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国文化都有哪些养生之道

中国文化都有哪些养生之道

发布时间:2024-10-18 02:33:54

⑴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而衍生发展成的,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学习与研究传统养生文化。

中国文化是指产生于历史、积淀于人们的普通心理中,并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潜质文化。

中国文化是多元复合体的综合型文化,其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万物与吾一体”的整体和谐,它具有重自然技艺的倾向和整体直观的直觉思维,缺乏严密的分析思维传统和形象逻辑系统。

正是构建在这种中国母体文化之上,中国传统养生学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养生思想体系。

⑵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之道

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是由儒、释、道三家思想,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
【春秋繁露】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型凯”可见在养生上的基本内容,就是和人气血、调人性情。
中国从宋代兴起以怡养性情为主的心灵活动,以香、茶、花、书四道为代表,就是传统养生之道中最重要的休闲文化。

简单的说,书道最注重形式、技法和内在美学素养的发舒,其目的并不是为写上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是通过写字的工具和形式,训练去掌控个人内在心灵的节奏感,在不落俗套的原则下,写出一手有视觉创意的好字。
书法所关心的不是字形是否好看,而是看能否表现出清新雅致的风格。
书法之道追求的是由线条、结构、行气、九宫等内容,在一个两度空间中,所构成的一种视觉美感,古人称之谓布白,也就是安排、创造新空间价值的意思。

花道在作法上,是在三度空间中,用独特的风格来创造一种情境,所以不但对花材和花器的安排、选择上要有所创意,并在组合上,通过光和影的作用,使所在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新的、独特的价值。
所以花道最重空间的创意,甚至在过程中不一定要有花,且最忌俗艳,因此花道并不等同于插花和花艺。

茶道之学,除了营造独特境界的基础之外,还要在茶座间用茶的过程和技巧,要想沏出好茶来,光靠死功夫的手法是不行的,这就不但要对使用器具、茶的种类和对品茶方式的理解有关,以及茶与哲学、美学和文学之素养等等有关,其内容又比花道更加复杂,若只会卖茶、泡茶、倒茶,即使花样再多,不过也是个服侍别人

而香道在宋代则是在学习上最困难,在花费上最昂贵,在修为上又最深奥的养生活动。在学习上之所以困难,指的是不但要先具备书、花、香三道的基础,且对香药学也要略知一二,才可以配香。
掌握香道入门的{香、火、炉、灰、碳、}这行香五事的操控,在修为上,不但要儒、释、道三家思想稍有涉猎,还得有点悟性,是一种适度用脑、专一心志,能暂时脱离外务烦恼,巧耐使心神舒畅的高级养生活动,因此香道也不是烧香和闻香味而已。

休闲的精髓和目的重在养生,因此在方法和心态上,一旦被道器所困,就还不如不做的好。因此如何将养生之道融入生活之中,在健康的生活中去体会人生之乐,这才是正道。
由于任何人生的大道理,一旦脱离了生活便不是真实的,因此初学之人,开始时首要学会忙里偷闲随时放得下来。练练毛笔字、插插花、泡泡茶、烧一炷香,试试闲情逸致的乐趣,待心灵卜宽唤趣味有所感触、有所需求,再自然而然往道中而去,心性就会由小变大,世界外物便会相对渐渐的显得渺小了,这便是养性。
因此香道在养生之中,也可以由不同层次的活动来实现这个道理。偶尔用香汤来沐浴,同时学习品香之法,这些都是香道生活中,不同形式的休闲养生之道。

⑶ 健康养生包括哪些方面

在传统文化里面,养生包括四个方面:养性情、养睡眠、养居处、养房事。我们必须按照这四个方面去做,才能够使生命长生。

健康养生,它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广泛,首先我们对于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和心理上两个都要是健康的。对于养生,在词典当中它是这样定义的,其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来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在现代意义上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所以根据健康养生的定义,我们就能知道,只要是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行为或活动都属于健康养生的范畴。

⑷ 中华传统的养身学派有哪些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养生文化中,呈现出各种学派,这些学派对中华养生学说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彰显出中华养生文化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的特色。1.顺从自然的顺应学派

