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什么
父母和孩子应该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曾经困扰过我。从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过程看,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更多的就是家长和孩子,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因为父母多数时候管教我们的时候居多,这不代表父母的做法不对,孩子涉世比父母浅,父母传授经验、教训是应该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样的管教方式是单向的,缺少反馈和交流,缺少了给孩子发言的机会。也是因此,很多父母在某些方面对自己孩子的了解不是全面的。 拿我自己做例子。我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父母对我关怀有加,从上幼儿园开始,从我有记忆开始,我的很多行为都是效仿父母在做,比如我父亲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做事有条理,喜欢看书,不善人际,我潜移默化地受到他的很多影响,因此我不喜欢迟到的人。我母亲开朗活跃,善于人际沟通,我也受到我母亲这方面的一些影响。按理说,我的性格就是很双重了,有动有静,事实也是如此,这样的双重性还是挺有挑战的,需要自己把握好。 再回到说父母和孩子应该是什么关系的问题上。刚才说了半天都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这些影响是行为教育,中国的父母行为教育做的还可以,语言教育分两方面,从说教上也可以,但是从耐心的倾听方面还是不够的。很多父母就没有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总是:你应该怎么怎么做,你必须怎么怎么做等等,久而久之孩子没有了独立思考的意愿和能力。父母却乐得其所,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孩子从小到达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成长,是自己的另一个翻版。这样的教育,导致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是看着父母的脸色过日子,自己的努力也是为了换取父母的一笑,而自己内心未必开心快乐。 可以。我认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回归到朋友。
Ⅱ 外国家庭与中国家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的差异
第一个方面从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关系,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是一贯主张对孩子严格要求,强调纪律性,强调孩子听话、努力学习、刻苦学习。父母与子女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直到现在实际起作用的还是管和被管的关系。而在西方,父母之间、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尊重的关系。孩子所处的小环境比中国孩子所处的小环境要宽松自由得多。在西方,父母强调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学校老师和孩子平等和谐地相
第二个方面的差别,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从社会传统来看,我们中国是提倡集体主义的国家,这种集体主义不是政治上的集体主义,而是传统的。日本、朝鲜和新加坡都是属于这种传统的集体主义国家。强调每个人是集体的一份子,强调集体的荣誉感。比如说家庭是一个集体,那么每个家庭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为家里增光。家长经常问孩子:“你今天做得怎么样?老师对你怎样评价的?你是不是班上最好的孩子?”前几天,我到上海的一个小学。我到班里随便与小学生聊天。我发现中国的小学生心里都非常明白的一件事就是班里谁是最好的,谁是第二,谁是第三,谁是最差的。
第三个从德育角度。我们今天的教育对孩子是不成功的。就说现在的社会风气,说假话、骗人的随处可见。暂且不说文化素质比较低的人,就是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也是这样。北京有个大学生成绩非常好,考到美国学博士,刚去没有几天,用实验室里公家的电话打了40分钟的长途。到月底,导师去结电话费,结果发现电话费特别高,在看过电话单后,就去找这个博士生,这个博士生开始不承认,后来才承认。第二天,导师把他给开除了,原因就是:像这样的学生,不能保证他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不用假数据。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人看来很普通,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可在外国人看来,无论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是一样的,在处理私人问题上看得很清楚,谁也不能用公家的电话。假如有一个人这样做了,而且隐瞒,周围的人都会笑话他。
第四,中西方传统文化问题。我们中国的家长特别强调要孩子刻苦、认真。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要求他要认真、刻苦、努力,但是我们的孩子总体上说求同性、保守性比较强;而西方的小孩子总的来说比较外向,有雄心壮志,抱负比较高。
第五个方面是孩子的内在兴趣。每个人身上都有内在的、自发的兴趣。孩子自己会每天干一些事情。有的时候孩子自己就在探究,这种事情就是孩子的内在事情。拿诺贝尔奖金靠的是这种兴趣,而不是大人规定孩子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孩子要做的,你不要禁止孩子,如果禁止孩子,就是扼杀孩子的兴趣。内在兴趣、内在动机和自发行为是创造性的机制,我们今天家庭的教育体制,学校的教育体制,正是扼杀了孩子内在的普遍存在的兴趣和动机--我们家长强迫孩子做什么,而不管孩子内心的想法。当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这样,但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是这样的。不是想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而是去设计蓝图,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第六个方面就是中西方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类型不同。外国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认为这方面出了问题走向社会吃不开。所以西方小孩子的家长要是觉得自己孩子胆子特别小就特别担心。
