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古代法师为什么能长寿

古代法师为什么能长寿

发布时间:2024-08-27 18:02:05

『壹』 乐天法师淡泊人生,超然生死

我国古代的养生家嵇康说:“清虚静泰,少私寡欲。”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乐天法师天生是一个乐天派,他一百多岁了,身体还特别健康,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无损,总是红光满面,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有一位生命学想从法师这里得到长寿秘诀,就专门来寻访乐天法师。第一次寻访时,乐天法师说:“没有什么秘诀啊,连我也没弄明白,我为何如此长寿。”

几年后,生命学不甘心,又来拜访乐天法师,胡芹讨教长寿秘诀。乐天法师想了想说:“我知道为什么了,但是,天机不可泄露。”又是几年过去,乐天法师的身体依然强健如故,执著的生命学再次前来拜访。这次,老法师终于说出了他的长寿之道,他不无遗憾地说:“我从60来岁就盼着圆寂,视圆寂为佛家的最高境界、最大快乐。可是,我的修行一直不够,一直未能实现早日圆寂的最大夙愿……这,也许就是你要探讨的长寿的奥秘。”

淡泊人生,超然生死的心态,让老法师早早卸下了生命和心灵的重负,一直生活在别样的期待和无所畏惧的轻松愉快之中。生命之树在心灵的沃野上,便一发而不可收地膨胀着年轮。

淡泊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谦虚、平静、知足、不攀比。当然,淡泊不是安贫乐道,更不是甘于平庸,不思进取。淡泊是为人处世的人生情怀,更是一种令人向往的人生境界。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贤的智慧,穿过悠久的时光隧道,至今仍然在指导着我们生活的方向。

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金钱、权力、美色,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肯释怀的话,那么生命该如何承受重负,人生又怎能获得快乐呢?因此,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种淡泊,坦然面对生活对你的赐予,包括所有的磨难和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社会现实中的一切。不惊荣辱,不计较得失,也许我们就会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活得精彩,活得有滋有味。

人生如戏。若要还原真我,需要人生的智慧,更需要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与淡泊相反的是人类的欲望。要扼制住人的过度欲望,不使其成为脱缰的野马,既要靠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又要靠勇气和信心。人具有淡泊之心,才不会为尘俗所迷,为物欲所困,为诱惑所动。也才会心境明净,不容尘埃。人也只有在如此心境之下,才会健康,才会颐养天年。“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需多。”生活中,懂得了一个“淡”字,人生的无限风光就尽在其中了!

为此,向老年人劝谕“淡泊人生”是适宜的。如何保持“淡泊人生”的心态呢?

老年朋友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淡泊人生。首要是淡泊名利。名利这个东西,本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若专注追名逐利,把名利当包袱来背,定会越背越沉重,压得你喘不过气。到头来,落得个身败名裂,又何苦来呢?

淡漠荣辱。人生道路是曲折的,有过理想和失望,有过喜悦与忧伤,也有过光荣与屈辱;不要把个人得失耿耿于怀,对荣辱更应置之度外,做到受宠不惊,受屈坦然。

淡忘年龄。老人忌讳年高,容坦做让易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常把“老了”、“不中用了”挂在嘴边,这是情感的反映和坐待人生结束的心态,会让局给自身健康笼罩阴影,对身体产生消极影响。只要淡忘年龄,从心理上解放出来,我们必将再次拥有青春。

淡忘形体。庄子说:“养老者忘形”。就是说,修身养性应忘却自己衰老形体的存在。这样,就什么也不怕了。遇病能正确面对,不悲观、不焦虑、不消极,积极治疗,自然有利于战胜病魔,康复身体。

淡忘生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是乐观接受?还是惊恐万分?对此,我们应该有个正确的理解,化解对死亡的恐惧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乐观地做人,洒脱地生活。

淡薄情怀。一切喜怒哀乐之事,都宜淡然忘怀,使神情超脱。忘怀指的是不自扰、不自卑、不沉沦,做到视有若无,豁达宽度。

『贰』 孙思邈为什么可以这么长寿

宣律法师听后,对他说:“龙王不必担心,终南山有一高士叫孙思邈,是我的好朋友,你去找他,他有妙法可以救你,记得说是我介绍的。”于是龙王又去了终南山找到了孙思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和孙思邈说了一遍,孙思邈听后对龙王说:“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回龙宫吧,这件事交给我了,三日之后,胡僧必回西域,昆明池水如初。”

龙王心里还有些不踏实,但既然孙思邈已经说了他能解决,就先回去了。孙思邈随即下山入皇宫见到了西域胡僧,对他说:“你来的目的我知道,你要什么我也知道,我这里有一味药,正是你需要的,我送给你,希望你放过昆明池龙王。”胡僧接过孙思邈递来的小瓶,打开一闻,香气直入脑髓,大惊,问孙思邈此为何物。孙思邈说:“此为龙脑,产自南方瘴气之地,你将此入药,药性与龙王之脑相同。”

胡僧谢过孙思邈之后就做法离去了,果真,三日之后昆明池水暴涨,恢复到原来的水位,并且天降大雨,缓解了旱情。

多年之后,一次孙思邈在终南山采药,遇到一青衣少年,少年见到孙思邈之后就跪下行礼,说道长多年以前救过他的父亲,今日是特意来山上寻道长报恩的。孙思邈救人无数,一时想不起这少年的父亲是自己什么时候救的,就说了几句客套话,打发他下山就算了。

谁知少年执意请自己下山,说自己家的宅院就在山下,一定要去家里做客,父母要亲自表示感谢。无奈,只好随少年下山,到了山下,见到一灰瓦白墙的宅院,进去之后,一白衣老者热情的迎接了孙思邈。

