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用艾灸养生
这个简单啊,就是点燃艾条,跟点一支香烟一样轻松,然后拿着艾条对准穴位熏呗,穴位可以自己找个穴位图看看呗,大致位置就行,要求也不是很高毕竟艾条有粗度。不行开始从肚脐眼开始呗,这个人人会熏。肚脐眼叫神阙穴,顾名思义,神地住处,也是人身非常关键穴位,每天熏一次能提高免疫力。
不过艾条质量更重要,选不好会影响艾灸效果,个人经验就用口碑极好的长生鹤艾条,不用担心质量问题了
B. 如何用艾灸养生
艾灸有什么养生功效?
《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烫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景岳全书·本草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是灸法的最好材料。《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灸的作用机理是以艾的药力加上灸火产生的热能,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认为,艾灸法可温经散寒、扶阳固脱,对寒湿痹痛,寒邪引起的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以及脱证,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痰饮等病症有良好的疗效;艾灸法还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同时,艾灸法可防病保健,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正如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说明古人用艾灸足三里来养生。
艾灸主要有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艾卷/条灸(悬灸、实按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艾灸治病从表入里”,临床常用艾炷、艾条,将其温度传导人体内,针对穴位、经络、热敏点进行刺激,已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中以悬灸、温灸器灸的方式比较适合家庭采用。
辨清体质再艾灸
在艾灸之前需要进行体质辨识,艾灸虽是很好的养生手段,但艾灸的适合人群是有讲究的,若选用不当,非但没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艾灸主要适合于寒性体质或是感受寒邪而导致的病痛,表现为火力不足、畏寒怕冷、手足冰凉、易疲劳、精神不振、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延后等。但艾灸不适合阴虚体质的人群,表现为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施艾相当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反而伤身。因此,阴虚火旺者不宜艾灸。
几个适合日常艾灸的保健穴位:
1、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有调理气血、培元固本的功效。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后正中线上,第二、三腰椎棘突间,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或肚脐和胸骨下端连接线的中点。主治消化系统疾病,长期艾灸有补益后天脾胃的作用。
4、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外侧缘一横指处。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可日常保健防病。
5、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的中点,外踝尖上八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肌肉较鼓起的地方。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有化痰、减肥、消脂等作用。
6、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即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艾灸注意事项:
1、悬灸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温灸器灸,施灸部位15-20分钟。
2、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
3、在头、面、胸、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适当大些。
4、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适当大些、灸时可以适当久些;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时间宜短。
5、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空腹、过饱时不宜灸。
6、孕妇不宜灸腰骶部和腹部。
7、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艾灸要注意温度,且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疤痕。
8、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或糖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9、艾易燃,在施完艾灸后,注意彻底熄灭艾灰。
C. 艾灸养生怎么样
艾灸养生
艾灸养生是祖国医学的一种治病疗法。用艾绒等做艾柱,烧灼或薰烤身体穴位或某一部位,或者在体表放置薄片生姜等,隔姜烧烤。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艾灸养生祛病法、治病、中医艾灸养生的效用。
艾灸养生功效多多,不好罗列,网友自己可以去网络查查,应该能找到你所需的信息
D. 春季怎样艾灸养生健身
太冲穴
中医认为,春季所对应的内脏为肝,自然界在春天呈现出万物生机勃发的景象,人体内气血的变化也遵循着这种规律,经过秋冬的收藏,阳气在春天开始生发,所以春季养生要以养肝为主,艾灸也要按照这一规律来进行。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就是在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所在,春季坚持对太冲穴进行艾灸,可以激发肝经的原气,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起到很强的补肝作用。艾灸时可以采取温灸的方法,使用艾条或者灸盒在穴位处进行艾灸,每天一次,每次15至20分钟,由于肝主筋,很多朋友在春天出现四肢无力的现象,就是肝经气血不足的表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艾灸会有较大改善。
在对太冲穴进行艾灸的同时,为避免肝气太盛造成的肝阳上亢、肝火旺盛等现象,需要同时对三阴交进行艾灸,可较好的引火下行,同时,春季阳气外散于体表,内脏气血不足,会引起脾胃消化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时要对足三里进行艾灸,可以调节脾胃。
《黄帝内经》把春、夏、秋、冬对应生、长、收、藏。
肝经要每天艾灸2到3个穴位从上到下,时间每个穴位15分钟,起初可10分钟左右,贵在坚,肝主血脉 主筋,长期坚持养血脉,补肝血!女人主肝,对女人来说肝是主要的哦! 肝经十四个穴位里,有几个非常神奇有效,介绍如下: 行间穴——第一、二脚趾缝纹端。该穴属火,“主身热”是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疼、面热鼻血、心里烦热、燥咳失眠,酒精脂肪肝,对生殖器方面也有效果,对痛风的脚踝肿疼也很有奏效。故称“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每天二次强烈刺激,向下按压。 太冲穴——在行间上二寸的凹陷中。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能在头晕脑胀时降压气爽;能在身体虚寒时增加温度;能在怒发冲关时泻火入眠;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总之它算肝经上的命门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钟,只有大好,没有不是,坚持数月必见奇效!
