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谈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我认为:传统文化几千年不断,说明它有一定的存在的价值,虽然有糟粕但它都在不断的淘汰中进行了自我的选择,能存下来的大部分应该是精华。即使有的不适合了现代的环境,但若干年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它又会重新适应。
而西方的文明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明,实际上是中国过去淘汰的文化。现在又适应了新的环境,于是又变成了我们的老师,连他们自已也承认是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学来的。只不过中国人不用了,他们又用了。
就如同一些落后地区被淘汰的文化风俗一样,他们已经忘记了,城里的人却开始热衷起来,反而成了新的潮流。
这就是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聪明得人人自卫的地步,聪明得政府无法管理的地步,而外国人则还在我们的周朝时期。他们恨我们聪明,说我们不规范,不法制,实际上要我们都退到古代的愚民时期。
也可能文明是要循环的,中国文化文明已经到了高峰颠峰期,那么也就只有跌下来,重新开始了。
否则无路可走。学习洋人文化就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只不过是倒退,没能什么新意。
究竟应该用哪些原则、从哪些方向去理解国学和整个中国文化?笔者以为这当属解疑国学及中国文化之惑的“纲”。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整体或可喻为“一锅老汤”。如果能以对待“一锅老汤”的态度来理解和对待中国文化,可以发现,许多文化方面的困惑将迎刃而解,许多争论也将走上一个正确的轨道、统一的平台。
的确,如果“形象思维”一下,可以说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一锅已经煲了数千年的“老汤”——这锅“汤”,从久远的诸子百家时代便已经“开煲”,其“底料”中杂糅了儒释道墨等各家之说,佐以古今中外先贤智者之论,内中纲常礼教、阴阳八卦、厚黑谋略、魏晋风度、唐宋文章等诸般“味道”兼备;这锅“汤”,在“天朝大国”的集体荣耀时代曾无数次沸腾,在割地赔款国耻连连时分也曾一再被几乎扑灭了底火。不过,虽是历经波折,这锅“汤”数千年来却从未被彻底倾覆,薪尽火传,绵延至今。
这锅“文化老汤”非常值得珍惜,因为其丰富的内涵、醇厚的味道正是中国文化魅力的坚实基础。在文化成为重要“软实力”的今天,应该进一步有效发挥这锅“老汤”的优势使中国文化得到更好传播,为经济发展助势。
不过,在当今时代,中国文化这锅“老汤”也面临着诸多必须接受的新理念、必须解决的新问题。众所周知,但凡“老汤”都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重滋味不重营养;甚至,对经几十年上百年反复熬煮的老汤之健康性,存在着一定的疑虑和争议。其二,“同化”的能力极强,再新鲜的东西放进去,都会变成了老汤本身的滋味。其三,其种种复杂滋味究竟何来,不好解释;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往往成为招牌,成了自傲的本钱。
“老汤”如此,中国文化亦然,不妨一一对照来说:
其一,“重滋味不重营养”的低效、低质文化概念和行为,在中国文化整体中存在仍然较多。譬如现在仍被一些人念念不忘、声言要发扬光大乃至申遗的“国粹”,于现今之意义委实寥寥,却偏偏有人乐此不疲。
而且,如同对待“老汤”的态度一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作用也产生了很多疑虑和争议。比如对儒学,有人认为这是强国的文化利器,是“一项更适合人类进化的文化选择”,现代社会应该重新接受儒家文化的启蒙,重新发现孔子的价值。但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儒家文化是误国的文化包袱,要承接和发展现代文明,“孔子的思想枷锁必须被打破”。是故,小到对儒学、对读经,大到对国学热、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掘,有人不遗余力地添柴加火,有人则大泼冷水。
虽然有些问题和争议本身一眼即可见其荒诞性,但要更好发挥传统文化“这锅老汤”的作用,却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和争议的存在。
其二,如“老汤”一样,中国文化亦有着巨大的同化力量——而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一点。应该承认,这种同化能力使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保持了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民族的观念和价值统一,但这种同化力量也易形成保守、迟滞、活力不足的一面。现在看来,对外来或内生的新的文化现象一味“同化”,很快便让其失去自身特色,这未必全是优点。从有利文化发展和丰富的角度出发,保持某些文化质素的新鲜、活力和营养,或亦有其进步意义。
其三,如同中国人对“老汤”的说不清道不明一样,对许多文化现象及其内在逻辑、肌理等国人往往也缺乏解释能力,却偏偏又要以其“博大精深”作为招牌,作为自信的基础。作家曹文轩曾经写道:“假如说西方人有什么长处值得我们学习的话,其中一点就是他们对他们自己的一切都作出了高得不能再高的解释。……解释意识和解释能力的双重缺乏,使我们根本无法继承我们的遗产,也根本无法正视当下的实践。”可以说,这几句话点中了当前对中国文化理解和传播方面的软肋。我们有些人,对中国文化洋洋得意充满自信,不遗余力地赞美,然而对其“可解释之处”往往又很茫然。以己之昏昏,当然不可能使人昭昭,更重要的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注定很虚妄。
有鉴于此,面对愈发激烈的文化竞争之势,对中国文化这锅“老汤”,我们应该细细品味,努力去理解去分析,真正搞清其价值所在,精华所系及糟粕所存,对其进行适度地改造,从而能让其能真正适应现代节奏,发挥更好的现实功用。到那时候,当前有关国学的一些争议,也便会走上一个正确的轨道,讨论出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下面具体来分析
