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老年大学心理

老年大学心理

发布时间:2024-07-25 11:22:09

1. 老年心理学小常识

1. 老年人身心健康知识有哪些
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要与自然、社会和人多接触,这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悦心情,又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

生活规律、适度脑体劳动:老年人要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与合理的作息时敬和燃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有选择性、有规律地进行运动。跑步、打球、爬山、太极拳等体力运动,下棋、打牌等脑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缓记忆力的减退,思维能力和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

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子女应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多出去,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夕阳红照样美!
2. 老年人身体健康知识有哪些
老年人身体健康知识:健康标准第一条:大病没有,小病稳定“大病没有”是指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因年龄增加有所退化,但并未导致功能异常,没有得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小病稳定”是指一些相关的高危因素能控制在与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比如虽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但经过吃药和改变生活方式,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没有引起心脏、肾脏等并发症。老年人相关高危因素指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标准》中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目标给出了具体数据:1.血压。

无高血压者<140/90毫米汞柱,其中高龄老年人(≥80岁者)≥120/60毫米汞柱;高血压者(除年龄外无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150/90毫米汞柱,高龄老人≥130/60毫米汞柱。2.糖化血红蛋白。

无糖尿病棚纯者:5.0%~6.5%;糖尿病无并发症者:6.0%~7.0%。3.血脂。

血总胆固醇为3.1~6.2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3.9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毫摩尔/升,甘油三酯0.8~2.3毫摩尔/升。第二条:智力正常认知变化在老年人的健康中非常重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良好是国际上较新的老年人健康概念。

老年人可在家人协助下应用《老年人简易智能量表》(MMSE)进行简单评估,每题1分,满分30分。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老年人≥27分为正常,高龄老年人≥25分为正常。

具体问题如下:1.今年亮虚的年份?2.现在是什么季节?3.今天几号?4.今天星期几?5.现在几月份?6.你现在在哪一个国家?7.哪一个省(市)?8.具体地址?9.你现在住哪层楼?10.这里是什么地方?11.复述:手表。12.复述:钢笔。

13.复述:眼镜。14.100减7是多少?15.93减7是多少?16.86减7是多少?17.79减7是多少?18.72减7是多少?19~21.回忆刚才复述过的3个物体。

22.给老人看帽子,让其说出物体名称。23.给老人看毛巾,让其说出物体名称。

24.复述:如果、并且、但是。25.在卡片上写上“闭上眼睛”,让老人读出来。

26.让老人用右手拿纸。27.让老人将纸对折。

28.让老人将纸放在左腿上。29.写一个完整的句子。

30.按样画图,见下图。注意事项:问题11~13,老人要连续说出3种东西;问题26~28,需要连续做出3个动作指令,对于偏瘫患者,指令可以是健侧手;问题29,句子的主谓宾语齐全才能得分;问题30,患者所画出的图形有正确的空间关系,即两个五边形交叉,中间形成一个四边形才能得分。

第三条:心态健康老年人要充分意识到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自身体力、精神状态及社会参与的潜力。即使是高龄老年人,也能发挥对家庭、社会及国家的贡献,增加幸福感和归属感。

像做饭、打扫卫生等,都是对家庭做出了贡献,是心态健康的表现。老年人心理状态可通过《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评估。

共有15道题,总分15分,<5分为正常。具体题目:1.你对你的生活基本满意吗?(答否得1分);2.你失去了很多活动或者兴趣了吗?(答是得1分);3.你觉得生活空虚吗?(答是得1分);4.你经常觉得无聊吗?(答是得1分);5.大部分时间你的精力充沛吗?(答否得1分);6.你害怕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吗?(答是得1分);7.大部分时间你觉得快乐吗?(答否得1分);8.你经常觉得无助吗?(答是得1分);9.你是否更愿意待在家里,而不是出去做一些新鲜的事情?(答是得1分);10.你觉得有比较突出的记忆力问题吗?(答是得1分);11.你认为目前活得很精彩吗?(答否得1分);12.你认为你目前的生活方式毫无价值吗?(答是得1分);13.你精力充沛吗?(答否得1分);14.你是否认为你的处境毫无希望?(答是得1分);15.你认为大部分人比你强吗?(答是得1分)。

第四条:生活能自理老人的活动能力评估非常重要,是否能维持基本生活,可应用《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进行评估,见左侧表1。一般老人达到100分为正常,高龄老人达95分为正常。

第五条:生活方式良好良好规律的生活方式是老年人健康的基础,应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情绪平和,戒烟慎酒。主要从5个方面衡量。

1.食疗。每天要保证摄取1斤半蔬果,1个鸡蛋,不少于1200毫升的水,2两以内的油,不超过6克的食盐(相当于1啤酒瓶盖)。

2.戒烟。研究表明,戒烟3个月后,肺脏功能开始改善,1年后,心脏病发作危险降低50%。

3.运动。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步走、游泳、跳舞和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

