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痴呆症老人的心理特质 (上)— 老年痴呆症老人的心理帮助(2)
在上期文章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老人在罹患老年痴呆症后,在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的常见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心理变化反应。通过多年来的老年痴呆症老人的照护(老年痴呆症护理、照护、照顾、照料)研究和实践,爱知介护清晰认识到,老年痴呆症老人的心理变化反应是具有特殊性、社会性、疾病性的复杂过程。通常来说,是老人在罹患老年痴呆症之后,在面对家庭地位、社会角色、生活状态等一系列变化之时,在疾病本身特质(思维锐化)等催化之下,所反映出来的自我认同的辨识混乱和社会性心理重建等困难。这是疾病与社会问题的交织所带来的负面呈现。
客观上这些变化反应或者呈现,在加剧和催化老人与环境和人的摩擦和对撞。使得在老人痛苦的基础上,让家庭不安、社会不宁。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这里面的规律,通过对老人在心理问题发生之前和之初,及时发现、引导、规避,以达到降低问题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的目的,这对老人、家庭和机构,都是有实际意义的。
那么,这个课题应该从哪个方向开始着力呢?爱知介护认为,首先应该聚焦源头,那就是老人在罹患老年痴呆症之后,从普遍性心理上有哪些特质开始。
一、思维锐化
思维锐化,是老年痴呆症的显著特点, 在各类型的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型、额颞叶型、路易体氏型、亨廷顿氏型、帕金森型、血管型、混合型、阿尔兹海默型等)中的绝大多数老人当中普遍而深刻的存在。
与我们大多数人因为学识、经历的变化,而导致的看待问题的视角、观点改变相比,老年痴呆症的思维锐化是基于病理性的原因所导致的。简单的说,就是因为大脑病变引起的老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性事务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尖锐而不可改变的意识形态。这个变化往往是不可逆的。
思维锐化让老人对于信息的接收、判断、反应,较之于患病前,更加的敏感和易激。有些老人在年轻时性格就比较急躁、容易焦虑的话,得了老年痴呆症后会变得更加急躁,更加容易焦虑。同样一件事、一句话,对于未患病的老人,或者老人未患病前,是很平常和不太引起“深思”的。但对于罹患该病后的老人,可能就会觉得很被冒犯或不舒服,继而做出过激的反应。所以,我们经常性会听到、感觉到患病老人怎么那么“脾气不好”、“不听劝”、“动不动就不高兴”、“不好好说话,爱骂人”。
思维锐化的本质是放大原先的性格特点,接收信息更敏感,输出更直接了。也基于这个特质,老年痴呆症老人在与环境和人的交流过程中,大概率会表现出不体谅人、固执,不听劝、爱往坏处想......,这些其实大多都是疾病的反映。
二、自我认同混乱(社会角色与价值)
笔者在山东走访的时候,听到家属说起这样一件事:刘大爷原来是某机关的领导,几十年来的工作生活都是风风火火、意气风发的。但是从退休前就开始郁郁寡欢,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从退休第一天开始,不出门了。整天窝在家里看电视,沙发上一坐一天,动都不动,家里人的话说:“把沙发坐穿,把电视看烂”!非但闭门不出,并且闭门谢客。家里一来人,刘大爷就回卧室把门锁起来,怎么敲都不出来。家里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出去走走,最终的结果是,只在晚上天黑了,才出门,并且总是低着头,见熟人都躲着。
这是真实的,也是一个很极端的案例。但这个案例清晰的勾勒出一个社会性心理现象:当人们掌握和创造社会性价值(例如货币、声誉、权利)的能力减低或者消失的时候,人们往往开始质疑和贬低自己的价值,并因此自愿的退到更加次要的角色上。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所提出的《符号互动理论》中有一个观点:“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自我概念的,即人们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思考自身的。”也就是说,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会对他们的认识。
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回首老人的生活环境,无论是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还是常见诸于各类媒体中老人被骗的消息,以及亲属对待老人如“孩童般”的过度关心,都在无时无刻的不在强调,老人实际上是“弱者”。错误的信息对老人的自我观念产生否定性的认识,让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有能力,对家人和社会都是负担,从而使他们与社会产生隔离感。
有人可能会觉得老人失去了社会角色,不认同自己的价值,那与人无害,也好像没什么?
这是错误的。
当老人失去了社会角色和价值后,就如同失去了在社会上存在的抓手和参照物。那么老人的社会性会快速退化和降低,当社会性降低后,社会秩序或者说周围环境与人对他的影响和约束也就降低了。换句话说,当一个人不在乎社会规则和别人对他的评判之后,思想与行为的脱序,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老人自我认同的混乱,对自己是不好的,对周围人和环境,其实也是负面的。同时,我们还得认识到,这个问题在老年痴呆症(脑萎缩、认知症、失智症、脑退化症、老年抑郁症、老年精神病、认知障碍、帕金森、阿尔茨海默型、额颞叶型、路易体氏型、亨廷顿氏型、帕金森型、血管型、混合型、阿尔兹海默型等)老人身上是加重存在的。
病理角度的思维锐化,和社会心理角度的自我认同混乱,互为交织相互影响和催化,推高了老年痴呆症老人心理问题的极端化和复杂化。同时,这两个问题点又恰恰是老年痴呆症老人心理特质的基础策源点,因为这两个问题点的存在,又派生出比如“受害者心理”、“操控心理”、“舒适区心理”等典型特质。这些我们在下期文章跟大家继续说明。
『贰』 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得了这个病的人会做什么意向不到的事情吗
还有穿衣也很困难,甚至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甚至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如原来一丝不苟、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缺乏耻辱和道德感、自私并常做些反常的举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注意卫生。常常抑郁焦虑、嫉妒妄想,性格孤僻,激动易怒等。
中、重度痴呆症患者往往做事无意识,有时还会产生幻觉,发生自杀事件,非常危险。因此对中、重度痴呆症患者要尽可能做到全天候专人看护,避免危险发生。
『叁』 家里有一个老年痴呆的老人疑神疑鬼该怎么应对
家里有一个老年痴呆的老人本来已经很棘手了,再加上疑神疑鬼确实很难办。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是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只能勇敢的面对。首先,我们应该照顾老人,陪老人说说话,回想一下以前的生活,尽可能的帮助老人并且应该积极地给老人治疗,减缓发病的时间。
『肆』 当老年人发呆的时候在想什么我外婆八十岁了喜欢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发呆、问她在想什么她说没什么,也不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试想一下,你老了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你没有经历过,你肯定会说,你想要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养老,弄弄花弄弄草,空气清新,人烟稀少的世外桃源。但其实,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人气“,一个临街的房子,能看到楼下攒动的人群,他们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还”活着“,而不是在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里,坐在马扎上对着天空发呆。
对着天空发呆是小孩子做的事,那么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老人喜欢看攒动的人群了吧?