中华文化的文化根基和主要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在上古的时期,由黄帝等祖先在经过实践探索并在后代逐渐形成,其主要成果体现在两大典籍之中,其一是<黄帝内经>其二是<易经>,这两部经典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其内涵所体现的主要是"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其中<黄帝内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医学方面和人体生命的养生方面,其内在的思想对中医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在养生学方面,它主要对中国的人体生命科学的探索起到了深刻的影响,比如,对道家和医家气功的养生修炼起到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并且,对后世形成<气化论><经络论>等重大生命科学理论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另外,中国文化的"内求方法学"的形成跟这两大典籍也有直接的关系.
"天人整体观"的思想,主要的体现就是讲求人和自然和社会的整体的共存共生的关系,讲求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社会的和谐.目前,我们国家所提出的"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理念,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在我们现实社会的具体体现.
<易经>做为中华文化的最古老的经典,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乃至后来传到中国的佛家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先秦时期的春秋和战国时代,先后出现了众多的文化先哲,其中就以老子,孔子等最具有代表性,而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都深受<易经>思想的影响.而老子和孔子在阐述"天人整体观"方面都分别在人和自然及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对天人整体观予以展开阐释.所以,中国的道家和儒家是中华文化的两面体,二者和而为一,就是中华文化的整体的代表.
中华民族的文化因为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及中华民族的"合和"精神,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完全断绝它坚强的生命力.即使是在我们中华民族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所遭受了100多年的历史耻辱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也是不可磨灭的.其实,也正是在遭受了100多年的耻辱的时候,中华文明和世界的文明进行了交融,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在历史的文化冲击中进行调整和重新的整合以及对中华文化进行继承发扬并再创新.虽然这个过程我们经历了所不愿意经受的磨难,历史也给了我们很深的伤痛,这些都是不能忘怀的,但是,历史也有其发展的规律和必然,一个民族有所付出就会有所回报,历史总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前进,中华民族在经历了百年耻辱以后,文化的的融合将使中华文化更加成熟.未来的世界,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全球变暖,文化冲突,人口爆炸,能源危机,核战危险,水源短缺,等等,这些都跟人类跟自然和社会的不和谐所致,而中华文化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和中华民族的"合和"精神都将会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开辟全新的有发展前景的思路.对解决世界性的各种危机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做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在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延续不断,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文化方面具有极大的合和精神和极大的包容性,它始终是一个开放的永远向前发展的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做为中华文化的创始民族--汉族,曾经不只一次的被外族侵略和统治,但都没有使自己的文化灭亡,反而是统治汉族的其他外族被汉族的文化所同化,并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在历史发展的进程里,每一次的民族融合,都使中华文化更向前发展一步.这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
另外,因为中国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的影响,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医家等思想都将会成为人类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敲门砖,将会为未来人类的生命自由开辟新的思想观念.比如,在人体生命科学方面,中国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将会用中国独特的"内求方法学"的方法来研究并开发人体的潜能,并使人的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类一旦达到这种境界,世界声的很多问题都会解决.当然这个过程还是需要很长时间和过程.但这最起码是一个有希望的前进的方向.中国的古人,在上古时期,一直到现在都有很多的人在探索研究人体生命的领域,但因为发展的观念和思想传播的限制,有很多的人还只限于独善其身,也有很多有成就的人,但是,因为人类对他们的思想和观念缺乏认识和理解,暂时难以接受他们的这种成果,所以,在未来,中国文化还必须要进行深入的 研究和开发,对传统文化,不以现有的知识框架来加以区分和理解.