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走路不稳是怎么回事
在神经系统解剖结构中,与走路不稳关系密切的部位有前庭,小脑,脊髓后索,基底节,大脑皮层等等,当这些部位有病变的时候就会出现走路不稳的症状。
如果老年患者突然出现走路不稳,伴头晕和肢体无力,应该考虑是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如果患者逐渐出现走路不稳症状,伴随着身体发焦,运动减少并进行加重,应该考虑是帕金森病的可能。还有如果患者逐渐出现走路不稳症状,伴有痴呆表现,那么考虑老年性痴呆脑萎缩的可能。
一旦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应该积极的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在检查结果明确的时候进行相对应的治疗。而且对于这个疾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引起这种症状,所以说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再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❷ 老年人突然胡言乱语,行为不受控制怎么回事
老年痴呆前兆
❸ 我长辈今年83岁,出门后,捡废品,摘果子,到处走,行动不听脑子指挥,是什么病
你长辈今年83岁。到处走,行动不听老子指挥,这个可能还是有一点老年性痴呆的意思在里面。
❹ 老年人走路时腿不受控制,自己往前走,越走越快
最好高度重视,纪要看医生,现在最怕的问题六七老年人稍有不慎就是大南昌193453,不至于出现大问题1还是,早点诊治
❺ 老年人吃饭时手发抖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吃饭时手发抖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回答仅供参考:
第一,帕金森氏病,也叫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是由于衰老导致脑内的多巴胺代谢异常引起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手和头部震颤,越紧张震颤越严重。此外还表现为面容呆滞,情绪低落,步态异常,走路不稳,吐字不清。
第二,小脑萎缩。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脑部会发生萎缩,小脑也会发生萎缩。小脑的功能是控制人体的身体平衡。当小脑萎缩时,除了手部震颤也会表现为走路不稳,共济失调,说话费力等一系列症状。
第三,内耳前庭功能障碍。随着年龄增加,血流供应异常会导致内耳前庭功能障碍,除了手抖,还会有眩晕耳鸣,走路不稳等一系列症状。
老年人吃饭时手发抖这种情况应该是比一个比较严重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去就诊。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请点赞关注并采纳。
❻ 老人站不稳
不少老人存在这样的现象、颤动、手抖、走路不稳、动作迟缓。很多人认为这是人自然衰老后的表现,不以为意,采取不管不问、不诊不治的态度。当心,你可能是被这渐发性疾病——帕金森病盯上了!
仅有3.75%的患者初发病时意识到自己患病
什么是帕金森病?一起来看组数据了解下。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2016年北京、西安、上海三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但仅有3.75%的患者初发病时意识到自己患病,帕金森病误诊率高达23.5%。而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至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帕金森病诊治形势严峻。
抗帕药物竟有“蜜月期”!
对许多帕金森患者来说,每天吃一两片抗帕金森药就能控制震颤、僵硬等症状。但有这样一位患者,每天的药量增加到了6片,却收效甚微,吃饭、穿衣都成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种现象是个例还是普遍存在的呢?还有办法治疗吗?
帕金森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震颤,即手脚却不受控制地抖动.此外,患者还会感觉肌肉僵硬,手脚不灵活,拿东西、走路、转身等动作比以前缓慢许多,甚至无法顺利完成。这些症状在早期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但是药物治疗有一个有效时期,医学上称之为“蜜月期”,一般可持续3-5年。
在这个阶段,药物治疗的效果是确切的。但在这之后,大多数患者都会发现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比如早期每次药效能维持5小时,几年之后只能维持一两个小时;或者以前每次只吃半片,后来需要增加到一片才能起到相同的效果。这种现象叫做“剂末效应”,是帕金森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出现并发症怎么办?
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脑黑质细胞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多巴胺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这两种递质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了相应的症状。药物治疗可进行外源性的多巴胺补给,但中晚期患者除了出现“剂末效应”,还可能出现“药物异动症”、“开关现象”等并发症。如果放任病情恶化,患者最终可能生活无法自理。这对患者自身和家属都是巨大的考验。
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并发症的帕金森患者可以尝试外科手术治疗。现在的神经外科手术已经引进了机器人。中晚期的帕金森患者也可以通过CRAS机器人手术的方式来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