每周3~5次,运动量要达到心率在120次/分钟,身体微微出汗的标准。4.慎酒。

适度饮酒才有益健康,具体标准是酒精≤25克/日,约等于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高浓度白酒≤50毫升。高血压患者最好戒酒。

5.心理健康。健康老人应该做到:努力学习,了解时尚;多做家务,心灵手巧;朋友聚会,多多参加;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如果以上五大标准你都能做到,那么恭喜你,你就是健康老年人。如果你还未步入老年,那么就从现在做起,立下目标,争取日后成为健康老人。

老年人身体健康知识:不良表现一、走路的样子变怪有没有发现父母最近走路速度变得很慢,或者不容易走直线。
3. 老年人心理变化特点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般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会出现很大程度的降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情绪反应更为激烈,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更为明显。那么,老年人心理有什么特点呢?(1)健忘。

有的因为本人的自信心不足,自惭形秽,自认为智力减退,而实际上并非如想象的那么严重。 老年人的智力是逐渐下降,一般认为18岁时智力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的,50岁时仅相当于15岁的智力年龄,80岁以后下降更明显,85岁时相当于儿童5岁10个月的智力水平,由于个体的差异,所以可有10%-25%的人并不显示智力减退。

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这也是健忘的主要因素。 (2)焦虑。

抑郁随着衰老、精神情感变化日益明显,表现为内心空虚,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常伴有自责。往往有杞人忧天之感,时有大难临头的紧张感,或是抑郁苦闷,遇到问题时缺少进取态度。

在经济条件拮据的老年人门诊病人中有48%具有抑郁情绪,而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具有抑郁症状者也有44%,有不少人每月发作1次,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之久,表现为意志消沉、烦恼、抑郁焦虑等,并对往事回忆多有自责感。 (3)情绪多变。

当脑组织老化或伴有某些脑部疾病时,常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往往失去自我控制,容易勃然大怒,难以平静下来,其情绪激动程度和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之程度并不相对应。有时为周围环境及影视中有关人物的命运而悲伤或不平,迅速出现情绪高涨、低落、激动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时而天真单纯,时而激动万分等情绪多变的特征。

(4)疑病。60岁以上老年人,有半数的人可出现疑病症状,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已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自己的躯体所致,加上这些关心可因某些主观感觉而加强,并因顽固、执拗的个性,更易出现疑病症状,常出现头部不适、耳鸣、胃肠道功能异常以及失眠等。

即使稍有不适,也要向周围人去诉说。有时会过分注意报刊书籍上的一些医学常识而对照自己的不适感,常为此而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多次求医就诊。

(5)猜疑和嫉妒。一般认为,人进人老年期后,对周围人不信任感和自尊心增强,常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者认为别人居心叵测,常为之而猜疑重重。

由于生理功能减退, *** 下降,易怀疑自己配偶的行为,常因之而争吵。并且由于判断力和理解力减退,常使这些想法变得更为顽固,甚至发展成为妄想。

每当目睹年轻人活泼好动等性格时,常因之而嫉妒和自责。
4. 中老年人的性心理是怎样的
光阴荏苒,人生的脚步匆匆,经过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后,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跨人中年期和老年期。

人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到了人生 的后半阶段,这些特点的变化更加明显,在性问题上表现 得更为突出。“年龄大了,不行啦”,这是许多中老年人的 一句口头语,果真是这样的吗? 在中老年期到来的时候,人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都比较明显,性功能逐渐减退。

如果把人一生生理和心 理的变化过程在坐标上画成山峰状的一段曲线,那么青 年期是向上的一段“斜坡”,而由中年期到老年期,则是逐 渐由“平坦”到向下的一段“斜坡”。 在中老年期,人的生理面临一个逐渐衰老的过程,人 的心理也面临一个逐渐衰老的过程。

心理衰老和生理衰 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同时,退休、子女离家独立 生活等环境变化,对心理衰 老也有很大的影响。

心理 变化和人的性格、理想、人 生观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心理衰老被认为是心理失调的前兆,因此有人把它看做是走向死亡的“催化剂”。

老年人心理衰老的主要表现有感觉、知觉衰退,记忆 力、想象力衰退,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衰退,情感变得不稳 定,意志衰退,反应能力下降,兴趣爱好减少,性格变得有些异常的固执、过敏、急躁、怪癖等,而且产生衰老感和死 亡感。和性有关的心理变化突出地表现在性角色的变 化,性格差异的缩小,性生活的心理障碍增多等方面。

人到老年,家庭生活往往会发生重要变化。子女多 数已经成年,他们或者将要结婚,或是组织家庭独立生 活,家庭从稳定期(从有子女至子女成年以前)转人了离 巢期。

这对父亲的影响相对来说小一些,而对那些习惯 于担任母亲角色,并且把子女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慈母 来说,心理上的打击较大,一下子变得孤独了,彷徨了,产 生了强烈的失落感。 社会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犹太人 的家庭观念较重,犹太女性最不能忍受家庭中母亲角色 的丧失。

