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无子女老人家庭成员不看望老人

无子女老人家庭成员不看望老人

发布时间:2024-06-27 15:31:43

⑴ 老人病危了,不来看望,属于遗弃罪吗

根据网络相关资料,网址http://ke..com/view/83232.htm
遗弃罪(我国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
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公民对哪些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是由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了的。扶养义务是基于抚养与被抚养、扶养与被扶养以及赡养与被赡养这三种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
自子女出生就自然开始,是无条件的。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社会所赋与并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它既是一项社会义务,也是一项法律义务。祖父母对孙子女、外祖父母对外孙子女、兄姐对弟妹的抚养义务,亦是如此,但这种抚养义务的产生必须具备法定的条件。子女有要求父母抚养的权利:在特定条件下,孙子女有要求祖父母抚养的权利,外孙子女有要求外祖父母抚养的权利,弟妹有要求兄姐抚养的权利。对另一方而言,则有抚养的义务。这种义务指向的必须是未成年的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或弟妹,没有独立生活能为的子女亦在此列。
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行为人是否有能力负担,这就需要司法机关结合其收入、开支情况具体加以认定,这里所谓扶养,如前所述,应从广义上理解,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具体而言,所谓抚养,是指父母对子女,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祖父母对孙子女、外祖父母对外孙子女、兄姐对弟妹的生活供养、社会教养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关怀和帮助。所谓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孙子女对祖父母、外孙子女对外祖父母、弟妹对兄姐在生活上的供养及精神等方面的照顾和帮助。所谓扶养,是狭义的,专指夫妻之间生活上的供养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关怀和帮助。“拒绝扶养”即是指行为人拒不履行长辈对晚辈的抚养义务,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义务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等等。具体表现为不提供扶助、离开被扶养人或把被扶养人置身于自己不能扶养的场所等。在行为内容上,拒绝扶养不仅指不提供经济供应,还包括对生活不能自理者不给予必需的生活照料。“拒绝扶养”从客观方面揭示了本罪表现为不作为的犯罪行为方式,即消极地不履行所负有的扶养义务,如儿女对失去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父母不承担经济供给义务,子女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不予照料等。
3、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因此,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如果未达到情节恶劣程度就不构成遗弃罪。

⑵ 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我收集的2017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报告1】

为切实了解全县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和生活状况,2017年7月20日至6月3日,根据 “县委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调研精神,对全县的农村空巢老人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成立了调查小组,组织本局干部深入到云龙镇护云村、福禄镇陆坪村分别对77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摸清我县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一、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及生活现状

通过普查,全县现有60岁以上老人13.9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29 %,其中农村老年人11.98万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数的85%。农村老年人中“空巢老人”共有24110户、37837人,占全县农村老年人口数的31.6 %。随着我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迈入社会、走出家庭,“空巢老人”家庭将逐渐增加。“空巢老人”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结构如下:

1、年龄结构情况:60-79周岁的有36042人;80周岁以上的有1795人。

2、经济收入情况(人均年收入):

1500元/年以下的:16985人;

1500元-5000元/年的:18717人;

5000元/年以上的:2135人。

其中现已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达到3740人。

3、居住状况:老人个人独居的7030户;夫妻独居的10605户;与孙辈同住的6475户。

4、身体状况:身体健康的26059人;身患疾病的11778人(其中患重病的1469人)。

5、空巢老人中外出打工(半年以上的)子女人数:44865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活质量不高

调查发现,我县农村大多数“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不高,可支配现金少,其主要经济来源:一是养老保险金80或90元/人•月;二是出售部分自己及配偶力所能及的种、养殖农产品;三是子女给予少量零花钱。省吃俭用,勉强能维持基本生活。

(二)疾病的困扰

据普查反映,患病老人有11778人,占被调查的空巢老人总数的31%。门诊医疗费用占据了他们每月支出的大部分,然而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医疗求助只解决了患病老人住院的部分医疗费用,门诊费用自负成份较重。特别是1469位患重病的老人,连其基本生活都很难维持,根本无钱医治, 个别的生病几年来未就诊过。老人通常是小病忍,大病拖,致使常年遭受疾病折磨。

(三)文化程度不高,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据普查反映,高达80%的农村空巢老人不识字,17%的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秉持着“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陋习思想,遇到子女不孝顺、侵占老人个人财产、甚至虐待老人等情况,多数老人宁愿逆来顺受、息事宁人,也不愿意求助于组织和法律途径来解决。使得有些老人吃不饱、穿不暖,生活特别艰难。

(四)子女外出导致空巢老人孤独感倍增

由于子女长期外出务工,不能回家探望老人,这很容易让老人感到孤独,仅靠电话并不能慰藉老人的心灵。农村“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一是希望孩子们进城打工多赚钱改善生活,二是希望子女也能够经常在身边,每逢过年过节,就盼望外出打工子女们能早点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牵挂、担心子女,难免产生心理失落,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闭、自怜等消极情感,同时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对生活兴趣索然无味,造成他们心情抑郁、惆怅孤寂。

(五)子女不孝顺,晚年生活特别困难

目前农村流传“一子晚年享清福、二子晚年较幸福、三子晚年生活就过衍的”说法。多子女老人的赡养问题,子女之间相互推诿,你推我、我推你,老人生活无人照料。子女不孝造成老年人生活特别困难,更有甚者国家给予老人的社保、低保等待遇老人就享受不全,还有极个别虐待老人的。

三、农村空巢老人已享受的政策

1、全部享受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

2、全部享受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3、3740人享受了农村低保。

4、符合条件的,享受了城乡医疗求助和临时困难救助。

5、符合条件的,享受了节日慰问制度。

6、全部享受了政府的有关老年优待项目。

四、进一步做好农村空巢老人工作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空巢老人是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数量和比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何使越来越多的空巢老年人安享晚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做好空巢老人的各项服务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老龄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做好老龄工作的要求。针对老年人普遍关心的养老、医疗、生活照料等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把老龄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规划。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目标,把发展老龄事业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强化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心支持老龄事业,为老年人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大力宣传贯彻执行《老年法》,加强“孝道”文化宣传,提高全社会敬老、养老的意识。提倡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