所以孙思邈只好取出一条红线,让宫女把线系在皇后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隔着罗帐,捏着这条线为娘娘“引线切脉”。根据丝线细微的抖动,孙思邈即对皇后的疾病作出了诊断。

然后,他向太宗说:皇后的病是胎位不正引起的,只需在中指上扎一针就可治愈。唐太宗欣然同意为皇后施针,宫女们遵从孙思邈的吩咐将娘娘的左手扶出帐外。孙思邈手持银针,在皇后的中指(中冲穴)上迅速刺拔,皇后疼痛,浑身一阵颤抖,但不一会,竟顺利产下皇子。

过了一个多月,孙思邈出门的时候碰到一个骑马的白衣少年,少年身边还跟着很多随从,见到他以后,就赶紧上前来拜谢,并说:“小弟承蒙道长相救,家中父母都想见见您。”原来这个少年就是那条小蛇。他本想不去的,因为自己经常救人,做善事,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但是在少年的再三恳求下,孙思邈还是去了,而且没多久就到了少年所说的住处庄园。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孙思邈又被接到帝都,拜谏议大夫,这次他虽留住在长安,但仍不愿当官。碍于情面就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刘神威,说徒弟好学,年轻有为,高宗就应允后立即安排刘神威进了太医院。

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高宗特赐他良驹等物,还有已故的鄱阳公主的宅邸居住。当时的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文学大家都十分尊敬孙思邈,以待师长的礼数来侍奉他。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晚年隐居于故里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年)五台山(药王山年)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

唐永淳元年(682年),孙思邈与世长辞,享年142岁。留下遗嘱:要薄葬,不要焚烧那些纸扎的阴间器物,祭祀时不宰杀牲畜。他死后一个多月,颜色还和活着的时候一样,当抬他的尸体放入棺中时,给人的感觉就像抬的是空衣服一样。

孙思邈死后,人们将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并在山上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当地群众都要举行庙会,以纪念孙思邈为中国医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悬丝诊脉的故事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太宗每日愁锁眉头,坐卧不宁。

有一日,唐太宗理完朝政以后,留大臣徐茂公问道:"皇后身患重病,经太医不断诊治,百药全无效果。

卿可知哪里有名医?请来为她继续治疗才是!"徐茂功闻言,便将孙思邈推荐给太宗说道:"臣早听说华原县(今耀县)有位民间医生孙思邈,常到各地采药为群众治病,对妇儿科尤其擅长。疑难之症一经他手,都能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以臣之见,还是将他召进宫来,为皇后治疗才好!"

唐太宗听过徐茂功的一番话后,表示同意。便派遣使臣马不停蹄,星夜奔赴华原县,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

唐太宗见孙思邈已经来到,便立即召见了他,说道:"孙先生医术超群,有起死回生之功,皇后身患重病,昏迷不醒,特请先生前来治疗,若能好转,寡人定有重赏。"

但是,在封建社会,由于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医生给宫内妇女看病,大都不能够接近身边,只能根据旁人的口述,诊治处方。孙思邈是一位民间医生,穿着粗布衣衫,皇后的"凤体"他更是不能接近的。

于是他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他根据这些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已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采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开始"引线诊脉"了。

没有多大工夫,孙思邈便诊完了皇后的脉。原来,孙思邈医术神奇,靠着一根细线的传动,竟能诊断清人体脉搏的跳动。这就是他被群众称为神医的原因。

孙思邈先生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反对医生利用治病的方式谋取私利。他为了协助广大的群众,普及医学知识,于是他四处行医,为百姓医治病痛,同时遍查历代医学典籍,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参照民间配方,于公元625年写成了他的第一部医学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

到了公元681年,孙思邈先生以百岁高龄,又完成了第二部医药学着--千金翼方三十卷。《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比翼齐飞,成为中医学史上极有实用价值的医学手册。在他的医学著作中,特别强调卓越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

有一天,孙思邈山中采药归来,发现屋外一只猛虎正向屋内冲来但不进屋,只在门外伏下身来,张著大嘴向屋里哀嚎。孙思邈看了一会儿,觉得这虎无伤人之意,看它那张著嘴、摇头呻吟的样子,孙思邈认为它是口里的问题。

孙思邈便来到门口,向虎嘴里一看,果然有一根长长的骨头卡在了虎的喉咙上。他顺手拿起身边一只串乡行医时用的铜铃套在胳膊上,把手伸进了虎口,一使劲,把那骨刺拔了下来,那虎疼得一合嘴,牙齿正好磕在铜制的串铃上,才没有伤著孙思邈的胳膊(后来铃医们都把串铃叫做“虎撑”)。骨刺拿出来后,老虎就地向孙思邈磕了三下头,走进了山林。从此孙思邈进山采药,那虎就常来陪伴孙思邈,有时还让孙思邈骑在它身上。

阅读全文

与古代法师为什么能长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凯里市养老院叫什么 浏览:172
女1971年出生退休年龄 浏览:824
原阳养老院 浏览:911
养老院护工的文章 浏览:391
父母离婚孩子取向会怎么样 浏览:598
养老院茶话会 浏览:616
长寿花什么时间插春节开花 浏览:103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 浏览:863
在养生会所待一天是什么体验呢 浏览:817
怎么用手机做身体检测 浏览:123
李庆远长寿有多少岁 浏览:583
体检单ph是什么 浏览:95
住宿制老年大学 浏览:742
老年活动室的作用 浏览:623
重阳节适合说的话 浏览:834
长安哪里有宝宝免费体检的 浏览:326
赤峰2018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811
国家规定三年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974
上海逸仙敬老院冯强 浏览:909
江苏养老保险33万退休能领多少钱 浏览: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