我国女性也有类似的情况。欧洲各国女性的家 庭观念较为淡漠,特别是和子女的心理联结不如犹太人, 她们比较想得开,所以到了老年这类感情上的风波也少 一些。

到了老年期,妻子和丈夫的关系也有些变化。由于 老年女性的身体往往比老年男子健康,因此她们对丈夫 的照顾比过去更多了。
5. 【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心理小知识(50字)】
爱生命,要学会善待自己,学会放飞自己,让自己更贴近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去尝试着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踢踢球、上上网,与朋友去郊游,去大海里游泳,去小溪边钓鱼,去看看喜剧片,去爬喜欢的山,去看看飞瀑,去听听涛声……那么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那么多的开心需要我们参与.我们奔跑,我们跳跃,我们欢笑,我们歌唱,这一份美好,皆因有了生命.珍爱生命,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所价值.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了人生的充实,为了生命的完美,你没有理由不努力,让生命因奋斗而精彩.珍爱生命,还要学会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要相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6. 老年人心理
老年化过程中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问题

在心理学上,人生过程被称为“生命发展周期”,家庭的存在被称为“家庭发展周期”。意思是人生过程是分阶段的,这是一个发展和丧失同时进行的过程。人生的晚年也是人的一个发展阶段。我们每个人不管多大年龄,毫无疑问都在逐渐地成为老人,这个说明人的存在过程就是一个逐渐老年化的过程,而不可能是一个年轻化的趋势,这个谁也避免不了的,上帝和自然是这样安排的,也很公平。每个人都希望:就是在这个老年化过程中,尽可能生活的舒服、自然、没病没灾,尽其天年。但从四、五十岁开始中年期开始,成人的五官功能就开始衰退,到老年期就更明显,因此,进入老年,人们最先要注意的是:预知身体上哪部分、哪方面可能先出现问题,然后有所预防和适应。

1.感知觉变化:视力变化:眼睛对冷色调颜色如蓝、绿及紫色不易区别,而对暖色调系统如红、黄、橘色还比较敏感;视网膜视敏度下降,对明暗光线的变化也不太适应,因此老人居住的房屋,要布置的色彩鲜明,灯光足够。听力变化:容易产生耳鸣、幻听、听力下降(听不好高调音,对低调音听的还可以)、使用助听器的问题;味觉衰退:味觉细胞退化,对甜、苦、酸的味觉减退(不太敏感),影响胃口,饮食习惯有改变,牙齿脱落影响咀嚼功能。皮肤与头发:皮肤老化原因:皮肤的微小血管减少、萎缩,皮肤的血液循环流量减少,皮下脂肪减少,汗腺、皮脂腺萎缩,皮肤色素细胞功能降低。头发老化。骨骼与关节:骨刺带来的问题、骨质疏松导致驼背和骨折;注意保持直立姿势,不要搬运重物;注意家庭和公共设施方便老年人的设计。

2.智力功能变化

老年化过程中智力减退并不是全面性的,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效果仍处于很高的水平,甚至在不少方面超过中青年人。一系列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智力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研究表明,老年期智力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包括生理健康、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因素。因此,坚持用脑有利于在老年期保持较好的智力水平和社会功能,而且活动锻练对智力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老年人智力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老年教育及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意义十分重大。优化教育产业结构,构造终身学习体系,建立老年教育网络;发展老年大学、老年电视大学、老年网上学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 帮助老年人增长知识,满足老年人口的学习教育需求,都可以极大程度地开发老年人的智力,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老年社团与独特的老年亚文化,提高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开发和利用高技能老年人力资源,不仅能增加社会收入,减轻社会负担和国家财政压力,缓解我国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这对于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经济和心理需要,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记忆力

年纪大了,会遗忘生活琐事,如记不得刚才把眼镜和钥匙放在什么地方了,把重要的文件和钱款放在什么地方了,甚至有时候连亲友的名字一时记不起来了,忘记自己家门牌号等。老年人主要是还是能回忆过去的事情,但对眼前的事情反而记忆较差。所以出去拜访朋友,做什么车、什么路线最好先记在小本子上。

4.感情与情绪

老年人在感情上变得比较脆弱,不喜欢听坏的或悲惨的事情。在生活中不愿谈生病、长癌这类话题,不愿被别人说自己老了、快死了之类的话。

对事情比较小心、胆怯,容易担心,唯恐有不好的事发生。也容易患上焦虑抑郁心情。不喜欢听打打杀杀、恐怖、血腥的事情,看电视也是喜欢轻松欢乐的节目。甚至有返老还童的现象,有的甚至象小孩一样变的有点幼稚、天真,喜欢小动物,喜欢和小孩子玩等。