庄子首先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顺乎自然的养生观。《内经》据此提出了“天人相应”,反复论述了适应四季自然气候变化的四季养生法,强调“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因而要求人们“处天地之知,从八风之理”。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根据四时自然的变化养生健身,防止暑、热、风、寒、燥、湿对身体的伤害是很重要的。

除了顺应大自然的变化之外,人还应该懂得顺乎社会发展的规律,安心养神,不为琐事所争,不为冗杂烦恼。“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做到“有事即应,如照镜物,过后便无,应事必使割藤,则心无所系。”不计较生活中非原则性的无端琐事,怡然自乐,保持健康的心理,对于防病延年也很重要。

2.养德益精的养性学派

古人称道德修养为养性,亦称养德。从尧、舜起世人即把修性养神——大德与长寿联系在一起。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荀子提出“凡用血气志虚,由礼则通;不由礼则勃乱。食欲衣服动静居处,由礼则知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孔、荀认为尧、舜、禹之所以都比较高寿,就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尧是古代人们理想的君王,以天下为公。孟子提出了养德的具体内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子提出:去私心,去贪欲,知足之足,常足矣。《内经》分析古代百岁老人长寿的诀窍时指出:“……所以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孙思邈提出:“……道德日全,不祈寿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明?吕叔简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嵇康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

《太上老君养生诀·养生真诀》说:“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全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万事缠心,神岂能静。可见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道德修养好,即善于修性养神,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融汇养生之法,知其理,履其行,保持心身健康。“德高寿长”,道德修养好了,才能使机体阴阳平衡,内环境安和统一,达到延年益寿。

3.形神兼行的主动学派

《吕氏春秋》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华佗等历代医家宗之创造了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运动形式。同时还提出了“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体欲小劳,但莫大疲”。强调运动要适度,“形与神俱”,即练形与练神同时进行。主动派并不是片面地强调单纯的体育运动,事实也证明,职业运动员由于以比赛夺标为目的,往往训练强度很大。虽然他们健壮如牛,力举千斤,但他们未必都能获得长寿。而在医学及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一些坚持练气功,太极拳等养生术的人却获得了长寿。甚至有些人以此治愈了癌症。

适度运动是一种积极的养生防老办法。它能使人虽到老年而心不老,充满了理想和事业心,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情趣,“登城观山,寓意弈棋,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益友清谈,”从而活动筋骨,振奋精神,稳定健康,获得长寿。

4.无欲则安的主静学派

老子在《道德经》说:“清静为天下正”,“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内经》还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老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主张安静而无杂念,志闲少欲,即防止不正当的思想。

后人长期受道教、佛教的影响,提倡“修身养性”,“四大皆空”,讲究“坐禅”、“入静”,并常采用抑目静耳的方法,目清耳静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虽然过分强调“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是消极和脱离实际的,但是,对外界不良的刺激,适当地抑眼静耳,尽量避免接触那些不良刺激,达到纯洁清静,精神平和无杂念,肯定对健康长寿是有益的。

孙思邈主张平日“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无大喜怒,无大用意,无大思虑,无歌啸,无啼,无悲愁,无哀恸,无庆吊,无饮兴。清静无为,清心静气,不过多追求,不勉强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以保养人体精气,安享晚年之乐。

实际上,在明代以后的道家总结了前人的养生方法后由静态养生转向动静结合。体现这一观点的“气功”实则是静中有动,以意领气周游全身,达到运行气血,调和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更全面地说,“生命在于运动和静养”。运动时新陈代谢增高,分解、氧化加速,可以防止脂肪过多堆积引起的肥胖,并能锻炼增强各器官的功能。静息时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相应降低,新陈代谢降低,还原、合成占优势,可储藏能量。这种积累效应有助于修复损伤,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动与静是对立而统一的,只运动无静养,或只静养无运动都不能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5.健肾养气的固精学派