这样,必将能够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找到另人惊喜的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真正要发掘的话,是需要很大的工程的,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人,能够积极的投身其中,并勇于实践.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文化群体,什么样的文化群体,就产生什么样文化观念和思想,什么样的文化观念和思想就会主导这个文化群体的行为.当今世界,以西方为主的西方文化思想,所体现的就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文化大家作为文化的主要内涵,而对西方世界的的思想和观念影响最大的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优胜劣汰"和"生存竞争"法则,以及现在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和人类本能的基础之上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本身就充满了残酷的竞争性和不和谐性.首先,残酷的竞争思想就意味着暴力和掠夺,这就是在近代历史上,为什么西方的国家在世界上扮演了掠夺者的不光彩的角色.其民主和自由的思想也是建立在人的本能和物质的基础之上的民主和自由,本能的东西跟动物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有就会产生暴力的竞争,现代的战争,很多的时候就是这种竞争法则的具体体现.物质的基础,是吸引人类本能欲望的极大的诱惑,世界的物质是有限的,象能源,水,等等,这些物质的基础一旦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的时候,人类的自相残杀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都谈不上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社会的和谐,所以,西方的这些思想和理念已经使我们的世界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而在目前,按西方的这些思想和观念又不能解决问题,比如,现在的美国,在世界上就是,他们到处发动战争,想通过发动战争来获得本过的战略利益,但是,事物发展都是有其平衡的规律的,美国因为违反了这个规律,所以美国在世界上就,越被动.最终将走进死胡同.
因此,我们中华文化,在这个方面将能够给整个人类开创一个全新的发展观.这点就是一个重大的启迪.
在未来,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所发挥的作用,也将是不可限量的,首先,中华文明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就可以让世界变的更加和谐.其次,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发展将有可能促进世界各个民族的大团结,促进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其三,是中华文化将有可能在人类生命科学领域里,摘得桂冠.解决人类生命自由发展的难题.其四,是中华文化将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世界文化的先进文化,并成为人类文化的领头者.
这是我对中华文化的一点认识和理解,有些东西还可以在展开,但限于篇幅,多不赘述,只是希望大家有机会多学些中国文化,都实践,这样自然就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了.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
1,传统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国际和国内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并要高屋建瓴的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创新并能代表世界和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2,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要结合当代西方的优秀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发掘,并要考虑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3,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善于去粗取精,并在继承和发扬的同时坚决的同社会上的低俗文化做斗争,决不能让低俗的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并影响人民的思想.
4,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社会上的具有文化性质的社会单位和个体进行规范,坚决对低俗文化进行治理,并以高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做引导.
5,政府要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并成立专门的分门别类的文化研究机构,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予以继承并发扬.
6,允许文化界的百家争鸣,进行有意义的学术讨论,鼓励文化的积极创新,对优秀的文化创新成果进行推广.
7,积极开展国内,国外的各种文化交流,并同时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在国内和国外对普通的大众进行推广.
8,政府鼓励民间的文化团体和机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推广,但要予以积极的沟通和引导.
