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曾仕强谈养生—深受启发
曾仕强教授在《中华文化的特质》讲座中提到,养生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并非高深的学问。
首先,养生应注重饮食的地域性,选择当地生长的食物。
其次,应遵循自然规律,选择当季的食物。
最后,保持气血通畅至关重要。气血畅通,人体健康便无大碍。许多人患病,根本原因在于气血不通,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聆听曾仕强教授关于养生的讲解,深受启发。
三十多年前,在乌海,我非常喜爱那里的黄柿子。它的果实大而圆,果肉厚实,口感沙面,不酸,令人回味无穷。移居扬州后,尽管美食众多,但心中始终挂念着乌海的黄柿子。数年后,我托朋友寄来种子,在花盆中培育,放在晒台上精心照料。终于,小苗破土而出,令人喜悦。今年,我期待能够品尝到自种的黄柿子。然而,尽管叶子生长迅速,却始终未见花骨朵。我原以为乌海的柿子成熟较晚,耐心等待。然而,秋天到来时,仅结出几个小柿子,形状不规则,不知何故。或许是因为土壤的差异……
在观看了曾仕强的养生讲座后,我茅塞顿开。乌海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风沙肆虐,这样的环境适合种植黄柿子。而在扬州,这样的环境难以复制,即使能长出叶子,也难以结出果实。
在东北,冬季几乎全靠腌制酸菜度日。我外婆的故乡——高邮天山,冬日里会腌制猪肉、鸭肉、鸡肉、鱼类,这些食物会一直吃到次年夏季。
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天气寒冷,居住条件简陋。他们长期食用肉类和富含油脂的海豹等食物。
这些习惯与当今养生的观点似乎相悖,然而这些地区的人们却能健康长寿。曾仕强教授给出了答案:地区差异显著,应食用当地生长的食物,这符合自然规律,对身体健康有益。
结合曾教授的养生观点,不同地区、不同植被、不同饮食习惯以及个人体质的差异,都意味着养生不应一概而论。万物生长遵循自然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才是最佳选择。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养生亦如此。
Ⅱ 健康养生包含哪些内容
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1.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人要与自然环境统一,也要与社会统一。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
3.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猛拦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养生之术内容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术艺术文化等内容。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融合了医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应用范围广,适合人群较多。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对此,古代常有“药膳”、“法膳”之称。其应用范围也较广,适合人群较多,营养内容也涉及到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总之,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应因人之不同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枝核胡锻炼形氏清体,而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改变某种饮食结构,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养生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