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为生育之源,主骨生髓,开窍于耳。肾精充足,则精力充沛,骨骼坚实,牙齿坚固,耳目聪明,从而维持了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年龄至“五八”40岁时肾气衰,肾精不足,而致衰老之象迭生。故《内经》说:“天癸竭,精少,肾气衰”,强调了肾之精气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并认为早衰是由于“竭其精,耗其真,伤其神”。清代叶天士提出“若子向老,下元先亏”,这与现代人们观察到的腰膝酸软无力,性功能减退、牙齿脱落、听力减退等衰老表现是一致的。

导致肾虚的原因很多:除先天的禀赋外,还与房事不节、操劳过度有关。故《素问》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则“半百而衰也”。张景岳在《类经》中强调:“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当益壮,皆本乎肾精也……无摇汝精,乃可长生。”

自古以来认为“房劳无寿星”。嗜淫无度的帝王富豪虽然生活条件丰厚,吃尽了山珍海味,享尽了荣华富贵,但能享其天年,达到高寿者少。所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惜精、保精、固精学派。历代沿用有效的防老抗衰药物也大都是以补肾填精为主。元代养生学家王中阳还提出:“古法以男子三十而婚,女子二十而嫁。三十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岁者十六日一施泄,五十岁者二十一日一施泄。”谆谆告诫人们要晚婚、节欲,才能达到体健寿延。

6.平衡膳食的食疗学派

孙思邈的《养老食疗》问世以后,孟诜在此基础上写成了《食疗本草》,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食疗专著。西方营养学家只注意研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却不太重视食物的治疗作用。活到86岁高龄的慈山居土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强调:“以方药治未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他在该书中收集了防治老年病征的药粥100多种。

中医药是在千百年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大部分中药都是植物的根、茎、叶、花、果,或有血有肉的动物,所以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补益中药本身就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例如山药、胡桃、黑芝麻、莲子、苡米、山楂、雪梨、牛乳、羊肝、鲫鱼、猪肚、蜂蜜、亦小豆等等,数不胜数。

食养学派强调以下三方面:

一是“平衡膳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强调主副食搭配防止偏食,保证完善的营养。

二是“饮食有节”,“节食以去病”,因“饱食胃气不展,多生疾病”,只有“负腹腹自安”,做到“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食能以时,身必无疾”,“少吃长寿,多吃多灾”。

三是“药膳调养”,根据身体情况,选用相宜的药物与食物一起烹调,做成既有营养又有治疗作用的药膳,既祛病又延年。

7.药物抗衰的药饵学派

早在秦汉之际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165种药物可以“轻身延年”,此后历代医、药学家都很重视抗衰老药物的研究。现代已经证实确有不少药物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如枸杞、首乌,黄精、人参、刺五加、核桃、海参等。后世人在《仁寿录》中收录了109首延年益寿方剂,其中炉火龟灵集、蟠桃祝寿丹、五加皮酒、养元粉等从补肾健脾入手,临床上确有良好的效果。有关具体方药将在后面介绍。

8.自幼防衰的早防老派

《内经》说:“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意思是说人到了老年才注意防老已为时太晚。元代王在《泰定养生主论》中也明确提出了自幼就要养生防衰的主张。

王充在《论衡》中提出少生少育有利于子女长寿;张华在《博物志》中还记载了怀孕时进行“胎教”,“以此产子,必贤明端正寿考。”“胎教”也是摄生保健的一种方法,胎教属于现代优生学的范畴,不少医学家指出,防老益寿,应从胎儿及婴儿时期就开始。胎教及在婴幼儿及青少年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注意营养、锻炼、养生防病、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无疑与晚年的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

我国的许多老一辈仁人志士革命家大多在青年时期为了强身报国,有意识地锻炼身体,磨炼意志,虽到老年仍能担当国家的重要工作,这也说明了早年开始健身防老的重要性。

9.全面保养的正宗学派

所谓正宗学派就是主张遵循《内经》的养生之道,全面进行养生防老的正统派。《素问》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明李说:“此保养之正宗也”。认为只要按照《内经》所说的饮食、起居、劳作、精神各个方面去养生,就可延年益寿。

