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对老人失智症,我们认识太缺乏!预防的13件事,家有老人都应知道
本文指导专家:孙永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2/3的人认为失智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衰老的正常现象; 62%的医疗从业者也认为失智症是衰老的正常现象; 1/5的人将失智症归因于运气不佳,近10%归因于上帝的意志,2%归因于巫术; ……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起的全球最大唤塌规模痴呆污名调查显示,全球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总体认识令人吃惊地缺乏,而阿尔茨海默病和其它失智相关疾病已是全球第五大死因。据预测,到2050年,患有失智症的人数将从目前的5000多万增加两倍以上,达到1.52亿。① 近日,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共同启动针对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的调查,希望借此了解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所面临的问题及需要的帮助,同时进一步唤起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视。 图片来源: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 失智症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1:记性不好是老了,不是病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调查,95%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可能在有生之年患上失智症,有2/3的人认为失智症是衰老的自然过程。 很多人把「 ”健忘”当成人老了之后理所当然的事情,导致很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但阿尔茨海默病和老年良性健忘不一样:老年良性健忘常常经家属提醒时能认识到自己的遗忘和疏漏,而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却是不认为自己犯了错。 除此以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近期记忆力明显减退”,常常对眼前的事情记不住,却对很久以前的事情历历在目。如,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幼儿园的地址熟门熟路,却对刚刚吃的什么饭,味道如何一点都不记得。这种远期记忆清晰,近期记忆障碍的现象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所常有的,而到了疾病晚期,近期记忆及远期记忆全部下降甚至丧失。 误区2:目前无药可治,吃不吃药一个样 孙永安教授介绍,失智症的发生就像一辆行驶在高速公路的汽车,药物相当于慢刹车,刹了车并不代表这个车就停了,车还在往前走,只不过病情进展的慢一些,不能因为疾病还在进展就不用药了,如果不用药病情进展可能会更快。 失智症的治疗不要觉得很绝望,觉得这无药可救,尽早进行正规的治疗是可以延缓病情进展的。 误区3:得病跟运气相关,预防没用 图片来源: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 1/5的人将失智症归因于运气不佳,1/4的人认为没有有效的预防办法。「 ”阿尔茨海默病其实是可以预防的,通过预防高血压、腹型肥胖、听力下降、糖尿病等疾病,并多进行有氧运动,减少失眠等措施,可以减少1/3的痴呆患者发病。”孙永安教授说,「 ”很多人由于不知道、不衡吵了解,耽误了早诊早治的时机”。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做好这些事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降低认知减退和痴呆症风险》,预防认知障碍,需注意以下方面。② 1、调整饮食习惯 建议在发育阶段的婴幼儿就开始补充必要的长链ω-3脂肪、B族维生素、锌、碘等。来自瑞典的研究发现,以咐链侍非根茎类蔬菜、水果、鱼、家禽肉和茶为主的饮食模式,使人的认知状态更佳。 2、受教育水平 坚持15年以上的教育,对于痴呆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保持健康体重 中年期的体重指数(BMI)高,将增加痴呆的发病风险,中年期体重过重或肥胖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下降与痴呆也有一定的关系,在痴呆发病的前几年,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 4、控制高血压 中年期(25岁~68岁)的高血压与晚发型痴呆相关。在对各种类型的痴呆中,血压对血管性痴呆(VaD)的影响比AD更大。 5、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与痴呆明确相关。患糖尿病时间越长,越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低血糖发作次数会增加痴呆发病的风险。 6、控制血脂水平 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与痴呆相关。LDL越高,血管性痴呆的风险越高。 7、积极锻炼 生命中任何时刻的体力活动均对认知功能的下降有预防作用,有氧运动可以延缓痴呆的进展。 8、戒烟 近来大量研究显示吸烟与痴呆相关。吸烟可以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脑损伤。 9、积极治疗抑郁 抑郁不仅和痴呆相关,有时候也是痴呆早期的临床表现之一。 10、多进行智能训练 积极的智能训练对于痴呆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例如竞技性游戏,打麻将,玩扑克牌等。被动的娱乐活动,例如看电视、听音乐等,对痴呆的预防作用有限。 11、及早干预听力下降 听力的衰退是痴呆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听力下降要尽早干预,不能等到聋得听不到了才考虑配助听器。 12、多融入社会生活 孤独感与老年痴呆症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孤独会产生特定的身体影响,包括更高或更长时间的炎症,这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给孤独的老人多一些陪伴,可降低痴呆发生的风险。 13、避免或治疗失眠 近两年来,失眠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系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也得到了很多证据的支持。认为长期失眠会加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失眠进行治疗,预防失智症的发生。 从容面对,不再回避 每年的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今年的主题为「 ”从容面对,不再回避”。近日启动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项目也将在ADC专业的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拟对15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诊疗现状、照护情况等进行调查,同时通过对150名各级医院和社区的神经内科或者老年科医生的调研深入了解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整体发病情况及疾病负担情况。