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脱发自己判断的方法 分享脱发自测小方法
雄激素性秃发,又称雄激素性脱发或脂溢性脱发,在我国约有1.6亿患者,其中男性占1.3亿。虽然该病症对身体健康无直接影响,但脱发问题却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尤其在求职和社交方面。那么,我们该如何自我检查是否存在脱发问题呢?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一挠头就掉发?家里的地板和沙发上是否总能看到散落的头发?洗头时更是心惊胆战,生怕头发掉得更多。其实,头发生长是一个循环、周期性的过程。每根头发在生长一段时间后,都会进入退化期,毛根逐渐萎缩,进入休止期,最后脱落,并进入新的生长周期。正常情况下,每人约有10万根头发,每天脱落50-100根是正常现象,属于生理性脱发。但如果连续2-3个月每天掉发量都超过100根,则需警惕病理性脱发的可能,应及时就医检查。
脱发疾病种类繁多,原因复杂。在众多的脱发疾病中,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头皮中双氢睾酮激素含量增加,导致毛囊加速退化,使毛发变细、变软、变短,甚至形成空毛囊。同时,处于生长期的头发数量减少,休止期的头发数量增多。因此,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毛发不仅会变细,还会变得越来越少。
对于脱发问题,专业的医生可以通过多种检查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及脱发的种类。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供大家在家庭中自我检测。最直观的方法是观察毛发粗细的比例与其根部形态。其中,最简单的是拉发实验:用拇指和食指稍用力从接近头皮处捏起一小撮头发(约五六十根)向上捋,捋掉的是休止期的头发。如果5天不洗头,一次捋掉的头发超过6根,说明有脱发且正在加重;如果1天不洗头,每次能捋掉2-3根以上,则需警惕脱发问题。
此外,还有另一种简单的检查方法能提高对头发状态的判断能力。由于头发是黑色的,我们可以将白色的毛发检查卡片放在头发的后面做背景来观察头发的粗细比例及发根的状态。如果是黄色或白色头发,则可以用黑色卡片替代检查卡片。最近国内还最新引进了一种检测手段——皮肤镜。它利用偏振光技术不仅能观察到头皮表面的头发和毛孔情况还能深入至真皮层观察头皮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