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克亭的人物经历
高克亭出生在县城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7岁入私塾,12岁升入府谷县第一高级小学。读书期间,开始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和赵传等进步学生一起,组织发起了驱逐反动校长的学生运动。此后,在新任校长严念祖(又名严叔先,中共党员)的帮助下,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经常和赵传等进步学生一起探讨革命真理,参加集会和演讲会,宣传革命思想。高小毕业后,先后到榆林、太原等地一面求学,一面参加革命活动。
1929年7月,在刘文蔚(建国后曾任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部长)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受中共党组织派遣,以到山西太谷县铭贤中学(现山西农业大学)求学为名,在铭贤中学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并任铭贤中学党支部书记。
1931年初,受命出任山西省互济会中共党团书记,从此开始了职业革命者的生涯。8月下旬,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面对审讯和严刑拷打,他使终没有泄露党的机密,被判为无期徒刑。在狱中,参与党支部的地下活动,组织难友学习、宣传马列主义,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参与并组织绝食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经中共党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在组织安排下去延安,在陕甘宁边区党委组织部任统计科长。期间,多次玲听了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的讲话、报告,政治思想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38年8月,被中共中央选调,从延安奔赴山东抗日前线。到山东后,被分配到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组织部任组织科科长,并分管蒙阴、泗水等县的工作。
1939年3月,调任鲁东南特委(不久改称山东第一区党委五地委)书记,管辖莒县、日照、诸城、胶县、赣榆等县和高密到胶县铁路以南一带的工作。
1940年底,调鲁中区党委工作,先后任区党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区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带领区党委部分机关千部和鲁中军区武装,参加了艰苦的反“扫荡”斗争,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保护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1945年至1950年,先后担任鲁中区党委第一副书记兼军区第一副政委,鲁中南区党委第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参加领导了鲁中区的土改运动和支前工作,为配合莱芜、孟良崮、济南和淮海等战役的顺利进行,为粉碎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夺取华东战场上的胜利,立下了功勋。
全国解放后,1950年3月至1958年10月,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兼工委书记、山东分局工业部长、山东分局副书记、山东省总工会主席、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山东省副省长等职。主要分管工业。
1958年10月调青海工作,先后任青海省副省长、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书记等职。组织领导了青海的三线建设,建设和扩建了青海省的一些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项目,为青海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冲击,蒙受屈辱达7年之久,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青海重返山东工作,1978年12月至1983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常委。
1978年12月至1979年12月,任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
1979年7月至1983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其间:1979年9月至1981年11月,兼任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小组组长。
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山东省第四届政协主席、党组书记(1980年4月起)。
1981年4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主任,并担任山东省党史学会会长。
1981年11月至1983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委员会书记。
1983年7月至1985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常委、主任。
1983年6月,参与创办了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老年大学,并担任第一任校长。
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8年3月17日因病逝世,享年88岁。
② 剪纸是中国传统技艺,现在还有那些著名的剪纸大师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民间艺术之一,虽然近年来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会剪纸的人了,但是仍有一些人在为剪纸艺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中最为著名的剪纸大师有王维良、段建珺、林玉卿等。
王维良是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传承人,人称王老三,他最为擅长的就是剪纸、扎风筝、做灯笼等传统手艺。他从小就跟随舅老爷和妈妈学习剪纸,这一剪就是四十多年。他以“我甘做那断桥上的青石板”为自己的座右铭,凭借着自己对生活的感知、感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剪出了《民族少女》、《孔雀开屏》、《蝶恋花》、《中国心》、《福文化》、《百寿图》等寓意颇深的佳作。同时,为了更好的传承剪纸艺术,他免费提供材料,免费指导学生学习剪纸,为剪纸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