5.性格与心理的变化

老年人有时候也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缺少对别人的关怀。谈话比较爱谈自己的事,容易向别人诉苦,有体诉的倾向,有疑病的倾向。有时候性格变得警戒、怀疑,或者固执保守。生活变得孤单、寂寞和忧郁。对身体的残缺、功能的衰退焦躁不能适应。对死亡的恐惧等等。

小结

健康老龄化是21世纪老年人保健的重点内容,它是指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大多数老年人都能保持较好的心身健康,并拥有较好的智力、心理、社会和经济的功能与状态。正确认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效地保持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围绕“老有所养,生活保障,健康长寿;老有所医;老有所为,再作贡献;老有所学,不断进取;老有所乐,生活多彩”等“五个老有”的目标,来解决我国健康老龄化的问题。
7. 老年人的性心理变化有哪些
老年是指从60或65岁起到生命结束为止的这一段时期。

这段时间是生理和心理明显老化和衰退的时期。那么,老年人在这一时期有哪些性心理变化呢?性角色的变化人到老年,家庭生活通常会发生重要变化。

子女多数成年、成家,家庭从稳定期转入空巢期,老年人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此外,由于老年妇女的身体通常比老年男性更健康一些,男女的受保护角色发生改变——男性成为被保护者,家庭角色的改变同时会影响性生活,从而导致双方的性角色发生变化。

性能乃的改变步入老年,由于生理机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老年人的性能力也会随之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于是,无论男女,都开始担心自己生理上的衰老。

同时,老年人的性生活满足度降低,对自己性能力的担心和忧虑也逐渐明显。

2. 鍙傚姞鑰佸勾澶у︽湁浠涔堝ソ澶

鍙傚姞鑰佸勾澶у︽湁浠ヤ笅濂藉勶細
1.鍦嗘ⅵ锛氳稿氳佸勾浜哄勾杞绘椂鍙鑳藉洜涓哄悇绉嶅師鍥犳湭鑳藉疄鐜拌嚜宸辩殑姊︽兂锛岃佸勾澶у︿负浠栦滑鎻愪緵浜嗕竴涓鍦嗘ⅵ鐨勬満浼氾紝璁╀粬浠鍙浠ラ噸鏂拌拷姹傝嚜宸辨劅鍏磋叮鐨勯嗗煙銆
2.绮剧炲瘎鎵橈細閫浼戝悗锛岀敓娲诲彲鑳戒細鍙樺緱鍗曡皟涔忓懗锛屽弬鍔犺佸勾澶у﹀彲浠ヨ╄佸勾浜虹殑绮剧炴湁鎵瀵勬墭锛屽厖瀹炵敓娲伙紝闄嶄綆鎶戦儊鍜岀劍铏戠殑鎯呯华銆
3.瀛︿範鏂扮煡璇嗭細鑰佸勾澶у︽彁渚涗簡鍚勭嶅悇鏍风殑璇剧▼锛屽傜編鏈銆佷功娉曘佹憚褰便侀煶涔愩佽垶韫堛佹垙鏇层佸櫒涔愩佺數鑴戙佷繚鍋ャ佸吇鐢熺瓑锛岃佸勾浜哄彲浠ユ牴鎹鑷宸辩殑鍏磋叮閫夋嫨璇剧▼锛屽︿範鏂扮煡璇嗭紝鎻愰珮鑷宸辩殑缁煎悎绱犺川銆
4.缁撲氦鏂版湅鍙嬶細鑰佸勾澶у︽槸涓涓绀句氦骞冲彴锛岃佸勾浜哄彲浠ュ湪閭i噷缁撲氦蹇楀悓閬撳悎鐨勬湅鍙嬶紝澧炲姞浜洪檯浜ゅ線锛屼赴瀵岃嚜宸辩殑绀句氦鐢熸椿銆
5.淇冭繘韬蹇冨仴搴凤細瀛︿範鏂扮煡璇嗐佸弬鍔犲悇绉嶆椿鍔ㄥ彲浠ュ府鍔╄佸勾浜轰繚鎸佸ぇ鑴戞椿璺冿紝棰勯槻鑰佸勾鐥村憜锛屽悓鏃讹紝鍙傚姞闆嗕綋娲诲姩鍙浠ユ彁楂樿佸勾浜虹殑蹇冪悊鍋ュ悍锛屽府鍔╀粬浠鏇村ソ鍦伴傚簲閫浼戠敓娲汇
6.鍙戞尌浣欑儹锛氳佸勾澶у﹂紦鍔辫佸勾浜哄彂鎸ヨ嚜宸辩殑鐗归暱鍜屼綑鐑锛屼负绀句細鍋氬嚭璐$尞锛屼緥濡傚弬涓庣ぞ鍖烘椿鍔ㄣ佸織鎰挎湇鍔$瓑锛屽疄鐜拌佹湁鎵涓恒
鎬讳箣锛屽弬鍔犺佸勾澶у﹀彲浠ヨ╄佸勾浜鸿繃涓婃洿鍏呭疄銆佹洿鏈夋剰涔夌殑鐢熸椿锛屾湁鍒╀簬韬蹇冨仴搴凤紝涔熸湁鍔╀簬鎻愰珮鑰佸勾浜哄湪绀句細涓鐨勫湴浣嶅拰褰卞搷鍔涖