在全县开展一次《老年法》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敬老、养老意识。大力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加强“孝道”文化宣传,大张旗鼓的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事迹,表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先进典型,依法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正义。《老法年》规定“老年人有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督促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履行赡养扶助义务,提倡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推进家庭赡养工作的进一步落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对个别拒绝、逃避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依法进行追究查处。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机制。

适当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按照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建立适时增长机制,保证分散供养孤寡老人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对部分空巢老人实行特殊救助。在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低保对象中的困难高龄空巢老人补助金,实行特殊救助办法;建立农村特困老年人专项救助基金,重点解决空巢老人生活、疾病等特殊困难。

(四)构建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

一是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出台解决空巢老人就医困难的具体措施,提高医药费新农合报销比例,特别是门诊医药费。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家庭病床。二是在城乡医疗求助基金中切块建立老年医疗救助基金,通过基金会对无力支付医疗费和支付困难的空巢老人给予帮助。三是进一步完善救助机制,对无生活来源、长期患病、久治不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要及时把他们纳为医疗救助范围,给予救助。四是农村“空巢老人”由于家中无人照顾,常常会面临突发性疾病得不到及时抢救,生命受到威胁。建议在乡镇街道成立基层老龄组织,村委会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档案,组织志愿者、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

(五)做好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照料。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让分散的农村老人尽是集中居住,广泛开展关爱帮助空巢老人的宣传工作,突出对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空巢老人给予特殊关爱,提高人们老龄意识、养老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完善互助帮扶制度,采取邻里互助,一帮一,志愿者包户,成立专门为老服务队伍等多种形式,照顾好空巢老人生活。大力开展 “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根据空巢老人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创新敬老互助内容,逐步探索形成关爱空巢老人帮扶长效机制。

(六)抓好“回引工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步降低空巢老人人数。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务工,逐步降低空巢老人数量。积极兴办公益事业,支持发展老龄事业,解决空巢老人的实际困难,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让城乡老年人过上真正幸福的晚年生活。

(七)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为了解决部分收入较高,身边无子女的农村“空巢老人”以及子女无闲暇照顾老人的问题,政府应统一制定优惠政策,在税收、土地、城建、金融、水电管理等方面对社会养老事业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吸引非公经济进入养老事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兴办农村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

【2017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报告2】

新津县空巢老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县对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查,了解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为社区开展空巢老人关爱服务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另一方面了解社会不同群体对于空巢现象的观念和态度,探讨让空巢老人生活更幸福的出路 。

一、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一)在生活来源和医疗保障方面

空巢老人大都年轻时候在某企业上班,退休之后享有退休金,其生活来源63.2%来自退休金(只有剩下的极少部分是来自子女负担和自己的积蓄),大致在1000-3000元左右,但退休老干部或者公务员的退休金一般都较高,在2000-4000元左右,部分较贫困的空巢老人享有国家的200-400元不等的低保金。而在医疗费用问题的解决上,有56.1%是来自医保,但每个月的医保费用只有90元;29.8%是单位或者街道社区部分报销;极少部分是由子女负担的。空巢老人们普遍觉得医疗费用高,生不起大病。

(二)在生活开支和经济压力方面

空巢老人们生活开支总体处于中、低等水平,除了害怕生病,大部分空巢老人不觉得有什么经济压力。但部分空巢老人们经济压力相对较大。

(三)在生活照顾与子女关系方面

1、在生活照顾方面。因调查的绝大部分是中低龄空巢老人,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调查中87.9%的空巢老人能自己照顾自己。且因被调查的空巢老人有62.1%配偶健在,故在其生病的时候,有39.7%的空巢老人是由老伴照顾,36.2%的是由子女照顾,另有8.6%的是由医疗护理人员照顾。在此基础上,数据显示,78.6%的老人不愿意住在养老机构,其原因主要有:主观方面来讲,受传统养老模范影响,入住机构养老的观念没有改变,怕别人说,没有自由,且照顾和伙食也有所欠缺;客观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养老机构花销太大,经济上无法负担,有的是因为子女不同意。剩下的21.4%的老人愿意住在养老机构,大都认为住在那里的都是老人,可以聊天做伴,且这部分老人认为养老机构的伙食比自己现在的状况要好。

2、在与子女关系方面。空巢老人们的子女一般是生活在本地的,只有极少数的生活在外地或者国外。数据还显示,造成空巢老人与子女分开住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同子女相处方面,52.7%的空巢老人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造成冲突而与子女分开居住,同样的47.3%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二是综合各方面原因,37.9%的空巢老人是因为自己希望独立生活,还有26.5%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住房条件紧张等约束而与子女分开居住,而19.2%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在外地求学或工作需要在异地就业就职,只有9.1%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婚嫁在异地成家而与子女分开去住,剩下的7.3%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具备所需物资条件,但赡养老人观念淡薄所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大部分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只有极少数老人是因为自己的主观原因想自己独立生活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从调查中我们还得知,空巢老人们的子女很少与其联系的比率占37.9%,而空巢老人们经常主动和子女联系的比率占44.8%。这说明很多空巢老人迫切希望与子女保持更多的联系,尽管大部分空巢老人理解并习惯了子女不在身边。

(四)在社区服务设施与其休闲娱乐方面

1、在社区服务设施上。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硬件设施方面,社区针对老人们的休闲娱乐设施很少,老人们提到的休闲活动场所主要是公园、广场之类的,但离老人们生活的社区有一定的距离,身体好且喜欢运动的老人们会去走走,绝大部分的老人们觉得太远了不想去。另外,城市社区都没有安装类似求救门铃、求助遥控器之类的针对空巢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呼叫帮助的系统;而在软件设施方面,是依靠社区或社会志愿者给空巢老人提供服务。大学生为空巢老人提供的志愿服务较多,但大部分老人对大学生的服务感到不习惯。问到其原因,空巢老人们表示,因为自己的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不需要大学生提供服务,且大学生提供的服务一般都是打扫清洁之类的。除此之外,还有些老人希望过安静的生活不希望被别人打扰。