期门穴——位置源自肝脏附近,长期每天坚持刺激,对急慢性肝病会有很大的改善。
大敦穴——针对气郁不舒的妇科症,闭经、疼经、崩漏、更年期。男科的阳痿、尿频失禁,疝气等。(就是经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脚指头,用爱艾灸熏也很好)
中封穴——为人体保养精血之要穴,为肝经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过旺,利通小便,即“溺窍开则精窍闭”,故是固精之妙法。
曲泉穴——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处。它为护膝要穴,还可平压,并适用各种肝虚之症。多揉多收益。
1、春季养生美容 春季与人体五脏之一的肝相应,春天肝气当旺,借春季的天时重点调养肝的阴阳。 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时候适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时候适合按揉。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鱼际,是手太阳肺经的穴位,每天坚持掐揉双手的穴位,可保肺的平安无恙。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前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同时,还可服用玉屏风散或者防风通圣散,或者泡点黄芪当茶喝,就可以大大增强卫气的护卫防御功能。为加强卫气的防御作用,可以适当吃点辛辣之品。辛味宣散,能将卫气驱赶到皮肤表面的腠理之中,做到五步一哨,十步一岗,身体的守卫自然固若金汤。补肾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另外,肾属水,水最怕土,所以吃多了甜的东西会伤肾,因为甜味与土相对。有肾病的人切记不要吃油炸煎烤的东西,因为太燥,耗伤水分,加重肾虚。
神阕、气海、关元灸部位:神阕穴在腹部,脐中央。气海穴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三寸。方法:每次一支,对准穴位点燃,灸完为止。每日一次。
作用:复苏固脱,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理气和肠。老年人常阳气不足,真气虚惫,此法可使“元气坚固,百病不生”。现代研究证实,此组穴位可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为后天强壮保健要穴。
春季艾灸除湿效果最佳
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的作用,对春季除湿邪更是有他法所无法替代的良效。 胃脾除湿: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如果体内湿气很重,肠胃不适,可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施灸2—3周。养生保健可每周1—2次。
头晕头痛、精神不振:临睡前用温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上床仰卧,由他人将清艾条点燃,对准足底涌泉穴施行温和灸,双足每穴各灸15—20分钟。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补肾固元:用艾条灸关元穴5—10分钟,或用艾罐灸30—40分钟。长期施灸有理气和血、补肾固元之功效,能治疗湿热滞下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及妇科疾病。治疗疾病隔日1次,连续施灸1个月。
饮食调养。立春阳气初发,要做到合理调摄饮食,注意饮食保健。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则可延年益寿。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可食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蜂蜜、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阴虚内热者可吃些鸭肉、海带、绿豆、甘蔗汁、荸荠、百合等以养阴清热。
小贴士: 艾灸要找准穴位,疏泄肝气,首先应选取阴包,太冲; 而健补脾胃,一般会选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 。艾灸对疏肝健脾有非常显著的
果效,不仅增强体质,对女性还有轻身美容的功效。爱美的女性不妨在春天试一试哦
《黄帝内经》 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 (到庭院中散步) ,以使志生 (使志气生发) 。 吃:多甘少酸养脾胃
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这正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所以,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蜂蜜是春天最理想的养生饮品。在春天,如果可以每天吃1-2汤匙,对身体会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其次,可以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如瘦肉、蛋类、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由于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春季肝气旺、脾气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气不旺,四肢酸软无力,所以还要补脾。药补不如食补,补脾多吃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等。此外,梨、藕、荠菜、百合这些东西食性偏凉,有清热消炎作用,都是春天适合吃的。
穿:早春时节宜“春捂”
古语“春捂秋冻”是有道理的。春天气温忽高忽低,如果骤然减衣,最容易受寒生病。上海前阵子,气温在3天之内骤降20度,每当这种时候,总是医院里病人最多的时候。春天,尤其是早春时节,一定不能穿得太少,当然,春捂也有讲究,就是不要捂得太厚太紧。出门最好额外带一件衣服,感到冷的时候穿上,热的时候脱下。一些爱美的女士一到春天就迫不及待穿上裙装。其实,气温还低的春天就穿裙装,容易导致寒邪从下身进入,导致腰膝关节受损,甚至导致宫寒经痛,不孕不育。 睡:睡个午觉防春困
春天暖洋洋的天气,常使人感觉懒洋洋,即使晚上又充足的睡眠,白天仍会昏昏欲睡,这就是所谓的“春困”。春困并非病态,原因是经过漫漫寒冬,人体消耗了不少阳气,初春时节,阳气升发不足,所以就觉得困乏。对付春困,必要的话,可以睡个午觉。