3. 心理学专业去老年大学可以讲什么课

老年心理学。在老年大学中人群受众是老年人,《老年健康心理学》的课程意在开发老年人的潜能、升华老年人的人生经验、陶冶老年人的情操、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

4. 老年大学有心理学课程吗

也有一可以学到一部分的心理学课程,但是。你要想学。专科的话。那就要靠你自己了。

5. 老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老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人心理健康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年心理学及研究内容

老年心理学,又称为老人心理学和衰老心理学。是研究老年人心理活动的变化、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老年人要使自己身心健康,延缓衰老,首先要认识和掌握本身生理上、心理上的特点,进行自我调节,提高生活质量。帮助老年朋友们做到这一点,也正是我们老年大学开设老年心理保健知识课的目的。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走过人生几十年的风雨历程,饱经沧桑的老人既获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深刻的失败教训,这些就形成了他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征。根据心理专家观察研究发现,一般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脑功能下降,记忆力衰退。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交织。易兴奋主要表现为联想与回忆增多,思维内容杂乱无意义,感到苦恼;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反应敏感,情绪易激动。精神疲劳是脑功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躯体疲劳。如烦恼、紧张,甚至苦闷、压抑,休息不好,看书就打呵欠,脑子里杂乱无章,昏沉沉的;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思维缺乏创造性,但是对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影响较小。

(2)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经常被负面情绪控制。易激怒,动不动便大发雷霆,或易哭泣,经常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感、自闭和对死亡和恐惧等心理。(案例略)对外界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不易被环境激发热情,还经常出现消极言行。

(3)趋向保守,固执已见

许多老年人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作风和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作风习惯不断受到强化。因此,他们在评价处理事物时,往往容易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正确认识和适应生活现状。常常沉湎于旧事,悔恨无法挽回的美好的过去。稍有成就者则变得高傲自大,拒听逆耳良言。还有部分人变成“老顽童”,言语、行为幼稚。但大多数老年人还是通情达理的,只要经过认真研究、讨论,他们也会放弃己见,服从真理。(案例略)

(4)感觉敏锐,判断准确

大部分老年人都感觉敏锐,他们能够运用一生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指导后来的实践,经过周密考虑,更深刻地认识当前事物,准确判断,避免失误,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5)喜安静、惧孤独,不耐寂寞

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多数老年人由于神经抑制高于兴奋,故不喜欢嘈杂、喧闹的环境,愿意在安静、清闲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些老年人当离开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时,往往若有所失,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在家庭中,不少老年人既愿 意享受儿孙绕膝之乐,又对持续喧闹的环境,感到心烦意乱。(案例略)

(6)希望健康长寿

能够看到自己从事过的事业蓬勃发展,看到社会的进步与儿孙们的茁壮成长,是老年人的共同心愿。因些他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旦生了病则希望尽快痊愈,不留后遗症,不给后辈增加负担,尽可能达到延年益寿,能够看到自己愿望的实现。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进入老年期后,大致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角色转换阶段、适应阶段、重新计划人生阶段和稳定阶段。老年人在经历这四个阶段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的难以适应和逐渐老化,便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首先,社会角色的转变导致心理的不适。老年人退休后一般需要四个阶段才能稳定下来。

第一个阶段是期待期(也就是退休前期,大概半年的时间)。自愿退休或是急切盼望退休的老人常常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等待退休,他们大多已经在工作中充分获得了满足,实现了自我价值或是厌倦了工作因而他们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退休;而对那些不愿意退休者的心理则十分矛盾了,他们往往担心因丧失工作导致社会地位的改变而失去现有的一切。(案例略)

第二个阶段是退休期。(也就是正式退休那一天)。有的老人想到退休后的生活十分可怕,“天天无所事事,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啊”;有的老人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想着“终于可以出门转转了,是先去云南还是先去内蒙?”开始筹划旅游线路,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个阶段是适应期。(大概一年左右)。从一个熟悉的工作环境中退到家庭这样一个小圈子里,生活内容和生活的节律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都有很大的不同。这时,老年人就会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产生了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适应期的时间也是因人而异,有人容易调整,有人难以调整,对于那些事业心强,兴趣爱好比较窄,退休后又整天待在家里,很少和人沟通联系的人,适应性就差些。对那些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爱活动坐不住的人就很容易适应了,所以在适应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要接受现实,敢于面对,敢于承认,平稳地“软着陆”,要适当地降低期望值,要走出去,多交朋友,了解社会,把注意力放在社会层面上。总之,快乐和开心没有人送给你,只能靠自己去找。