2、在空巢老人的休闲娱乐上。73.2%的空巢老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是聊天串门,有60.7%的会在闲暇时间看看电视和报纸书籍,同时,50%的会选择打太极,散步之类的放松方式,还有33.9%的空巢老人喜欢聚在一起打牌,只有极少数的约为1.8%的`空巢老人会选择出远门旅游。

二、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整体上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达到66%,处于中等水平。有约42.4%的老人估计今后的生活无法预料或变坏,34.5%的老人有时感到孤独,7.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59.4%的老人感到生活无目的,老人们的总的幸福满意度为69.4%。其中,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满意度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且受教育程度高的空巢老人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满意度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空巢老人。

(一)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1、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空巢老人的整体生活状况处于能基本上满足需要的水平,因生活困难而产生的悲观、焦虑、无望等心理问题较少,但这种因为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还是存在于一部分空巢老人身上。

2、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间接影响其生活状况,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从我们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空巢老人在与我们的交谈中表现得很积极、乐观、豁达。谈到子女不在身边,都表示很理解;在谈到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上,都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了;而谈到未来生活的变化时,都持较乐观的态度;最大的愿望是一直淡然、平静而从容地生活着。但这部分的空巢老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二)预计未来空巢发展趋势

我们针对18岁以上的其他社会群体以及非空巢老人进行了社会调查,以便全面的了解到社会上其他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看法以及预测未来空巢老人的发展趋势。

1、 在社会不同群体在对空巢老人的了解程度上。52.8%的人是对空巢老人基本了解的,38.8%的人是对空巢老人几乎不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的,只有8.5%的人是很了解空巢老人的。但同时,有68.6%的人们都表示担心空巢老人的生活。

2、在中青年群体对待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认识上。77.2%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居住在一起,只有22.8%的人觉得自己不能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其中,不能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原因,1.7%的人是因为自己在外地求学或因工作需要在异地就业就职而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0.9%的是因婚嫁在异地成家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5.2%的人是因为父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产生冲突与矛盾选择独立生活而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12.4%的人是因为自己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或老人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不能生活在一起,还有2.6%的人受自身住房条件紧张等条件约束无法与子女或老人同住。

3、在对非空巢老人的调查上。结果显示,非空巢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基本相同,但唯一不同的是心理状况。非空巢老人因为有亲人的陪伴而没有孤独感,这恰恰是空巢老人多数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非空巢老人大多因为住房条件紧张而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老人们同样享有退休金和医保之类的社会保障,并且大部分存在“啃老”现象,子女因下岗等其他原因经济条件不好,老人的退休金不仅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有时候还要补贴子女。

4、在对待有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的现实问题上。调查显示,75.4%的人表示可以接受现在或将来不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他们大都表示因为自己比较希望独自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有12.7%的人认为自己不可以接受现在或将来自己的子女不和自己住在一起,剩下的11.9%的人认为将来的事情不可预测,因而不清楚。

(三)调查结论

1、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以企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为主,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基本生活需要能满足,经济压力相对较小。但在医疗费用的解决上,虽然每个月90元的医保占了一半以上,但只能用于看小病,空巢老人们普遍医疗费用花销大,生不起病仍成为其最大的担忧。

2、绝大部分中低龄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能自己照顾自己;在与子女的关系上,一半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冲突或因为子女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而独自居住的,有相当一部分的子女很少与空巢父母们联系,老人们迫切希望与子女保持更多的联系。

3、绝大部分的空巢老人不愿意住在养老机构,究其总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观念未转变,认为住在养老机构没有自由,且照顾和伙食也有所欠缺;而从客观方面来讲,有的是因为养老机构花销太大,无法负担,有的是因为子女不同意。

4、部分社区针对空巢老人的休闲娱乐及安全方面需要的服务设施很少,空巢老人们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是聊天、看电视、打牌,休闲娱乐方式较单调。

5、社区或社会志愿者给空巢老人提供的服务较少,而大学生志愿者虽然给空巢老人提供的服务较多,但大多是陪同聊天打扫清洁之类的,绝大部分的空巢老人们感到不习惯。

(四)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1、总体上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对生活的幸福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2、非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空巢老人,受教育程度高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比受教育程度低的空巢老人好,男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女性空巢老人好。

(五)对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态关系的分析

1、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态,生活状况越差,其心理健康状态也越差。

2、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态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态越好,其生活质量越高。

(六)对预计未来空巢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

1、社会人群对空巢老人的关注程度较低,对其了解较少。

2、大部分的中青年人目前认为自己可以和父母居住在一起,至于少部分觉得自己不能和父母住在一起主要原因是觉得与父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难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次要原因则是由经济条件及其他客观因素的限制而导致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3、18岁以上的中青年群体绝大部分可以接受现在或将来不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表示希望将来过自由自在的独立的老年生活。

三、建议和对策

(一)在子女关怀和照顾方面

1、空巢老人的子女必须尽到经常联系老人、看望老人,照顾老人,给老人提供生活保障的义务。在这方面,舆论可以监督,社区可以根据空巢老人的具体需要,帮助空巢老人与其子女联系,比如可以按照为其建立的信息资源库,定期与空巢老人们的子女联系,提醒其要慰问父母或者来看望父母等。

2、对于高龄、丧偶、有疾病的空巢老人,子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为老人请受过专业培训的家政护理或保 姆,以尽孝心。

3、子女应支持丧偶空巢老人再婚。对于丧偶的长辈,家庭成员应排除社会偏见和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支持老人寻找合适的生活伴侣,安度晚年。

