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试述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试述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5-10 20:44:05

A.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

2010-05-03 19:02:14 来自: cai125(华夏中医论坛) http://..com/question/278399841.html?push=keyword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是我们很多人认可的,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养生”, “故智者知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里面提到的养生意思更为具体,更能让人有直接的感受和理解。

第一点:“顺四时而适寒暑”,这里的“顺四时”就是顺应春夏秋冬的各种变化;“适寒暑”就是说你要去适应自然界的寒热温凉,以及温差的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第二点:“和喜怒而安居处”,“和喜怒”的重点在一个“和”字上,中国人比较注重“和”这个概念。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上的活字印刷,就用非常宏大和令人惊叹的表演将中国的“和”字展示在世人面前,成为了开幕式的一大亮点。按我们的理解,这句话强调的是首先你要做到心态平和,如果心态不平和,那么你吃什么都是没有用的。总之一句话,“养生首务在养心”。

那么“安居处”又该怎么理解呢?意思就是你住什么房子,比如说我今天住在一栋高级的别墅里,明天我却住的是一间陋室,但是这些对我来说都无所谓,能够平心静气地面对任何居住环境。

第三点:“节阴阳而调刚柔”,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因为中国文化的本源是阴阳,实际上中医很多重要的理论都跟这个相关,或者说中医所具备的一种模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模型。这么看来,我们人体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必须有一个阴阳的平衡。因此,《黄帝内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叫“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这指的是极端的两端往中间互补,也就是下沉的阴让它升上去,向外发散的阳要让它下降或收藏,使其平衡。回过头来看“节阴阳而调刚柔”这句话,实际上说的两个意思是,其一,通过求助于医生来达到一个身体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进行阴阳调节的过程;其二,是通过自身的一些努力,以此来达到身体阴阳平衡的过程。

养生使我们关注的,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出,实际上这三条就是养生的基本大法。只有领会养生的真谛,才能更好的养生。祝大家养生有好法,养出精气神!

B.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1.顺应自然

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灵枢·邪客》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界的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朔望、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规律等。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之近乎同步的生理节律和适应外界变化并做出自我调适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能力减弱,而易罹患疾病。诚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所以,顺应自然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顺应其变化,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节律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对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根据四季变化以调养形神的原则与方法,并强调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形神共养

形,指形体,即脏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理活动。形神共养,是以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为其理论基础。一方面,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五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以堤和水、烛和火的关系比喻人体形与神关系时说:“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而命终。”强调神依赖于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为生命的主宰。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响。张介宾《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强调神可以反馈地作用于精和气,影响甚至调控整个生命过程。对于形神的辩证关系,明末医家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曾精辟地归纳说:“以先天生成之本体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正由于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目的',正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所言:“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而养之,初不离于形气精神。”

二、中医养生最讲究的还是这

心养,包括“德养”在内,是大师们养生心得中被列为第一位的要务。“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这几句话是《大藏经》中说的,强调的是心养的至上功能。《黄帝内经》中有形式不同而意义完全一致的表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生必先养德,大德方得其寿;养生必重养心,心宽方能体健”的理念;“静以养神,淡泊名利,修德润身”的观点等,都是大师们在一生实践、一生历练中用心编织出的妙法锦囊。

食养,是最基本的养生内容。人之健康与否,无非在于气血、津液、精血,而它们无不来源于机体对食物的受纳、生化、吸收、利用。“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五味,宜清淡,吃暖食”、路志正教授的“调养脾胃,注重三杯茶(上午绿茶,下午乌龙茶,晚上普洱茶)”、“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定性”、“七分饱,减肥胖,忌吸烟,慎饮酒”、“做到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等论述,都是取之有据、行之有效、仿之有验的食疗真经。

体养,包含与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能锻炼和愉悦身心的多种文体活动。任继学教授力倡“漫步四季,因时而动”的行为,坚持“搓脸、转睛、叩齿、挺腹、太极拳”的综合程式,重视清晨不间断的光浴、气浴、风浴的“三浴法”,贺普仁教授自创经络引导养生的“六步功”等,都是极具个性特点的体养妙诀。

药养,强调的是药物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除了对相关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外,利用药物的特性,在自然养生中杂以药物的支持或辅助,以为人体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促进和支撑。这些中医造诣非凡的大师们,在为他人提供各种药养良方的同时,也为自己量身定制出极具个性特色的药养方法:常服六味地黄丸,他认为该药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于在通利大便上做文章,他认为上下通畅是预防多种疾病发生的不二法门;每天早晨上班前要喝一杯自制的菊花、麦冬、枸杞茶,他认为此茶能够养精提神、护卫正气……如此丰富多彩的药养法,或据于对医理的拓展,或据于对药物的效用,或据于对时令的把握,或据于对地域的考虑,或据于对体质的辨识,点滴中折射出大师们的高深学问和审慎精神。