第四个阶段是稳定期。“即退之,则安之”,老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痛苦心理挣扎后,认识到了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目前的状况已不可能改变了,于是渐渐习惯下来把注意力移到家庭圈子里,或是寻找人生的第二个别样的春天。

其次,家庭和家庭关系导致的心理不适。

家庭是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生活场所。老年人的生活及其心理健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彼此间的关系及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等影响。

一是夫妻关系。老年人夫妇间的恩爱程度如何、丧偶老人能否再婚及再婚后的夫妻关系是否融洽等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与子女间的关系。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老年人与其子女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值得关注。很多老年人为子女操心劳神,直至心疲力竭;晚年丧子或子女患病,或是子女为争财产而不顾骨肉手足之情等都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还有就是子女不孝或是婆媳关系紧张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三是与孙辈人之间的关系。很多老年人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孙辈身上,但由于社会文化及教育背景的差异,在思想观念上很容易与孙辈们发生分歧。有些老人看不惯孙辈们的娇生惯养,看不惯孙辈们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往往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第三,衰老、疾病及其心理反应

首先,衰老与老年人的心理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下降、听觉迟钝、动作反应缓慢、与社会接触减少。所有这些衰老变化都可能引起老年人情绪上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

二是,疾病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有的疾病能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机能。如患脑动脉硬化症,由于脑组织供血不足,能引起老年人记忆力减退,严重的甚至造成痴呆。有些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常出现心情急躁不安。有些老人由于长期患病,甚至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便觉得成为家人的累赘,感觉到前途无望、心情焦虑、抑郁等。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变化

年龄增长,体质衰弱,老年人的心理也随之出现一些变化,据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生衰老感。

我们经常听见一些老年朋友发这样的感慨:“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啊!”这是老年人主观上产生的衰老感,即自己意识到自己老了。老年人产生衰老感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身心状态的变化,感知能力下降。如,头发由青丝变成花白,健步如飞变成步履蹒跚,精神饱满变成气力衰弱等。

其次是生活、工作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如,退休赋闲,与子女分居,亲人朋友的离世等。

还有就是周围的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处处被当作老人看待,衰老感便在他人的“老同志”、“ 老师傅”、“老先生”的叫声中产生。

衰老感的产生是一个人精神衰老,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和积极性的开始。因为衰老感无形中使人的意志衰退,情绪消沉,甚至使老人生理衰老、心理功能降低,或是出现新的疾病。

(2)孤独寂寞。

造成老年人孤独的最普遍原因是:退休在家,离开了工作岗位和长期相处的同事,终日无所事事,孤寂凄凉之情油然而生。儿女分开居住,寡朋少友,缺少社交活动。丧偶或离婚,老来孑然一生。老年人最怕孤独。因为孤独使老人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很容易产生一种“被遗弃感”,继而使老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抑郁、绝望。(案例略)

(3)空虚无聊。

这种问题多见于退休不久或对退休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老人。他们从长期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突然转入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一时很难以适应,可能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东碰碰、西撞撞,他们经常感到时间过得很慢,度日如年。伴随“空虚感”而导致的问题往往是情绪的低沉或烦躁不安,这种恶劣的心境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不但会加速衰老,有时还可能使老人产生自杀的念头,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案例略)

(4)情绪多变。

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人生的“丧失期”,例如丧失工作、丧失权力和地位、丧失金钱、丧失亲人、丧失健康等。一般而言,老年人的情感趋于低沉,这与他们的历史经历和现实境遇是分不开的。另外,由于大脑和机体的衰老,老人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性情改变,如说话罗嗦、情绪易波动、主观固执等,少数老人则变得很难接受和适应新事物,怀念过去,甚至对现实抱有对立的情绪。老年人的性情改变,常常加大了他们与后辈、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

(5)人老健忘。

老年人健忘通常是老年人自然衰老的表现。老年人的健忘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障碍,也叫近事遗忘。也就是说老年人遗忘的主要是近期发生的事情,新接触的事物或是学习的知识,特别是人名、地名、数字等没有特殊定义或是难以引起联想的东西都忘得特别快。但是,对于那些陈年旧事却往往记忆犹新,说起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而对这些远事记忆的影响只有在发生大脑器质性疾病时,才会发生,即出现远事遗忘。这是老年人健忘的一个规律。

(6)人老话多。

人到了一定岁数之后,就会变得喜欢唠叨,总爱怀旧,而且还更加“立场坚定”。老年人由于精力有限,对许多事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他们只好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求得心理的平衡,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听他人之言;老人们岁数大了,能做的事情少了,子女很少在身边,为了排除寂寞,也只能借助于唠叨;老年人总是喜欢谈论陈年旧事,炫耀以往的辉煌,也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慰藉,以填补现实生活的空虚;还有就是老年人虽然都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但他们还是在不停地唠叨以向死神证明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老年人的这种唠叨、言语混乱是其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混乱的表现。作为老年人应尽量控制自己,当然年轻人更应该予以谅解。