(二)在社区服务方面

1、一方面,社区应当建立准确的老人信息库,特别是“空巢老人信息库”。信息库应当包括:老人姓名,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险号码,学历,专业,爱好,电话,子女情况,子女的联系电话、地址,退休前的供职单位等等。基层政府机关根据社区提供的信息备份,必要时予以核对,并根据信息库的信息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推广和建立空巢老人信息服务网站,为空巢老人的家属提供反馈信息的服务。

2、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在每个社区建立多功能的老年服务中心是较为有效的措施,使老年人的一般医疗保健可在社区服务中心解决,同时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服务,实现一条龙式的服务,使空巢老人得到妥善照料;由国家补贴,社区执行,把社区一些下岗职工和闲散人员组织起来,对他们进行培训,为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以及高龄老人提供代请保姆、钟点工、家庭就医等护理服务;设立呼叫救助系统,使空巢老人的安全隐患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鼓励和接纳社区、学校及社会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关爱服务;在社区多发展老年群体文艺活动组织等,丰富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三)在政府服务方面

解决好空巢老人最迫切最需要的“养”和“医”的问题。

1、关于“养”的问题,政府要做好健全和完善城市空巢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工作,确保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同时要增加对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的投入,另外,要制定相关的规划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办社会养老福利事业,与此同时,政府有关的宣传部门要正面宣传养老机构的形象,消除空巢老人对养老机构的不良看法。

2、关于“医”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城市医疗保险、城市贫困空巢老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医疗保障,减轻空巢老人的负担,使老人们看得起病。而对那些情况特殊,在医疗上特别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可以通过社区建立的“空巢老人”的信息资料,筛选出真正因病致贫、因吃不起药而饱受病痛折磨的人群,然后政府给予救济。

(四)在社会力量系统服务方面

1、在志愿者服务上,社区志愿者,比如那些具有奉献意识,想要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中低龄老人可与本社区的高龄空巢老人或其他有需要的空巢老人结成对子,以“老老互助”的方式帮助空巢老人。学校志愿者,比如大学生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服务,如心理、法律、医疗等方面的咨询、文艺汇演等。社会志愿者,比如红十字会、老年人志愿者服务协会等一些在老年康复、护理、保健、营养、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加入到服务队伍中,为空巢老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2、新闻媒体要多渠道关注和报道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时披露空巢老人的问题,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或为空巢老人刊登寻求社会经济救助的启事等。

3、社会兴办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养老机构,增加养老机构的数量并提高其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化养老与居家养老的有效结合。

(五)在空巢老人自身方面

1、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对子女的情感依赖。

2、采取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子女的爱,避免一意孤行,把自己的主观要求和愿望全加在子女身上。

3、重新确立自己生活的目标,培养兴趣,广交朋友,积极参与文体和社交活动。

⑶ 空巢老人长期没有子女陪伴,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呢

我认识几位独居老人,感觉普遍心里有问题:偏激自闭,多疑扭曲,中外老人没有区别。

我的美国邻居老头82岁,66岁离婚独居,性格孤僻,几乎没有朋友,但是一旦见到自认谈得来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管你忙不忙,就口若悬河,诉说没完。有时候见到别人在轻声细语,他会多疑在议论他的打扮不雅或步履蹒跚。他和唯一的儿子十多年不见面,儿子全家远道而来他避而不见,儿子的圣诞节贺卡他随手扔进垃圾箱。

国内邻居一位气质高雅68岁的画家老头,早年与舞蹈家妻子长期分居后离异,独身20多年不娶。他沉浸在艺术创作中,没少挣真金白银。他自闭孤僻,不与任何人往来,见到熟人也不打招呼。自己生活俭朴,吃饭无规律,饿了才吃,有时饿了也不吃。对自己的安乐窝充满深情,经常不惜重金改造内部,添置新的家具,把装修不久的客厅,推到重来。儿子回家看到惊讶不已,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何况近70岁老人没有必要折腾,与金钱精力都不值。有一段时间他疯狂热衷卖保健品,是因为相信一位在超市帮他拿菜的小姑娘,几年下来,他买了小姑娘十多万元保健品,他坚持说,保健品大多数是有好处的,就是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再说听小姑娘说话我心里高兴。

感觉一个人生活久了,无人交流,思维会变慢,行动会迟缓,长此以往,会引发抑郁乃至患老年痴呆症。所以,老人最好不要独居,即便能生活自理,子女也要常常看望,帮助老人结交几位老年朋友,常来常往,谈天说地,评古论今,对 健康 一定有益处。

感谢您的邀请!

现在广大农村,大部分年轻人,为了生活都出去打工挣钱去了,有的甚至是夫妻双双携手远行。而村里留下的,基本上都是空巢老人,和一些不能随父母外出的,幼小孩子们。

据我所知,空巢老人的日子过得是非常艰难的,他们大部分都年岁大了,有的还有病在身。平时,有小孩子的,除了看看孩子外,就是去完成那个“扔不下土地”的心结,有空去自家的承包地里转转,虽然年老体衰地里活干不动了,但也不肯闲着,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如拔拔草啊,扶扶倒伏的庄稼啊,捉捉虫子啊,轰轰糟害粮食的鸟雀啊等等,有时看到庄稼该打药或除草了,便蹒跚着走回村里,去找人来干这些活。好在现在村里有给人代工的人,只要说好价钱,不用你管,到时就有人替你把活干了,最后你只管验收后,结算工钱就行。

常言道:“老不歇心,少不惜力”。老人们操劳困苦了一辈子,尽管已“土埋半截子”了,但身体虽然不作主了,脑子却时刻也不会闲着,比如:房子下雨漏水该修补了、孩子们扔下的那两亩承包地该耕种、浇水、管理、收获了,外出打工的孩子们生活、工作的怎样?、村里生病的老伙计怎样了等等,乱七八糟、有的没的,原先的、现在的、陈谷子烂芝麻、八杆子打不着的等等等等,一切事物都在脑海里充斥浮现,心里边总想着理顺找出个头绪来,但原本都是些乱麻一样的事情,如何能够找出头绪来?转半天脑子毫无收获,最后只好无奈的叹息一声,不再去想这些糟心的事情了。他们也知道这样不好,但仍然日复一日的为这些杂八事闹心着、操心着。这大概就是人老之后的天性吧!如果身体行动不便,脑子再不去想些事情,与“活死人”又有何异?这不都是硬给“憋”的吗?