三、中医养生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

养生保健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甩手治失眠

每天练5分钟甩手功,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

具体方法:马步,十趾轻轻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腭。缓缓上抬手臂至与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后。1次5—10分钟,1日2—3次。这套动作可以活动手三阴手三阳六条经络,因此能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升清降浊。

抖一抖躯体,在气功中叫 做“斗翎”,即仿效倦鸟栖枝,振羽翼、浑身颤动,用以去疾解乏。坚持“斗翎”练习,可改善血液循环,使心脑获得充足的血氧,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

具体方法:挺胸直立,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双腿微屈,躯体有节奏地左右颤抖,颤抖时尽量使臀部摆动,以牵动上身及两臂颤抖。全身放松,其速度由缓慢而逐渐加快,幅度以自我感觉胸肌振动为度,不宜用力过猛,以舒服为佳。时间3 ̄5分钟,亦可适当延长。

揉腹治消化不良

对于消化不好的人来说,睡前或起床前揉揉“神阙穴”

揉腹

揉腹,也就是肚脐,可很好地帮助消化。

具体方法:平躺,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男性宜顺时针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时针由大圈到小圈来按摩,女性则是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按摩时以感觉到胃肠的蠕动为标准。一般按摩后好好睡一觉,白天会感觉消化功能有所改善。但溃疡出血者禁揉腹,以免出血增多,加重病情。

每天下蹲可强肾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强则抵抗力强,下蹲动作可有效按摩命门,从而起到补肾的作用。

具体方法:先松松腰,轻轻旋转一下腰部,然后做下蹲动作,同时挺直腰板。下蹲时将意念集中在腰部,腰部的命门处为肾之所在。

站起时意念则集中于头顶的百会穴处,感觉自己的头上有一根线提拉着,这样能保证身体挺拔。下蹲站起为1次,根据时间共做9或9的倍数次,每天也就花几分钟,最好早晨做这套补肾操,如果忘记了,中午前一定得补上。

四、如何正确看待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必须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性,二个是时代性。

现在有的人过分强调古代的养生方法,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比如过分强调吃素,事实上并不是吃素就能把所有的病都吃没了,人体还是需要合理的营养结构的。低胆固醇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都是有害健康的,甚至低胆固醇血症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因为在我们的生命代谢过程中,许多基本物质,如维生素D3、性激素等,都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出来的,并且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血液中适宜的胆固醇含量具有一定的“抗癌功能”。

从时代性来说,传统中医有许多过时的东西是应该更新的。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养生文化,但许多养生方法都有它特殊的时代背景,就像人们说话有特殊的“语境”。一样。比如在《三国演义》里汉代人讲出了明朝后才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就不合时宜。

古代养生阱究冬藏,就是冬天蛰伏,少动,少外出,不要出汗,不要洗澡。这与古时人们的食物有限、保暖不及密切相关。寒冷的冬天,万物凋零,食物更少,少活动就少消耗,可以减少体力的支出;同时古代人的衣衫单薄,没有现在这么讲究,就是里面一件单衣,外面套一件大棉袄,多动、出汗,身体发凉,遇冷风一吹就容易感冒,感冒了又缺医少药,很多人的肺部就可能被感染,肺部感染再治疗不好就容易死亡。同理,古人讲冬天不能洗澡也是因为当时生活条件所限,天寒地冻。

取暖设施欠缺,洗澡极易感冒,感冒后治疗不及时又容易得其他疾病……正如我们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人们洗澡就要上大澡堂子,一个月去一二次,那时人们穿的也没现在这么齐全,里面一件单衣,外面套一件大棉袄,洗澡时稍不注意,着凉受风就容易感冒。

但现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勤洗澡、勤换衣是非常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有一类疾病较之建国初期明显减少,如痈、疮、肿、疖等感染性皮肤病几乎绝迹了。这些都是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带来的好处。

所以我们还是要讲究科学。有的人误导老百姓:“冬天不要出汗,冬天不要洗澡”,结果许多人来问我,我说我们在继承古人养生经验和传统的时候,一定要强调科学性。

C. 涓鍖诲吇鐢熷︾殑鍩烘湰鍘熷垯

涓鍖诲吇鐢熷︾殑鍩烘湰鍘熷垯濡備笅锛

涓鍖诲吇鐢熺殑鎰忎箟锛

1銆佷腑鍖诲吇鐢燂紝灏辨槸鎸囬氳繃鍚勭嶆柟娉曢愬吇鐢熷懡銆佸炲己浣撹川銆侀勯槻鐤剧梾锛屼粠鑰岃揪鍒板欢骞寸泭瀵跨殑涓绉嶅尰浜嬫椿鍔ㄣ備腑鍖诲吇鐢熼噸鍦ㄦ暣浣撴у拰绯荤粺鎬э紝鐩鐨勬槸棰勯槻鐤剧梾锛屾不鏈鐥呫傚吇鐢熷拰鐢熸椿鐨勫叧绯诲喅瀹氫簡鍏荤敓瑙傜偣鐨勫氶潰鎬с

