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为什么会患上失智症
据有关调查显示,一般情况下,失智症患者是进入老年后会出现,比例约占60岁以上老人的3%左右。我县有60岁以上老人15.6万左右,以此推算,我县约有4000失智症患者。失智症严重的患者,离开家后,会不记得回家的路,有的甚至不认识亲人,这对于家人来说是件非常心痛的事。老人为什么会患上失智症呢我们和裕祥安全网看看吧。
由于失智症患者的记忆出现衰退,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受限,日常生活往往都需要家人的帮助,对于失智症患者,爱是最好的良药。
面对失智症老人,作为他们的子女,应当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对于失智老人,除去必要的药物之外,家庭层面的治疗至关重要,尤其需要家人对老人付出更多的爱。不仅要在物质上关爱老人,更要在精神上让他们感受到爱。 记者从医疗机构了解到,目前对于失智症患者的药物治疗这一块是比较受限的,最重要的还是护理这一块。现在很多家庭因种种原因,子女和老人都分开住,儿女们工作又比较忙,但无论如何都得抽空陪陪老人,跟他们说说话等,同时还可能多陪老人做一些简单的游戏,这都是很好的方法。
远离失智症应从预防开始
失智症也称为老年痴呆症,这是一种慢性精神衰退疾病,一般是进入老年后会出现。病发初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此后慢慢发展为记忆、计算、判断等能力的全面减退,严重时生活能力会下降,极度者不能自理。这种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很难治愈,而对于患者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对此,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应该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最好能做到一年有一次的健康体检。从预防疾病的方面来避免失智症的发生,保证身体健康。有的人认为人老了就会出现失智的情况,其实只要能早期诊断,发现大脑出现病理变化,进行早期治疗就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家人一定要多关心老人,掌握老人健康常识,做好预防的措施,避免疾病发生。
2. 失智照护是什么意思
失智照护,顾名思义,是专门针对失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全面而细致的护理服务。失智,通常指的是大脑功能衰退导致的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行为、人格、判断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视空间技能等多个高级神经功能的障碍。这些功能障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
失智照护的核心在于满足失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确保他们的安全与舒适。这不仅包括基础的生活照料,如饮食、如厕、沐浴等,还包括更为专业的照护技能,如康复服务、心理支持、安宁疗护等。照护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手指和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具备一定的空间感和色觉能力。
失智照护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照料,更涉及到对失智老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与支持。照护人员需要能够识别并应对失智老人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幻觉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失智照护还注重预防失智老人发生意外,确保他们的安全。这包括识别并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如防止跌倒、烧伤等,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康复服务是失智照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失智老人维持现有的身体功能,延缓功能衰退的速度。康复服务可能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形式。
安宁疗护服务则是为那些病情已经进展到晚期的失智老人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安宁疗护不仅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还关注他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 失智的老年人如何去护理
失智症即老年痴呆,早期要注意防走失,晚期要采取翻身、拍背等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无法治愈和病程长,是“老年痴呆”这个病的两大特点。
患上“老年痴呆”后,病人可能会发生以下改变。
性情大变、记忆衰退、口齿不清、词不达意、大小便不能自理、行动不便,等等。
看护老年痴呆患者的注意事项:
现在有个叫“黄手环”的东西,其实就是电子联系卡。同时也是一张标签,当路人看到病人佩戴的“黄手环”,会意识到这是需要给予特别关照的人。所以可以给患者戴上“黄手环”。
“老年痴呆”发展到晚期,病人会长期卧床,生活基本无法自理。
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褥疮。
预防褥疮:
最关键的,还是要避免病人的局部皮肤组织长期受压,这就需要家属每隔两个小时左右翻动一下病人的身体。
为了加快病人的血液循坏,用热毛巾擦拭按摩病人身上那些骨头大、肉少、又挨着床的部位。
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按摩护理床,它可以通过充气、放气,来变换病人身体与床接触的位置,起到预防褥疮的良好功能。保持病人的床铺清洁也很重要。
泌尿系统感染:
病人长期卧床,免疫力也跟着下降,容易感染,再加上病人大小便失禁,如果清理得不干净,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所以,勤洗勤换很重要,同时要注意鼓励病人多喝水、增加尿量,让细菌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减少感染的机会。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老年痴呆”病人的最主要的死因。
病人长期卧床,痰咳不出去,容易滞留在肺部,引发肺炎。
所以为避免肺部感染,可通过经常拍背来帮助病人排痰。