我农村老家有位七十多岁的堂哥就是如此,他六十多岁上死了老伴儿,后跟儿子儿媳在一起过,原本晚年的生活还是可以的,但后来,儿子儿媳为给孙子娶媳妇,双双上北京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爹,孤老头子一个人过活。我每年清明节一定要回老家去烧纸的,所以每年都会见到一次堂哥。就说前年吧,清明节我回老家,去找堂哥,只见他家大门锁着,知道他没在家中,正要折返的时候,堂哥扛着个锄头回来了。我问他干嘛去了,他说,还能干嘛呀,在承包地里种了点菜,下了场雨杂草都长荒了,过去把草锄了锄。我说你这么大岁数了,该歇歇了,种几棵破菜干嘛?劳心费力的!堂哥说,没办法,说是种菜吧,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找了点营生干,人老了光歇着不行,就歇死了,再说一闲下来,脑子里不是想死的事儿,就是好多杂七烂八的事儿,头疼!种点菜就是占磨点功夫,不去想那些烦心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解解闷儿呗!

堂哥说,你看到了没?村里现在光剩下一些老不死的们了,每天干嘛去?两件事:一是在家老实的蹲着,二是蹲村口北墙根儿、大柳树,加入村里的“等死队”,去这些地方等死去!北墙根儿是冬天等死的地方,大柳树下是夏天等死的地方,那俩地方,就是全村老人们的终点站,今天见了人,就证明还活着,明天去了见不到人,不用说就是哏儿屁了!所以,一般的时候我不愿意掺合那个“等死队”去,因为有时候太伤心了!今天张三李四跟大伙还说得热热闹闹的,赶明天一去就见不到人了,一打听死翘翘了,你说伤心不伤心?唉!所以,我从一开始去了几次外,死人死的太难受,我就不去了,便种了两畦菜解解闷儿。人老了,风烛残年,不敢说哪一阵风吹过,就死求的了!活一会儿算一会儿吧!

眼看午饭时间到了,我便从车后备箱里拿了一瓶酒和几包熟菜,拉堂哥去屋里喝两盅,记得堂哥年轻时挺能喝酒的,老了后也多少能喝点,而且每年我回去是必喝几盅的。堂哥也没推辞,到屋搬了个炕桌就放在了大炕上。我弄好了菜,二人便都上了炕,坐在炕桌前面对面喝开了酒。一边喝一边聊着往事。

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时,我曾在老家下乡劳动过四年,记得那时堂哥正在壮年,不仅长的魁梧伟岸,而且力大无穷,在生产队劳动是把好手,常被本队评为劳动模范。由于力气大,在生产队跟人打赌掀"碌碡"就没输过。

那时队里打麦场上常躺着个大石头碌碡,是麦收时用牲口拉着碾场碾麦子用的,其实那就是个五六百斤重的大石头滚子。那时队里的青壮年们闲着没事,经常拿它打赌赌输赢,打赌的条件挺简单,就是把那个躺着的大石滚子掀起来,直立的竖在地上。条件看似简单,但每次打赌的人,输的多赢的少,关键是这个石滚子太大了!躺在地上差不多有五十来公分高,再说这东西本来就是圆的,人往起掀时,没插手着力的地方,还滑溜溜的,所以,队里三十多个壮劳力,没有几个人能掀起来的。因此,这个东西便成了一个永久性的打赌之物,年青人只要一抬杠,便拿它说事儿,言明:“别特么的抬死杠,你能把村东麦场的碌碡掀起来,老子就服你的尿性!”。那时,村里人"犟筋"们挺多的,一言不合便抬杠打赌掀碌碡。赌注往往是输者给赢者赔理道歉,并当着大伙儿的面大喊三声:“我怂包!”,逗大家哈哈一笑了事儿,结果那个输了的“怂包”,臊的小脸紫红成猪肝色,灰溜溜找个人少的地方,蹲地上抽闷烟去了,眼睛不敢看人,脑袋一直扎裤裆里。感觉这便是个天大的丢人败兴!

当时堂哥四十多岁,正在壮年,身强力壮,掀这东西就没服过谁,队上人也没人敢跟他打赌。只是干活休息时,取取乐鼓动他表现一番。堂哥也不含糊,把胳膊袖子一挽,“啪啪!”往双手掌心吐两口唾沫,两手搓搓,一哈腰双手抠住石滚挨地的边缘,屁股往起一撅,猛然发力,大吼一声“起!”,那大石滚子就一下被掀了起来,并稳稳的直立在地上!立马就会赢得一片掌声和叫好声!那时堂哥的“神力”是在村里出了名的。一提“金老三”,没有不知道的。

那时堂哥力气大,还经常干“砸夯”的活,那时的“砸夯”现代人绝对没见过。就是谁家盖新房,开了槽打地基时,必须将地基用夯夯实。打地基的夯分两种,一种是一人多高的木夯,就是粗圆木中间带四个把手,一人砸的那种。一种是石夯,就是用直经三四十来公分粗的石头滚子,用两根木杠或四根木杠捆绑在石滚子上,用多人抬起来砸的那种,这种石夯分四人抬或八人抬,打夯的时候,中间必须有人领头喊打夯号子,才能齐心协力的把夯抬起来砸下去,否则,力气用不到一块儿,这夯是没法打的!