人们遵照《内经》等所提出的养生之道养生,活到百岁的历朝历代并不乏人。

相传,汉代窦公180岁,冷寿光160岁;晋代许逊136岁;唐代孙思邈101岁,甄权102岁,慧昭290岁;宋代尤时泰120岁,薛道光114岁,乐长180岁;元朝贾铭106岁;明代林春泽104岁,郭贞顺125岁,龚来富138岁,冷谦150岁;清代谢启祚102岁,牟太医120岁,孙见龙159岁……

总之,各学派都有不少著述,都积累了不少养生经验,但人体生长于大自然中,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因此养生也应是综合而全面的。明、清以后更主张动静结合,食药相辅,四时起居综合调理。明?袁昌龄说:“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损一所以至亿也。若能受之于微,成之于著者,则知道矣。”强调养生也要防微杜渐,处处、时时注意。以后诸家反复论述了“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四大原则。《养生四要》中将“节饮食、慎风寒、惜精神、戒愤怒”称为保生四要;《医学心悟》认为,老年人安养、延龄,应从居处、调摄、保形、节欲、按摩、气功、药饵等方面入手。到明代由于综台养生学的发展与广泛传播、老年保健有术,特别是医学家优先掌握了综合养生学后身体力行,许多名医都获得了高寿。据《中国医学人名志》统计,获80岁以上高龄的医学家有107人,其中明代就占86人。

所以,我们应当总结,继承前人的综合养生之法,并广为传扬,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养生经验,获得长寿健康。中年时期,是生命健康的转型时期,也是科学养生的关键时期。走过了来生的你我,也许身心疲惫,但仍要善待自己,善待生命。也许心满意得,但仍需注意保养,投资健康。

⑸ 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养生,有什么好办法

养生先养心:
虚静养神,凝神益气
祖国养生学向来认为“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因此,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养神”来保养和提升人的内在生命力。
追溯历史可以发现,虚静养神这样一种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首先肇端于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庄子就提出了“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才是“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的观点,从而得出了“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生(神)之道也”(《庄子·刻意》)的结论。顺着老庄哲学所开启的这条思路,后代的养生家无不提倡“养静为摄生首务”(清曹庭栋《养生随笔》)。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在《养生论》中集中探讨了虚静养神的要义:“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

考察中国养生文化中的“虚静养神”学说,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一味诉诸体力消耗的运动养生方法不同,“虚静养神”理论更注意于人的意念守情、恬淡虚无,在尽可能排除内外干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逼近生命活动的低耗高能状态,以便从根本上改变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不协调状况,达到却病延年和发挥人体内在潜能的目的。这种理论的作用机理,中国古代哲人早就有过这方面的深刻认识。
从文化史的观点来看,“虚静”不但是古人追求内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传统哲学,特别是道、释和宋明理学观照外物、修身养性的主要方法。佛家也是在“禅性”状态中观照世界的。所谓“禅”,在梵语中正是沉思之意,而沉意与虚静则具有相近的内涵,其本质都是要求人们暂时切断感觉器官与外界的联系,排除一切外在干扰,中止大脑中的其他意念,使意识集中到一点,从而进入一种单纯、空明的状态。佛家认为只有如此,人们才可能理解整个人生、认识宇宙的终极真理。
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古代哲人都不约而同地倾心于“虚静”学说呢?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来看,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形式上具有偏重直觉的趋同性,而虚静状态正是诱发直觉思维的一个重要条件。
顺乎自然,物我合一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阐明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观点。

