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9旬老年人焦虑症吃药,怎么办
希望请专业抄医生开药。
老人因为什么焦虑,遇到了什么事情吗?是在忧虑什么事情吗?
九旬老人除了吃药,还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调理。
具体建议:
一,亲友、晚辈们多关心、照顾老人,多与老人交流、聊天,多了解老人的心事、难处、困惑,帮老人打开心结、排忧解难、减轻焦虑。
二,如果可以的话,时而带老人户外活动、散心一下,(推轮椅出去也可以,)游游园,散散步(如果可以走路的话),吃吃饭,会会友……调整一下精神状态。
三,如果老人身体条件允许,支持老人适当拥有一些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包括看看书,练练字,写写诗,养养花,喂喂鸟,听听戏什么的……
四,找时间,可以咨询心理医生(或家人代为参考辅导)。身体有疾病的话,积极治疗、调理疾病。慢病可以考虑中医调理。
❷ 老人吃药注意事项
老人吃药注意事项
老人吃药注意事项。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谈尺乎化,老人占人口的比例也逐渐增多,老人用药是非常有讲究的,不然容易造成危害。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老人吃药注意事项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慎用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类药物偏凉,脾胃功能较差、体质虚弱的老人如果随意服用,可能会导致胃痛、呕吐或腹泻等。近年来,临床上已经有多起老年人因服用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引起消化道黏膜出血、造血系统出现轻度障碍,甚至过敏致死等不良反应的报道,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2、慎用壮阳药
老年人性功能衰退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滥用壮阳药物,只能起到饮鸩止渴含悉的作用,对身体极为不利。要想延缓性功能下降,可从调理饮食、适当锻炼等方面入手。
3、慎用寒性药物
寒性药物对正气的损害很大,虚寒体质的老人常有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面色发白困态等特征,一旦因服偏凉中药造成不适,将加重阴阳失衡状态,对健康极为不利。
4、慎用泻药
老年人便秘,大多是因为身体过胖,腹部肌肉无力,肠蠕动减弱所引起的功能便秘,如果靠泻药导泻,容易发生结肠痉挛,使排便更加困难。还有如服用大量或浓度过高的硫酸镁、酚酞等溶液,可能使组织中吸收大量水分而导致脱水,老年人对水代谢尤其敏感。
老年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1、 尽量减少治疗药物。 针对一种疾病,用一种药物有效时,不必用两种药物,尽可能减少用药品种数,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
2、 按照最适宜时间用药, 如铁剂最佳吸收时间为19:00,那么中、晚餐后用药较合理,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宜餐后使用,以减少胃肠粘膜的损害,夜间胆固醇合成快、胃酸分泌多,睡前服用他汀类或H2阻滞剂能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
3、 应尽量避免使用肝、肾毒性较大的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万古霉素及第一代头孢菌素。
4、 注意用药剂量, 原则上老年人服药剂量应低于成年人,并根据患者体重、肝、肾功能等情况综合考虑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做到给药剂量个体化,老年人 一般应为成人剂量的1/2—3/4。
5、 避免滥用补药, 许多老年人喜欢服用保健品,有针对性的适当进补对身体健康有一定保健作用,但要恰到好处,切忌过多,特别提醒的是老年人在就医时一定将目前服用保健品的情况告知医生。
6、 对某些毒性大、治疗窗窄的药物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如心血管药中的地高辛; 抗菌药物中的万古霉素和庆大霉素;抗癫痫药中的苯妥英钠及平喘药中的氨茶碱;按照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及时遵照医嘱调整用药剂量,防止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的发生。
7、 注意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并按时随访。 老年人记忆力差,为避免重复用药或漏服药物,服药后应及时做记录,并按照医生规定的日期定期到医院随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用药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并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各级医疗机构应对老年人用药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使老年人用药安全、合理、有效,避免严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服药的药动学特点
1、 吸收
老年人消化道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分泌减少,对口服药物的吸收功能减弱。
2、 分布
老年人血浆蛋白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一些血浆蛋白率高的药物如华法林、安定、地高辛、吲哚美辛的蛋白结合量减少, 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大,因只有游离型的药物才具有药理活性,药效增强,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3、 代谢
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老年人的肝脏质量降低 , 肝血流量减少,肝脏代谢酶的合成减少,酶的活性下降,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
4、 排泄
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老年人肾血浆流量下降, 肾功能减退,肾脏的排泄功能下降,容易产生药物蓄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