而那时谁家盖新房凡开地基打夯,必得有我堂哥参加,因为他不仅力气大,而且还是个喊打夯号子的,离了他不行。他凡是打夯,绝对是去打那八人抬的大石夯,并且一边抬夯,一边喊着打夯号子,人们随着号子的节奏,一起发力把石夯高高抬起,再一起砸下,很是壮观!虽然过去几十年了,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堂哥他们,打夯时的壮观场面,和三哥喊打夯号子的声音!

“嗨——吆——喝——!大家一起抬哟!全都使点劲儿哟!一夯挨一穷啊!别砸马蹄儿夯哟!。。。”“扑腾!——扑腾!——扑腾!”。。。事隔这么多年,堂哥当年喊号子、带人打夯的热烈场景,还一边和堂哥喝着酒,一边在我眼前晃悠。然而,物是人非,我看了对面的堂哥一眼,唉!这还是当年那个身强力壮、一身神力的堂哥吗?对面的人早已变成了一个秃顶、两眼昏花、两腮深陷、颧骨突出、浑身干瘦的只剩一把骨头,仿佛一阵风便能吹倒、并且再也站不起来的,老态龙钟的耄耋老人!当年的神勇,在他身上再难找到半点影子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这才几天了?就成这个样子了!

一边慢慢喝着酒,我一边问起了堂哥的生活情况,也捎带着问起了,村里空巢老人们的状况。堂哥叹了口气说,难啊,还不是一般的难!就这些年,你侄子他们去北京打工,基本上是过年才回来一次。我一个孤老头子,就只好一个人凑合着混日子了。好在身体还行,自己还能糊弄口饭吃,闷得慌了就去地里转转,养几只鸡,种两畦菜什么的,也没啥不好过的。唯一的就是掂记外出打工的孩子们,虽然都干的不赖,但万事出门难啊!家里再穷,也是个家啊,怎么也比出门在外好过些吧。特别是那个儿媳妇儿,年后走时又怀了二胎了,挺着个大肚子,怎么去打工干活?真让人担心啊!一行说着,昏花的老眼里还噙了两滴浑浊的眼泪。。。当说起村里的那些空巢老人们时,堂哥说,情况大部分跟他差不多,除了生病不能动的外,能活动的人,基本上都是混吃等死,一年死气沉沉的,就过年那几天,打工的孩子们都回来了,才会有点生气,人一走就又复原了。平时一个个的苦闷麻烦是正常的,都年岁不小了,还能咋滴?老老实实的在家“窝”着呗!这 社会 孩子们不挣钱不行,当老人的支持孩子们挣钱,不拖累他们就是最大的贡献了,反正是这一辈人啥苦都吃过了,啥罪都受过了,晚年孤独着也没啥,为了孩子们值了!

结语: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最孤独、苦闷的一群人,因而他们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是肯定的!他们辛辛苦苦的操劳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了晚年,原本应该是过着儿孙绕膝、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快乐生活,然而,他们却为了孩子们生活的更幸福,毅然决然的抛弃了自己的幸福生活,甘心情愿的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苦闷和孤独,坚守着自己人生的最后的一个空巢,默默的支持着儿女们的事业!因此,他们的付出是伟大的,是既悲壮而又可赞的!

我想,我们的整个 社会 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那些在外打工的儿女们,能够怎样的回报和善待他们呢?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沉思的问题吧!

空巢老人指子女长期不在身边,随着子女的年龄增长,工作与家庭的事情也越来越忙,陪伴老人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因此很多老人成了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大多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具体会有哪些呢?

1、孤独感比较强,特别是独自居住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年龄增大、无事可做都会增强老人的孤独感;

2、抑郁症是空巢老人群体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

3、失落感比较强,大多发生在刚退休的老人群体,长期规律的安排因为退休突然变得无所事事,突然由忙碌、充实且规律的生活变得无序,心理落差所带来的的失落感是比较严重的;

4、年纪越来越大会自我感觉体力和精力都会大不如前,强烈的力不从心的感觉会加重老人的衰老感。

欢迎转发、收藏或点击@找心理 进行关注,每天接受心理学,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老师您好,这个问题是一个空巢老人的性格来决定。不是空巢老人都有心里问题。人生谁也不会陪您一辈子。孩子都有自已的家。父母应该明白这一点。父母的关系再好,也是一个先走的。自已明白这些不会有什么心里问题,只有想开,看开,坚强的生活。是一样精彩。这就是人生。我也同样是一位空巢老人,每天都会安排好自已的生活。注意身体。休息好,吃相吃的东西。经常出去散步。心情一样的好。没有什么心里问题啊!这是自已的一点体会。不知道回答的正确是否?

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环境再恶劣,也可以保持有 健康 心理。空巢老人容易产生孤独感,怕寂寞。但是,这完全可以自我调整。

孤单

空虚,自闭,易怒………

焦虑……

空巢老人长期没有子女陪伴,容易出现很多问题。(1) 孤独和寂寞,强烈的失落感。因子女为了学习和生活工作没有和老人住在一起,空巢老人失落感很强。(2)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平时生病,子女不在身边,连个端茶做饭的人也没有,个别空巢老人对人生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有自杀现象。有的空巢老人死在家里很多天才被发现,给空巢老人造成了恐惧感。(3)空巢老人情绪非常不稳定,有时像个小孩一样。(4)空巢老人是一个 社会 现象。空巢老人需要全 社会 共同关爱和子女的关心和照顾。