『伍』 得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最后会怎么样
每个人都会老的,善待自己的亲人吧!我的妈妈最后也是老年痴呆症,几个孩子悉心照顾,到最后没有遭多大的罪!善待老人!
『陆』 老年痴呆的祸根终于找到了!家中有老人的要注意,及早防范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脑变性疾病。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老人和家庭的影响很大,还会给病人带来痛苦。时间过得很快,忘记了爱的人,忘记了亲近的人,甚至忘记了自己。所以,进入中老年以后,应对脑病等疾病进行合理预防,从而合理有效地防治阿尔茨海默氏病。
据调查,老年痴呆症患者倾向于这种类型。假如你被录用,我希望你能尽快离开,但不要轻率行事。
一是讨厌沟通。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每天不愿外出,活动少,认识的朋友少,导致大脑长时间反应缓慢。那些不愿沟通的人更容易变得不快乐,甚至不愿与他人沟通,这也增加了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
二是经常感到焦虑。
有的老人很痛苦,整天为琐事烦恼,不管做什么,甚至把自己置身于焦虑之中。特别是对于女性,过度的担忧更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因此,担心和担忧可能会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但愿朋友们能早日摆脱困境。
三是睡眠障碍。
调查显示,长时间熬夜对脑部功能不利,各种毒素在脑部积聚,导致脑部病变逐渐发生,更严重的还可引起脑梗死。此外,长期精神紧张的人也会失眠,所以这个小组希望你及时调整睡眠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
上述三种习惯,很可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原因。但愿你尽快改正,不要掉以轻心。此外,老年痴呆症在发病之前会给你一个警告信号,希望你能注意到。
为防止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生,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补充萃枫苷。
取自元宝枫树中提取的萃枫苷,富含人脑所需的营养成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神经酸这一物质,科学研究表明,神经酸能促进脑神经元的活动,延缓脑神经系统的衰老,对受损的大脑神经细胞也有修复作用,因而对老年痴呆、失眠等脑部疾病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能保护大脑,不受外界干扰,增强脑细胞的活力,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二、参与集体活动。
许多人老了就会觉得孤独,因为孩子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老了就要参加一些积极的活动,这样可以交到比孤单更多的朋友,这样还可以帮助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同时,也要提醒孩子不要让父母变成空巢老人。
三、保持乐观。
常言道:微笑,十年前。对老人来说,每天散步,打一场中国传统的太极拳,跳广场舞,这些活动都能使他们保持好心情,帮助他们培养兴趣爱好,预防老年痴呆症。
『柒』 得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最后会怎么样
死
『捌』 老人出现幻想,属于什么症状
是老年痴呆初期症状
老年痴呆初期症状1、 轻度语言功能受损; 2、 日常生活中出现明显的记忆减退,特别是对近期事件记忆的丧失; 阿尔茨海默症3、 时间观念产生混淆; 4、 在熟悉的地方迷失方向; 5、 做事缺乏主动性及失去动机; 6、 出现忧郁或攻击行为; 7、 对日常活动及生活中的爱好丧失兴趣。
基本是药物治疗(按医嘱)服药时要注意相关情况:
1、痴呆老人常忘记吃药、吃错药,或忘了已经服过药又过量服用,所以老人服药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帮助病人将药全部服下,以免遗忘或错服。
2、对伴有抑郁症、幻觉和自杀倾向的痴呆患者,家人一定要把药品管理好,放到病人拿不到或找不到的地方。
3、痴呆老人常常不承认自己有病,或者常因幻觉、多疑而认为家人给的是毒药,所以他们常常拒绝服药。这就需要家人耐心说服,向病人解释,可以将药研碎拌在饭中吃下,对拒绝服药的病人,一定要看着病人把药吃下,让病人张开嘴,看看是否咽下,防止病人在无人看管后将药吐掉。
4、痴呆患者服药后常不能诉说其不适,家属要细心观察患者有何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5、卧床病人、吞咽困难的病人不宜吞服药片,最好研碎后溶于水中服用。昏迷的病人要下鼻饲管,应由胃管注入药物。过散步等改善昼夜生活节奏,将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记念品等放置在病人旁边给与安心感,等药物以外的手段也被认为对患者的失眠,不安等症状有效。
『玖』 老年痴呆的内心感受
如果是自己的家人,有人得了老年痴呆病的话,我觉得心里一定会很痛苦的,因为你会看着她,慢慢的忘记你。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3年)
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2~10年)
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第三阶段(8~12年)
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