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脑瘤的早期症状
早期症状
1. 视力逐渐模糊,视野逐渐狭窄:这是因为脑瘤造成脑压增高,压迫视神经,引致视力模糊,看东西迷蒙而不真实。 至于视野的缺损,则多在两侧,好像有布帘遮住般。 少数视力差的老年病患,在接受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并未获得改善,也是因为长脑瘤之故。
2. 眼睛外观变形:包括眼皮下垂、眼球外突、眼睛无法往外看等,这是因为负责眼球运动的脑神经受损,问题在脑部而不在眼睛。
3. 单侧听力变差:先是平衡及听神经(第八脑神经)受压,有阵发性的耳鸣、听力逐渐变差、有可能伴随着同侧脸麻,接着脑干处负责颜面感觉的三叉神经(第五脑神经)以及负责吞咽的舌咽神经(第十一脑神经)受压迫,造成吞咽困难、步态不稳、甚至视力模糊,这是典型听神经瘤引起的症状。
4. 吞咽困难以及步态不稳:吞咽食物(尤其是流质)时常会呛到,声音沙哑,无法大声,下肢紧绷,无法大步迈开,容易摔倒。 这些是后颅窝肿瘤压迫舌咽神经(第十一脑神经)以及脑干所引起的症状。
5. 单侧肢体麻木或者无力:类似中风的症状,但不及中风来得急遽,而是渐进性的。 这是因脑中负责运动功能的锥体束系统,受到压迫所造成。
6. 人格的改变:大脑的额叶或者颞叶受到侵犯时,会有记忆明显变差、情绪失控、行为举止错乱、答非所问等异常的症状。
7. 荷尔蒙的异常:年轻妇女无故停经及乳汁过度分泌;手脚、鼻子、下巴慢慢变大,鞋子逐渐穿不下;月亮脸、水牛肩、身躯肥大、四肢瘦小,这些都有可能是脑下垂体腺瘤不正常的分泌荷尔蒙所致。
8. 癫痫的发作:也有部分脑瘤是以癫痫形态表现:嘴角抽搐、手脚痉挛、然后全身性发作。
以上是脑瘤可能产生的特殊症状,至于一般常见的头痛、头昏、失眠、记忆衰退等,为功能性障碍,不代表有脑瘤的存在,目前治疗脑瘤最好的方法就是综合治疗。临床上采用的是传统治疗结合生物治疗疗效不错,生物治疗具有适用面广、采血量少、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充满了希望,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家属也是极大安慰。
2. 哪种老年痴呆可通过手术治愈
哪种老年痴呆可通过手术治愈?老年痴呆疾病有很多的种类,那么虽然现在对于老年痴呆完全治愈的案例是很少的,但是我们最近有了新的发现,临床上有一种叫“正常颅压脑积水”的神经系统疾病,因症状与阿尔兹海默病十分类似极易被误诊为“老年痴呆”。对正常颅压脑积水病人用微创的脑脊液分流手术治疗,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山东患者王女士今年67岁,半年前开始出现步态不稳、捯小碎步、记忆力衰退、思维逻辑混乱、甚至小便失禁等症状,被当地医院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病。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就诊后,高晶、刘彩燕等医生等通过相关检查试验,迅速排除了阿尔兹海默病,确诊王女士患的是正常颅压脑积水,转至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医生王任直、魏俊吉为其施行了微创的脑脊液分流手术。术前她有些沉闷、抑郁,说话语无伦次,不成句子,走路需要人搀扶;术后表达很好,逻辑清楚,走道步伐稳健,从前的好多事情都记起来了,小便失禁的烦恼也没有了,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希望大家对于这样的案例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就是希望患有老年痴呆的老年人快点好起来。
以上就是倍领安全小编为您介绍哪种老年痴呆可通过手术治愈的内容,本网老人安全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养生保健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以便让老人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
3. 手术时打麻醉,存在的危险到底有多大
麻醉药是一个让我们既爱又恨的东西,在临床上,使用麻醉药可以在患者手术时为患者大大减轻痛苦,对患者和医生都好。相信有部分做过麻醉手术的人就会发现,手术后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症状,比如记忆力衰退,食欲下降,甚至身体免疫力降低等问题,出现这些情况时,很可能是全麻手术后的后遗症。
以上2点就是全麻手术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全麻手术会消耗我们体内的元气,很多人在做完全麻手术之后,都会感觉体质比较虚弱,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需要患者调养好自己的身体,方可恢复。
当代社会,麻醉药的使用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麻醉药的副作用也很少,最大的一个影响就是有可能导致人体的记忆力受损,但一般只要我们调整好,都是可以恢复正常状态的。当自己做完全麻手术之后,只要我们日后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理好自己的身体,麻醉手术对身体的影响可谓是微乎其微。
4. 老年人出现认知障碍是痴呆吗,能治疗吗
随着老龄化加剧以及医学科普知识的广泛普及,老年人逐渐成为社会过度关注的一大群体。大多数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出现认知障碍,一些基层医院往往被误诊为痴呆。
老年人出现认知障碍是痴呆吗?能治疗吗?