⑷ 瀛ゅ¤佷汉鐙鑷鍦ㄥ剁敓娲讳笉鑳借嚜鐞 鍎垮瓙浠涓嶉椈涓嶉棶 鎬庝箞鍔 鏈変粈涔堟硶寰嬮斿緞瑙e喅

鑰佸勾浜烘潈鐩婁繚鎶ゆ硶
銆銆绗浜岀珷銆瀹跺涵璧″吇涓庢壎鍏
銆銆绗鍗佷簩鏉°鑰佸勾浜哄吇鑰佷互灞呭朵负鍩虹锛屽跺涵鎴愬憳搴斿綋鍏冲績鍜岀収鏂欒佸勾浜恒
銆銆绂佹㈠硅佸勾浜哄疄鏂藉跺涵鏆村姏銆
銆銆绗鍗佷笁鏉°璧″吇浜哄簲褰撳饱琛屽硅佸勾浜虹粡娴庝笂渚涘吇銆佺敓娲讳笂鐓ф枡鍜岀簿绁炰笂鎱拌棄鐨勪箟鍔★紝鐓ч【鑰佸勾浜虹殑鐗规畩闇瑕併
銆銆璧″吇浜烘槸鎸囪佸勾浜虹殑瀛愬コ浠ュ強鍏朵粬渚濇硶璐熸湁璧″吇涔夊姟鐨勪汉銆
銆銆璧″吇浜虹殑閰嶅伓搴斿綋鍗忓姪璧″吇浜哄饱琛岃怠鍏讳箟鍔°
銆銆绗鍗佸洓鏉°璧″吇浜哄簲褰撲娇鎮g梾鐨勮佸勾浜哄強鏃跺緱鍒版不鐤楀拰鎶ょ悊锛涘圭粡娴庡洶闅剧殑鑰佸勾浜猴紝搴斿綋鎻愪緵鍖荤枟璐圭敤銆
銆銆瀵圭敓娲讳笉鑳借嚜鐞嗙殑鑰佸勾浜猴紝璧″吇浜哄簲褰撴壙鎷呯収鏂欒矗浠伙紱涓嶈兘浜茶嚜鐓ф枡鐨勶紝鍙浠ユ寜鐓ц佸勾浜虹殑鎰忔効锛屽旀墭浠栦汉鎴栬呭吇鑰佹満鏋勭収鏂欍
銆銆绗鍗佷簲鏉°璧″吇浜哄簲褰撳Ε鍠勫畨鎺掕佸勾浜虹殑浣忔埧锛屼笉寰楀己杩鑰佸勾浜哄眳浣忔垨鑰呰縼灞呮潯浠朵綆鍔g殑鎴垮眿銆
銆銆鑰佸勾浜鸿嚜鏈夌殑鎴栬呮壙绉熺殑浣忔埧锛屽瓙濂虫垨鑰呭叾浠栦翰灞炰笉寰椾镜鍗狅紝涓嶅緱鎿呰嚜鏀瑰彉浜ф潈鍏崇郴鎴栬呯熻祦鍏崇郴銆
銆銆鑰佸勾浜鸿嚜鏈夌殑浣忔埧锛岃怠鍏讳汉鏈夌淮淇鐨勪箟鍔°
銆銆绗鍗佸叚鏉°璧″吇浜烘湁涔夊姟鑰曠嶆垨鑰呭旀墭浠栦汉鑰曠嶈佸勾浜烘壙鍖呯殑鐢板湴锛岀収绠¤佸勾浜虹殑鏋楁湪鍜岀壊鐣滅瓑锛屾敹鐩婂綊鑰佸勾浜烘墍鏈夈
銆銆绗鍗佷竷鏉°瀹跺涵鎴愬憳搴斿綋鍏冲績鑰佸勾浜虹殑绮剧為渶姹傦紝涓嶅緱蹇借嗐佸喎钀借佸勾浜恒
銆銆涓庤佸勾浜哄垎寮灞呬綇鐨勮怠鍏讳汉锛屽簲褰撶粡甯哥湅鏈涙垨鑰呴棶鍊欒佸勾浜恒
銆銆鐢ㄤ汉鍗曚綅搴斿綋鎸夌収鏈夊叧瑙勫畾淇濋殰璧″吇浜烘帰浜蹭紤鍋囩殑鏉冨埄銆
銆銆绗鍗佸叓鏉°璧″吇浜轰笉寰椾互鏀惧純缁ф壙鏉冩垨鑰呭叾浠栫悊鐢憋紝鎷掔粷灞ヨ岃怠鍏讳箟鍔°
銆銆璧″吇浜轰笉灞ヨ岃怠鍏讳箟鍔★紝鑰佸勾浜烘湁瑕佹眰璧″吇浜轰粯缁欒怠鍏昏垂鐨勬潈鍒┿
銆銆璧″吇浜轰笉寰楄佹眰鑰佸勾浜烘壙鎷呭姏涓嶈兘鍙婄殑鍔冲姩銆
銆銆绗鍗佷節鏉°璧″吇浜轰箣闂村彲浠ュ氨灞ヨ岃怠鍏讳箟鍔$捐㈠崗璁锛屽苟寰佸緱鑰佸勾浜哄悓鎰忋傝怠鍏诲崗璁鐨勫唴瀹逛笉寰楄繚鍙嶆硶寰嬫湁鍏宠怠鍏讳箟鍔$殑瑙勫畾銆
銆銆鍩哄眰缇や紬鎬ц嚜娌荤粍缁囥佽佸勾浜虹粍缁囨垨鑰呰怠鍏讳汉鎵鍦ㄥ崟浣嶇洃鐫e崗璁鐨勫饱琛屻
銆銆绗浜屽崄鏉°鑰佸勾浜虹殑濠氬Щ鑷鐢卞彈娉曞緥淇濇姢銆傚瓙濂虫垨鑰呭叾浠栦翰灞炰笉寰楀共娑夎佸勾浜虹诲氥佸啀濠氬強濠氬悗鐨勭敓娲汇
銆銆璧″吇浜虹殑璧″吇涔夊姟涓嶅洜鑰佸勾浜虹殑濠氬Щ鍏崇郴鍙樺寲鑰屾秷闄ゃ
銆銆绗浜屽崄涓鏉°鑰佸勾浜哄逛釜浜虹殑璐浜э紝渚濇硶浜鏈夊崰鏈夈佷娇鐢ㄣ佹敹鐩婂拰澶勫垎鐨勬潈鍒╋紝瀛愬コ鎴栬呭叾浠栦翰灞炰笉寰楀共娑夛紝涓嶅緱浠ラ獥鍙栥佺洍鍙栥佸己琛岀储鍙栫瓑鏂瑰紡渚电姱鑰佸勾浜虹殑璐浜ф潈鐩娿
