是遇上不怀好意者,很可能被人窃取手机。在手机上贴一个求助信息的贴纸,在通信录里存上家人的联系电话,手机的待机画面也可以设置为求助信息的图片。给手机弄一个带子,平时给老人挂在脖子上。
㈢ 老年痴呆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法律分析:若该老人患老年痴呆症,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该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法院宣告后,该老人的监护人,可以代为进行民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老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老人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老人民事活动由老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㈣ 老年痴呆患者在养老院.院方用围栏圈养限制行动合法么
【1】患老年痴呆的,病情有轻有重。
病情较轻的,生活有的能够自理,可以与其他老人一视同仁。
在养老院按时吃药,护理人员和家人应该好好照看,有利于痴呆者病情恢复到健康水平。
【2】如果患老年痴呆的,病情较重,经常大喊大叫,有自残倾向,
甚至个别病人有时翻墙逃到养老院外面,
发生人身伤害,也是时发生的。
【3】养老院如果答应收进来这样病重的,
只能用高墙限制病人逃跑。就这样工作人员还要严加管理,不能让其有自残。
对这样的危重病人,养老院在与近亲属订协议时,收费会很高的。
㈤ 把老年痴呆的老人绑在凳子上是不是违法
违法的。
限制了老人的自由,还可能对老人人身健康造成伤害。
这种情况,可以报警处理。
㈥ 老人为什么粘人到形影不离,你就完全失去自由。怎么办有什么好法
俗话说,人越来越小。意思是说,人的年龄越老,会越来越像小孩。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人如同小孩,需要亲人的陪伴,与其聊天、玩乐,他才会开心。
归根结底,是老人对安全感的需求和对孤独感的惧怕而引起。
如果老人无时无刻都需要你伴其左右,虽然满足了老人,你也尽了孝心,但你会失去自己的空间,自己的自由,心中会有很多苦恼。
有如下几个建议供参考,或许能有所启发。
培养老人的兴趣爱好。如果能动得了并喜欢音乐,可以鼓动老人参加附近年龄相仿的老人广场舞团体,既健身,又能结交朋友,心情愉快。不好动者,可能考虑让她看电视连续剧或者听网上讲座,让她每天有所期盼。还有,可以养些花鸟鱼虫,每天有所关注,转移注意力。
送养老院。国内有不少品质良好的养老机构,不仅设施齐全,护理团队受过培训,养老院内每天定期开展健身或者玩乐、讲座活动,而且餐食讲究荤素搭配,适合老人。亲人可以隔几天去看望老人,不仅老人适得其所,儿女也有了一定空间。
㈦ 老年痴呆是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三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若该老人患老年痴呆症,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该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法院宣告后,该老人的监护人,可以代为进行民事行为。
㈧ 老年痴呆怎么治疗 怎么照顾老年痴呆患者
老年痴呆在医学上叫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爱患的精神性疾病,患者常常会记忆混乱,失去自理能力,健忘等等,那患上老年痴呆后怎么治疗呢,家里有老年痴呆的老人怎么照顾?
老年痴呆怎么治疗
老年痴呆症的治疗 如果患者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进行性的记忆下降、智能衰退、人格改变和定向障碍,而又没有发现能导致这些异常的躯体或神经系统疾患,可以作出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但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 老年性痴呆尚无特殊治疗。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尽量减轻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包括精神症状在内的各种症状,延缓痴呆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患者出现兴奋躁动和攻击行为,可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情绪抑郁者可用抗抑郁剂治疗,如用药物难以控制或有明显自杀倾向者可在密切观察下进行改良电抽搐治疗。 由于老年性痴呆患者大多体质差,肾功能减退,故极易造成药物在体内积蓄,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药量应严加限制。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并且密切注意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药量应限制在一般成人剂量的l/3~1/2。如果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切勿盲目加药。当患者伴发精神症状时,应积极地进行治疗。对体质弱、食欲差的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虽然促进脑代谢的药物(如脑复康等)的疗效难以肯定,但也可试用之。除少春悉伍数有明显兴奋躁动或有合并症或有反社会行为者需要住院治疗外,大多数的患 者应在自己的家中接受治疗。 对大多的患者而言,实施正确的心理治疗和精心护理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病情尚未充分发展时更是如此。虽然要使已丧失的记忆、理解、抽象思维等能力完全恢复正常是不可能的,但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可合理地使用残存的脑功能,使患者的行为能维持在普通水平或社会允许的范围内。为改善或保持患者的记忆功能,可让患者读每天的报纸,看电视,听收音机,按规定的时间核对钟点,到附近熟悉的街上按列好的清单购买物品,鼓励患者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如果病情许可,可让患者适当参加社会活扒或动和做一些手工劳动。如果患者存在定向障碍,可实施“定向治疗”,在门上或墙上等地方贴上醒目的标志或给予诸如时间、位置等简单的信号,以帮助患者正确定向。在治疗中,禁止独出心裁地随便改变患者已经熟悉了的生活环境。如果改变环境,应根据具体条件,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训练,或用简练、明确的词句反复介绍环境中的事物,以使患者的思想行为能尽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患者家人对患者是否关心,是否配陆芦合治疗,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不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治疗,也不能对患者持厌恶或敌视的态度