(7)睡眠不调。

老年人的睡眠不调是老年人脑功能自然衰退的征兆。我们经常听到老年朋友们说:“我总是夜里两点就起床看书”、“我一晚上得醒好几次,不能有一点动静”、“我晚上总是失眠,白天睡也睡不着”、“睡眠不好干什么都没精神”、“年轻的时候就没觉得困过,现在可好,一天睡十几个小时,还是发困”……这些都是老年人常见的睡眠不调的状况:睡眠少,睡眠浅,易惊醒,晚上不能入睡,白天没精神,或者是黑白颠倒,晚上不睡,白天又嗜睡等,老年人的睡眠不调是老年人脑功能自然衰退的征兆。当然老年人睡眠不调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关系。

以下是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现如今,老年人一半以上是处于空巢的生活状态。孤独、无助、无望、自卑、自责,是空巢老人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来看一下。

1、老年抑郁症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很多80后从小就享受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甚至成人、工作后还享受着父母的照料。不少父母都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养老积蓄“奉献”出来,为孩子买房、买车,然而,对孩子如此的关爱,换来的却是“独守空房”,老人的心理落差自然很大,尤其是在生病或出意外时,由于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会因此产生被遗弃的心理,或感到孤苦伶仃而自悲、自怜等。

“家里静悄悄,没有一点生气,空巢老人有心里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这样的老人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感到孤独、精神寂寞、觉得生活没意思、经常回想往事、悲观厌世。有的老人甚至会产生自杀行为。”朱建忠提醒,空巢老人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老年抑郁症。

2、患病率增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各项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容易患病。而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些疾病一旦形成,则很难治愈,且常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既损害了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又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空巢综合症

空巢综合症不是单一的焦虑、抑郁强迫、疑病,而是焦虑、抑郁、孤独、寂寞、行为退缩等多组症状。空巢综合症的核心原因是缺乏爱。爱是生命质量的组成部分。缺乏爱,使空巢老人心身健康受到了影响,生命质量低下 。空巢综合征表现出抑郁、惆怅、及行为退缩,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欲、无望、无助、无趣的状态,严重的会出现自伤自杀行为,甚至会引发老年痴呆。

二、关注老年抑郁症的危险“信号”

老年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烦躁、焦虑不安、精神不振、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总觉得睡眠不够、反应迟缓、敏感多疑、老觉得身体不舒服等等。

由于老年抑郁症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从而错失了治疗时机。要想发现老年抑郁症的“蛛丝马迹”,就要留意以下“危险信号”。

1、性情突变、常常自责

如果一个平常性格开朗的老人,突然变得回避人群、懒言少语,并且常常独自哭泣,甚至说自己犯了大罪,对不起众人。如果他所说的“大罪”其实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陈年旧事,那么家人就要对此引起注意,及时带老人到专科医院就诊。

2、老觉得身体这里或那里不舒服

老觉得身体有不适感,如胃肠道系统不适:腹胀腹泻,厌食恶心;心血管系统不适:心慌、憋气、胸闷、压迫、难受感等;运动系统不适:腰背痛、头颈痛、全身肌肉痛等;植物神经系统不适:全身忽冷忽热、出汗等。而经过各种检查,往往查不出有什么大问题。

3、烦躁、焦虑不安、紧张担心

莫名其妙地烦躁、焦虑不安、紧张担心,例如担心自己的钱不够花、子女不能照顾自己、自己做不了家务、家人会出意外等。这些在旁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的事,患者却因此整日坐卧不安、茶饭不思,甚至出现自伤或自杀倾向。

4、觉得自己脑力减退、精力下降

患者会觉得记忆力减退、智能下降,感觉脑子变慢了,什么都记不住。与老年痴呆症不同的是,抑郁症患者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记忆力、智能方面的问题,而且随着抑郁症症状的缓解,他们的记忆力、智能能够逐渐恢复。

除了感觉脑力减退外,患者常常还会觉得精力不足、疲乏无力,严重者终日卧床不起,事事都要人服侍。他们不仅将自身的情况想像得严重化,还会出现旁人无法理解的荒谬想法,例如认为自己的肠子腐烂了,已经病入膏肓了,或者自己变成了穷光蛋等。

其实,空巢老人最渴望的就是子女的关心和陪伴,我建议,不妨多抽空回家陪陪自己的老父母亲,没有父母亲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独居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1、独居老人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1.1、较重的失落感

从而干扰情绪,影响心理平衡。有的人总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单位和家庭不再需要自己了,心中更容易感到失落,沉默寡言,足不出户。

1.2、孤独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以后,随着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减少,容易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老年人独居“空巢”,极易产生孤独、被遗弃的心理。

1.3、“怀旧心理”

他们往往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常常追忆过去美好的时光,继而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日久便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1.4、变得孤僻