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教授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教授表示,一方面希望填补我国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状况研究领域的空白,真实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庭的生存现状;同时,我们将根据调研的数据,形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白皮书》并发布,呼吁社会关注阿尔茨海默病,关注这个疾病带来的家庭负担、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①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9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对失智症的态度》 ② 世界卫生组织《降低认知减退和痴呆症风险》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㈡ 怎样预防老年痴呆 四个方法保持大脑年轻
1专家告诉我们,要想预防老年性痴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保持好血管以及大脑的正常功能。要做到这点,最好的方式便是先要做到规律性的饮食起居方式,一般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2
除了要有规律性以外,在膳食上还要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三高”即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三低”即低脂肪、低热量、低盐;“两戒”即戒烟、戒酒。
大部分老年朋友对牛奶、鸡蛋、鱼肉、动物肝脏等优质蛋白质食品都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以为吃这些食品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的问题,其实不然。
在饮食中,老年人不应该对这些食品抱有恐惧心理,适当食用对强化大脑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病有益。老年人特别是要多吃鱼肉,经常吃鱼肉会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几率。
老年痴呆症患者除选用上述优质蛋白质食品外,各种新鲜蔬菜也不能少,日常饮食中应该经常吃各种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足量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另外,豆制品中含谷氨酸较高,而谷氨酸在大脑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常吃豆制品可预防老年痴呆。
3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退休以后,再去做一点半职工作,或者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帮助维持大脑良好的功能。如果经常忙于张罗一些俱乐部和社区的活动也很好。
4脑子不是肌肉,但是多动脑筋肯定对脑子有好处。所以经常下棋、打桥牌、填字猜谜要比终日闲聊有益。
㈢ 2019年社区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资料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如有必要,可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不愿求助的原因包括: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另一方面,睡眠不良会影响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抑郁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预防复发。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在用量、适用范围与禁忌、副作用等方面各有特点,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及其他危害。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各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存在普遍规律的同时,不同的儿童在发展的速度、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养育者需了解儿童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越是早期的发展阶段,对一生心理特征的影响就越大。如果儿童的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缺乏社交,将不利于大脑发育,阻碍心理成长。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惩罚是短期有效但长远有害的管教方式。比奖惩更有效的,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科学引导。养育者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成长。养育者要把握好尺度,即要支持引导,又不要急于干预。在儿童发展中,有些“问题”其实是常见的过程,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养育者有时可能会夸大或忽视孩子的问题,要开放地听取他人的反馈,或向专业人员求助。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老年痴呆主要症状包括:记忆退化乃至影响生活、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难以做出决策、言语表达出现困难、性格发生变化等。通过认知功能评估可早期发现老年痴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要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包括: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增加有益的户外运动、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积极进行社会交往等。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压力。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减压方式看起来当时能够舒缓心情,但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的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
㈣ 你作为一个社区护士,该如何早期发现,早诊断老年痴呆症
教学视频指出滚消,经方家治疗老年痴呆症很简单,让病人一天三餐吃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方 甘草三钱 小麦一升(一碗) 大枣十枚 上三味,用水六碗,煮取三碗,分温三服。
原方中,小麦一升,改成一碗。制作时,可以适当掌握小麦、水的用大孝知量。
中医认为,小麦是心之谷,五谷杂粮中,唯小麦是入心脏的,能够滋补心气。甘草、红枣能够生津液,把津液补足慎塌。其它症状再根据临床决定用药。甘麦大枣汤,还可以用来治疗癫痫。
如果采用针灸,那么可以选择水沟、内关、风池、天柱、百合、四神聪、神门、三阴交、肾俞、太冲、丰隆。
建议咨询中医师、针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