第七个是关心的问题不同。外国好多国家有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培训班。专门培养胆子小的孩子、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中国现在还不存在这样的班。
第八个不同是寻求回报问题。不要象过去那样,寻求孩子听话、给予回报。美国人在30年代、50年代都是这样想,但是在80年代就不这样想了,美国人会说:“我选择生这个孩子就有义务把他抚养到18岁,用不着他作出回报。”
Ⅲ 描述子女和父母关系融洽的成语是什么
一:舐犊之爱[ shì dú zhī ài ]
详细解释
1,【解释】: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2,【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二:乌鸟私情[ wū niǎo sī qíng ]
详细解释
1.【解释】: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2.【出自】: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三:天伦之乐[ tiān lún zhī lè ]
详细解释
1.【解释】: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2.【出自】: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四:其乐无穷[ qí lè wú qióng ]
详细解释
1.【解释】: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2.【示例】:这里条件很艰苦,但跟困难做斗争,其乐无穷。
五:父慈子孝[ fù cí zǐ xiào ]
详细解释
1.【解释】: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2.【出自】:《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Ⅳ 家庭里面,夫妻关系重要,还是父母与子女关系重要
一般来讲,夫妻关系更重要,因为你如果把夫妻关系处理好了,家庭就会变得更加和睦,那么与父母的相处,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Ⅳ 母亲与儿子是什么关系,两个选项,(父母)(子女)关系
母子关系(亲子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法律上指父母与子女间权利义务的总和。又称亲子关系。父母子女关系通常基于子女出生的事实而发生,也可因收养而发生。
前者称为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以双方在血缘上的直接联系为根据;后者称为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以收养的法律效力为依据。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只能因死亡而终止。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可因收养的撤销和解除而终止。
(5)孩子和父母是父母关系还是子女关系扩展阅读:
相关延伸:
母亲,是子女对于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在社会学上,母亲可指养育与教养子女成长的女性。在法律上,女性也可以经由合法的渠道,领养子女,或与有子女的男性结婚,进而成为该子女的法定母亲。经领养而成为母亲的称为养母,与有子女男性结婚而成为母亲的则称为继母、後母或晚娘。
在生物学上,子女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有一半是由母亲的卵子的提供,因此可借由DNA分析来辨别亲属关系,且父亲精子与卵子结合时,只有提供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因此子女细胞中粒线体的DNA皆来自母亲,可由此来判别母系祖谱。
Ⅵ 该如何看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就以留守儿童为例,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就是一种长期的分离的关系,留守儿童出了多少版问题,权我想相关媒体报道也不少。我们来分析一下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留守儿童主要是孤独,缺少父母的关爱,没有情感寄托,导致性格孤僻,寡言少语。长期被爷爷奶奶照料,家庭作业没有人辅导,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年龄很小的留守儿童会觉得父母不关心她,年龄大一点倒还好,可以理解体谅父母,但渴望父母的关心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以留守儿童为例,就可以知道父母与孩子需要怎么的关系了。
Ⅶ 父母跟子女的本质关系是什么
父母与子女关系中的本质是什么?
亲子关系,首先是生物学意义上的。
只要生命形式存在,亲子关系就是物种内个体间最重要的关系。这种关系远比交配对象之间的关系更重要。亲代将自己中生命最重要的内容以基因方式传给子代,如此,亲代个体虽然一定会消灭于世间,但它生命的意义却完成了。
从前的说法是,亲子间传递遗传基因,以致物种得以保留甚至发展。如今,引领时尚的分子生物学家们认为,物种群体本身的利益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基因本身,基因是自私的、贪婪的、甚至无耻的。亲子遗传关系体现的也许只是基因的意志。
基于人、人性的尊严,我最好还是马上跳出生物学意义这一层,进入人类学意义上来。但这样还不能摆脱基因的控制。甚嚣尘上的基因早就钻进了人类学的大本营。
亲子之间在人类中永远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最简单的形式是二对一:“只生一个好”。但这要看如果界定亲代与子代。如果放宽到三代,那么亲代就存在六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而子代的数目就复杂了,存在许多或然性(儿孙的数目怎么能确定呢)。在三代亲子关系中,中间的那一代人,即可被划入亲代,也可被划入子代。而在生命的长链上,每一代人,都会成为这种“中间的一代”。
与父亲相比,母亲在亲子关系中更要一些。除了与父亲一样提供细胞核内的DNA以外,母亲还提供了细胞质中线粒体DNA(mtDNA)。另外,在自然状态下,母亲还提供子宫,为子代胚胎期的发育提供温床。
科学总是冷冰冰的,可以成为盛夏中的饮料,可以给人透心凉的感觉。
有一些科学家们热衷于用各种腺体的分泌来解释人类的感情,另一些残酷的科学家则将母爱的光环打得粉碎。即使科学家有良心,那么科学存在良心吗?