銆銆鑰佸勾浜烘湁渚濇硶缁ф壙鐖舵瘝銆侀厤鍋躲佸瓙濂虫垨鑰呭叾浠栦翰灞為仐浜х殑鏉冨埄锛屾湁鎺ュ彈璧犱笌鐨勬潈鍒┿傚瓙濂虫垨鑰呭叾浠栦翰灞炰笉寰椾镜鍗犮佹姠澶恒佽浆绉汇侀殣鍖挎垨鑰呮崯姣佸簲褰撶敱鑰佸勾浜虹户鎵挎垨鑰呮帴鍙楄禒涓庣殑璐浜с
銆銆鑰佸勾浜轰互閬楀槺澶勫垎璐浜э紝搴斿綋涓虹敓娲诲洶闅剧殑鑰佸勾閰嶅伓淇濈暀蹇呰佺殑浠介濄
銆銆绗浜屽崄浜屾潯銆鑰佸勾浜轰笌閰嶅伓鏈夌浉浜掓壎鍏荤殑涔夊姟銆
銆銆鐢卞厔銆佸婃壎鍏荤殑寮熴佸规垚骞村悗锛屾湁璐熸媴鑳藉姏鐨勶紝瀵瑰勾鑰佹棤璧″吇浜虹殑鍏勩佸婃湁鎵跺吇鐨勪箟鍔°
銆銆绗浜屽崄涓夋潯銆璧″吇浜恒佹壎鍏讳汉涓嶅饱琛岃怠鍏汇佹壎鍏讳箟鍔$殑锛屽熀灞傜兢浼楁ц嚜娌荤粍缁囥佽佸勾浜虹粍缁囨垨鑰呰怠鍏讳汉鎵鍦ㄥ崟浣嶅簲褰撶潱淇冨叾灞ヨ屻
銆銆绗浜屽崄鍥涙潯銆鍏峰囧畬鍏ㄦ皯浜嬭屼负鑳藉姏鐨勮佸勾浜猴紝鍙浠ュ湪杩戜翰灞炴垨鑰呭叾浠栦笌鑷宸卞叧绯诲瘑鍒囥佹効鎰忔壙鎷呯洃鎶よ矗浠荤殑涓浜恒佺粍缁囦腑鍗忓晢纭瀹氳嚜宸辩殑鐩戞姢浜哄拰鐩戞姢鐩戠潱浜恒
銆銆鏃犳皯浜嬭屼负鑳藉姏鎴栬呴檺鍒舵皯浜嬭屼负鑳藉姏鐨勮佸勾浜烘病鏈夌洃鎶や汉鐨勶紝鍙傜収鏈夊叧娉曞緥鐨勮勫畾涓哄叾纭瀹氱洃鎶や汉銆
銆銆鐩戞姢浜鸿嚜鑰佸勾浜轰抚澶辨垨鑰呴儴鍒嗕抚澶辨皯浜嬭屼负鑳藉姏鏃讹紝渚濇硶鎵挎媴鐩戞姢璐d换銆
銆銆鐩戞姢浜轰笉灞ヨ岀洃鎶よ亴璐f垨鑰呬镜瀹宠佸勾浜烘潈鐩婄殑锛岀洃鎶ょ洃鐫d汉鏈夋潈瑕佹眰鏈夊叧閮ㄩ棬澶勭悊锛屾垨鑰呬緷娉曞悜浜烘皯娉曢櫌鎻愯捣璇夎笺
銆銆绗浜屽崄浜旀潯銆鍥藉跺缓绔嬪仴鍏ㄥ跺涵鍏昏佹敮鎸佹斂绛栵紝榧撳姳瀹跺涵鎴愬憳涓庤佸勾浜哄叡鍚岀敓娲绘垨鑰呭氨杩戝眳浣忥紝涓鸿佸勾浜洪殢閰嶅伓鎴栬呰怠鍏讳汉杩佸緳鎻愪緵鏉′欢锛屼负瀹跺涵鎴愬憳鐓ф枡鑰佸勾浜烘彁渚涘府鍔┿
鍒戞硶
绗浜岀櫨鍏鍗佷竴鏉°愰仐寮冪姜銆戝逛簬骞磋併佸勾骞笺佹偅鐥呮垨鑰呭叾浠栨病鏈夌嫭绔嬬敓娲昏兘鍔涚殑浜猴紝璐熸湁鎵跺吇涔夊姟鑰屾嫆缁濇壎鍏伙紝鎯呰妭鎭跺姡鐨勶紝澶勪簲骞翠互涓嬫湁鏈熷緬鍒戙佹嫎褰规垨鑰呯″埗銆

阅读全文

与无子女老人家庭成员不看望老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欧美在线资源 浏览:99
变形金刚6电影完整版 浏览:452
乌市民族敬老院 浏览:237
包头市养老保险中心财务科 浏览:415
个人退休年龄在哪里查 浏览:455
四川江油养老金是多少钱 浏览:722
艾灸养生馆项目有哪些 浏览:616
40部食人族电影 浏览:661
可以全部免费观看的网站 浏览:796
台湾真刀实枪老电影 浏览:55
退休金老人老办法 浏览:234
福州企业职工退休金低 浏览:615
类似金瓶梅的电影 浏览:788
养老金调整吉林省2016 浏览:469
老人手机充电怎么用 浏览:315
老年大学素描培训班 浏览:936
最近影院播放的爱情电影 浏览:60
免费在线观看高清 浏览:368
常驻外阜老年人是否有100元补贴 浏览:711
最孝顺的市长 浏览: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