食疗方面,可以用茯苓煮粥或用莲蓉龙眼红枣煮粥,以补脾气不足,多食肉,枸杞、乌鸡等补肾气不足,这些饮食疗法都可缓解春困现象。 行:开春运动宜出外
春天的阳气在树林、江河、湖边的空气里尤其旺盛,这些地方富含着一种负氧离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劳、调节神经、降压、镇静等功效。运动地点选择在室外,能改善呼吸、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的状态,越练越精神。所以春季运动首先要在室外。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选择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运动,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另外,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 灸:疏泄肝气健脾胃
由于春天人体容易肝气过旺,所以灸疗的原则是疏泄肝气,以免过旺之肝横逆犯胃,造成胃痛胃胀腹泻便秘等一系列肝脾不调的症状。疏肝尚须与补脾并重,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不佳,就相当于电池无法充进电去,只出不进,终非长久之计。 疏泄肝气,首取阴包,太冲;
健补脾胃,一般会选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
艾灸疏肝健脾有非常显著的功效,不仅增强体质,对女性还有轻身美容的功效。
E. 中医艾灸养生的养生方法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现举例配方如下: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
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
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悬灸
是用艾绒卷起来的长条状圆柱艾条施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距离施灸部位一定高度进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5~10分钟,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出现红晕为度。操作时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温灸器,根据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为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杯等。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温和。
3.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作为间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盐,药等,分别称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灸等,因为间隔的物品不同,治疗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于身体穴位和病痛处点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直接灸分为两类,灸后不留瘢痕的称为无瘢痕灸;灸后皮肤出现化脓甚至结痂的,称为“瘢痕灸”。
F. 艾灸养生
炙疗不但可以防病保健,还可以养生美容。通过中医正确的辨证、诊断,辨明疾病的性质、病因、病机,并在相应所属经路腧穴上,采取正确的补或者泻法,使用的正确灸疗方法,就能达到祛除疾病的效果,从而产生中医学里面的形神之美。
艾灸穴位
养生灸按需取穴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取穴】:关元、气海、其他穴按需要选择
【功效】:艾灸关元穴,可以状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延年益寿;艾灸气海穴,可以生发阳气、回阳益阴、抗衰防疾。
【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
强身健体
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能够达到和气血、通经络、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又称为保健灸。
灸疗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
【取穴】:气海、关元穴、足三里穴、脾俞、肾俞穴、三阴交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每周2次,连续灸1-3个月或是隔附子灸法
防办公室综合征
【取穴】:关元、中脘、大椎、足三里、涌泉
【功效】:针对缺少运动人群,起保健养生作用,帮助调理五脏六腑,预防市内空调受寒引起的颈椎病、以驱寒补阳之功效。
【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大椎穴可以隔姜灸,每次3-5壮,半小时左右。
美容先养肺
艾灸对整个身体的调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全身美容比较好的穴位主要位于:肺俞和肾俞,肺俞的作用是把肺脏的湿热水气外输到膀胱经。中医讲“肺主毛皮”,说明肺和皮肤、毛发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如果肺被外邪占据,气血的滋养不够,皮毛也要随之受到影响,所以美容首选养肺。
【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
【取穴】:肺俞、肾俞
【功效】:排肾和肺的水湿,滋养毛发,有助于调节体形。
【灸法】:温和灸,每次15分钟左右,长期坚持。
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3、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4、熄火时,只要将上端弹簧部分按下同时倒置灸器使灸条滑入管内,停留10秒钟即熄灭。
5、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艾灸时的注意事项
①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1]
②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③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④灸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