缺乏交流沟通使得性格病态,处事认真的变成固执生硬、急躁、怪僻、文雅清高的变得不爱交际。

1.5、多疑和敏感

多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相信自己患的病;另一种则认为自己的病情比医生说的更严重。此状态多在疾病发作缓解后出现,别人低声说话,会认为在议论自己或隐瞒自己的病情等。这种情况约占30%。

1.6、心理行为偏离

缺乏交流沟通使得性格病态:处事认真的变成固执生硬、急躁、乖僻;文雅清高的变得不爱交际;性格随和的发展成任性粗野等。

2、独居老人心理问题易引发哪些疾病

2.1、引发慢性疾病

独居中老年群体缺乏与人甚至是与子女的沟通,易与他人或者子女产生矛盾,进而导致生理机能丧失,更让老人觉得无助、无力,容易产生对自己和生活厌倦的情绪,不能及时调节排解,就容易导致抑郁,进入恶性循环。

2.2、行为退化或角色过度

往往由于疾病发作、病情危重、生死难测,患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见和信心,要求更多的关心和同情,并且事事都依赖别人去做。约占60%。

2.3、讳疾忌医

老年人心理、身体健康问题被忽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老人拒绝承认自己有问题,也排斥“看病”。我国老年人中70%患有慢性老年病,15%患严重疾病。慢性疾病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

3、如何调节独居老人心理问题

3.11、培养新的爱好

丰富的退休生活能让老人增寿7.5年。老人不妨重拾以前的爱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身体状况,培养新的爱好。健康的爱好能延缓智力衰退,增强人际交往。

3.2、养小动物

独居老人可以养宠物,可爱的小花猫、通人性的小狗,一举一动,使人唤起生机,宠物的陪伴让人不感到寂寞。但应注意宠物的卫生,要防“猫抓热”“狂犬病”等传染病。

3.3、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

人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不顺心的事,就看你怎样对待。有些事只要想得开,就能放得下,不要钻牛角尖,应该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豁达大度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独居老人怎样预防心理疾病

1、独居老人要多结交朋友

社会角色在退休后逐渐隐退,朋友和亲人对老人至关重要。老人在退休前就要多交朋友,让人际关系存折满满的。平时多跟邻居交流,参加社区活动,笑一笑或简单的问候都能拉近关系。

2、独居老人要学会情感转向

儿女在外老年人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二人一起重温过去的美好,多出去走走。如果是丧偶老人,可以给自己制定任务,使自己得到寄托。

3、独居老人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衣食住行,爱好习惯,人们虽各有不同,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则是一致的目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多地嗜好烟酒,鏖战玩牌,不讲究卫生,生活无序等等必须克服。

子女怎样照顾独居老人

1、做子女的应多尽赡养义务

“常回家看看”就是一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多与老人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不让其感到孤独和无依无靠;一旦老人身体某一部位有不适,应尽早动员其到正规医院检查。有些老人会通过干预孩子的生活找回自我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支配的需要是人本能和固有的欲望。因此,一旦父母有类似情况,子女首先要多忍让,找机会跟父母聊聊。

2、子女尽孝首先做到顺

孝顺”的落脚点是“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谁听了顺心话都会高兴。起冲突要赶紧说好话,化解矛盾。老人自己也要做到放宽心,记住“儿孙自有儿孙福”。非原则性的小事不妨由他们去吧。

3、子女要理解支持和照料独居老年人

作为子女应尽孝道,赡养与尊重老人;作为老人不可固执己见,独断专行或大摆长辈尊严,应理解子女,以理服人。遇事多和老伴、子女协商,切不可自寻烦恼和伤感。如果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是单身的,子女一方面要抛弃害怕家产外流等狭隘的顾虑,和老人认真谈谈,并帮着介绍。另一方面要陪陪父母,因为相伴也要子女尽一份心。

;
阅读全文

与老年大学心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换驾驶证的体检证明在哪里弄 浏览:226
沈阳市低保户怎么补交养老保险 浏览:380
离婚买的车怎么证明父母出钱 浏览:207
徐州职工退休养老保险怎么发放 浏览:105
与父母合户需要什么理由 浏览:37
老年人国学课程有哪些 浏览:154
消防对重阳节 浏览:820
社保不让退休要到哪个部门申诉 浏览:888
怎么算交几年养老金 浏览:386
与孝敬有关的中学生演讲稿 浏览:927
长寿绿汁有什么好处 浏览:663
既要当个好父亲又是个孝顺儿子 浏览:466
历史有名的孝顺皇帝 浏览:638
招生体检名单说明什么 浏览:276
佛道孝顺父母 浏览:328
梦到下长寿面 浏览:241
老人拉裤子怎么护理 浏览:371
退休人员受撤职处分 浏览:135
体弱老年人感冒怎么办 浏览:884
离婚后如何面对双方父母 浏览: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