2銆佷腑鍖诲﹀逛紬澶氱柧鐥呯殑娌荤枟鏁堟灉锛屾垚涓哄叾瀛樺湪鐨勭枟鏁堝熀纭銆備腑鍖诲﹀畬鏁寸殑浣撶郴锛岀﹀悎涓鍥戒汉鐨勬濈淮妯″紡锛岃繖鎴愪负涓鍖诲﹀瓨鍦ㄧ殑鏂囧寲鍩虹锛屾垨鑰呰村洜涓轰腑鍖绘枃鍖栫殑瀛樺湪銆備腑瑗垮尰缁撳悎锛屾洿涓昏佺殑鏄琛ㄧ幇鍦ㄤ复搴婁笂涓瑗垮尰鎶鏈鐨勫悓鏃剁嫭绔嬩娇鐢ㄣ

3銆佷腑鍖诲吇鐢熸敞閲嶇殑鏄韬蹇冧袱鏂归潰锛屼笉浣嗘敞鎰忔湁褰㈣韩浣撶殑閿荤偧淇濆吇锛屾洿娉ㄦ剰蹇冪伒鐨勪慨鐐艰皟鍏伙紝韬浣撲細褰卞搷蹇冪悊锛屽績鐞嗕篃浼氬奖鍝嶈韩浣擄紝涓よ呮槸涓浣撶殑涓ら潰锛岀己涓涓嶅彲銆

D. 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中医养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食物养生:
老中医的顺口溜, 可做参照与践行。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 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 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 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 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 健肾补脾吃红枣。
2、中医养生基本观念是“治未病”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3、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养生: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道不可废者。成年之男女,若长期没有性生活,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这就是纵欲。《黄庭经》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这方面历代养生家论述极多,毋用赘言。至于有的人淫乐成性,嗜欲无度,说什么「宁可花下死,作鬼也风流」,那是咎由自取。汉代枚乘《七发》云「明眸皓齿,命曰伐虚粗性之斧,如戏猛兽之爪牙」。吕纯阳诗云:「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代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髓骨枯。」这些决非耸人听闻之语,而应永为警戒的。
5、气功养生: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高誉陆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戚顷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E. 中医健康养生的4个基本原则

中医 健康 养生 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 形神兼养

动静结合 调养脾肾

顺应自然

为什么人体要顺应四季的变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度过一年四季。

春夏季节,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进行户外运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地,舒展身形,使阳气更充盛。

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

形神兼养

形体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

养神:主要是指摄养人体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津液等。

调神:主要指调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

动静结合

只有动静结合,刚柔并济,才能保持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等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人体才能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应提倡“养身莫善于动”,强调“养静为摄生之首务”的原则。

动:包括劳动和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气机通畅,气血调和,经络通达,九窍和利,提高防御病邪的能力。

静:主要指保持精神上的清静,还包括形体活动的相对安静状态。只有心静方能神凝,神凝方能心定,如此神藏而不妄耗。

调养脾肾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元气、阴精的生发之源,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心。肾中精气阴阳的盛衰,与人的生长发育以及衰老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肾气充足,则精神健旺,身体 健康 ,寿命延长;肾气衰少,则精神疲惫,体弱多病,寿命短夭。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必须依靠脾的吸收和转输,才能化生为气血,营养于周身,维持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阅读全文

与试述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金卡被冻结怎么解除 浏览:98
微信怎么查不到养老金了 浏览:17
长寿花花梗怎么处理 浏览:255
南通车管所换证要去哪里体检 浏览:291
甘肃省今年的退休工资最低是多少 浏览:547
为什么灵活就业养老金显示55 浏览:562
肝体检要多久出结果 浏览:577
父母问你考试怎么样 浏览:209
母亲节敬老院志愿者活动简讯 浏览:524
北京健生养老院官网 浏览:985
去医院个人体检都查什么 浏览:334
熊孩子催眠父母是什么电影 浏览:990
入职体检考察一般要多久 浏览:530
论语关于孝敬父母的话 浏览:376
五险只交养老险怎么办 浏览:204
长寿中央未来城在什么地方 浏览:250
喜欢颜色的人为什么长寿 浏览:859
江苏无锡市机关中人退休工资 浏览:392
事业补发养老金什么时候到帐 浏览:623
衡水颐园老年公寓 浏览: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