⑤施灸时,对颜面五官、心区、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⑥在施灸或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疗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掌握灸疗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过,亦可引起灸伤。
灸后若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从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涂以龙胆紫药水,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对于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均应忌酒、鱼腥及刺激性食物,,严防感染。若有继发感染,应及时对症处理。此外,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灸治时,更应注意。
⑦施术的诊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过浓,污染空气,伤害人体。艾炷或艾条灸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
养生方法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现举例配方如下: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
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
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悬灸
是用艾绒卷起来的长条状圆柱艾条施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距离施灸部位一定高度进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5~10分钟,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出现红晕为度。操作时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温灸器,根据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为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杯等。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温和。
3.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作为间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盐,药等,分别称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灸等,因为间隔的物品不同,治疗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于身体穴位和病痛处点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直接灸分为两类,灸后不留瘢痕的称为无瘢痕灸;灸后皮肤出现化脓甚至结痂的,称为“瘢痕灸”。
灸法禁忌
1.禁忌:部位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疗,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2]
2.禁忌:病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
3.其他禁忌: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G. 艾灸养生根据什么
艾灸的原理就是,通过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力和艾草本身的药力,来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的效果。由此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H. 最常见的艾灸养生方法有哪几种
如果你只是想开个小店的话没什么问题,但是艾灸毕竟只是中医养生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有很多人都不怎么适应艾灸的味道,尤其是无烟的那一种,建议你在做的时候加上温灸的概念,外加有一本书《温度决定生死》为卖点。
I. 春季如何艾灸养生
方法/步骤
行间穴——第一、二脚趾缝纹端。该穴属火,“主身热”是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疼、面热鼻血、心里烦热、燥咳失眠,肝脏不舒,对生殖器方面也有效果,对痛风的脚踝肿疼也很有奏效。故称“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每天二次强烈刺激,向下按压。
太冲穴——在行间上二寸的凹陷中。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能在头晕脑胀时降压气爽;能在身体虚寒时增加温度;能在怒发冲关时泻火入眠;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总之它算肝经上的命门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钟,只有大好,没有不是,坚持数月必见奇效!
3
期门穴——位置源自肝脏附近,长期每天坚持刺激,对人体肝脏会有很大的改善。
4
大敦穴——针对气郁不舒的妇科症状,闭经、疼经、崩漏、更年期。男科也有很好的效果。(就是经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脚指头,用爱艾灸熏也很好)
5
中封穴——为人体保养精血之要穴,为肝经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过旺,利通小便,即“溺窍开则精窍闭”,故是固精之妙法。
6
曲泉穴——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处。它为护膝要穴,还可平压,并适用各种肝虚之症。多揉多收益。疏泄肝气,首取阴包,太冲; 健补脾胃,一般会选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