父母决定生下一个孩子,是基于他们对孩子的热爱吗(我首先假设这里不存在避孕失败的原因)?孩子们欢迎他(她)的父母再生一个弟弟妹妹吗?非常遗憾,科学告诉我们,这里不存在温情,几乎都是自私的选择: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文化加上来的,而更基本的动因则是为了延续生命,甚至是为了能让自己享受拥有后代的幸福。从动物本能来看,家中的孩子们之间也构成竞争关系,至少需要争夺有限的爱。
人类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把人当成人。人,只有在社会学、文化学的意义上才成为“人”。
科学只是工具,从来不曾给过我们关怀,只有人类自己建立的文化本身才可能为我们提供关怀,这就是所谓人文关怀。温暖的关怀。人类之间的爱永远都像冬天的阳光,稀缺而又必要。
冷冰冰的科学,还可以解释人类为什么能够生活在如此复杂的社会中:正是人类自己创建的文明本身提供了对自己精神的安慰在支持着人类。
社会学首先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加上不同的“角色”,社会角色。父母、子女、老师、学生等等,都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按照各自角色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去生活。不同的角色之间互有交叉,一个人可以同时既是儿子又是父亲,既是老师又是学生。
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角色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这种区别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人讲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了另外的文化圈中,就成了异类,难于理解;而不讲礼义的番夷之邦,对中央帝国的人们而言就更是不耻。
因此亲子关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分属不同的形态。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亲子关系总存在相同的“本质”。否则还谈什么“本质”呢?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天然的,因此亲子关系的本质首先反映为亲代对子代的抚育。失去这种抚育,婴儿绝无可能成活。但抚育者未必是孩子的亲生父母,但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他抚育了这个孩子,也不论他(她)是不是习惯意义上的“养父母”,他(她)与孩子之间都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亲子关系。这正是社会学界定社会角色的功效所在。
这种亲子关系,未必建立在血缘基础上。质言之,“抚育”本身在社会学意义上超出了血缘对于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也是父母。养育也许比生育更重要,至少在社会学意义上如此。
子女对父母的养育,理应回报。我的意思是说,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仅仅是养育,谈不到“血浓于水”时,也应该回报。这种回报不因种族、文化的不同而改变,这是人性。
这种人性往往体现在亲情上。亲子之情。
一旦这种亲情丧失了,会出现什么样可怕的情况呢?我可说,这时候真正的亲子关系已经不存在了——虽然他们还存在血缘上的亲子关系、法律上的亲子关系。
我终于把这个问题谈到了让人感到温暖的“爱”这个亲切的字上了。我希望用这个字,来代替冰冷的科学、严肃的社会学,哪怕如此替代是以感性代替了理性,用局部代替了全体。
Ⅷ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
你问得有点扯
子女与父母之间首先是血缘关系
孩子出生不要人照顾吗,吃喝拉撒哪儿都要回钱
没把孩子扔外答面冻死饿死,就是有亲情在的
孩子养大了就不能跟孩子要点辛苦钱吗
考虑事情不要那么片面
作为子女不能只想着获得关爱或者是物质金钱
看不到父母的付出那就是不孝
Ⅸ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什么
不知道上辈子有多大的缘分,这辈子才能够拥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又正好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关系。因为人人都说,只有父母对子女才是一点也不自私的,对子女的好也是那种从来不求任何回报的。社会这么复杂,能遇到真正对你好又不求任何回报的人真的是太少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子女更加需要对自己的父母好,不会再有人比你的父母还爱你。也许有时候会觉得身边的人都可能会离开,但是父母绝对不会随便放弃你,这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从中国传承的孝文化来看,子女对于父母的意义就是「为父母服务」,很多父母对于生儿育女的安全感也是来源于「养儿防老」,这在某种程度上说的是同一个意义——子女是没有自我的,是围绕父母周转的一条生命体。