文化的魅力和作用,是具有可以对人思想和观念进行改造力量。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整体观”和“和合”的思想及理念,是中国人不具侵犯世界发动战争的文化根源所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以及兵家思想,无不体现“天人整体观”和“和合”的思维,因此,在21世纪,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文化的向外输出,把中华文明的文化理念向世界推广,并化育世界上的未开化的人民,以及通过文化的交流,同西方的文化相互的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大融合,从而对产生世界性的先进文化都有很大的帮助。中国的文化向外输出的过程,会逐渐的加强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国认识和理解了,世界上对中国的误解就会减少,这样对中国在世界上 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会有帮助。这样的话,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有希望了。
中国的文化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中国的儒家和道家,佛家是舶来品,但是这个舶来品已经被中国的儒家和道家给同化了,因此你会发现,佛家也谈儒家的观点和道家的观点,用这两家的观点来证明佛家的观点和中国的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及观念的一致性,只不过儒道佛各家所谈的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谈的而已。当前中国的文化发展就是一种儒道佛三家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家相得益彰,相互还有矛盾还有支持,在矛盾和相互的支持的过程中向前发展。历史上,这三家也是不断地进行争斗,但是,谁也没有把谁给灭了,反而到了现代呈现出了儒道佛三家相融的趋势。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发展的现象。
中华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没有被外族所同化,反而把外族的统治者给同化了。但是,在历史朝代的更迁的过程中,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政治的影响,导致了文化成为了政治的附庸,成为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进而中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失去了文化的根本意义。特别是到了清朝,统治者为了强化统治,把中华文化在中国进行了僵化的运用,如“八股文”、“文字狱”以及“不谈国事”等等政治的一些运用等等,致使到了近代的“五四运动”使中国形成了批驳中华传统文化的风潮,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的政治原因导致的中华文化的没落,一方面因为中国要想向西方世界学习先进的科技及文化。所以就一棒子把中国传统文化全部打倒。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东西也被连洗澡水一起泼掉了!中华传统文化,成了当时那个历史时代的牺牲品!倒是中国建国以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风潮,有使当时的中华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甚至当时出现了“批林批孔”的名词,把批林彪和批孔子放到一起。成为了一段历史的黑色幽默。
不可否认,中国现在在世界上建立了国家,是得益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但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前提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运用了东方的智慧的同时结合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建成的新中国。这里首先应该确立的就是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他们的身上都具有很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只是在建国的初期,国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摸到门路,才走了一些弯路。时至今日,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巨大的历史价值和世界的价值,所以,才有了政府向世界推广“孔子学院”以及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中国要想在世界上实现真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就必须要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基因里面去挖掘和寻找力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历史上很少有侵略其他国家的例子,(当然,在历史上民族融和过程中的相互的战争是不算的)中国在古代的时候,讲求国家的同志的过程中要实行“王道”而不是“霸道”这也是毛泽东之所以提出,中国在世界上永远不称霸的文化渊源。在中国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好几个朝代都是被外族统治的,但是,尽管如此,外族的统治者并没有因此让中华的文明从此在世界上中断,反而使外族的统治者因此而被中华民族所同化,如南北朝时大批的鲜卑族汉化,以及元朝的蒙族接受汉文化的熏陶而因此的改变。清朝的满族人更甚,因为他们全部融入了汉文化的里面,因而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最终致使他们的民族淹没于中华民族的里面,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些,都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段时间,在和讯网上,看到有人质疑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说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3500年,在3500年以前都是神化史。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不时五千年,只要从现在算起,你的民族的文化还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即使是3500的文字历史,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文化魅力,这个文化的魅力可以对世界的文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就够了。
中国政府,现在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只有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里面去发掘并结合时代的需要进行创新的发展,才有可能使中华文明实现伟大的复兴。从网络上以及目前的整个学术界来看,中华文明的历史魅力正在世界上如火如荼的展开,比如中国的《易经》和老子的《道德经》在世界上就形成了世界性的研究机构,很多的人在研究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些经典。还有,目前在电视上,“百家讲坛”的栏目,很多的学者都在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最近风靡一时的于丹教授在以“我读经典”为题目的里面所讲的“庄子”和“论语”就受到了国人的极大认可和推崇。这说明国人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很热爱的,在加上于丹教授的这种创新性的发扬,使大家进一步的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亲近的认识和理解。这不能不说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这个时代复兴的一种现象的体现。
当然,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过程肯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在这个方面要以行政和法制的手段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社会的的人们都能有一种社会的责任感,从个人做起,把对中华文明的复兴的责任担当起来,虽然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责任意识,我们中华文明的复兴就有希望了。因此,我在这里呼吁所有的爱国的同胞,都能以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从自身做起,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去。在实际的行动中去改变社会,改变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