⑹ 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的养生先养心是从哪六个方面入手

养生先养心数是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记录着无数先辈前贤对养生保健及延年益寿的丰富经验和学术成就。纵观历代中医文献及养生专著的有关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养生理念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天人相应
《老子》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人处于天地之间,其生命活动与宇宙自然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沿袭这一思想,视天人相应为养生的最高境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专篇讨论四季养生调神的具体内容,对起卧、穿戴、饮食、情志、运动等均有明确提示,如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其意为:春季推陈出新,万物欣欣向荣,应之人体,适当晚卧早起,晨练散步于庭院,披散头发,松缓形体,令情志得以畅达,其时多思生存而勿想消亡,多思给予而勿想掠夺,多思奖赏而勿想惩罚,惟有如此,才是符合春气生发的养生之道。
动静相宜
动者属阳,静者属阴,动静相宜,阴阳协调,是生命变化的内在依据,也是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兴奋与抑制、清醒与睡眠、运动与静止、分化与合成等,均与阴阳动静协调有关。诚如明代医家张景岳《类经图翼·医翼》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论述养生动静观之卓有见地者,当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思问录·内篇》)。笔者以为,形需常动,神须恒静,形动神静,分而若一。
形神共养
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观念,也可用其对人体生命运动进行高度概括。形,即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及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神,即指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以及生命运动的外部表现。
形神共养,是指养生既要注重养形,亦须强调养神,且养神先于养形,即所谓“养生先养心”。中医学素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强调“神”的健旺畅达是身体健康的必要保证,“神”的活动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大体而言,养生应动静相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者为健,静者为康,形神合一,尽终天年。
中医传统养生保健的具体内涵
养生范围广阔,内容众多。就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房事养生及娱乐养生等内容简述如下。
精神养生
其是指通过主动地修德、调志、节欲等多种途径,保全精神健康,达到形神合一的养生方法。
修德怡神
注重修德之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开朗,如此则情志怡然安宁,气血和调,脏腑功能平稳,形与神俱,可得天年。大德必得其寿,孔子有“知者乐,仁者寿”之论,民间有“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之语,均应成为养生箴言。
有学者经研究认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对稳定,体内的酶和一些胆碱等活性物质分泌正常,脑中激素的释放增多,强化神经活动,有助于延缓衰老,有利于健康长寿。修德怡神,是养生延年的重要方法,历来受到养生家的高度重视,凡养生有道之人,均将其列为摄生首务。诚如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言:“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调志摄神
人的情志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喜怒哀乐在所难免。但若情志放纵偏激,极易影响人体气机,轻则引起功能失调,重则导致疾病发生,故而通过主动地控制和调节情志活动,避免产生反常或不良的情绪状态,可达到宁心摄神、健康长寿的目的。
现代研究也证实,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心理压力过重,可以直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而容易出现精神疲乏,失眠多梦,烘热冒汗,烦躁不宁,情志抑郁,食欲减退,性欲冷漠,心悸怔忡,若经久不已,甚至可诱发癌症。古今养生家所倡导的情志转移法、暗示法、开导法、节制法、疏泄法等,均为畅志舒情、愉悦心神的有效方法。但愿诸君从养生保健角度出发,天天保持好心情。
人生在世,孰能无欲。但人之欲望,永无满足,这是普通的心理状态。要养生保健,就必须节制欲望,诚能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素问·上古天真论》)。若能如此,可谓养生修心之高人矣。
俗话说:“妄想一病,神仙难医。”因欲壑难填,终日忧心忡忡、胡思乱想,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便会严重影响人体脏腑组织以及气血阴阳的功能活动,而损害身心健康。《道德经》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想清心寡欲、静养心神,就应自觉地、尽力地做到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妄想、去妒忌

阅读全文

与中国文化都有哪些养生之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比熊多少斤才能瘦10斤 浏览:944
去敬老院照顾老人注意什么 浏览:187
养老护理员党员心得发言怎么讲 浏览:585
父母离婚怎么安慰老公 浏览:150
ct查的出老年痴呆症 浏览:233
养老保险在网上可以申办吗 浏览:85
关于退休人员死亡补助的请示 浏览:393
长寿云集新闻 浏览:70
大班如何开展重阳节活动总结 浏览:178
甘肃甘泉老人多少岁 浏览:493
福建大军老年公寓 浏览:485
老年协会重阳节发言稿 浏览:304
移动对不上网的老年人有什么套餐 浏览:482
职工何时可以办理退休 浏览:176
外交部退休年龄 浏览:523
离退休职工生日申请 浏览:103
对多少岁以上的老人给予养老金 浏览:391
社区体检秤注意哪些事项 浏览:822
上海市2014退休工资 浏览:385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杨帆 浏览: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