每对父母其实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跟刚毕业新上岗的员工状况差不多,然而心态却截然不同,新员工会觉得自己初来乍到,应该多多学习争取进步;然而新做父母却有一种天然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觉得「反正这是我生的」,潜台词就是我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我想怎么养就怎么养。
这样导致了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也是国内最常见的一种父母与子女的模式,就是一对男女一旦成为了父母,就会开始失去自我。
这种失去自我有几种表现,我们来列举一下。
首先,开始变得不懂得认错。
在长期教育孩子的途中,父母会不知不觉陷入一个不知名的误区—— 「想要带领孩子往正确的方向上走,我就必须得是正确的」。
这样误区的后果在孩子12岁之前表现并不算很明显,然而孩子一旦到了叛逆初期,就会成为争端的最锐处。
此时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不再觉得父母无所不能,如果父母还是强行想将自己所有的行为都说成是对的,孩子就算表面不说,内在也会开始抵触,无形中对父母形成「常有理」的新认知,孩子心底存在的那种对父母的天然认同感会发生动摇。
其次,将自己实现不了的期望付诸在孩子身上。
人的能动性是有限的,我们终其一生能够实现的愿望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东西,剩下那些实现不了的就叫做遗憾。
有人的人生没有遗憾,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在活着的时候,我们需要跟自己的遗憾和解,明白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却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这样反而能令我们心态健康,生活积极。
普通人一般都能做到去调整这样的心态,然而可怕的是,这些普通人一旦做了父母,原本好端端的男人和女人,就会开始将自己的梦想或信仰嫁接到孩子身上,也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都会以「为你好」之名来绑架要求。
再者,失去了营造快乐氛围的能力。
每对婚姻中的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都是男人和女人的关系,都会有自己性格的格调,有讨人喜欢的魅力,哪怕是相亲结婚的那种,在两个人决定和对方成为夫妻时,肯定也是因为喜欢对方身上的某一点,是奔着愉悦而去,没有人结婚是立志要给自己人生添堵的。
但是很多时候,一旦成为了父母之后,却很容易失去自己原本处理事情的方式,在沟通中会变成教导,变成命令,甚至变成无休止的指责。这样的状况对于子女来说,家庭失去了内心独有的那种归宿感和安全感。
每对做父母的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都会不自觉的模仿祖辈,而我们祖辈总会将孩子当作「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全家的希望」。
这种思想无形中对孩子的一切抱有巨大的期待和掌控欲——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一个外在器官,跟自己的胳膊腿儿一样,期望孩子指哪儿打哪儿。
他们并不能承认孩子是存在于世上的独立个体。从孩子一出生,就戴着定制的框架去认识孩子、去期待孩子、去想象孩子,这样潜意识推动下的父母会陷入一个迷局,而这个迷局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试图控制孩子。
成为了父母,是人生多了一个新的角色,是责任重量的真正体现,但是并不意味着人生划上终点,所以父母与子女最好的关系是共同成长,从哺育和反哺之间来彼此支持实现自己人生所想。
而作为子女,爱父母最好的方法,我认为是有让自己有脱离他们之后也能在这个世界上过的很好的本领。爱护自己的身体,有事做,有人爱,养得活自己,对社会有用。这是他们最最想看到的吧,毕竟父母生养我们,极少少是纯属为了养老。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的人,一辈子爹娘都要担惊受怕。当然,关心自己爹娘,这是作为人最基本的良知。多多电话咯,耐心听他们唠叨,把工作中遇到的事分享给他们。过节日买买礼物。妈妈再老,女人就是女人,永远爱美的。给她买衣服化妆品带她去做头发什么的,开心的不得了。关心他们身体,逼他们去做身体检查。把出去玩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们几乎会一天看一遍)。分享身边一个故事,我朋友每次出去玩就把照片批量上传空间,完全不论质量。。。后来问她为什么,她说这样爸妈就可以在家里有海量照片看了。爱自己,爱父母。差不多就这样了,如果是妻子或丈夫,爱自己父母,别忘了对方的父母。
共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