认知障碍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随意、心理和社会行为,临床引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阿尔茨海默病、正常压力脑积水、长期喝酒造成酒精中毒、自身免疫性脑炎等,一般初期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晚期记忆全部缺失,出现明显幻想。所以老年人出现认知障碍不一定是痴呆。
痴呆主要指的是阿尔茨海默病,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需要排除其他原因才可以确诊。老年痴呆早期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晚期表现为步态障碍和尿失禁等症状。现代医学领域中,老年痴呆一般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或阻止病情朝严重化发展。
近些年来,从临床接诊情况来看,大多数正常压力脑积水老人也出现认知障碍,其中病情轻微的可能伴有记忆力、计算能力下降,严重者可能都想不起自己名字。正常压力脑积水是一种多发于65岁以上老人的常见疾病,一般在做影像检查时可明显看到脑室扩大,而脑脊液压力却属于正常范畴。这种病除了具有明显认知障碍,还具有步态障碍和小便失禁。因此当老人出现认知障碍时,建议前往医院进一步做详细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如果确诊为正常压力脑积水,则不用过于忧虑。因为正常压力脑积水是可逆的,然后结合现在先进的外科手术,患者是可以恢复健康。
5. 精神病怎么治疗
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症状
治疗方式取决于所患的精神障碍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最适合患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康复治疗。多数情况下,多种组合使用治疗效果最佳。
一般治疗
设法脱离致病环境,消除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加强精神治疗。
保持心理平衡,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预防各种反应性精神障碍。
心理治疗
在心理治疗期间,患者能了解自己的状况,包括情绪、感觉、认知、思想和行为,并通过专业心理专家的引导,学习应对和压力管理技能。心理治疗通常可以在几个月内成功完成,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药物治疗
尽管精神药物不能治愈精神障碍,但通常可以显著改善症状。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康复治疗等的组合使用效果最佳。常用的处方精神科药物包括: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精神运动性兴奋等,有这些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痴呆、儿童期精神障碍。使用此药时,需注意如下不良反应。
锥体外系方面
类似帕金森症状、急性肌张力增高、震颤、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
心血管方面
心动过速或过缓、体位性低血压、心电图改变。
内分泌改变
闭经、泌乳、性功能异常、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
胆碱能系统
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尿潴留、肝脏损害、癫痫。
恶性综合征
高热、肌紧张、意识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有时还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它们可以帮助改善症状,例如悲伤、绝望、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对生活缺乏兴趣等。抗抑郁药不会上瘾,不会引起依赖性,但可能会有眩晕、头痛、失眠、镇静、激越、震颤、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安非他酮等。
心境稳定剂
心境稳定剂最常用于治疗双向障碍,包括躁狂发作、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如对急性躁狂发作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对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的激越和兴奋躁动有增效作用,对单相抑郁急性发作抗抑郁治疗疗效欠佳的患者也有增效作用。
使用此药时,需注意谵妄、震颤、记忆力衰退、多尿、烦渴、腹泻、恶心、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常见药物有锂盐、丙戊酸盐等。
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主要用于焦虑障碍、急性激越、酒精戒断中的急性震颤谵妄和幻觉状态、局部病变导致的骨骼肌阵挛、上神经元病变导致的痉挛状态、手足徐动、失眠等症状。使用此药物时需注意嗜睡、疲乏、头晕、言语迟缓、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常见药物有地西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