怎么照顾老年痴呆患者
1、记录、观察
看到老人出现老年痴呆症状,家人或是照料人应该仔细记录患者症状,例如老人忘记关煤气,几个月出现一次,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耐心照顾
家庭人员也要学习了解这个疾病,由于每个人的家里情况不一样,在照顾方式上,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老人的照顾方式,耐心照顾。
3、训练记忆
患上这个病对患者的记忆力影响是非常大的,老人记忆不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帮助他们。
那么怎么帮助已经出现记忆力受损的老人去记忆呢?家人可以一起回忆以前发生的事情,通过书信、相片等来唤起老人的记忆,训练记忆力。
4、改变沟通方式
在沟通上,一些小的细节很重要。沟通时要选择他能理解的,最好简单直接点,例如问吃水果吗?可以直接说「吃苹果还是梨」。
老人有时候表达不出来,在选择上也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我们要耐心等待,给他反应和处理的时间。理解和帮助他,还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声情并茂来跟他沟通。
5、安排活动
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家人还可以安排一些活动,他做得好的时候,适当得给予表扬。听听音乐,对大脑也有神奇功效。
此外,在饮食上,营养也要搭配得当。和照顾小孩一样,老人也要注意这些,如不要给他们用太锋利的餐具,吃得食物要易于消化,有汤汤水水的最好,就餐的地方光线也要好。
老人最怕摔倒,因此家居环境也要考虑到位。老人一摔倒,可能会打破身体各方面的平衡,惹来大麻烦,所以家中应有防止老人摔倒的设施。例如在洗手间设扶手,马桶圈以及一些防滑设施等,危险的物品要收走
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主要表现
1、不能独立进食;
2、不能辨认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物品;
3、明显地语言理解和表达困难;
4、明显迷路,认不住居住所;
5、容易大小便失禁;
6、出现不适当的行为表现;
7、行走困难,需要轮椅或卧床不起。
预防老年痴呆6个小妙招
1、多动脑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主要是神经系统受到破坏,以致脑神经退化。所以平日可以适当对脑部进行刺激来来促进脑细胞的活力并防范痴呆症。老年医学家认为经常用新事物向大脑发出挑战最为关键,应多动脑,经常观察和思考,保持事业心和创造力。
2、预防老年痴呆从饮食着手
人的老化、免疫力下降,以致痴呆症的发生都可能因自由基的作祟而致。所以要想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可以从消灭自由基着手。所以平时可以多食用抗氧化营养物,主要包含维生素C、E、B以及胡萝卜素的摄取能扫除体内自由基,预防老年痴呆。
虽然酒伤肝,但是每日少量饮酒能降低人们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但是切忌过量饮酒。偶尔吃巧克力也是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研究表明,经常饮用高浓度可可饮料的老年人在认知功能测试中的表现有了很大改进,这是因为巧克力含有的类黄酮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它能在人体处于老年阶段时清除体内的有害分子和保护健康正常的分子。
3、每天两杯苹果汁预防老年痴呆
苹果汁可促进大脑中乙酰胆碱的产生。该物质与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首选药物安理申(Aricept多奈哌齐)成分相同。苹果汁具有提高记忆与学习的速度和准确度的功效。每天吃两只苹果也有相同作用。
4、保护视力预防老年痴呆
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发现,保持良好视力,老年痴呆症危险减少63%。如果视力不好,那么每年看一次眼科,并接受相应治疗,那么老年痴呆症危险也会减少64%。眼睛可反应和影响大脑功能,特别是老年人群。视力不好,一定要及时就医。
5、室外散步预防老年痴呆
散步有助于平静情绪和改善短期记忆。每天可以花1小时散步、逛街、游植物园等。在植被茂密的地方散步可使注意力和短期记忆改善20%。多接触大自然,有益大脑健康。无论冬夏,室外散步的效果都一样好。
6、中药调理预防老年痴呆
用中药来调理身体也是预防老年痴呆的有效方法之一。很多中医就有讲到:治疗老年痴呆应以补气益气、补肾健脑为主,如中药首乌、杜仲、黑芝麻等有益肾固精的作用。又如人参、龙眼肉、柏子仁、大枣、黄芪、黄精等都有充盈气血、养心益气、增进心智的作用。平日里,可适当食用以上食物,对脑部有一定的恢复。
㈨ 老人老年痴呆是否可以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求解,急啊 求相关依据
应该是的,相关依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完全行为能力。是指专可以独立进行一些民事属活动但不能独立进行全部民事活动的资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但为保护其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正常经济秩序不得不对其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
编辑本段分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①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指除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外,即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公民。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民法通则》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